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倘有人问我:“工作中最使你头痛的是什么?”我会马上回答:“会议太多!”我从今年3月16日任职到8月底,共参加上级和地方的会议十八次。许多会议,我们自己还必须层层开会贯彻。会议如此之多,很难深入基层。我原计划8月中旬抓民兵政治教育改革试点,但各类会议却象一日三餐那样叫我离不开。好不容易到8月底才抽出身子,但刚下去一天,电话就追踪而来,让回县里  相似文献   

2.
开会是统思想、作决策、解难题、促落实的重要手段,既是一种领导方法和工作方式,也是一门科学和艺术。精简会议一直是个老问题,开务实、高效、管用的会始终是个大难题。新时代改进会风,应当注重从“时度效”着力,牢牢掌握开会的主动权,确保开出高质量、开出好作风、开出大成效。  相似文献   

3.
如今,在一些单位,基层干部见面,习惯问语不是“吃了吗?”而是“今天开啥会?”这恐怕跟会议太多开怕了不无关系,或多或少反映了基层干部的一种“恐会”心理。有的基层干部一说起开会,就把“会”与“海”联系起来,对身陷会海摇头叹息。有人把开会当成负担,认为它是浪费时间、搞形式,因而以迟到早退应付;有人把开会当成休息,闭目养神甚至鼾声大作者有之,交头接耳、接打手机者有之。要端正对待开会的态度,转变观念,从内心出发确确实实把开会当成一种待遇,把开会当作一次学习的好机会,切实改变开会不动脑、不动手、不动眼的错误观念。  相似文献   

4.
调查发现,有的基层单位各种会议开了不少,但问题也出了不少,存在着开会不管用的现象。(一)流于形式,质量不高。会议质量不高是当前基层开会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有些基层单位领导认为会议开不开是个“硬”指标,开得怎么样是“软”指标,在实际操作中打折扣、走形式。班务会是基层部队常见的会议之一,在有些基层单位却不是被一些活动冲击替代,就是开成了吹牛皮会、发牢骚会。有的单位把不同性质的几个会合成一个会,组织、行政“一锅煮”,会议职责不清,为了迎接上级检查,再在各种会议记录上人为地分开,甚至出现没开会也有记录的现象。(二)内容空…  相似文献   

5.
近日,到某机关开会,碰上一新鲜事。主持者事先申明:“这次会议控制在一小时内。”会议结束,主持者看表后抱歉道:“超过10分钟,请大家原谅……”见惯随便拖延会议时间的笔者,不禁为主持人的时间观念叫好。平时,首长机关强调准时开会,而何时散会似乎并不在乎。有的领导主席台上一讲就喋喋不休,什么意义、要求加强调,并不太沾边的东西也牵强进来,随意  相似文献   

6.
春雨年年春天下,年年春雨各不同,最难忘——我想,1990年3月来到驻南京“临汾旅”某部的那批新兵肯定忘不了那场露天大会,那场春雨。开会前,班长反复叮嘱我们,今天的会议很重要,有许多首长参加,你们一定要自始至终坐姿端正,认真听会,穿上军装了,就要有军人的样子。班长小我一岁,但早穿一年军装的他就显得比我成熟、稳重。  相似文献   

7.
“文山”“会海”令人焦虑而反感,但今天笔者要说的是希望县、乡两级武装部重视并解决好基层民兵连会议少甚至不开会的现实问题。笔者在基层调查中发现,近些年,随着各地人口流动,农村外出务工者数量增多,导致一些街道和村级民兵组织很难开会。从笔者了解的3个省60多个县(市)情况看,一年开会达到3次  相似文献   

8.
我记不清参加过大大小小有多少次会议,每次开会必定有领导作报告,会议主持人最后还必须对领导的报告认真地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近日读报,得知某县开会时专门配备“导鼓”。所谓“导鼓”,即“鼓掌诱导员”,其工作是在领导讲话“该鼓掌时”带头拍手,“诱导”听众鼓掌。不仅如此,会议讲稿还分为两个版本:一曰“秘密版”,文中每隔几行就标注“(鼓掌)”,仅印发给讲话领导、“导鼓”、“鼓掌计时员”;二曰“公开版”,不标“(鼓掌)”,印发给与会者,云云。笔者亦参加并参与筹备不少会议,对此亦闻所未闻。“导”出来的掌声能反映多少鼓掌者的心声?尚须“写手”标注“鼓掌”的讲稿又有多少领导者的思考?“导鼓”的背后又隐藏着多少比“导鼓”还“导鼓”的形式主义?会议当然以主…  相似文献   

10.
江总书记指出:“现在,在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群众反映最大的是两个问题,一是形式主义,二是官僚主义。这必须引起全党上下的高度重视,必须痛下决心,把这两股歪风煞住,越快越好,” 根据我的观察,我觉得现在人武系统也需要着重警惕如下几种形式主义:一是会议中的形式主义。不管是贯彻上级指示精神,还是推动各项工作任务,习惯的做法,就是开会,大会、小会,层层开会,整天沉湎于文山会海,一个会接着一个会,开完了,传达了,也就算完了。二是调研中的形式主义。领导下去带一帮,下级陪同跟一群,机关提前作准备接待单位忙于应酬,调查研究,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下边糊弄应付,搞花架子,调研报告靠笔杆子,根本不解决实际问题。三是抓落实中的形式主义。如防事故,常用的方法是一出问题,就要上  相似文献   

11.
画里话外     
演戏小明大学毕业后回到家,县长父亲谈起安排工作的事。县长说:“有几个较好的单位准备招聘大学毕业生,目前,正在安排如何考试和择优录取的事。”小明一听就泄了气:“爸,若是论关系,在咱县里谁也比不过咱,但若是论考试,我可真考不过别人。”县长“哈哈”一笑,说:“考试你怕啥?那不过是演戏而已……”破格提拔公安局局长坐着小车回局里开会,不巧遇上堵车,司机当机立断把车开上人行道,想抄近路。就在这时,一名交警将车拦住。司机:“这是某局长的车,某局长要赶去开会!”交警不吃这一套:“不管是谁,违反了交通规则都要接受处罚。”司机火了:“你…  相似文献   

12.
姚旗 《政工学刊》2013,(6):64-64
前不久,笔者陪同领导下部队,某单位在汇报工作进展时,讲了很多当前面临的困难。“正是这些困难才导致工作受阻”。初听这些困难,觉得很客观,“工作受阻”似情有可原,值得同情。没想到当即就遭到了领导严肃批评。这位领导分析认为:前期为什么不汇报,为什么让困难越积越难!这么久了也没听你们说遇到困难,怎么一开会困难就来了,困难偏要等到开会才提吗?  相似文献   

13.
会风体现政风、彰显作风,作风决定作为,作为关系发展。长期以来,会多成为机关作风建设中一个久治难愈的顽疾,对此,不仅群众表示不满,许多基层干部也叫苦不迭,"替开会、开会跑、开会睡"等现象时有发生。"材料大而空,会议多而长,检查评比耍花枪"是许多单位存在的问题。有些单位开会时,空话套话不少,看起来大家正襟危坐,其实都疲惫不堪。结果不是泡在会议里,就是埋在材料里,很少顾及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14.
当众自信讲话和主持会议是基层军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基层军官“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如排长小刘性格内向,不擅与人交流,尤其是开会发言等当众讲话场合,表现得特别焦虑,说话颤抖,口干舌燥,手心出汗,心脏狂跳,甚至大脑一片空白、说不出话来。现在想到工作就苦恼,因为每周开会都要说话,一说话他就颤抖,不敢当众布置任务,不敢管士兵,感觉再这样下去在部队要待不下去了。自己不知道怎么调节,表现越来越严重,内心焦虑痛苦。  相似文献   

15.
提起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区委书记、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李峰的办事作风,在机关上下没有不伸大拇指的;说起李书记为武装工作做的实事,全区武装干部都如数家珍。 2003年10月,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武装工作会议。会议时间到了,却仍有几个部门的负责同志没到。区人武部崔部长请示是否开会,李书记说:“人武部开会一个都不能  相似文献   

16.
“喂!××局长吗?今天召开武委会,你接到通知没有?什么?你们单位也要开会?不行!你们的会另外安排,请你立即到人武部参加会议!” 8月中旬的一天,四川夹江县武委会开会的时间到了,但仍有几名委员没有到会,县委书记李留根和县长、县武委会主任童光明打电话追问未按时到会的委员。当了解到他们未到的原因后,李书记、童县长指示他们顾全大局,参加在人武部召开的武委会。 15分钟后,全体武委会成员均到会场。主持会议的童县长对迟到的同志提出了批评。他说:“武装工作也是政府的工作,是各成员单位的份内事。支持武装工作就  相似文献   

17.
画里话外     
《兵团建设》2006,(1):55-55
醉汉开会某厂午后召开职工大会,厂长因中午贪杯喝多了,会议暂由副厂长主持。会议要结束的时候,副厂长唤起酣睡的厂长,问是否给大家讲几句,厂长一听请他讲话,便糊里糊涂地说:“我说,酒不再喝了,来一点儿饭好了。”众人先是一怔,继而一片哄笑。邮路邮局招考投递员。主考:“请回答  相似文献   

18.
9月1日上午,学院召开了教学工作会议。会议由李绍义副院长主持。会上,基础部、各系汇报上学期教学工作情况,取得的主要成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本学期工作打算。张政委就如何树立军人良好形象等问题作了重要指示。何院长就如何抓好本学期教学工作和“整治不良陋习,创建和谐校园”教育活动作了重要指示。他指出:上学期,全院上下紧密  相似文献   

19.
伴着新世纪的钟声,随着2001年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的胜利召开,国防科技工业“十五”发展已经正式拉开了帷幕。工作会议以江总书记对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指示、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总结了2000年和“九五”国防科技工业取得的成就,分析了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十五”的奋斗目标和总体要求,并着重就做好今年的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会议的要求抓好各项工作,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十五”是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国防科技工业面临的形势,工作…  相似文献   

20.
在一次会议上,有位人武部的部长向笔者诉苦:近1个月内他被邀请参加的各种应酬占去了12天,其中1天就接到上级机关的3个开会通知,都指名要他参加。为此,他发出这样的感叹:“应酬太多,负担过重,实在身不由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