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陆军防空作战的实际需求出发,描述了火力配系的概念、特点和要求,提出了建立火力配系时应重点解决火力协同和战斗队形优化等问题的观点,在火力作用区域、综合火力效能、突出掩护重点和火力重叠次数等方面建立了评估火力配系效果的数学模型,阐述了建立与加强火力配系、确定合理火力分配方案的基本方法和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2.
某型弹炮结合系统火力分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我军某防空部队创建某型导弹和高炮一体化武器系统过程中,对武器系统如何进行目标火力分配研究后,建立的分配模型.主要解决当多批次目标来临时,何时用导弹拦截,何时用高炮射击;用导弹拦截时,用哪一个火力单元中的导弹拦截;用高炮射击时,用哪一个火力单元中的高炮射击.事实证明,该复合型弹炮结合系统大大提高了武器系统火力分配效率,对我军旧装备进行信息化改造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武器杀伤力的极大提高,任何来袭目标的突防都可能造成极大的破坏,这对传统的火力分配提出了挑战。提出一种新的火力集中原则,在满足对来袭目标一定杀伤的前提下,适当转移火力,实现火力总的集中,据此建立了火力分配优化模型。通过改进人工免疫算法的抗体群,提高模型的求解速度,缩短方案的寻优时间。通过实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改进人工免疫算法能较快速实现火力分配,算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世界安全丛书》2004,(5):38-40
自从人类有了战争,人们就一直渴望能够在远距离之外打败敌人。工业革命以来,人们不禁要问:“既然子弹能够杀敌,为什么还要将我们的士兵送到前线?”人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希望能够尽量减少与敌人正面交锋,从而免遭伤亡。在1999年6月3日的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在抵抗了70多天后终于与北约签订了城下之盟,这表明单凭空中力量即可取得战争的胜利。在人类战争史上,先是步枪后是火炮,如今则是炸弹与导弹扮演着战场上的主角。  相似文献   

5.
张全礼  马传刚  周东晓 《国防科技》2010,31(3):44-46,82
近年来世界多场局部战争实践表明,信息与火力融合式火力战逐步成为现代作战的一种重要样式,其将对未来作战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文章从战争实践与战斗力生成机理的客观实际入手,全面阐述了信息火力融合对火力打击平台、效果、计划、弹药、目的和发起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现代战争火力的组成,数量,质量及杀伤威力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火力在现代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防空火力配系的评价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提出了对弹炮结合防空火力配系的定量化评价的思路,并探讨了火力配系指标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水陆坦克分队射击方法选择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现役 6 3A式水陆坦克为例 ,结合一定的战术背景 ,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对水陆坦克分队登陆作战中射击方法的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联合火力打击火力分配方案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联合火力打击火力分配方案的优化问题,是当前国内外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从思维机制出发,以多时段计划思想为基础,在综合考虑了时段、作战损耗、天气情况、防御情况以及电子对抗等众多因素的基础上,利用线性规划方法给出了一种较为有效的联合火力打击火力分配方案的优化方法,并探讨了有关的数据筛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炮兵作战火力的运用原则,着重考虑影响炮兵火力运用的诸多因素,并建立数学模型对有关因素作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影响防空火力单元抗饱和攻击能力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排队论求解防空作战能力的数学模型,对防空火力单元的抗饱和攻击能力进行了仿真计算。通过对火力单元对目标射击的毁歼概率和服务时间相对于抗击率的相互关系的分析,研究了集火射击对于防空兵群抗饱和攻击能力的影响,并在兵力资源需求分析和防空火力配系优化等方面进行了运用。  相似文献   

12.
防空中存在两次转火射击时的火力分配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空防御时 ,进行火力分配不但要考虑到一次性分配的最佳方案 ,而且应该考虑是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一次或两次转火射击 ,如果存在 ,怎样进行转火才能使其射击效果最好。把威胁判断和火力分配结合起来考虑 ,以我方的生存概率为指标 ,建立了存在两次转火射击的火力分配模型 ,并用实例计算检验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打击时敏目标作战火力打击时间建模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打击时敏目标作战中火力打击时间的建模和计算方法,将对时敏目标的打击方式分为直接攻击和间接攻击两类。对于直接攻击方式,基于弹道导弹的飞行轨迹特征建立了火力打击时间模型;对于间接攻击方式,先将攻击分为平台进入和航弹飞行两个阶段,分别建立了平台进入时间模型和航弹飞行时间模型。示例分析证明:该方法可用于高精度短程弹道导弹和携带制导炸弹的普通飞行平台执行时敏目标打击任务时间的计算,并得出一些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4.
由于能给敌军造成大量的毁伤 ,炮兵被誉为“战争之神”。但是 ,由于可得到的炮兵部队数量、弹药和时间所限 ,炮兵不可能对战场所有可得到的目标射击。炮兵必须决定哪些目标可用炮兵射击 ,以及如何射击。考虑到未来战场将充斥着大量目标 ,炮兵要求使用一种自动目标处理系统。将提出一个炮兵优化模型 ,模型的目的是快速对目标价值排序 ,然后以最佳的炮兵兵力、火力分配对选择的目标进行射击。  相似文献   

15.
计划火力是炮兵对计划内目标射击的首要工作,而计划火力的关键是正确、合理地选取打击的目标.根据炮兵射击指挥系统的功能和决策特点,利用计算机进行炮兵计划火力时,首先要提出了目标选取的原则和标准,通过对目标进行价值分析与排序,解决炮兵在计划火力时选取射击目标的关键问题,可用于完善炮兵射击指挥系统的计划火力功能,为炮兵指挥员的辅助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国外战术激光武器的发展和相应的火力控制问题,指出了作为舰载激光武器控制所遇到的特殊问题。在未来由多种武器构成的舰艇多层次防御体系中,舰载战术激光武器将会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998年2月,在西尔堡举行的高级火力支援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对在作战训练中心训练时暴露出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如:基本火力支援任务和火力计划过于复杂、火力支援小组和战斗观察激光小组未能有效发挥作用、通讯方面存在不足、部队过于依赖可撒布式地雷族等。本文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回顾,介绍了野战炮兵学校针对这些问题所采取的一个“分3步走”的解决方案,即:设立联络点,加强与部队的联系,规范战术、技术和作战程序;改  相似文献   

18.
源于冷战末的新式作战演习方案以及它们后来的发展已经在海军和海事需求中产生各种重大变化.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有形变化是舰炮和它们未来的职能.  相似文献   

19.
我军兼收俄、美火力毁伤理论之优长,依据我军编制体制、武器装备和作战原则,运用科学的数据和算法,创建了具有我军特色的战役炮兵火力毁伤理论。基于直接计算的目标选择方法,分别对直接计算目标选择方法的基本思路、主要优点和实施过程进行了论述。该计算方法较好地解决了针对具体目标如何进行兵器弹药需求量计算的问题,使战役炮兵火力毁伤筹划方法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较为详细地研究了障碍物支援下的火力打击问题,并用举实例的方法系统地介绍了4种不同战术目的的障碍物在战斗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