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旨在为舰艇编队实现多平台协同防空反导提供一种系统逻辑结构设计思路,通过提出具有三层逻辑网络的舰艇编队多平台协同防空作战系统逻辑结构,并分析三层逻辑网络的结构和功能,以及阐明三层逻辑网络间的信息传递逻辑关系,从而使编队内各舰艇作战系统网络化连接,实现了编队协同防空反导,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编队兵力兵器的整体防空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2.
军事供应链网络系统描述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和问题的非结构化。针对军事供应链网络的特点,提出了军事供应链网络的多层模型,不同的层相互关联,表现军事供应链网络中不同侧面的内容。该多层模型为军事供应链系统进一发分析提供了结构化的描述。  相似文献   

3.
军事供应链管理要获得高效率和效益,最基础的必须是有高可靠性作保证。结合GO法——一种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和军事供应链自身的特点,阐明了将GO法应用于军事供应链可靠性分析中的可行性。通过构建军事供应链结构模型,运用GO法原理,分析出军事供应链系统中的信号流和操作符,将军事供应链系统结构图转化为GO图,通过GO运算,求出各信号流的等效故障率,进而求出军事供应链中各节点的等效可靠度,对供应链网络结构模型的可靠性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实例对该方法的应用进行了具体说明。结果表明:GO法不仅能够计算出整个军事供应链的可靠性,还可以清楚地得到各环节的可靠性,从而可以追溯出影响军事供应链系统整体可靠性的瓶颈,为制定相关的可靠性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GEO/LEO两层星座的卫星组网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GEO/LEO两层星座的卫星组网结构,在两层星座中建立了立体交叉的层内、层间星际链路,实现了GEO/LEO两层卫星星座的优势互补,具有组网灵活、管理简单等特点.通过快照周期定义了星座中各卫星的逻辑位置,并基于逻辑位置提出了对LEO卫星的分群和分组管理:包括LEO卫星的逻辑分群,群内LEO卫星的分组,以及分组内组长LEO卫星的选取和备份机制.在该卫星组网结构中,各星座协同运行,数据传输方式多样,能提高卫星网络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军队物资供应链是国民经济向军事实力转化的桥梁和纽带,其运作过程就如同人的能力伴随人的成长一样,在利用资源要素创造部队用户需求价值的同时,也在生产一种"势能"。文章在介绍国内外关于核心能力内涵代表性观点和评述军队物资供应链能力核心研究动态的基础上,从外在表现层、中间支撑层和内部核心层三个角度构建了军队物资供应链核心能力框架体系,并简要分析了军队物资供应链核心能力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
项目型供应链管理模式能有效实现装备研制过程中行为主体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利于供应链整体效益的提高,但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会导致主体间风险传递行为的发生。为提供风险控制有效对策,通过考虑节点位置重要度和属性重要度,构建了项目型供应链节点重要度评估模型;通过衡量行为主体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的努力程度,给出了行为主体抗风险努力程度的评价方法,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重要度和抗风险努力程度的项目型供应链利益分配策略,该策略能有效促使行为主体主动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是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项目型供应链合作博弈策略。  相似文献   

7.
战勤保障是灭火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灭火救援战勤有效保障必须推进组织结构优化。供应链组织借助网络化组织结构,充分共享信息和资源,将所需物资的采购、生产、包装、仓储、运输等环节连接成为相对稳定的、可动态重组的多边组织结构,以实现资源合理优化管理和提高协同保障效率。为此,构建高效的保障供应链组织是有效提高战勤保障效应的关键途径。  相似文献   

8.
针对未来体系化作战需求,弹间自组网数据链利用各类传感器、数据库等资源,通过实时共享作战过程中目标、态势、威胁信息、导弹状态等信息,可实现弹间相互战术和技术的配合。主要研究了弹间自组网数据链集成设计方法,定义了由传统飞行控制系统以及自组网数据链系统组成的协同制导控制系统,分析了导弹自主信息与导弹协同信息2类协同制导信息及其信息流向;研究了弹间自组网数据链系统方案设计方法,包括数据链路与方案设计、协议与算法设计以及终端设计等;此外,总结了弹间自组网数据链验证试验设计方法,包括内场测试及外场测试等,可为导弹协同制导自组网数据链系统设计提供有效指导,为弹群体系化协同攻击提供基础信息保障。  相似文献   

9.
从舰艇编队的实际作战需求出发,将作战使命分解为多个作战任务,然后分配给相关平台。首先在每个平台只能承担一项任务的前提下,构建了编队作战任务分配的基本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两平台协同执行任务时效能互补、单平台在同时执行多项任务时武器装备相互干扰等情况,进一步构建了考虑平台间协同效益和平台执行多任务的作战任务分配模型。应用改进的遗传算法给出了编队作战任务分配方案优化选择的具体方法步骤,最后针对一个典型案例进行了仿真计算与分析,验证了三种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现代作战的指挥决策早已不是一种个人行为,而是指挥员和指挥机关协力进行的群体行为,其间充满了大量的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如启发和激励)和相互协作。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诞生与发展,指挥决策这种群体行为,又拥有了一种崭新的、更加有效的交互协作方式——网上协同决策。网上协同决策: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协同指挥决策网上协同决策应运而生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司令部工作正逐渐全面的计算机化。从情况标绘、行动方案计算、图文形成到作战文书的拟制,都离不开计算机的参与。计算机既是笔、圆  相似文献   

11.
联合库存供应链管理不同于一般库存供应链管理,是一种供应商与用户权利责任平衡和风险共担的库存管理模式,强调双方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采用联合库存管理为库存管理模式,以系统动力学为工具,建立了基于联合库存管理策略的供应链动态仿真模型,从牛鞭效应和瓶颈环节两个方面对模型进行了分析和优化。  相似文献   

12.
匈牙利法的末段两层火力反TBM目标分配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匈牙利法解决Assignment Problem的基本原理,对匈牙利法解决指派问题的解题步骤和特殊情况进行了说明。在给出末段两层火力防御TBM的目标分配原则的基础上,阐述了相关概念,改进了匈牙利法运用方式,并建立了目标分配模型。最后通过实例的解算,证明了该方法应用于末段两层火力防御TBM目标分配中的可行性,为末段协同反TBM的目标分配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算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的供需矛盾,在分析战区弹药保障供应链管理任务需求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战区弹药保障敏捷供应链管理框架及运行机制,分析了战区弹药保障敏捷供应链的供需协同机制,重点对多级库存优化控制模型、多级弹药配送决策优化模型及实现算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战区弹药保障敏捷供应链建设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战时装备供应链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战时装备供应链的特点,以远程精确打击、敌特后方袭扰和恶劣天气等三个因素为主要风险指标,根据供应链在风险指标下的模糊属性值之间的加权距离总和最大化来确定指标的权重,并运用模糊模式识别原理,通过建立一个非线性规划模型,给出了一种战时装备供应链的风险评估方法。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雷达间相互干扰的情况,提出一种用雷达最大距离损耗系数来度量雷达间的电磁兼容程度,并以此建立了雷达间的电磁兼容模型。该模型在不需要设备进行试验的情况下,可以较好地估算雷达间的电磁兼容程度。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得出提高雷达间电磁兼容程度的几种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6.
分布式C3I系统作为典型的决策群,为完成赋予系统的特定任务,决策成员间必须密切协同.本文讨论了协同的含义,提出了共享模型的概念,描述了分布式C3I系统的三种特性及其相应组织结构的三种模型,给出了一个CPN简化综合模型,并在结论中指出了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军事供应链的各实施环节,进行基于CALS(持续采办和全寿命支持)的信息集成,以协调军事供应链中各实体的关系,最优配置后勤资源,提高军事后勤的保障效能。  相似文献   

18.
针对装备作战体系的网络结构特点,将作战体系网络分解成作战能力环。分析了作战环要素组成及要素间关系特点,提出将作战环转化成对应网络层次结构;将作战环中中心作战目标和作战环节元素分别设为对应顶层及二级指标层,作战环节装备对应具体战绩指标设为三级战技指标层;集成ANP(网络分析法)与能力需求度评判对作战环节点及作战边进行评估,为装备体系网络拓扑结构研究提供支持。最后,通过实例证明评估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编队协同作战样式和协同制导交接的方式,并对其作战空域构成进行了近似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两种类型平台的阵位配置对平台杀伤区和制导交接的影响关系,并得出相关的基本约束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有效合理地配置平台阵位是实现协同制导交接技术的关键和提高协同防空效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针对协同作战中任务分解的优化问题,构建了任务协同相关度的量化模型。对作战任务中几个基本概念进行定义,从时间、逻辑、功能3个维度对任务间的协同关系进行了形式化描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任务协同关系的综合度量模型。最后,通过设置任务协同度阈值的方法,对协同紧密的任务进行聚合,实现任务分解的优化。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