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潜载无人潜航器能够前往潜艇难以到达的区域执行任务,可扩展潜艇的作战范围及降低潜艇被敌方探测的危险,具有进行情报搜集、监视与跟踪、水雷战及反潜战的能力,具有许多潜艇和水面舰艇所不具备的优势。潜艇布放/回收无人潜航器是潜载无人潜航器发挥这些优势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舰艇编队航渡过程中面临敌潜艇威胁严重,潜艇伴随护航是最常用的反潜警戒方式。通过建立敌潜艇威胁方位、配置潜艇警戒方位以及警戒效能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发现潜艇伴随护航存在最佳配置距离,且最佳配置距离可用于确定直接伴随护航配置距离、跳跃式伴随护航活动范围,以及不同性能潜艇之间的错位配置距离等,具有较为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代潜艇作战软件的需求与技术难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现代潜艇探测设备在探测目标数量上的增加、探测范围的提高及武器装备性能的改进,潜艇的作战效能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潜艇指控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由此就为潜艇作战软件的功能和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此为目的、以潜艇信息化装备建设为目标,从分析潜艇作战的客观环境和技术特点着手,阐述了潜艇作战软件的功能需求、辅助指挥决策模式和研制开发的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潜艇高频段辐射噪声、传播损失、鱼雷的干扰噪声级等影响鱼雷被动声纳方程的因素,定量分析了潜艇航速和航向对鱼雷被动声自导作用距离的影响,对潜艇规避处于被动声自导状态鱼雷的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讨论了潜艇规避航速和航向对潜艇纯机动被动声自导鱼雷成功概率的影响,根据仿真统计得出了潜艇规避航速和航向的最优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5.
考虑到潜艇航行速度对其隐蔽作战具有重要影响,提出了一种可行的临界速度估算方法,在螺旋桨以及潜艇的外形已经确定的前提下,计算出潜艇在不同航行深度时适用于隐蔽攻击的航行速度范围,并给出了两型潜艇临界速度随深度变化的曲线.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临界速度主要与潜艇所在深度有关,航行深度越大,潜艇进行隐蔽攻击的允许速度也越大;潜艇可...  相似文献   

6.
肖军  杨子明 《当代海军》2001,(12):18-19
身怀绝技反潜鱼雷之所以能够“降得住”潜艇,是因为它有自己的拿手本领。首先,它具有良好的水下工作特性。由于潜艇的作战深度一般在几十米到几百米的范围,甚至在更深的海域活动,所以反潜鱼雷必须能在潜艇的航行深度内跟踪并攻击潜艇,并且不能影响自身的航行性  相似文献   

7.
潜艇规避被动声纳浮标阵方法及期望驶离时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反潜巡逻机布放被动声纳浮标阵的研究,对方形阵的布放建立了模型。利用该模型研究了我潜艇规避被动浮标声纳阵的方法。通过计算,得出潜艇驶离被动声纳浮标阵搜索范围的期望时间,用选取的声纳浮标阵间距和潜艇规避速度对结果进行分析,为潜艇的下一步行动提供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8.
潜艇服役期间涂层性能退变影响潜艇电场分布,以材料电化学极化状态为边界条件,应用边界元法建立潜艇涂层性能下降、涂层渗透腐蚀、涂层局部破损极化三种潜艇腐蚀静电场模型,从时域和频域特征对螺旋桨扰动电场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化学极化状态对螺旋桨扰动电场的电位信号特征及电场谐波频段影响显著。恒电位、线性极化、非线性极化三种边界条件下,螺旋桨以相同频率旋转扰动静电场时,各模型的频率成分占比差异明显。非线性边界条件下的扰动频率和2倍扰动频占比相差最大,线性边界条件下的扰动频率和2倍扰动频占比相差最小。三种边界条件下电场模型的3倍扰动频以上的谐波范围会发生改变,恒电位边界下模型谐波范围最小,非线性边界条件下谐波范围最大。  相似文献   

9.
AIP潜艇位置基准点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位置基准点问题是常规动力潜艇战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具有两种不同的水下航行动力,AIP潜艇位置基准点问题与普通柴电潜艇的位置基准点问题具有很大的不同.给出了AIP潜艇的位置基准点问题的数学描述,在对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AIP潜艇位置基准点问题的一个取值范围及相应的计算方法,所采用的理论和技术包括二人零和对策、最优控制以及动态规划.最后,通过计算实例对所给理论的正确性,算法的合理性及效率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探索了一种集潜艇模型尾流速度场测量及模型水动力噪声测量于一体的试验技术,即通过合理的试验方案设计及信号处理手段,完成对潜艇模型水动力噪声信号的测量,识别出模型噪声信号各成分的影响范围;同时,应用PIV技术对潜艇模型的尾流速度场进行测量,通过对测量结果的处理,得到潜艇模型的尾流涡量场分布.所得到的结果为研究潜艇水动力噪声与尾流涡结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参考,所做的工作为上述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试验思路.  相似文献   

11.
潜艇素以“隐蔽歼敌”著称,加之潜射巡航导弹的发展,从而对航空母舰战斗群形成巨大威胁。为了防备暗箭伤人,航空母舰编队的反潜防御是按照远、中、近三个反潜警戒区来划分兵力的,以使敌潜艇对目标进行攻击时必须突破航空兵、反潜潜艇、水面舰艇的纵深梯次防御,并力争在潜射武器攻击距离之外发现并摧毁敌方潜艇。目前,美国航空母舰战斗群航行序列下的正常反潜防范范围约为200千米,可分为三道反潜防御屏障:  相似文献   

12.
“米拉斯”反潜导弹:最新潜艇杀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大利海军新一代导弹护卫舰(NGF)的第一艘舰,已于2004年开始建造,预计于2006年完工。该新型护卫舰反潜武器将采用的就是“米拉斯”反潜导弹,从而使这型欧洲自己设计制造的反潜导弹,再次成为国际关注。强强联合潜艇是水面战舰的克星,反潜导弹又是潜艇的可怕杀手。反潜导弹因为反应时间短,射程要比潜艇鱼雷的射程远得多,因而部署反潜导弹的水面舰艇,能在潜艇武器攻击范围之外向潜艇发起进攻,对潜艇构成巨大威胁。由此,多年来,反潜导弹备受世界多国海军的青睐。对于反潜导弹,欧盟国家起步比较迟缓,技术上远落后于美国和俄罗斯。这一点,法  相似文献   

13.
潜艇航行引起的流场压强变化称为潜艇水压场,其特性常被应用于水雷,以实现目标探测,攻守兼备。考虑指挥台围壳、尾翼影响,以全附体艇体为研究对象,在验证性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粘流理论研究了潜艇水压场特性,揭示了附体对艇体表面、周围流场、水底流场的压强分布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附体对艇体表面的压强分布影响显著,但影响范围局限于附体小区域,而对水底处的水压场影响仅在潜艇近底航行时才略显著,可见非近底航行工况下可忽略附体影响,实现潜艇水压场的快速预报;在研究近水面航行工况时,水面兴波对海底潜艇水压场的分布存在影响,具体影响潜艇水压场的峰值大小和位置等。  相似文献   

14.
编队护航HVU反潜威胁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HVU编队护航现代反潜作战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反潜威胁轴"的定义,分析了影响编队护航HVU反潜威胁轴的三个要素,包括敌潜艇能否发现HVU、敌潜艇能否实现鱼雷攻击和敌潜艇鱼雷能否命中HVU等,并通过仿真、公式计算等方法对以上因素进行了程度量化,确定了编队护航HVU反潜威胁轴的范围。  相似文献   

15.
常规动力潜艇(SSK)正在快速赶上世纪的发展。最新的技术正为舰艇提供空前的隐蔽性、持续时间、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能力。推进动力的改进范围从延长电池寿命到不依赖空气的推进系统(AIP),这使潜艇在水下潜伏的持续时间提高了5倍多,这样潜艇就不必浮到管航状态对电池再次充电,能长时间不被探测到,从而减少了传统的缺点。静音和涂覆技术使潜艇具有了声隐身性,高强度钢材的应用也提高了生存能力。随着自动化技术允许把火力控制、声呐和武器系统的功能合成一体,新的计算机化的作战系统极大地提高了柴油机动力潜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2014年是加拿大海军潜艇部队成立100周年.该部虽为一个发达国家武装力量重要组成部分,但从世界范围来看,却是一支微不足道且鲜为人知的海上力量.悠悠百年岁月,加海军潜艇部队在英美盟国扶持和挤压下历尽艰难曲折,始终实力弱小,直至今日仍与加捍卫领土主权的战略企图不相称.结合联盟导向战略、地缘环境等因素综合考察加海军潜艇部队历史和现状,或可得出些许有益启迪.  相似文献   

17.
针对接收应答式水下目标尺度模拟方法对抗主动声引信的不足,提出了利用角反射器线列阵模拟潜艇声反射尺度特征的方法。首先,建立了基于反射器阵的模拟潜艇声反射模型,给出了从目标声反射总强度、亮点分布及尺度特征等方面模拟潜艇尺度特性的实现方法;然后,进行了对抗主动声引信的验算;最后,为增大反射器阵有效反射范围并避免反射盲区,提出了利用多格错位反射器构建反射阵的优化方法,并设计了四格错位反射器单元,该单元显著扩大了有效反射范围并避免了盲区,提高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综合外刊报道,潜艇对空中威胁(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和恐怖分子攻击的防护系统以前没有特别的要求。因为潜艇最好的防护是其在水下长时间运行的能力,当今的潜艇有时是具有公开巡逻和控制海洋使命的舰队的一部分。因此在没有对上述威胁的合适防护的情况下,潜艇不得不在水面运行。由于有些国家海军为了这些应用不能采用昂贵的防空导弹系统,所以它们把机枪系统视为打击空中目标和恐怖分子攻击的费效比合算的武器,机枪将成为这些国家海军传统潜艇军械的补充。除了传统的使命外,例如与水面和水下目标的交战、对国际和本国大范围水域的监视和对敌方…  相似文献   

19.
由于被动声纳浮标隐蔽持续探测,潜艇可能由于机动进入浮标探测范围,从而增加了被探测概率。首先,在分析已有模型局限性的基础上,从潜艇运动对浮标搜索影响的原理出发,建立单枚浮标新增搜索区域模型,分析了单枚浮标搜索概率的影响因素,然后建模分析了潜艇运动对浮标拦截线搜索概率的影响因素,得出了影响作用仅对浮标作用距离、间距和航向敏感的结论,并对作战使用方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潜艇使用自航式声诱饵防御声自导鱼雷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潜艇如何使用自航式声诱饵防御声自导鱼雷,分析了自航式声诱饵的初始航向范围,并建立了相应的防御模型.然后采用线性规划方法,求取最优的潜艇规避角度和诱饵航向.最后时典型态势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得出的结果与实际作战基本符合,从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