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防毒服配套器材的现状及发展做了简要的分析,结合防毒服的改型论证,提出了现装备器材急需改进的观点及技术途径,重点是新型防毒斗篷的研制、防毒手套及防毒靴套的改进.为防毒服配套器材的研制和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理论上分析了目前只能作为一次染毒使用的物理吸附型透气防毒服对毒剂吸着与解吸的机理,探讨了此类防毒服防毒能力再生的可能性,并通过防毒服试样对芥子气多次染毒再生的探索,建立了“水洗-热真空再生法”,取得了较好的防毒能力再生率,使物理吸附型透气防毒服多次重复使用的设想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新研究的透气防毒服内层材料-阻燃掺炭织物制造工艺和结构,对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和防毒性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根据FFF02型防毒服改进研制要求,试制薄型阻燃炭布,在保持FFF02型防毒服内层材料115型阻燃炭布各项基本性能的基础上,采用新的原材料、新的喷炭配方和工艺,综合提高炭布的使用性能.通过试验,研究高吸附性能活性炭、黏合剂、炭浆配方以及阻燃绒布等材料对炭布性能的影响,为FFF02型防毒服改进研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利用研制的高效除氧吸湿剂和复合铝膜袋对现装备的FFF02型防毒服进行封存,并进行热老化和大气老化等对比试验,发现包装袋气密性差是防毒服内层炭布含水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同时透过包装袋的氧又能降低基布的强力,如果能有效地控制大气中的水分和氧透过包装袋,可确保防毒服长期储存。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温度和压力对含炭管气防毒服内层对芥子气“气-气”染毒解吸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吸着层的角吸机理,论证了水洗和加热真空解吸再生方法的可行,获得了在野战条件下可实现的最佳压力温度条件,为实现含碳透气防毒服重复使用创造了可能。  相似文献   

7.
在非热应激环境中,以20名学员为受试者,着重研究了防毒面罩,防毒面具,防毒服和全防护等4种器材着佩条件对3km耐力跑能力的影响,并与对照条件进行比较,以量化其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8.
滤器内防毒炭在长期存放和使用过程中,会吸湿空气中的水分逐渐陈化变质导致防毒性能下降。依据氢原子核对快中子具有特殊慢化作用原理,研究了对滤器中炭层湿度无损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透气防毒服在野战条件下的实际防毒性能,建立了一套适用于研究透气防霉素服气动力学吸附特性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特点是利用风洞作为其气流流动的管道,并设有一个圆筒织物夹具。风洞装置使管道内的气流均匀,圆筒织物夹具体现了防护服周围气流的复杂空气动力学过程,所以气动力学试验的结果可以预测防护服实际的防护效果。通过测试风洞试验段的气流速度分布和毒剂浓度分布以及圆筒织物内外浓度均匀性,可知该装置具有理想的气流速度和浓度分布的均匀性,为开展毒剂蒸气和气溶胶对防护服的穿透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朱民 《军事经济研究》2011,(10):F0003-F0003
大暑时节.烈日当空,知了鸣唱。寂静的大山深处,一场高度危险的销毁工作正在紧张进行……这是一个特殊物资销毁现场.一名头戴防毒面具、身着防毒服的操作手,正小心翼翼地将包装严紧的“玻璃瓶”从标有骷髅剧毒标志的铁箱内取出,  相似文献   

11.
"小诸葛"这样告诉自己:作为一名战士,不光要能"决胜千里",更要能打赢脚底下的战争。从此,每个夜晚和清晨,都有他全副武装,在驻训山林间奔跑的身影……滇西高原腹地,一场防化保障演练如期拉开战幕。就在先遣侦察组判别毒气种类,准备展开洗消工作时,一辆洗消车突然"趴窝"。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一个穿着严密防毒服的身影快速蹿上洗消车,经过一番鼓捣,不到5分钟,洗消车"起死回生",重新投入"战斗"。脱下防毒服,一张稚嫩的脸庞早巳大汗淋漓,顾不上休息,他立刻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起来。看到此情此景,全连官兵心里明白:他们的"小诸葛"又有妙计了!"此次故障主要是车辆控制台短路造成的,可用我总结出的三  相似文献   

12.
外军的化学武器防护装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武器防护(简称防化)技术和装备是随着化学战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化学武器的发展而发展的。近几年,为适应未来可能发生的核生化战争,外军很重视个人防护器材防毒性能、生理性能和使用性能的提高。这些器材不仅能防护各种已知毒剂,而且还能适应化学战环境下的作战同时对用于战车、军舰和飞机的集体防护装备研究也非常重视,即使是深埋地下的指挥控制中心也安装有集体防护装置。  相似文献   

13.
简单回顾了防毒浸渍炭的研究历史,指出了ASC型浸渍炭中六价铬(Cr^6+)对人体的危害作用,较详细叙述了无铬型浸渍炭的研究和发展过程,根据使用和评价结果评述了无铬型浸渍炭在国内外化学防护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根据对浸渍炭及基炭的表面孔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以及浸渍炭在增湿后对氯化氰防护时间测试结果,讨论了基炭性能对浸渍炭防毒性能的影响。由Omnisorp 360CX检测仪对各种炭的表面测试发现,基炭的孔分布对其浸渍炭的防毒性能影响很大,当孔径>2nm的中孔在孔径>1nm的总孔容中所占比例大于25%时,浸渍炭的防毒性能较好。由SEM测试发现,对于防毒性能好的浸渍炭,其基炭的表面都具有多缝隙的网状结构。由实验结果还发现了同一种炭的破碎率与柱状炭在孔分布、吸水率及防毒性能方面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
以活性炭为栽体,用Cu、Mo、Zn等过渡金属作活性组分,加入三乙撑二胺(TBDA)作添加剂,经浸渍、活化制成无铬浸渍炭。根据实验结果指出了活性炭的常规技术指标对控制浸溃炭防护性能的局限性,重点讨论了基炭的孔隙结构及TEDA对浸渍炭防毒性能的影响.经对中试生产的无铬浸溃炭装填的滤毒罐的测试结果表明,这种浸溃炭有较好的防毒性能和稳定性,可取代ASC型浸渍炭作化学防护器材的防毒材料.  相似文献   

16.
加璐  程代云 《防化学报》1995,7(2):83-90
对近年来军用浸渍炭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广泛的评述,主要内容包括:改进军用浸渍炭浸渍组分以提高其防护性能和陈化稳定性,军用浸渍炭的陈化原因与防毒机理。  相似文献   

17.
孙杰  徐敏 《防化学报》1998,8(4):34-40
对戴66型,81型防毒手套操作灵活度的表示方法进行了研究,确立了结绳法和计算器操作法2种灵活度表示方法,试验证明,这2种方法都是基本可行的,其中,计算器操作法显著性略高于结绳法。  相似文献   

18.
防毒面具     
《国防科技》2003,(5):F003-F003
防毒面具(gas mask)是用来保护呼吸器官、眼睛及面部免受毒剂、放射性微粒和气溶胶直接伤害的一种防护器材,依其结构和防毒原理分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种。 1、过滤式呼吸防护器,也称净化式防护器。机械过滤式适用防御各种粉尘、烟或雾等有害物质,常称为防尘口罩,化学过滤式适用防毒,也称防毒面具。因要净化的毒物不  相似文献   

19.
纪学仁 《防化学报》1997,8(3):40-44,,56,
我军的防经建设从建军初期就开始,在历次战争中,不断摸索防毒经验,并逐步形成了有关的作战方法和原则,在和平建设时期,在总结训练,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有关的条令,教令和教材;尤其是在近年,在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思想指导下,编写了一批理论专著,不这但使我军的防经军事学术研究上了一个新台阶,而且为我军面对21世纪搞好防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支充满着神秘色彩的特种科研部队。这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科研机构。这是一个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征途上大步跃进的“马前卒”。从我军第一台防化装备“石鹰一号”侦毒器的面世,到装甲型防化侦察车、核爆监测系统,车载式发烟机、轻便透气防毒服等一批骨干装备先后完成设计定型并相继装备部队,从多功能烟火施放系统、战场防化指挥控制系统、防护新材料技术、核监测技术、毒剂远距离监测技术、单兵防护和导电纤维弹等一批防化新概念项目取得重大突破,50年来,解放军防化研究院共研制出军用和民用核、化、生防护装备及特种装备360余种,700多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和军队级奖励,16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联试”,名列前茅,在国家级重点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600多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