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建立水雾红外衰减模型时,通常把水雾空间看作单一均匀整体处理,然而雾滴的扩散现象使水雾的雾滴密度无法保证处处相等,所以仿真结果与实际情况相比普遍存在较大偏差。针对这一问题,基于高斯扩散理论与Mie散射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建模方案。通过将水雾空间划分为多个子空间,并计算每个子空间内水雾消光性能的建模方法,提高建模的准确性。同时结合红外制导导弹来袭的方向变化,计算出不同方向上的水雾消光性能。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这种建模方式能够很好地克服以往建模方法的缺陷,为探索水雾的精确建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水雾作为一种优良的红外伪装措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水雾遮蔽性能的仿真研究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但是始终没有一种有效的仿真途径来探讨水雾释放点排布产生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基于高斯扩散理论与Mie散射理论,提出了一种空间划分的建模方案,解决了这一问题,并根据仿真结果,简单分析了相同条件下不同释放点排布方式对其红外辐射遮蔽性能的影响。所得结论对制定有效的红外对抗策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在建模仿真时选择接触困难以及不同接触对于仿真分析结果存在差异的问题。以RecurDyn的接触算法理论及RecurDyn软件的高级建模技术为基础,以自行火炮综合传动装置上的齿轮传动为背景。通过对一对齿数、模数相等的两种锥齿轮的面接触、体接触建模以及两对啮合锥齿轮之间的转速、接触力、加速度等的计算求解及仿真对比分析,得出了与理论分析一致的结果,判断出在两种接触情况下齿轮传动的具体情况。分析结果为齿轮传动的精度计算以及接触建模仿真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人工造雾成雾过程微物理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人造雾宏观性能和微物理性能变化过程的观测与分析,研究了人造雾成雾过程和成雾机理,并结合对云雾生长理论的分析比较了实际雾滴粒径分布范围、生长时间等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异同。结果显示人造雾的雾滴粒径和生长时间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相符,但其具体的生长过程与理论过程有所差别;人造雾与天然雾相比,雾滴数密度稍大,但雾滴粒径和含水量稍小,雾滴谱分布特点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情报、监视、侦察(ISR)建模是战役级作战仿真建模的重点和难点,在仿真中不仅要求ISR模型能够准确地反映战场空间实体之间的感知交互,同时还要有较高的运行速度。为了解决此问题,以随机性理论为基础进行情报监视侦察的建模仿真,以区域侦察飞行器图像情报的建模全流程为例,阐述其主要环节的建模方法,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套建模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与传统的确定性ISR建模方法相比,该方法在保证仿真精度的同时提高了运行效率,为战役级作战仿真中C4ISR建模与仿真提供了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6.
设备级电磁脉冲效应仿真算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国内外现有主要电磁脉冲效应仿真方法,认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计算过程复杂、理论与实践脱节,提出将系统辨识和神经网络等技术应用于电子设备电磁脉冲效应仿真研究,探索基于实验数据统计的设备级电磁脉冲能量耦合建模与敏感度预测新方法是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面向对象建模与仿真技术在仿真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如何确保面向对象仿真可信度,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基于面向对象建模与仿真理论、VVA理论,分析了面向对象建模与仿真的特点,提出面向对象建模与仿真VVA特点、思想,并结合专家评估法,最终得出面向对象VV一种方法,并利用研究成果对面向对象某防空导弹弹道仿真进行了VVA。结果表明采用专家评估法较好的确保了面向仿真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8.
针对导弹控制系统中的气动力建模问题,将正交最小二乘法用于模型结构优选,并提出一种候选模型集预处理方法,用以剔除模型中的相关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导弹气动力模型优选方法。将其应用于一种导弹滚转力矩系数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取得了与风洞试验数据一致的计算结果。结果显示该方法在导弹气动力建模中有效可行,为构建最优化的模型结构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通信对抗试验是电子信息靶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通信对抗电磁仿真模型建模规范需求出发,提出了包含概念建模、功能建模、应用建模3层的仿真建模框架。基于本体技术分析了通信对抗试验概念模型的构建方法,阐述了功能建模的运行流程及关键数学模型的计算方法,利用组件技术实现了应用模型的模块化集成开发。上述方法有利于仿真模型的灵活扩充与功能完善,为电子信息靶场的电磁仿真模型研究提供了一种标准规范。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集水箱内水雾雾滴喷射的初始位置对喷嘴喷雾冷却性能的影响,利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和离散相模型对发动机排气集水箱内横流喷雾冷却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雾滴进入烟气流场的初始位置距离分隔板小于0.14m时,部分雾滴进入循环涡流区,大量雾滴与分流管管壁反复碰撞,在管壁上形成液膜,使得雾滴蒸发速率降低;当雾滴初始位置位于(0.14,0.23)m时,两相掺混较好,且随着距离的减小,雾滴有效运动行程增加,喷雾冷却效果增强;当雾滴初始位置大于0.23m时,雾滴未在排气室进行螺旋运动而是随气流直接排出集水箱,蒸发时间短,喷雾冷却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作战仿真实体一体化建模的结果是生成能够便于计算机实现的作战实体类的组件模型,目的是提高模型的重用性和建模质量,使模型开发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主要论述基于一体化建模的作战仿真实体模型开发方法和过程,从模型转换的正向工程和逆向工程两个思路来阐述实体仿真模型一体化建模过程,采用基于模型驱动架构MDA(Model Driven Architecture)的作战仿真系统开发方法,并通过Web服务的方式实现建模、仿真与体系对抗的一体化,屏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程序和数据间的异构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B类火灾,应用火灾模拟软件FDS对庚烷液体可燃物燃烧进行模拟,探讨细水雾粒径对B类火灾的灭火效果,得出粒径为150μm的细水雾为扑灭B类火灾的最佳粒径。  相似文献   

13.
作战仿真实体一体化建模的结果是生成能够便于计算机实现的作战实体类的组件模型,其目的是提高模型的重用性和建模质量,使模型开发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本文主要论述基于一体化建模的作战仿真实体模型开发方法和过程,从模型转换的正向工程和逆向工程两个思路来阐述实体仿真模型一体化建模过程,采用基于模型驱动体系MDA (Model Driven Architecture)的作战仿真系统开发方法,并通过Web服务的方式实现建模、仿真与体系对抗的一体化,屏蔽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程序和数据间的异构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飞机保障性预测评估建模难的问题,基于统计学习理论,采用LS-SVM方法,建立了飞机保障性的预测模型。仿真试验结果表明,LS-SVM具有很高的建模精度和较强的泛化能力,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5.
为便于某新型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研究和训练,对其进行了仿真建模研究.根据动态仿真软件Simulink的特点,提出了复杂系统的建模策略.利用面向对象方法,将整个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按功能分成多个模块,将其封装,并充分利用Matlab中的各种现成模块实现复杂的时序及逻辑控制关系,同时在主要的数据计算部分用C语言来开发有关算法.采用某型防空导弹有关数据进行的仿真试验,对所建立的仿真模型进行了校核、验证和确认.结果表明了本文的建模策略和方法以及得到的仿真模型正确合理,仿真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16.
为简化半实物仿真方式在复杂装备维修训练中的建模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环节及传递关系的建模方法.在分析半实物仿真建模过程与目标的基础上,确立了模型的建模思路与基本元素,以实装电路半实物仿真建模为例介绍了模型的建模方法与步骤,并对模型进行了定性分析.模型的半实物仿真设计验证了建模方法的适用性,为复杂系统半实物仿真模型的构建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多分辨率建模及其军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分辨率建模是分布交互仿真中极其关键的技术,建模目的是根据情况需要动态改变分辨率,提高模型或模拟的灵活性和伸缩性,有效解决模拟复杂性与资源有限性等矛盾.介绍了当前多分辨率建模的主要方法:聚合-解聚法、一体化层次法和视点选择法.每种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多分辨率建模的难点主要是基础理论、一致性问题和应用研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细水雾作为哈龙灭火剂的重要替代技术,在电缆隧道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其灭火机理的复杂性,在细水雾灭火系统的设计中不能完全依赖于一般性原则或统一的标准。以浦东国际机场二期工程电缆隧道高压细水雾保护系统的实际应用为例,通过建立全尺度的模拟试验,对细水雾灭火系统设计参数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进行评估,优化系统设计,以满足电缆隧道特殊的消防安全需求。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为细水雾系统设计达到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的统一提供了合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