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放军档案馆珍藏着数百份抗战期间侵华日军和中共抗日武装谍报战档案。研究这些珍贵历史档案,可以深入了解日军对谍报人员的挑选、训练和使用情况,探究日军间谍机构、谍报网的情报搜集工作,以及中共及其抗日武装反敌特工作,全面揭示隐蔽战线鲜为人知的事实真相,真实还原抗日战争中的"无间道"。  相似文献   

2.
普道夫·阿贝尔是前苏联克格勃上校,有"当代王牌间谍"之称.他深通谍术,善于伪装,装什么像什么,成功地扮演了不同角色,西方谍报机关称他为"千面人".他在掩护自己的间谍身份方面取得的成功,一直被作为教育和培养间谍新手的教材.  相似文献   

3.
保罗·蒂默尔1902年出生在德国萨克森州的小城纽禾森,很小就拜父为师学习烤制面包,20多岁就成了训练有素的面包师。1925年,保罗·蒂默尔加入了纳粹党,成为纳粹党创始人之一。纳粹党执掌德意志后,保罗·蒂默尔便进入德国最高统帅部谍报局任职。从此以后蒂默尔不再是那个热情好客的面包师,而是作为著名的三面间谍载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谍报史册。  相似文献   

4.
11月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追授象征最高荣誉的俄罗斯联邦英雄勋章给乔治.科瓦尔(George Koval)。实际上,正是因为科瓦尔博士作为当年渗透到美国"曼哈顿"秘密工厂的"唯一一名苏联情报官员",获取了制造原子弹的重要情报,从而极大地加速了苏联自主研制原子弹的进程。科瓦尔博士为俄罗斯的军事科技发展作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使他成为了20世纪最重要的间谍。  相似文献   

5.
一名曾以苏联驻联合国外交代表处工作人员身份在美国活动的克格勃退休间谍在俄罗斯《伴侣》月刊上撰文,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他受命用“换妻”的手法拉拢一名美国政要从而获取重要情报的真实故事。这宗桃色交易堪称克格勃历史上很奇特也很成功的一次色情间谍行动。这名克格勃资深间谍没有透露自己及其他3名当事人的真实姓名,而是在文中使用了化名。  相似文献   

6.
在苏联庞大的间谍队伍里,曾经活跃着一大批著名的女间谍,如第一个获取美国核情报的扎鲁宾娜,成功地建立了意大利间谍网、有“间谍王国女沙皇”之称的安琪娜。在这支队伍里还有苏联著名作家佐娅·瓦斯科列斯卡娅。作为作家的她在20世纪80年代几乎是家喻户晓,但她长达38年的间谍生涯却鲜为人知。 骑自行车的女特工 佐娅·瓦斯科列斯卡娅于1907年4月28日出生在图拉州的一个小城里。1921年,年仅14岁的小佐娅凭着一腔热血,不顾父亲的  相似文献   

7.
近日,美国迈克斯新闻网站首次披露了一个惊人内幕:中央情报局提交的一份报告显示,大间谍罗伯特·汉森向苏联透露了美国“保护总统计划”这一绝密情报。美国中情局专为汉森案设立了破坏控制评估小组,目的是评估汉森出卖的情报对美国的国家安全造成的损失。小组组长由中情局资深情报分析专家保罗·莱德蒙担任。据一位接近莱德蒙的人士透露,这份情报的价值决不是数十亿美元,而是数千亿美元!这是历史上最为昂贵的一份情报。这到底是怎样的一项计划呢?如果受到大规模的核打击,美国总统及其继任者如何生存?如何确保最高指挥不致瘫痪?这是被列为美…  相似文献   

8.
武洋 《军事历史》2020,(3):77-83
"反间"常常被理解为我方间谍在敌方境内散布假情报或行离间之事,但这种认识并不符合孙子对"反间"的定义。《孙子兵法》中"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一语的内涵,是使敌方的间谍为我所用。因此,"反间"属于反情报的范畴。反情报同样具有进攻性,是威力极大的情报手段,其作用有获取情报、侦查敌间和实施情况欺骗等。《孙子兵法·用间篇》论述了"反间"运用的一些原则。  相似文献   

9.
他,是二战期间最著名的双面间谍,委身纳粹“狼穴”,与敌人巧妙周旋……他,智勇双全,被西方谍报界誉为最勇敢、最神奇的谍报天才,堪与詹姆斯·那德相媲美……不经意间当上了双重间谍1940年2月的一天,达斯科·波波夫的挚友约翰尼·杰伯逊忽然找到他,让其帮忙把5条被封锁在特里斯特的德国船卖给某个中立国家,因为其中一条是约翰尼的,并且他已搞到许可证。波波夫反问道:“哪个中立国愿意购买这些船呢?”“这就  相似文献   

10.
于洋 《环球军事》2011,(20):54-55
冷战期间,苏联情报机构一直秘密执行从西方刺探科学技术情报的大规模情报搜集行动。1970年初,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克格勃情报部门“科技理事会”(简称T理事会)。美国政府对苏联的科技情报搜集行动早有觉察,也进行了长期的反侦察,但一直无所突破。直到1981年,随着一名克格勃间谍维特罗夫叛变法国,出卖了4000多页有关克格勃“科技理事会”情报行动的文件,这些文件被法国情报部门标记为“告别档案”。  相似文献   

11.
据俄罗斯《绝密》杂志报道,今年8月8日,伊朗建筑工人在德黑兰进行施工时,无意间发现地下有条隧道直通英国大使馆,这引起伊朗各界广泛关注。此事可能涉及英国在德黑兰的外交人员或者雇用人员从事"间谍和破坏活动"。其实,作为一个控扼中东命脉的大国首都,德黑兰始终是众多谍报机构"暗战"的重要阵地,这一传统已经持续两百多年了。  相似文献   

12.
网络间谍入侵对方重要军事部门网络窃取情报,其能量是传统意义上的间谍无法企及的。网络间谍已经构成了对计算机网络的最大威胁,是对各国网络信息安全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3.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2,(14):58-59
罗伯特·汉森间谍案曾轰动一时。在汉森10多年的间谍生涯中,由于曾担任多个直接关系到美国国家安全的职务,可以接触到大量与苏联/俄罗斯有关的绝密情报,甚至是美国政府内部最敏感、最机密的情报,所以汉森出卖的情报不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让美国人触目惊心。美国联邦调查局也认为汉森间谍活动是美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叛国行为,对美国国家利益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那么,他的妻子邦妮作为他身边最亲近的人,又是如何与一个大间谍和平共处的呢?难道她就没有发现汉森的间谍行踪吗?她又是如何证明自己与汉森间谍活动毫无干系的呢?  相似文献   

14.
苏秦间谍案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秦是战国时期燕国派往齐国的战略间谍 ,其积 1 6年之努力 ,旨在帮助燕王颠覆齐国并获得了成功。苏秦间谍案表明 ,一名战略间谍的成功运用对于战略格局和国际关系的演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这一案例 ,不仅可以了解战国时期“用间”的若干特征 ,而且对于当今的谍报理论研究也具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他曾经是伦敦最受欢迎的社交界宠儿,他的间谍生涯充满传奇色彩。在一本记叙英国谍报史的畅销书中曾写道“英国恐怕还没有第二个间谍能拥有他所有的权力和影响。”他同时也是个搞暗杀的专家,通晓下毒、刺杀、枪杀、扼杀等等致命手段。他总是备有“11本不同国籍的护照和同样数量的妻子”。他就是落日帝国的王牌间谍——悉尼·乔治·赖利(Sidney George Reilly)  相似文献   

16.
在<孙子·用间>中,孙子将间谍分为五类: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所谓反间,就是"因其敌间而用之",是一种"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的计谋.杜牧在<十一家注孙子>中这样解释反间: "敌有间来窥我,我必先知之,或厚赂诱之,反为我用;或佯为不觉,示以伪情而纵之,则敌人之间,反为我用也..使用反间计的方法,一是用重金收买敌方间谍,使之为己效力;二是设法欺骗敌方间谍,让他将我方故意散布的虚假情报当成真情报,从而诱使敌人上当受骗.下面的例子,就是实施反间的典型事例.  相似文献   

17.
最近,随着伊朗核问题的不断升温,美伊两国之间的矛盾日渐加剧,有关美国加紧对伊朗实施情报侦察的消息也频频传出。事实上,自从美伊关系因为1979年发生的"德黑兰人质事件"交恶后,伊朗一直是美国情报机构重点"关照"的对象。然而,从美英等西方媒体近来披露的一些内幕资料来看,在过去20多年时间里,以中情局为首的美国情报机构对伊朗所进行间谍渗透与情报刺探工作连连受挫;时至今日,伊朗仍被西方媒体称作是美情报活动的"禁区",就连美国情报界一些人上也不得不感叹说:"(在伊朗的)这个楔子不好打。"非但如此,伊朗情报部门还主动出击,伺机对美国进行间谍活动。以下是美伊两国最近10多年来在情报战线交手时上演的几幕大戏。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从未受过任何间谍训练的石油商人,却凭借其爱国热情不畏艰难险阻和生死考验,甘愿成为一名美国间谍。他以"石油商人"的身份为掩护,暗中倾察纳粹炼油厂的情报,为盟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凭借精湛的"演技",居然在素有"人间地狱"之称的盖世太保总部周游、欺骗希姆莱达4年之久。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间谍英雄——艾理库森。  相似文献   

19.
张志刚 《环球军事》2005,(11):45-46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位神秘人物曾向盟国提供了德军作战方案、日军作战序列、纳粹屠杀计划等价值连城的情报,促成了战争的提前结束,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出于保密原因,多年来人们根本不知道他的存在,直到美国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国务院解密了1600份绝密情报档案后,这位二战间谍才浮出水面。英国人“有眼不识泰山”1943年8月的一天,一位自称是纳粹德国外交部高级官员的人走进了瑞士伯尔尼英  相似文献   

20.
英国日前解密一批军情5处(MI5)机密档案,其中披露了二次大战时期英国头号间谍、被誉为“天才特工”的波波夫的私生活秘闻。波波夫被誉为英国情报史上最成功的特工之一。1974年他的传奇经历被写成传记,曾为英国情报机关工作的伊恩·弗莱明更以为他为蓝本创作出詹姆士·邦德这个人物。不过,档案中最引人入胜之处并非他出生入死执行秘密任务,而是他过着花花公子般的生活,周旋于众美女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