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人武部职工编制存在的问题 人武部收归建制后,形成了“一部两制”的编制:即在同一个军事机关工作,干部享受军官待遇,纳入部队的编制序列;职工享受地方机关事业单位待遇,纳入地方政府编制序列。经费保障上干部由军队负责保障,职工由地方财政保障。这一编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工资待遇影响职工队伍稳定。资阳市人武部干部月均工资是职工的2.5  相似文献   

2.
徐雄武 《国防》2005,(9):68-68
今年以来,各县(市、区)人武部干部编制精简后,事多人少矛盾较为突出。为此,安徽省颍上县人武部积极应对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努力把提高职工的素质能力、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作为一条重要的途径,采取职工定岗定位的新举措,缓解了“干部少事情多、职工多没事干”的不合理现象。通过加强对职工的管理,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过去那种职工“难管、不好管”,不用不行、用也用不起来的状况有了很大的转变。颍上县人武部注重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徐雄武  相似文献   

3.
编制调整改革后,人武部的编制员额减少,如何在人员减少、工作不变的情况下做好武装工作,是目前人武部面临的并亟需解决的问题。当前,人武部要针对现役干部人员少、流动性较大和职工队伍人数多、相对稳定的特点,建管训用,多管齐下,充分发挥职工队伍的作用,以保证人武部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促进民兵预备役工作全面发展。认真选拔,着力培养职工爱岗敬业的精神。职工队伍是武装战线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如何充分发挥这部分人员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1996年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以来,职工队伍基本上处于进多出少进出不畅状态。职工年龄结构有近50多岁的老职工,也有刚退伍安置进来的20多岁的新职工,文化程度多数是高中毕业,少数大学生和初中生。每个县(市、区)人武部职工编制依据县的大小而定,多数县(市、区)人武部职工人数在9人左右。专武干部取消以工代干后,人武部职工前途渺茫,干的好的没有岗位提升使用,干的差也不能交流出去,少数职工由此产生了  相似文献   

5.
刘震 《云南国防》2002,(3):37-37
当前县(市、区)人武部中普遍存在着“六多、六少”的现象,影响和制约着人武系统向着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方向发展的步伐。这“六多、六少”是:新人武多、老人武少;不熟悉人武业务的人多、熟悉人武业务的人少;应酬接待多、解决问题少;职工人数多、干部人数少;事务性工作多、精钻细研少;墨守成规者多、开拓创新者少。  相似文献   

6.
董智奎 《国防》2005,(6):73-74
2003年,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再次调整改革军队体制编制,主要是裁减员额20万,优化内部结构。在这次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中,军分区、人武部变化很大,因此,随着新的体制编制的运行,军分区、人武部在工作上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亟待研究解决。军分区、人武部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后,工作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矛盾”上。——人员编配少与工作任务重的矛盾。按照新的编制,绝大多数军分区取消了科,司、政、后多的3~4人,少的2~3人,人武部一般一个科也只有1~2人。军分区、人武部的编制缩小了,人…  相似文献   

7.
徐俭 《国防》2005,(12):34-34
人武部职工主要担负民兵武器装备仓库管理、民兵军事训练教学保障和机关生活保障等任务。现行人武部职工的管理和使用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已不适应国家人事制度、用工制度改革的形势。从职工的来源渠道看,主要是由当地政府劳动人事部门决定人员进出。从职工队伍结构上看,绝大多数都是收归军队建制以前进入的人员,目前普遍年龄偏大、不适应库管工作和教学保障工作。从编配职数和级别上看,按照规定,县(市、区)人武部编制职工6~8人不等(不含民兵训练基地人员),但目前超编超配的现象十分普遍,有的为了照顾各方关系甚至超配至20人以上…  相似文献   

8.
当前人武部“两个经常性”管理方面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干部、职工与地方交往频繁,易淡化军事机关、军人形象。二是人武部机关设在城区。各种消极因素对干部职工侵蚀的渠道相对增多。三是营区居住人员复杂,外来人员增多,给人武部营区的正常管理秩序带来不同程序的影响。四是本地籍职工多。实际问题突出。五是编制不统一,管理困难,工资与实绩难以挂钩。  相似文献   

9.
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军队党组织能力建设的意见》指出,要提高依法从严治军的能力。军分区、人武部面对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提高依法从严治军的能力?笔者认为,应着力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三松”。军分区、人武部单位小、人员少,军地工作兼容,社会交往频繁,思想松懈、作风松散、纪律松驰的“三松”现象较为突出。解决思想松懈,必须从认识抓起。重点解决好人员少难正规、事情杂难经常、条件差难落实的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官兵的法规意识,不断提高正规  相似文献   

10.
高永松 《国防》2002,(7):39-39
人武部处于省军区系统的最基层,不仅编制人员少,一人多岗,工作任务重,而且武器装备少,开展军事训练难度大。不过,人武部所在地多为城市,院校、科研机构多,而且一般都驻有现役部队,科技资源丰富,训练条件优越。人武部抓民兵军事训练应针对这两个方面的特点,扬长避短,采取科学有效的组训方法和手段,提高训练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1.
预备役军官登记统计管理工作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提高战时军官动员质量的有效保障。目前这项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一、存在的问题 转业干部报到之前到人武部注册登记的少,造成预备役登记率明显下降。以1998年为例,到我部进行登记的人员只有5人,占安置总人数的0.2%。其中不包括安置到银行、邮电、电力、铁路、石油、税务等系统的转业干部。根据《预备役军官法》第33条之规定,预备役军官工作调动和迁居应到驻地人武部办理转服  相似文献   

12.
军官交流是科学配置人才、优化人才结构、培养锻炼干部、推进勤政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军官队伍建设、提高我军战斗力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我军在军官交流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总的看,在我军基层军官的交流方面还存在发展不平衡、流动不顺畅的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三多三少”现象:“内多外少”,即基层军官在本单位内部流动相对比较多,跨单位、跨军兵种、跨系统流动少;“上多下少”,基层军官向上级机关或好的岗位流动的主动性强、数量多,从机关到部队、从大单位到小单位流动顾虑多、数量少;“近多远少”,向大中城市和沿海发…  相似文献   

13.
在县(市)人武部移交工作即将全面展开的时候,不少人武干部给本刊来信,提出移交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希望给予解答。为此,记者走访了军委总部有关部门。问:移交中如何配备好人武部的人员? 答:要按人武部新的编制表配备好人员,不得超配。干部的调整,先在省军区内进行,仍配不齐的,可从部队选调一部分当地籍干部到人武部工作。超编的干部,由军队安排其他工作或作转业安置,安置前的管理和供应工作,由所在的军分区(警备区)负责。人武部的职工,要按编  相似文献   

14.
预备役军官编组是预备役部队建设的基础性和经常性工作,预备役部队战斗力、凝聚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要靠科学编组。当前预备役军官队伍经过几次调整,构成日趋合理,但部分单位仍存在着重平时建设,轻战时动员使用,预编人员实用型、协调型、管钱管物的多,打仗型、指挥型的少,复转军人和专业对口率低等问题:调研中感到,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在预备役军官编组上严把“三关”。  相似文献   

15.
近日,四川渠县人武部按照军队的条令条例和四川省军区有关要求,以加强人武部思想、作风、纪律建设为核心,以规范“四个秩序”为重点,以克服“三松”,树立“两个形象”,实现“两个转变”为目的,采取学、查、改、建的方法,进行了为期10天的教育整顿,收到了“政治搞坚定、纪律搞严格、作风搞扎实、形象树立好”的整改效果。他们的主要做法是:学习文件,提高认识。为使全体军官职工置身于教育整顿之中,他们采取集中学习、专题教育、座谈讨论的方法,首先解决军官职工对整  相似文献   

16.
人武部改建后,军分区干部由于进出困难已面临着“三多”:资历深的多,职务高的多,本地籍的多,“上不了、下不去、年龄老化、青黄不接”的问题日趋突出。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科学合理的流动,才能用好用活干部,保证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那么,如何疏通军分区干部合理流动的渠道呢? 一是疏通与人武系统交流的渠道。县(市)人武部移交给地方后,从编制上切断了与军队交流干  相似文献   

17.
新的编制体制调整后,人武部职工所占的比例较大,对职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职工在人武部建设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同职工谈心是人武部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可是,常见一些干部和职工谈了心后没有多大效果,甚至谈不上几句就"崩了"。从调查了解看,笔者认为,干部同职工谈心时必须做到"四忌"。一忌摆架子。谈心贵在交心。人武部的职工绝大多数工作时间较长,有的职工工龄比部领导的兵龄还长,导致少数老职工有摆老资格的现象。因此,干部在与职工谈心时必须放下"干部"的架子,要以同事、朋友的身份进行谈心,做到以诚相见,推心置腹。只有这样,彼此之间才会有共同的语言,话才会谈得"投机"。  相似文献   

18.
李然  赵庆安 《华北民兵》2005,(10):20-20
职工是人武部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人武部干部编制员额减少,而工作量却有所增加的特定条件下,管好用好职工,就成为加强人武部全面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近年来,河北省平泉县人武部坚持以人为本,管用并重,对“加强职工管理,发挥职工作用”,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9.
军分区和人武部是民兵、预备役工作的重要领导、组织和实施机关,其自身建设如何直接影响着后备军建设的质量。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后,军分区、人武部建设面临创新发展的新机遇,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在人员减少的情况下,要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速推进军事斗争准备,进一步提高民兵、预备役工作的质量,必须大力加强军分区和人武部建设,切实提高后备力量战线干部和职工的综合素质。为加强这方面的指导,本刊从本期起推出"大力加强军分区和人武部建设专题报道",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20.
开年以来,四川省旺苍县人武部为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适应信息化条件作战和人武部编制体制改革的新形势,确保人武部工作的连续性,加强人武部全面建设,不断提高机关的指挥、办公自动化水平,在部机关内开展了计算机扫盲活动。 活动中,人武部党委请地方的计算机老师和网络人员对机关全体职工进行了计算机基本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