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展体系贡献率评估对于武器装备发展规划、立项论证、作战试验鉴定等具有重要意义。剖析了当前主要采用的体系贡献率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以作战需求为牵引提出了一种体系贡献率计算方法,据此设计了体系贡献率评估流程,并分析了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可为武器装备发展论证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天基信息支援装备体系的作战效能动态评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天基信息支援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方法。首先以系统动力学模型获取数据样本,然后以静态贝叶斯网络作战效能评估模型为基础建立动态网络,以EM参数学习算法构建动态贝叶斯网络作战效能评估模型,最后对天基信息支援装备体系进行作战效能分析。在作战效能评估模型的基础上,以海上方向打击移动舰船目标的作战场景为例,分析了天基信息支援装备体系中诸多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影响程度。同时,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应用在天基信息支援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能够为天基信息支援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科学地预测装备寿命,提升装备的作战效益,从装备对体系的“综合贡献率”视角出发,探究了舰船装备“体系寿命”的评估方法。首先,基于作战环理论和非线性结构方程模型,引入二次交互项,构建舰船装备体系作战能力的指标体系,建立了体系作战效能的评估模型;然后,运用阈值法建立了舰船装备体系的复杂网络模型,基于拓扑特征统计值,构建了舰船装备体系网络结构特征的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来计算指标权重;最后,提出了舰船装备体系综合贡献率、体系寿命的定义和数学模型,并以航母编队体系对抗为算例,通过实验仿真数据,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开展防化装备作战效能评估研究,是提升防化装备作战效能的重要途径。文章阐述了防化装备作战效能评估研究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单装和体系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综合考虑作战环境、攻防对抗、作战对象、武器装备的协同等影响因素,提出了基于仿真的防化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流程,并对其关键步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体系贡献率直观体现了新型武器装备对体系作战能力的提升作用.从体系贡献率机理出发,构建装备体系贡献率系统评估框架;结合复杂网络理论,引入拓扑势指标,评估装备节点的体系结构贡献率;提出作战功能链概念,量化装备节点的体系功能贡献率;引入并改进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法客观确定初始权重,通过分析指标关联度降低指标耦合性对评估结果造成的影响,对指标权重进行进一步修正;通过作战想定实例分析验证了该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未来战争是以“网络中心战”和“信息中心战”为支撑的全域联合作战,战争优势取决于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多种作战资源作战效能的高效聚合。简要分析了网络信息体系作战效能评估基本概念,总结梳理了当前网络信息体系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现状,初步探讨了网络信息体系作战效能智能化评估的主要着力点与作战效能自主评估机制等,为后续网络信息体系作战效能的智能化评估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武器装备体系的作战效能呈现非线性、对抗性、动态性等特点,武器装备体系的建设发展对评估模型的应用分析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贝叶斯网络具备对武器装备体系的效能与指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的良好映射能力、对动态过程良好的描述能力、良好的推理分析的能力,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作战效能评估成为了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论述了武器装备体系的作战效能评估以及贝叶斯网络的发展现状,及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基于作战环原理,构建了面向作战任务的导弹作战体系模型。建立了作战环模型的动态评估指标,提出了基于权重演化的导弹作战体系作战效能的动态评估方法,通过对导弹作战体系在不同作战阶段的任务和影响因素的动态分析,实现了动态条件下的导弹作战体系作战效能评估和贡献率分析。最后,以M型导弹装备体系效能动态评估为例,对论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用性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存在层次跨度大、基础数据庞杂、结构不确定因素多等问题,基于使命和方法框架构建出反舰导弹作战指标体系,结合观察-判断-决策-行动(OODA)作战环思想,构建体系作战网络模型,并采用改进信息熵法提出一种科学准确的作战效能评估方法.通过具体实例对新型反舰导弹作战效能进行评估,计算出其体系贡献度...  相似文献   

10.
根据结构决定功能的系统论观点,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对武器装备作战体系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基于不确定性自信息量的武器装备作战体系作战效能分析模型,提出了计算武器装备体系贡献度的方法,并通过算例验证,探讨了网络结构演化及度量参数改变对武器装备体系贡献度的影响,为武器装备体系贡献度评估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创新,无人机集群体系在未来战场将占据主导地位,分析研究相关的防御策略及拦截手段对我国无人技术创新和体系建设尤为重要.结合反集群作战任务需求,基于观察、判断、决策和行动(OO?DA)循环理论,建立对抗作战网络模型,并构建了反无人机集群作战能力指标体系.采用改进信息熵方法,提出一种高效准确的作战效能评估...  相似文献   

12.
网络中心作战体系效能评估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中心作战体系是信息化战争要求下的一个具体作战体系,其效能评估是网络中心战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是解决网络中心作战体系建设中方案论证、性能效能指标、经济因素等诸多问题的有效方法。首先提出了网络中心作战体系效能评估的基本概念;然后阐述了网络中心作战体系效能评估方法问题,分析介绍了几种较为成熟的评估方法的特点、适用性和不足;最后提出一种基于探索性建模与分析方法的网络中心作战体系效能评估框架,作为研究网络中心作战体系效能评估的参考评估框架。  相似文献   

13.
在作战指挥决策活动的筹划阶段,对敌体系要害和关键点的分析,当前尚未形成系统方法。针对此问题,利用贝叶斯网络在非精确知识表达与推理领域的优势,提出了综合考虑目标价值、打击难度、打击效果等因素的作战目标评估模型。根据判别贝叶斯网络分类器性能优于生成贝叶斯网络分类器的特点,在经相关领域专家论证的样本数据集的基础上,采取梯度下降法训练得出评估模型各结点条件概率分布。最后,利用Netica仿真软件,经样本数据测试,证明了作战目标评估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以分布式网络作战为背景,提出了一个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战体系及其构建方法,分析了其结构和相应的信息资源;提出了该体系中各种信息资源效能的分析和评估方法,从而推导出该体系信息资源综合效能的计算方法,通过基于OPNET的HLA模块的仿真实验,证明了该体系的合理性及其信息资源效能评估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系统是体系作战能力的基础和核心,对体系作战能力的评估必须注意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的支撑作用。研究了信息系统对体系作战能力的影响,并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分析了强结构、弱结构体系网络对体系作战能力的作用机理。提出了采用"提炼式"多分辨率联合实验方法对体系作战能力演化趋势、体系重心以及体系拐点和异常进行仿真分析评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航母编队防空作战编成是影响其海上生存和完成作战任务的关键因素,在构建航母编队防空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直觉模糊集理论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对航母编队防空作战编成待评方案进行评估。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可用性和有效性,可为航母编队指挥员指挥决策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7.
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问题研究的基础是作战体系构建。在对作战体系进行网络化结构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考虑体系中各类实体及属性的复杂性,根据其网络拓扑特性,以超网络、超图理论为指导,建立了基于结构层和属性层相统一的超网络模型,并结合体系作战过程中的对抗规律,提出超网络模型相应的动态演化方式,最后通过案例建模验证了超网络作战体系构建模型的适应性及优势。  相似文献   

18.
由于作战体系具有整体涌现性、动态演化性以及能力相对性等复杂系统特征,传统树状指标体系与加权求和的静态评估方法已不再适用。提出一种基于时序超网的作战体系效能指标动态测量方法。以复杂网络理论为基础,利用网络模型特征参数对部分作战体系效能指标进行映射;采用超网络与时序网络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作战体系时序超网模型;通过分析体系超网络中各层网络的特点,分类选取网络特征参数。基于兵棋推演数据对作战体系中交战网的特征参数进行了动态测量,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提出了美航母编队电子防空体系概念,简要介绍了美航母编队电子防空体系的要素构成,并对其作战防空区的划分进行阐述,分析了美航母编队电子防空体系作战运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航母编队兵力配置是航母编队作战运用的基础内容,从作战任务的角度来研究航母编队兵力配置问题。航母编队基本作战样式可分为对空作战、对海作战、对潜作战和对岸作战4种,航母编队通过基本作战样式的组合来达成作战任务。基于每种作战样式下航母编队兵力执行的作战任务,确定了兵力配置的原则和方法。为研究航母编队兵力配置问题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