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下.有一种认识很有“市场”:批评“影响”团结,表扬促进“和谐”。仿佛一批评就否定了大好形势:一表扬就人人心情舒畅、社会和谐了。  相似文献   

2.
实施批评是领导干部在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式方法。由于批评是一种负强化,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一般人不太乐于接受。虽然人们并不反对善意的批评,但如果批评只是一味地狠批猛训,也会把人批得恼、批得跳。如果把批评的重点放在“评”上,认真耐心地与人评说错误的危害、错误的教训以及怎样纠错进步上,一定能达到在“评”中感化人、教育人、促进人、激励人、提高人、升华人的目的,使人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批评。  相似文献   

3.
表扬和批评是指导员在实际工作经常采用的教育方法。目的是为了帮助战士提高思想觉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表扬是一种积极的“强化”,是调动战士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战士都极重视上级对自己的讲价,新战士在这方商显得更为夷山。却使是对他们表示赞许的微笑;满意...  相似文献   

4.
激励和惩罚是常用的管理手段。激励是对员工行为的肯定,是正强化;惩罚是对员工行为的否定,是负强化。在日常管理中往往是激励和惩罚并用,努力做到赏罚分明。但是有的领导只善于激励,不善于惩罚。员工犯错误时,惩罚是应该的、必须的。惩罚的目的是让员工认识错误,改进工作。惩罚的最高境界在于让受罚者心存感激,并加倍努力。  相似文献   

5.
所谓“伪批评”,就是打着批评之名,不行批评之实,使批评走了过场。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不痛不痒”式,只讲皮毛,不点要害,如“今后要加强理论学习”等,就像搔痒痒一样,使批评的对象听了不服;“明贬暗褒”式,如“处事原则性太强,灵活性不够”等,看似批评,实则是表扬;“千人一面”式,批评不分具体对象,都是那么几句敷衍的话,既可以套给你,也可以套给他,言之无物,没有针对性,使批评失去了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在《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一文中,习主席明确指出,对敢抓敢管、真抓实干、勇于担当的干部组织上要为他们加油鼓劲、撑腰壮胆,对尸位素餐、光说不练、热衷于对实干者评头论足甚至诬告陷害的人要严肃批评、严格问责,在全党形成以担当作为为荣、以消极无为为耻的浓厚氛围。的确,现实生活中,不少同志能办事、会干事、肯吃苦,工作踏实认真、质量效率高,领导器重、同事喜爱,经常加班加点,任务担子很重,受各级表扬和肯定多。但有时却被极个别人说成“能者自该多劳”,  相似文献   

7.
实施批评是领导者在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式方法。由于批评是一种负强化,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一般人不大乐于接受。虽然人们并不反对善意的批评,但也要求领导者讲究批评的艺术,使人们在如沐春风、如饮甘霖中达成问题的解决。特别在新形势下,人们普遍有了自己新型的人格观,个个都渴望得到尊重、理解、关心和爱护,这就要求领导者在实施批评时,要以艺术的批评去感化人、促进人、激励人、帮助人、升华人,使被批评者仿佛在观赏美、感受美中纠错进步。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在和一些同事座谈时,谈及表扬这个话题,有的干部说“表扬是种花,不是栽刺,咋用都行”。这种说法显然不妥。表扬作为管理教育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作为“两个经常性”工作中的一个常用手段,表扬什么就是提倡什么、引导什么,必须把握方向,讲究科学,正确运用。为什么要表扬?因为表扬至少有四方面的好作用:(一)满足渴望。每个人都有一种得到别人赞赏和表扬的心理需求。美国著名教授戴尔·卡耐基说:“当我们听到别人对我们的某些长处表示赞赏之后,再听到他们的批评,心里往往好受得多。”可见被表扬的感觉真好。(二)唤起自信。一个真实的…  相似文献   

9.
批评十忌     
周景荣  田辉 《政工学刊》2006,(12):36-36
批评是上级对下级常用的一种领导艺术。批评和表扬同属于激励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制止或纠正某些不正确的行为,预防再发生类似的问题。批评是为了帮助部属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因此,作为领导者,必须学习研究这门领导艺术,讲究批评方法,增强批评实效。批评部属应做到“十忌”:一忌怒发冲冠。通常情况下,当部属有了缺点和毛病或犯了错误时,作为领导者既生气又着急,这在情理之中。此时要注意克制情绪,决不能大发雷霆,拍桌子摔凳子,吹胡子瞪眼睛。否则,不但达不到批评目的,反而引起被批评者不满,会因领导者对被批评者的人格不尊重而产生对立…  相似文献   

10.
张超  王继远 《中国民兵》2010,(12):43-43
时下,有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就是"表扬再多还嫌少,批评一句受不了",这是要不得的。 事实证明,一个人的成长进步离不开领导和同志们的批评教育。正所谓,大批评大进步,小批评小进步,拒绝批评就是拒绝进步。  相似文献   

11.
表扬和批评做为经常性思想工作的奖惩手段,其运用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效果。 表扬为主,重在启发自觉。表扬是对干部战士积极的、先进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的评价和鼓励的正面的引导方法,是调动官兵积极性和激发热情的有效方法。因此,要善于发现每个干部战士的长处和优点,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一)确保真实  相似文献   

12.
批评不难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克服各种不良倾向,保持革命团结的有力武器。但近些年,在政治生活中却出现了批评难的问题。产生批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从社会环境看,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人们由于受利益的趋动,政治荣誉有所淡化,对批评持消极态度,抱无所谓的心理,象有的人表白的那样“表扬不能当饭吃,批评也没掉块肉,”面对批评毫无羞愧之色。二是从被批评的对象上看,人们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有很大提高,民主意识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有很大变化,在批评的过程中交织着反批评,即反弹,使批评的难度加大。三是从实施批评的领导者来看,我们有些领导者不善于研究变化了的社会环境和批评对象,改进批评的  相似文献   

13.
批评的艺术     
批评的艺术陈海双批评是上级对下级常用的一种领导艺术。批评和表扬一样,也是属于激励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为了限制、制止或纠正某些不正确的行为,预防再发生类似的问题。批评是为了帮助同志认识错误、改正错误,重新回到正确轨道上来。因此,作为一名领导者必须学习研...  相似文献   

14.
“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 ;以人为镜 ,可以知得失。”由此可见批评的作用。然而在一些单位 ,因为批评渠道不畅通 ,正常的批评也开展不起来 ;有的为了照顾面子 ,导致批评“甜蜜化” ;有的开展批评时要么是默默无闻 ,要么是你好我也好 ;有的因“后顾之忧”过重 ,在开展批评上吃“大锅饭” ;有的要么是对事不对人的隔靴搔痒 ,批评质量不高。江主席在“七一”讲话中说 :“要经常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 ,开展好积极的思想斗争 ,坚持真理 ,修正错误。”对照江主席的讲话 ,我们要在部队营造求真务实的作风 ,坚决克服和摒弃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就…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但现实是,表扬与自我表扬易,批评与自我批评难。为什么大多数人只喜欢表扬,喜欢阿谀奉承,而不喜欢批评,难以接受别人挑自己的毛病呢?简单地说,就是面子和虚荣心在作怪;  相似文献   

16.
在对基层连队实施表扬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干部战士对于一些不适当、不实际、不科学的表扬,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引发一些逆向反映,使表扬失去激励效应,没有达到鼓励个人,鞭策他人的目的。基层部队实施表扬中的逆向反映及表现1.“事事”表扬。一些基层领导在一个阶段或周工作总结讲评中,将所完成的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日常管理、内务卫生、公差勤管等工作,进行简单罗列,采取“大事”表扬,“小事”表扬,“事事”表扬的方法,使表扬无重点、无层次、无中心,这样的表扬索然无味。2.“失实”表扬。一些领导不注意弄清实情和客观地把…  相似文献   

17.
“成绩不讲跑不了,问题不讲不得了。”这几乎成了某些领导干部的经验之谈,作为一种谦虚谨慎、严格要求、保持清醒的精神来推崇。可问题的关键是,如果我们在发指示、作报告、讲评工作时都是讲问题多,讲成绩少;批评多,表扬少;求全责备、吹毛求疵多,指导帮助、关心体贴少,这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容易挫伤部属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讲问题固然重要,但讲成绩也绝不可少。因为,讲成绩实际上就是对部属工作的肯定和赞扬,是激励他们成长进步的重要手段,符合思想工作表扬为主的原则。领导干部的责任首先在于善于发现和发挥工作对…  相似文献   

18.
上级工作组到某人武部检查工作时,一个部长把一干部征兵中违纪的“家丑”作了如实汇报,而另一个人武部却把一参谋参与地方打群架汇报成见义勇为。事后,一领导批评前者不会“汇报”,而表扬后者“会报”。时下,这种怪现象在基层时有发生。 汇报思想和汇报工作,是军队一项重要的工作制度,也是上级了解下情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作方法。为此,不少单位的领导时常“点拨”部属  相似文献   

19.
<正>我军武器装备发展的影响总的来说,中村秀树小说中对于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的发展是以一种近乎于停滞的状态进行描述的,但实际上近些年来我军武器装备的发展是极为迅猛的,以致于连美军都感到了非常大的压力。下面仅就小说中所涉及到的我军武器装备类型,对其近期的发展及对作战的影响进行一个简要介绍,也可以说是对小说中作战场景的一种现实“否定”,或者说对中村秀树口中所谓“自吹自擂的剧本”说法的一种侧面肯定,但根本原因则是中国军队作战能力的提升,而不是像其所说的那样是因为日本用“和平宪法”等捆住了自己的手脚。  相似文献   

20.
食指与拇指     
现实生活中,人们在指责、批评别人时,习惯于使用食指,而在肯定、表扬别人时,则通常使用拇指。基层工作中,一些带兵人往往更多地使用食指,很少使用拇指。古人说:“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对基层带兵人来说,恰当地使用好食指与拇指,尽量多用拇指、少用食指,对促进基层管理具有积极作用。食指换成拇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