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军队后勤信息化建设是以建设信息化后勤为目标,协调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当前,后勤保障信息化建设正处于起始阶段,必须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主导,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必须坚持科研先行,提高建设起点,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实现后勤保障智能化和后勤指挥信息化,最终实现后勤保障信息化。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提高后勤社会化保障效益,我们本着在改革中求发展,在摸索中求突破的原则,后勤保障社会化按照“三个依靠”、“四个统一”的思路,不断探索新形势下部队后勤保障的特点和规律,较好地发挥了现有财力、物力的保障效能。  相似文献   

3.
当前深化后勤改革应把后勤保障理论研究的新突破作为深化改革的“支点”;把紧紧围绕提高后勤管理质量与效益作为深化改革的“驱动点”;把正确处理后勤当前改革与长远建设的关系作为深化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战争要求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现代后勤建设要以提高保障效能为目标,推进后勤保障体制一体化;以提高保障效益为目的,推行后勤保障方式社会化;以信息化建设为主导,推进后勤保障手段信息化;与现代后勤要求相适应,积极探索后勤管理科学化。  相似文献   

5.
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是我军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推进后勤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必须按照建设信息化后勤、保障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要求,构建新型的后勤保障能力生成模式,创新后勤保障方式,建立兼容型的后勤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实施强有力的后勤快速保障,是预备役部队在未来信息化战争打得赢的重要保证。要提高预备役部队后勤的快速保障能力,应加强现代后勤人才培养,建立军地一体的装备物资储备体系,构建后勤保障信息化系统,抓好后勤现代装备建设。  相似文献   

7.
扑面而来的世界新军事变革,是迄今人类军事史上范围最为宽广、发展最为迅猛、影响最为深刻的一场革命,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军事后勤领域的广泛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后勤观念和保障方式,引起后勤保障的深刻变革。基层后勤保障作为整个后勤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单元,要适应这场变革的需要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文章从加强基层后勤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基层后勤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基层后勤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构想等方面就如何加强我军基层后勤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精确后勤与伊拉克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后勤保障体现了较强的“精确性”。这要求我军后勤必须加快信息化后勤建设,把“精确后勤”作为发展目标,尽早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省军区部队后勤管理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军区部队要加强后勤管理,提高保障效益,必须做到:强化后勤法规意识,在严格管理上下功夫;注重后勤管理实效,在后勤管理的重点工作上求突破;改革后勤管理机制,在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和改进保障手段上求效益;拓展能级职责分工,在提高后勤干部队伍素质上求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后勤核心保障能力就是军队遂行作战任务应具备的后勤综合保障能力。加强后勤核心保障能力建设,要着眼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对后勤保障能力的客观要求,主动适应后勤核心保障能力的生成规律,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改革创新对保障力提升的推动作用,转变保障力生成模式,强化关键要素功能,在事关未来战争胜负的关键领域和影响后勤保障任务完成的重要环节上,寻求建设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1.
于广琳 《政工学刊》2003,(10):56-56
着眼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必须认清所处的时代方位,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加速培养适应实现“双重历史任务”要求的高素质后勤人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使战争形态由机械化向信息化方向发展,战争的发起和进展更快速,投入和消耗更巨大,后勤装备保障任务更艰巨。院校教育作为军队建设的基础工程,在实现“双重历史任务”中处于人才源头的地位。必须积极适应实现“双重历史任务”要求,确立信息时代的后勤人才观,努力培养造就一批会指挥、善管理、把握信息化战争后勤保障和信息时代后勤建设规律的复合型后勤指挥人才;一…  相似文献   

12.
为完成新时期我军历史使命的迫切需要,在国防快速动员中达到持续、机动的后勤保障效果,作为人武系统应着眼于动员保障体系的跨越式发展,建立起符合当地特点、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后勤保障系统,从而实现国防动员后勤保障的现代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着眼实战需要,确立现代化后勤建设新思路。信息化条件下战争的需要,是人武系统后勤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也是检验后勤保障能力的唯一标准。信息化、数字化是以精确保障为特征的崭新后勤保障形态,是推进后勤保障能力实现质的飞跃的"增化剂"。国防快速动员中,没有一个信息化的后勤,就不可能打赢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战争。所以说,人武系统在国防动员后勤建设和发展上,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打破传统思维,改革动员模式,拓展发展空间,按照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和要求。加快国防动员工作中后勤建设的转型。  相似文献   

13.
积极推进部队后勤保障手段信息化建设步伐,是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需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部队后勤保障手段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后勤装备信息化改造升级、构建互联互通的信息网络环境、建立综合集成的后勤信息系统、注重后勤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后勤队伍的信息化素质等具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后勤装备信息化是后勤保障手段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是保障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基本条件。当前,我军后勤装备信息化建设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却存在着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如不及时认清这些误区,则必然会使后勤装备的信息化建设走一些弯路,甚至是步入歧途,从而影响到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认识新军事变革下不同国家军队后勤建设存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准确把握后勤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科学指导我军后勤建设实践,开展了军队后勤建设定量比较研究。通过对后勤保障人员在保障活动中的部位进行界定、统计和分析,形成保障位基本思想,模型化地描述后勤结构、规模和发展水平。对美、俄陆军军级单位保障位的概要统计和比较分析,较好地反映出信息化转型不同阶段军队后勤建设的基本情况和显著差异,表明了保障位比较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中央军委提出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对军队后勤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后勤建设在宏观指导上必须解决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才能掌握军事斗争后勤准备的主动权。从新时期后勤建设总体谋划的高度看,当前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特别予以关注:后勤建设如何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后勤建设如何适应战场与市场;如何在深化改革中加速后勤建设;如何建设全军后勤保障体系;后勤建设如何在维持中求发展;重点建设与全面建设的关系;长远建设和应急准备的统一;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一、后勤监督机制的涵义军队“十一五”建设时期是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重要机遇期,要按照时代发展的要求,实现后勤保障理念、保障体制、保障方式、保障手段和后勤管理的全面创新,实现保障体制一体化、保障方式社会化、保障手段信息化、后勤管理科学化,以确保按期形成应急作战后勤保障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后勤监督机制高效运转所释放出来的监督力量,能构筑一道防火墙,对保障后勤系统在正常运行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现代后勤的四大目标具有重要作用。那么,什么是后勤监督机制呢?“机制”一词开始是机械工程的专用词。后被广泛移植于生理学、医学和…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在作战及后勤保障中广泛应用,引发了后勤保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章深入分析了信息化战争的特点,提出了信息化战争中,后勤必须采取机动保障、应急保障、直达保障、一体化保障模式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世纪之交,贯彻军委新时期的战略方针,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加快我军后勤的现代化建设,必须提高后勤的科技含量,变“人力密集型”为“技术密集型”,保证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必须实行三军联勤、专业融合、装备多能化,推进由“分散”到“集中”、由“分供”到“统供”的后勤保障体制改革;必须增强后勤的机动性、灵活性,建立适应高技术战争要求及各种后勤保障任务需要的后勤保障方式。  相似文献   

20.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军队建设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以及军事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使我军后勤建设面临转变工作思路和调整保障模式的重大变革。江泽民主席审时度势,提出要“加强后勤动员工作,逐步形成军民兼容的后勤保障体系。”遵循江主席的指示精神,我军后勤保障体制改革必须破除传统的思维定势,牢固树立社会化保障的意识。同时,要注意把握兼容的“度”,确保军民兼容保障体系走上正确轨道。还要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健全军民结合的动员体制和平战转换机制。建立军民兼容后勤保障体系,对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后勤保障体系来说,无异于一场深刻的变革。因此,应分期、分批、分阶段地在全军逐步实施,切不可操之过急,影响部队的整体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