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永久中立国     
瑞士是最早的“永久中立国”。在1815年维也纳会议上,英、俄、法、普、奥、西、葡、瑞典8国签署一项宣言,确定了瑞士的版图,并宣布它的“永久中立”。1815年11月在巴黎签订的新条约最后确定瑞士的永久中立。从那时起,直到现在,瑞士一直没有经历过对外战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推行永久中立、全民皆兵体制;实行‘刺猬’战略;进行终身国防教育;持续不断完善民防建设;不断实施改革”五个方面分析了瑞士国防战略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刘永 《环球军事》2008,(23):11-11
瑞士:实行“刺猬战略” 瑞士推行“永久中立”的外交政策,军事上实行“刺猬军事战略”,其最大的防御力量在于全民皆兵的兵役制度。瑞士平时只有3500名职业军人的军队,而战时具有训练动员、组织35万后备军的机制和能力,且在48小时内就能开到指定位置。在瑞士.男子服兵役历来都是人所共知的义务,且世代相传不需要进行教育,16岁开始就知道服兵役的情况.18岁政府就开始造册.19岁就进行服兵役登记.20岁开始服兵役.  相似文献   

4.
中立、直接民主、军事主权是瑞士人进行思考的三个基本支柱,这三者经常交织在一起,很难单独去理解。其中立可追溯到1516年,在“五月花”号开往新世界的一百多年前,当欧洲的其它国家仍在封建政府和独裁主义的压迫下苦苦挣扎时,理想的民主就已经开始在瑞士郡逐步兴盛起来,到中世纪时期瑞士就已经取得了国家的独立。因此,在理解瑞士社会整体的特殊性和特殊的国防体制时,就必须对于它的历史环境给予充分的考虑。  相似文献   

5.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于2010年3月24—26日在瑞士Montreux召开“失能剂与国际法的关联"专家会。该会议是根据《日内瓦公约》缔约国的授权召开的。《日内瓦公约》要求采取中立行动来保护战争和其他暴力冲突中遇难者的生命与尊严,并向他们提供援助。通过促进和加强国际人道法(IHL)和普适的人道原则尽力防止遭受进一步的伤害。  相似文献   

6.
在瑞士北部旅游城卢塞恩火车站的升降梯上,看到几个穿灰色军服、蹬硬头皮靴的青年人,身背行囊,肩挂长枪,说着笑着出了车站。在首都伯尔尼的月台上,看到一个穿同样颜色军装、背着长枪和行李的中年人上了火车。这是瑞士的军人吗?导游告诉我们:“这是参加军事训练的民兵。”瑞士是一个“武装中立”、“全民皆兵”的国家,采取“刺猬战略”.不侵犯别人;但如果受侵犯,就像刺猬一样,竖起浑身的硬刺,以御外侮。  相似文献   

7.
“我们瑞士没有一个敌人。”瑞士人喜欢这样说。不错,在近200年的中立过程中,瑞士曾多次躲避战争的摧残和蹂躏,使这个风光如画的多山小国,成了世界上千百万人所向往的  相似文献   

8.
虽然过了一百多年和平生活,但他们并不认为这里是“世外桃源”瑞士是西欧的一个中立小国。瑞士人民已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和平生活。这个国家风景优美,到处是湖光山色,被称为“欧洲的公园”,世界的旅游胜地。瑞士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国民收入1981  相似文献   

9.
8650部队后勤部通过编辑下发《基层财务应知应会手册》,使基层干部人人懂制度、知标准,使基层权利和义务得到了保证,从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前些日子,中央电视台的《正大综艺》节目中出现了这样的画面:一位瑞士男人打开家里的柜子,里面枪支、子弹、钢盔、军服,一应俱全。主持人请嘉宾们猜“每个瑞士男人家里必备军用品”是真是假。其实,这题并不难答,瑞士全民皆兵的国防预备役制度是世界上有名的,每个25岁到30岁的瑞士居民,都由政府发给一支步枪、20发子弹和军服,直到65岁才交回。没想到,在座的5位挺有知识的嘉宾,竟有4位认为这是假的,其中还包括一位文职女军官,他们的“论据”也蛮充足:瑞士作为永久中立国家,实在没有必要去惹这些麻烦事儿。只有一位女士说这是真的,理由是人家起码应该有一把当时正在主持人手里  相似文献   

11.
事件     
《环球军事》2013,(20):4-4
瑞士军演模拟法国入侵 9月29日,据瑞士《星期日晨报》报道,瑞士军队在最近的一次训练演习中模拟遭到法国军队的入侵。根据瑞士军方模拟的演习场景,法国在遭受金融危机的剧烈冲击后分裂成几个地区,其中一个地区准备对瑞士展开军事入侵行动,以抢回那些“从法国偷走的钱”。2012年,瑞士军队模拟的演习场景是欧元崩溃引起欧洲大陆的社会动荡,瑞士军队将面临大量涌入的难民。  相似文献   

12.
他是一名普通公务员,第三帝国官僚机构中的小人物,但在他的办公桌上却流动着从帝国各个角落发往元首和部长们的绝密信息。 他憎恨自己的工作,憎恨这个邪恶帝国。但他又能怎么办呢?毁灭,他选择了毁灭这个帝国! 1943年夏,弗里茨·科尔贝(Fritz Kolbe)登上了驶向瑞士伯尔尼的列车,在他身边放着一个装满秘密文件的外交邮袋。这个中立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我们殷殷期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以下简称国防法)已由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从此,社会主义祖国有了自己的国防法。这表明伟大的中国人民进一步在政治上站起来了;有法律保证的国防事业将真正成为全民的事业,作为“四个现代化”之一的国防现代化从此将展开崭新的一页;一切同国防事业有关的人们从此都能从法律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一切国防工作人员的利益也能因此而得到永久的保障。我国国防法的隆重出台,是举世  相似文献   

14.
<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欧洲大陆西海岸的一个小国,葡萄牙的立场始终如一,从1939年至1945年一直保持中立地位。如果不考虑葡属帝汶在1941年被英联邦军队占领,在1942年之后又被日军占领这一情况,可以说葡萄牙基本避免了战争带来的灾难。葡萄牙在二战中保持中立状态,但并不表示它与二战无关,事实远非如此。在一定程度上,葡萄牙的中立不是传统意义的中立,而是非交战状态下的中立。  相似文献   

15.
那是1943年10月——是二次世界大战的第5个年头——一个矮个子、结实、45岁年纪、名叫米歇尔·霍拉特的法国人,正准备跨越边境,偷偷地进入中立的瑞士国土。他的肩上扛着一麻袋土豆,手里拿着一把斧子。从外表上看,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伐木者。 惊险的越境 当这个伐木人迅速向前奔跑时,清晨的阳光已经透过茂密的树林。这个时候发出任何一点声音就可能意味着死亡。因为在森林里和小山岗后面有好多耳朵在竖着倾听——德国巡逻队队员和德国警犬的耳朵。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的美国能否同时打赢两场局部战争,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曾在《当代海军》1997年第六期上作过专题分析,其基本结论是:从世界经济发展和政治格局看,美国这个“世界警察”的角色将越来越难当了;从美国军队的现状看,无论数量和质量都难以担负起同时保证打赢两场大规模地区性战争的使命。从美国国防部制定的《四年防务审查报告》和参谋长联席会通过的《2010年联合构想》中,可以发现美国战略家和决策者正在针对遇到的新情况而适时调整军队的发展战略,以保证美军在未来的21世纪“必须具备打赢几乎同时发生的两场大规模地区性战争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试论《苏日中立条约》对中国抗战的影响陆文培1941年4月23日《苏日中立条约》(以下简称“条约”)的签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件大事,它对中国的抗战产生过重大影响。(一)“条约”是苏日两国对抗与妥协的产物,苏日间原有日俄战争的宿怨,又有远东地区的利...  相似文献   

18.
主权国家的主要职责之一是保护其领土和人民不受其他国家或非政府组织(如恐怖组织)的暴力侵犯,而这一职责主要通过军队来履行。支撑一国军事实力的成本既取决于外生变量(如地理、历史等因素),又取决于内生变量。内生变量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一个国家是否参与安全同盟或军事同盟。瑞士是一个中立的国家,不属于任何安全同盟或军事同盟,它在国防方面必须最大程度地依靠自己的实力。瑞士在处理  相似文献   

19.
简观 《环球军事》2009,(2):43-43
据美国《华盛顿观察》12月3日报道,“9·11”恐怖袭击发生7年来,美军已经陆续征召65万名国民警卫队和预备役人员投入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为了解决这些“中断”正常生活的预备役人员后顾之忧,《军人就业和再就业权利法案》保证他们在服役期间可以保存原有的职位和薪水。  相似文献   

20.
1966年,一本名为《战争在瑞士取得胜利》的图书轰动了整个西欧。这是两名法国记者皮埃尔·阿科斯和皮埃尔·盖在经过长期准备之后精心推出的一枚“重镑炸弹”。德国出版界以最快的速度出版了该书的德文版,书名改成了更加摄人心魄的字样——《莫斯科无所不知》!瑞士国家电视台也趁热打铁,专门为此组织了一次圆桌座谈会,对该书所涉及的有关内容进行了激烈的讨论。那么,这是一枚什么样的“重镑炸弹”呢? 一位顶级情报员却无人所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