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要把军费保障放到战略枢纽地位,创新军费管理理念,围绕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确定军费规模,围绕提升军事战略能力确定军费保障要点,围绕编制体制调整优化军费分配结构,削减非军事开支。  相似文献   

2.
当代的战争与军备离不开军费。二战后世界军费演变的主要特征是:军费支出经历了高速增长,减速调整,紧缩回落的运动过程;军费构成频繁变动,以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军费负担苦乐不均,长期享受和平红利的,却是二战的发动国家——西德、日本和意大利。后冷战时期的到来,促使军费运动进入了新一轮的调整阶段。  相似文献   

3.
美国削减军费预算,不可避免地影响其兵器装备和技术的发展,但涉及到军工科研、工业基础等影响长远发展的领域不会削弱,反会强化  相似文献   

4.
“军转民”是大趋势在世界经济竞争加剧、国际形势缓和的新形势下,世界主要军事大国在大规模削减军费、减少军事订货和压缩军品生产的同时,都在大力推进国防工业的“军转民”。航空工业是国防工业的支柱性产业,虽然军事航空在海湾战争后受到普遍的重视,但航空工业的“军转民”也形成了世界浪潮。据统计,作为世界超级别的美国航空工业,其民用飞机销售额占飞机总销售额的比例已从1987年的26%上升至1992年和1993年的54%和50.4%,军、  相似文献   

5.
随着苏联的解体和世界多极格局的逐步形成,尽管有些地区各式各样的武装冲突从未间断,但近期爆发全面的世界性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因此,当今世界很多国家都在抓紧时机分享“和平红利”,大力削减本国军费,以便加快本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从目前情况看,军费削减幅度最大的是德国。1997年的军费预算金额是471亿马克(计250亿美元),与1996年相比减少了12.5亿马克(计  相似文献   

6.
和平时期各国对兵器工业出路的探索潘孝先由战时转入平时,兵器工业乃至整个国防工业都将处于收缩状态。特别是冷战结束后,由于世界战略格局的转变,美国、俄罗斯和欧洲一些国家调整军事战略、压缩军队规模、削减军费预算、减少装备采购,由此导致了军工企业大量减产以至...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军军费短缺、军费运行模式设计困难、军队财务监督难度大的现状,提高军费运行效益的根本出路在于:实行军费管理体制上的合理集权化。供应模式上的普遍标准化,约束机制上的广泛法制化。  相似文献   

8.
新年伊始,在美军继续向伊拉克增兵以及全球军事部署调整的序幕刚刚拉开之际,美国政府反倒宣布了一系列削减军备的计划,着实令国际社会为之纳闷。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美国政府采取这些意外举措呢? 削减哪些军备? 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军费的削减。据报道,美国国防部决定,从2006财年开始,每年削减军费预算100亿美元,连续6年共减少600亿美元。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美国国防部对海、空军的许多装备作出了裁减计划。按美国有  相似文献   

9.
调整优化军费支出结构,是推动军队长远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实现军费“内涵式”增长的根本途径。当前,应针对军费支出结构调整优化所面临的困难,重点扩大军费支出规模,实现军费稳定增长;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增强武器装备性能;继续精简整编,提高人员生活待遇;加强重点部队投入,提高海空军经费比例;增强社会化保障功能,加强军费存量管理。  相似文献   

10.
华约集团的威胁消失之后,法国及时调整了国家防务,海军军费也相应减少。调整之后的法国海军在规模上虽有所削减,但通过优化结构,优先发展战略力量,并加强常规力量建设,其整体活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1.
一、外军车辆装备发展的指导思想20世纪90年代初,华约解体,冷战结束,东西方军事对峙的格局不复存在。由此开始,世界主要国家普遍开始大幅度地裁减军队员额,削减军费开支。与此同时,军队人员经费支出快速上涨,军队非作战行动经费开支增加,使本来已显紧张的军费更加捉襟见肘。在新军事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世界主要国家的军队更加注重空军和海军部队的建设,军费也向空、海军倾斜,而陆军获得的有限经费又主要用于发展坦克装甲车辆和其他高技术的武器系统,使得陆军部队车辆装备的发展和采购经费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了陆军车辆装备的发展和更新换代,…  相似文献   

12.
程曼莉 《军事经济研究》2014,(9):F0003-F0003
21世纪世界国防工业结构呈现出新的特征:以美国企业为代表的全球巨型武器生产商出现,主承包商与分承包商互为依靠、界限模糊,美国与西欧国防工业差距扩大。冷战后,国防工业萎缩,各国军费预算削减,为应对新军事变革对军费增长的需求,美国改革国内国防工业的态度是:要么合并、要么死亡。  相似文献   

13.
面对新军事变革,世界主要军事大国纷纷采取增加军费、大力支持国防研究与开发活动以及高度重视信息化人力资源建设等措施。为适应这种趋势,我国也必须适当加大军费投入规模,围绕发展第一要务,选择与经济适度同步发展的军费支出战略,并适应军费需求规律,改革传统的军费投入线性增长模式,着眼三军联合远海防卫作战要求,调整军费投入结构。  相似文献   

14.
文章构建了军费政策确定的理论模型,结合当前我军以及世界军事强国的现实情况,初步研究了军费政策的阶段性特征与调整途径,并提出在选择我国军费政策时,应以军队发展的“内生增长”为目标,以军队建设的“动态需求”为依据,以军队跨越的“前瞻思维”为牵引,科学把握军费政策的阶段规划特征,选择最优的调整规划途径。  相似文献   

15.
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了世界范围的经济衰退,我国经济也面临增长放缓的严峻局面。军费支出作为财政支出的重要方面,在经济衰退时期,能够对恢复经济、保持经济增长起到积极作用。当前,我国军费适度快速增长,从供给上讲能够得到国家财政的有力保证,从需求上讲也符合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迫切要求。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适度增加军费,加大军事科研投入、战备工程投入、人才建设投资,并在投向投量上予以适当调整,是转“危”为“机”,谋取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有效之举。  相似文献   

16.
世界军费发展趋势刘育章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都对军费进行了适当地调整。美国1995财年的国防预算申请总额为2707亿美元,比前一财年实际下降1个百分点。美国军费下降较明显的是采购费,而科研费基本稳定,它在国防预算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还有增加。欧洲国家国防预...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美军越战后的军费调整进行了简要回顾,并分析了其军费调整对军队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综合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军的现代化建设应借鉴美军经验:一是构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框架;二是军费配置应兼顾长远与近期,军费投向重点应调整为“装备发展与教育训练并重”。  相似文献   

18.
冷战结束后,美国开始削减军费,对其国防工业产生了一些影响;人才大量流失,导致失去技术领先地位;不利于军工企业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引起社会不稳定;沉重打击军工产品生产商,难以保障战时对军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武器装备建设经费,主要包括国防科研(即装备科研)、装备购置以及装备维修经费,通常从军费中列支。一、武器装备建设经费的规模和强度分析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1999年发表的年度报告,1998年全球军费开支约74SO亿美元。按此计算,世界各国(地区)人均军费为125美元;以军人人均军费计算,约为33万美元。按1998年实际军费开支总额计算,美国以将近270O亿美元远远领先,其军费占全球军费开支的b以上,超过排在美国之后的十个国家军费的总和:英国、法国、日本等处于第二梯队,军费开支大体上在35O一SOO亿美元之仙俄罗斯、印…  相似文献   

20.
(一) 如何合理地确定军费分配比例,历来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尽管世界主要国家和平时期的军费分配由于各国的战略方针和国内外环境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别,但从基本做法来看仍有一些共同规律。世界一些主要国家军费的分配方式大致有三种:一是按用途分配。如美国把军费分为人事费、装备采购费、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