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义 《国防科技》2003,(9):13-15
据报道,美军伊拉克战争中动用了15架R Q-1“捕食者”无人机,其中部分是RQ-1 B攻击无人机。特别应该值得注意的是,每架R Q-1 B攻击无人机均挂载了6枚目前美军最先进的机载精确制导炸弹——重量仅为227千克的小型“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标志着美军的微小型机载炸弹已经从试验室走向战场。 机载精确制导炸弹是在普通航空炸弹上加装制导系统,并安装由制导系统控制  相似文献   

2.
陈和彬 《环球军事》2012,(10):18-19
2011年12月8日,美国一架隐形无人侦察机RQ170被伊朗截获。这架被称作“坎大哈野兽”(又称“哨兵”)的无人机,曾在去年5月美军击毙本·拉丹的行动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直到2010年才开始为外界所知。伊朗一名专家称,他们利用美国无人机的导航系统漏洞,重构了RQ-170的GPS坐标,使其降落在伊朗境内。RQ-170“哨兵”隐形无人机集中了大量美国先进隐形飞机的机密,它被成功迫降,为伊朗的无人机发展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无人机空中加油能力项目”是美军的一项重大科研项目,旨在未来使无人机与无人机之间能够实现空中加油,从而延长无人机的续航时间,提高无人机的整体作战能力。2011年1月,美国国防部所属的两架RQ-4型“全球鹰”无人机成功完成了“机对机”的空中加油(无燃油)试验,标志着该计划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预计将在技术成熟后向美军部队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4.
《现代军事》2010,(2):50-51
美国正在阿富汗秘密试飞一种隐身无人机,它一度被称为是“坎大哈的野兽”。目前美国空军已经正式确认,该机为洛克希德。马丁臭鼬工作组研制的RQ-170“哨兵”无人机。该机部署于坎大哈机场,与部署在此的“捕食者”、“死神”无人机共用一个机库,在2007年,该机至少两次被外界拍摄到。  相似文献   

5.
去年12月,美空军一架“捕食者”无人机被伊拉克战斗机击落。这只是美空军无人机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小小插曲。在伊拉克战争这场人类进入21世纪所遇到的规模最大的局部战争中,美军无人机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美空军创建的无人机情报搜集网已经显示出初步成效。 无人机战场显神通 伊拉克战争期间,美空军数据分析员把“捕食者”无人机拍摄下来的战场现实图像进行分析加工,用以识别伊拉克战场上的打击目标。遥远的战场一下子变得如此贴近,好像一伸手就能触及到一样。他们所从事的工  相似文献   

6.
自2001年10月7日美英空袭阿富汗以来,美军在20世纪多次局部战争中使用的空袭武器平台和弹药纷纷在阿富汗战场上亮相。这些武器装备包括战略轰炸机:B-52H、B-1B和B-2;特种作战飞机:AC-130;携带武器的无人机:RQ-1“捕食者”;战斗机/攻击机:F-14、F-15、F-16、F/A-18、AV-8B;战斗轰炸机:F-15E、F-117A;精确制导炸弹:GBU系列  相似文献   

7.
2001年10月17日,对阿富汗塔利班发动猛攻的美军在大量使用各类高新武器后,又使出了一个前人未见的独门暗器。一架携带“海尔法”反坦克导弹的“捕食者”无人驾驶飞机突然出现在塔利班部队的上空,在锁定目标、发射导弹并击中目标后,迅速脱离战场。这是人类战争史上无人机首次携带武器用于实战。此举表明,步入21世纪后,无人机已经从以往单纯执行军事侦察、监视、搜索等非攻击性任务,发展到对地攻击及轰  相似文献   

8.
这里展示的是美军赫赫有名的“捕食者”无人机。它是世界上最早长出“牙齿”的无人机,率先创造了无人机用导弹袭击目标的传奇。然而,它在2007年的出场名字却令人心悸:“死神”。“捕食者”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世,本是试验  相似文献   

9.
2011年,美陆军将成立一个装备21架OH-58D“基奥瓦勇士”有人驾驶直升机和8架RQ-7“影子”无人机的试验性空中骑兵中队.陆军希望这种新的编组形式能满足快速增长的空中侦察需求,实现以更少的力量在更大的区域高效执行任务.  相似文献   

10.
自有战争以来,人们就梦想能从远处打击对方,投送精确致命火力而不危及自己。现在,战争中,美军出动携带“海尔法”反坦克导弹的“捕食者”无人机对可疑目标进行的攻击使这一梦想正逐步成为现实。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研制的可携带一吨炸药的V—1飞航式导弹能自动导航完成空袭任务,开创了现代无人作战飞行器的先河。后来,巡航导弹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远距离打击的精度。在近期的阿富汗战争中美国的“捕食者”无人机进行了轰炸,这是美国无人机首次携带武器用于实战,从而拉  相似文献   

11.
5月24日、28日,美空军驻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2架RQ-4B“全球鹰”无人机先后飞抵日本北部的三泽空军基地,执行为期5个月的临时部署任务。6月7日,该机自三泽起飞,完成了落户日本后的首秀。  相似文献   

12.
最近,美国空军将MQ-1B“捕食者”正式命名为MQ-9“捕食者”。M表示多用途,反映了“捕食者”已经成为一种既能执行侦察任务,又能对地攻击,还能执行多种任务的多用途无人机。  相似文献   

13.
李浩 《环球军事》2011,(5):49-49
据美国防卫系统网站报道,美军“捕食者”无人机目前正在配备一种小型弹药,以替换弹头重达20磅的“地狱火”导弹。据悉,该小型导弹名为“格里芬”(Griffin),由雷声公司专为“捕食者”打造,体积仪为常规导弹的1/3,但打击精度更高,造价更低,并可内置于“捕食者”C的封闭式武器舱内,从而为无人机装上更加锋利的獠牙,使其更具隐蔽性和杀伤性,攻击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4.
装备零讯     
《环球军事》2008,(20):64-64
B-2不如iPod须升级,斯里兰卡接收五架米格-29SM,美军打造加强版捕食者无人机,巴基斯坦首艘AlP动力潜艇服役,美军E-2D进入最后评估阶段,土耳其购买80套俄制反坦克导弹,驻伊美军少量装备激光发射器,印度采购16架重型直升机。  相似文献   

15.
2006年,第一架生产型"全球鹰"无人机部署到中东地区,用以支持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事行动。这标志着"全球鹰"终于从概念演示项目转化为具备实战能力的武器系统。虽然"全球鹰"、"捕食者"的能力仍需要进一步验证,但美军系统操作人员对它们的情报收集能力  相似文献   

16.
恰逢美俄在克里米亚问题上的博弈进入白热化之时,俄罗斯媒体于近日爆出一架美军MQ-5B“猎人”多用途无人机在克里米亚上空被截获的消息。截获美军无人机的是一款名为“汽车场”的电子战系统。美国方面随即对此予以了坚决否认。不过,不论此次美军无人机被截是真是假,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无人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和在陆海空等各军兵种的广泛使用,其地位作用正如日中天地向上拔高。以美军为例:美国陆军计划为“未来作战系统”中的33个旅配备6600架4种级别的无人机,即每个旅200架。其中,排属1级无人机108架;连属作战半径为30千米的2级无人机36架;营属作战半径为40千米的3级和4级A型无人机48架;  相似文献   

18.
无人机的未来发展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谈起无人机,军事爱好者们可能很快就会想到“捕食者”、“全球鹰”等名字。的确,美军所装备的这些无人机,在近几场局部战争中可谓是初露锋芒,立下了汗马功劳,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当回过头看无人机的研制历程,虽然它在武器发展的长河中还只能算是刚刚起步,但在  相似文献   

19.
正美国空军对亚太地区监视无人机进行了重新部署,并且增加了预警机的配备,标志着美军在该地区的情报、监视和侦察力量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美国的太平洋空军司令霍克·卡莱尔上将2014年5月5日说,美国空军要在5月份完成在日本全面部署RQ-4"全球鹰"无人机。与此同时,美国空军也完成了E-8C联合战场监视飞机的首次全年部署。卡莱尔认为,虽然RQ-4无人机和E-8C"联合星"飞机的部署增加了对于亚太地区潜在对手的监视侦察能力,但是由于预算压力的  相似文献   

20.
不可否认,在美军近10年部署的各种力量中,就各自发挥的效用而言,无人机系统即便不能独占鳌头,那也是名列前茅,这一点已为事实所证明。从便携式的“渡鸦”到体积稍大通过轨道发射的“灰鹰”,从“捕食者”(以及其体积更大的孪生兄弟“死神”)到能在高空长时间飞行的“全球鹰”,无人机已经改变了冲突中战术和作战层面的情报、监视、和侦察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