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结合未来防空作战实际,用概率论和排队论方法对基于集中指挥的动态防空问题进行了分析.构建了目标发现概率和可射击概率模型,着重研究了影响动态防空效果的火力单位导弹(弹药)储备、火力单位转移和群指挥所状态等基本因素,并建立了相应的群抗击率评估模型.同时,也指出了模型的主要不足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结合未来陆军机动作战实际,研究了集中射击指挥条件下,防空兵群动态防空抗击效率的评估方法。提出了目标可射击概率应依据火力单位射程选用不同模型评估的观点,探讨了火力单位转移、导弹(弹药)储备和群指挥所状态等因素对群抗击效率的影响及其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所建模型的适用范围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防空兵群指挥所配置是兵力部署的重要内容,它从根本上决定了指挥所的指挥效能和野战生存能力。多年来,指挥所的配置多是根据防空兵战斗的相关战术原则,由作战参谋提出数个配置方案,然后由指挥员做出决策。这种仅凭主观决策的做法与现代防空作战的要求不相适应。结合模糊多指标评判方法与优化理论,从发挥指挥效能与提高生存能力两个方面出发,对防空群指挥所的配置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配置方案优化的模型,从根本上改变了指挥所配置完全依赖主观判断的做法。最后应用模型分析了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空中来袭目标的主要特点,选择单个目标群作为研究对象,探索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射击效能问题.一定假设条件下,以杀伤全部来袭目标的概率为效能指标,通过对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射击过程的分析,建立了拦截循环次数模型和多个拦截循环的射击效能模型,由这两个模型可以计算出对目标群的射击效能.通过仿真计算,分别分析目标通道数、来袭目标数、拦截循环次数、目标速度对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射击效能的影响,结果符合实际,验证了拦截循环次数模型的适用性和采用多个拦截循环射击效能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排队网络理论的适用性分析以及基本假设与适当简化,将防空群对多批次、小间隔目标射击问题转化、抽象为排队网络对顾客流的服务问题,建立了防空群对多批次、小间隔目标射击效能评估的"分布式协同排队网络"模型。在特定作战实例和假设条件下,应用所建模型,计算得出了典型火力配属方案下防空群对多批次、小间隔目标射击效能的量化结果,实现了防空群对多批次、小间隔目标的射击效能的定量化评估,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各种防空C3I系统中防空指挥所存在很大差异,难以建立统一通用的防空指挥所模型和仿真系统,给出了一种通用防空指挥所的建模方案,并在实际工程中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通用防空指挥所仿真系统.基于各类防空指挥所的共同特点,构建了包括定时模块、模拟空情生成控件、空情处理控件、指挥控制控件、辅助决策控件、记录与复演控件、通信控制控件以及文电处理控件等一体化的防空指挥所仿真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所构建的通用防空指挥所仿真系统具有良好的模拟实际作战指挥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遗传算法的弹炮混编防空群火力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期局部战争中的防空作战经验表明:实施弹炮混编可以大大提高防空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而如何实施有效的火力分配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陆军弹炮混编防空群射击指挥中的火力分配问题,简要分析了防空导弹和高炮武器系统射击的不同特点,提出了弹炮混编防空群的火力分配方法,并建立了优化火力分配方案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遗传算法对此模型求解.结果表明,遗传算法为弹炮混编防空群的火力优化分配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电子干扰对防空群射击指挥决策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描述了电子干扰对防空群射击指挥决策的影响,建立了通信阻塞、假目标和干扰机与防空群抗击率之间的数学关系,给出了几点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针对防空作战中电子对抗异常激烈的现实,利用概率论和作战运筹方法,描述了电子干扰对防空兵群射击指挥效率影响的主要特点和评估指标,分析了射击指挥方式与群抗击效率之间的数学关系,建立了搜索雷达、通信系统和火控雷达受到电子干扰时群射击指挥效率的评估模型.结合实例计算,得到了电子干扰对群射击指挥效率影响的基本规律,提出了电子干扰时选择射击指挥方式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根据防空作战的实际,分析了传统算法在计算防空火力单元射击有利度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引入了防空火力单元可射击系数、电磁环境修正系数这两个参数,并结合高炮、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差异,对防空火力单元可射击系数、电磁环境修正系数这两个参数的具体计算方法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之上,对传统算法进行了改进,提高了防空火力单元射击有利度计算算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影响防空火力单元抗饱和攻击能力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排队论求解防空作战能力的数学模型,对防空火力单元的抗饱和攻击能力进行了仿真计算。通过对火力单元对目标射击的毁歼概率和服务时间相对于抗击率的相互关系的分析,研究了集火射击对于防空兵群抗饱和攻击能力的影响,并在兵力资源需求分析和防空火力配系优化等方面进行了运用。  相似文献   

12.
郭冬旭  唐亚平 《国防》2006,(9):13-13
烈日流火,风扯旗动。“八一”前夕.山西太原市西山脚下,代号为“砺剑—2006”的山西省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比武和建设成果汇报在这里紧张进行。来自全省11个市的40余支民兵预备役分队展示了网络攻防、城市防空、卫星导航干扰、防化洗消等硬功:民兵网络分队通过网络向敌指挥系统植入“木马”病毒,使敌指挥控制网络瞬间陷入瘫痪;我联合指挥部遭敌空袭被破坏,指挥部随即启动应急预案,预备役通信团迅速在指定地域开设野战指挥所,紧张地架线、联网后,野战指挥所投入运行;敌巡航导弹进入我严阵以待的数字化高炮群火力网后,在火控雷达的指挥下,一个长点射,敌机凌空化作碎片……  相似文献   

13.
为使水面舰艇防空导弹与火炮武器有效协同使用,提高抗击空袭多目标的作战效能,在分析防空导弹和近防炮武器发射区的基础上,通过研究防空导弹多个射击通道的射击次数、火炮武器的射击方式和射击次数等,建立了协同抗击多目标的效能评估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确定最优火力分配方案的使用方法进行了举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4.
在确立防空系统的射击效能评价准则的基础上,探讨了一种防空系统射击效能的评价方法;建立了防空系统的射击效能的一般数学模型;通过对给定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找出了影响防空系统射击效能的主要因素,从而得出了防空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毁伤造成防空系统整体射击效能下降之间的关系表达式.  相似文献   

15.
在基于对空袭与防空斗争重要地位的理解和已经提供空中目标群特征信息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战术层面空中目标群态势分析的概念.并将空中目标群态势分析分为群形成、群理解、群估计3个层次,分别对它们进行了阐述,给出了相应算法.最后应用空中目标群态势分析得到的疏散空中目标群和密集空中目标群2个结果,探讨了导弹射击空中目标群的效能评估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防空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的论证和初步方案阶段,急需建立相应的仿真模型以对其功能和性能指标进行评估和预测,从而进一步增强论证工作的科学性和指导性。本文就防空群指挥所的指挥决策过程进行了建模,并通过示例给出了系统的稳态概率、流通率、瓶颈点和平均时延等性能指标的分析方法,供装备论证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射击次数的建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估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射击效能,在一定假设条件下,通过对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射击过程的分析,对单目标通道建立了射击次数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目标的航路捷径和飞行高度.单目标通道射击次数模型经适当变换可求出第一个目标通道的射击次数,并根据一个射击循环中可用目标通道数受遭遇时间的限制,分三种情况对多目标通道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建立了射击次数模型.最后举例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到了不同T值下的射击次数和遭遇点.计算结果符合实际,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地空导弹作战单元指挥控制系统初始化数据模型是围绕防空作战各阶段的战术行动数据需求而建立的,是自动化指挥系统初始化软件设计的依据,也是指挥机关和指挥所作战指挥必须遵守的条令.针对作战单元指挥控制系统初始化中的掩护对象信息、射击指挥区、主要责任扇区、作战空域、指挥控制方式、作战准则等主要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为指挥控制系统研制和作战使用提供有价值信息.  相似文献   

19.
武器射击效能就是武器系统完成规定任务程度的度量,为了表征这种"有效程度",射击效能的评定必须采用某些数量指标.基于军事运筹学和概率统计学理论,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评定指标对水面舰艇防空武器射击效能进行分析和研究,建立了单一防空武器系统和多种防空武器系统综合射击效能评定的数学模型,为水面舰艇防空武器射击效能的评定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从防空兵作战指挥的实际需求出发,利用概率论和防空作战运筹理论,描述了集中、分散、混合和平行等射击指挥方式的概念、特点及其相互关系,论述了射击指挥方式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主要依据和指标,建立了基于群抗击效率的评估模型,在对多种射击指挥方式进行定量比较的基础上,揭示了射击指挥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潜在的实用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