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3年10月6日,阿拉伯军队选择在犹太人“赎罪日”这一天,突然发起猛烈进攻,被称为“十月战争”或“赎罪日战争”的第4次中东战争骤然爆发。埃及空军首先出动各型米格和苏-7型飞机开始攻击位于西奈的以色列陆上防线及空军基地。与此同时,约4000门大炮对陆上和苏伊士运河边上的重要军事设施进行大规模压制性轰击。几分钟后,埃及人的800多辆坦克便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运河沿岸,借助短时间架设的浮桥,迅速在多处突破以色列苦心经营多年的“巴列夫防线”。在另一条战线,叙利亚的苏制飞机和火炮也同时对戈兰高地发动突击,一举摧毁以色列在该地区的所有防御设施。 “十月战争”中的海上作战以其极富戏剧性的结果而令人始料不及。这次海战虽然仅具有对地面作战实施支援作战的性质,却由于其精彩纷呈的战况而格外引人瞩目。在6年  相似文献   

2.
以色列于1948年5月14日正式宣布国家成立,次日凌晨就遭到5个阿拉伯国家组成的联军的围攻.从那时到刚过去不久的"铸铅"行动,它与阿拉伯国家进行了5次规模不小的战争,多次与阿拉伯国家或反以力量发生武装冲突,至于阿以暴力事件更是家常便饭.这真正是一个在战争中诞生、在战争中走向强大的国家.这个中东强国进行的不少作战甚至战争,是用分钟计算的.让我们拉长镜头,看看其中一些令人惊叹的"分钟作战"之前,以色列所做的关键性谋划和准备.  相似文献   

3.
1967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爆发的“六日战争”,被军事专家称为“制空权战争”。以色列在开战第一天便几乎瘫痪了主要阿拉伯国家的空军,从而在短短6天里就取得了战争胜利。但当我们仔细搜寻那段历史时发现,在以色列空军无敌的神话光环下,却有一位来自遥远南亚的飞行员为阿拉伯空军挽回了最后的尊严,他3天转战两国,打下4架以色列飞机,成为几个国家公认的英雄。  相似文献   

4.
由于政治和历史的原因,以色列国家在中东地区树敌颇多,导致其爆发战争屡见不鲜,仅仅大型中东战争就打了5次之多,其中小规模战争更是频繁不断,迄今其有“中东的超级大国”和“世界上最小的超级大国”之称。可以这样说,这个“荣誉”是以色列国家用枪杆子打出来的。尤其是以色列在对待巴勒斯坦解放运动这一问题上的强硬态度,招致许多阿拉伯国家的强烈不满,以阿多次  相似文献   

5.
徐刚 《当代海军》2004,(5):48-49
以色列位于地中海东岸,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界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近半个世纪与周边的阿拉伯国家发生了多次战争。以色列从实战中认识到,要杨在军事处于优势,就必须以质取胜。因此,以色列部队都以“量小质精”而闻名于世。以色列海军潜艇部队现役的3艘“海豚”级潜艇,也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常规潜艇,在性能上远远领先于周边阿拉伯国家装备的各型潜艇。  相似文献   

6.
由于海面作战的双方都处于导弹的威胁之下,于是让一切都转入水下,把危险减少到只需对付水雷和鱼雷,这似乎是合乎逻辑的。但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在潜艇技术的发展还没有使价格低廉到能买得起水下载货船和油船之前,就需要用船只来载运货物。飞机不能运石油,甚至也不能运输大量的坦克。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期间,美国动用C—5“银河”运输机全力给以色列空运了50辆坦克。而以色列全部坦克的所需弹药却是靠英国运了一船105mm炮弹来满足的。  相似文献   

7.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建国后,阿拉伯国家先后与以色列之间进行了5场战争。受地理条件和形势所迫,以色列采取优先发展陆、空军的策略,经过历次战争的洗礼,以色列陆空军的战斗力跃升中东国家之首。然而,其海军发展却比较缓慢,特别是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海军驱逐舰“埃特拉”号被埃及一艘苏制“蚊子”级导弹艇发射的“冥河”级舰舰导掸击沉,  相似文献   

8.
曾晟 《政工学刊》2008,(2):49-49
从地图上看,以色列不过是中东的一个小国,面积不到3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足700万。与富得流油的阿拉伯邻国相比,以色列非但没有引以为豪的石油,而且一半以上的地方都是沙漠和半沙漠。不仅如此,以色列还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国家。1948年,以色列宣布建国不到24小时,埃及、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的正规军,就用枪声撕碎了复国的欢乐,刚刚告别颠沛流离生活的以色列民族,又陷入了战争的深渊。然而,贫瘠的自然条件、狭小的国内市场、恶劣的地缘环境、连年的战争消耗,  相似文献   

9.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数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国防军一次次创造了战争神话,也一次次地震惊了世界。无论从哪一方面说,以色列的军队都是世界一流的。而第7装甲旅(以下简称7旅)就是这支一流军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王牌。第7装甲旅诞生在硝烟弥漫的第一次中东战争中。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正式宣布成立。数小时后,5个阿拉伯国家的4万余军队便高呼着“消灭犹太国”的口号从四面八方越过边界,向以色列发动了全面进攻。以色列不得不从其降生的第一天起,就投入到捍卫生存权,拓展生存空间的血腥搏杀之中。战争爆发之时,以色…  相似文献   

10.
1948年5月,过了两千多年流亡生活的犹太民族在中东地区建立以色列国,当时只有60万人口,国土面积1.4万平方千米。由于领土、宗教等复杂问题,以色列同邻近的阿拉伯国家多次发生战争,1948年、1956年、1967年、1973年、1982年先后爆发5次中东战争,中东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不稳定的地区之一。以色列依靠美国的支持,建立起强大的国家军事机器,在与阿拉伯国家的武装冲突中取得一次又一次“胜利”。但是,地狭人少、势单力薄的以色列总是为自己的“生存”担忧,迫切想取得更大的军事优势。于是,他们看中了核武器,千方百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之间,苏联军事人员和武器装备源源不断地运往阿拉伯国家,从军事上广泛地支援它们抗击以色列。关于这些人们早已熟知,但对于苏联直接介入阿、以之间的武装冲突或战争却鲜为人知。本文根据刚解密的苏联档案,详细介绍了1970年苏联空军援助埃及、与以色列在苏伊士运河上空发生面对面对抗的一些内幕。 解囊相助 1967年第3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摧毁了埃及80%的作战飞机,占领了西奈半岛,加剧了与埃及的矛盾,使得相互之间“势不两立”、“不共戴天”,各种形式、规模的冲突和战争成了“家常便饭”。埃及的飞机经常进入西奈、甚至以色列本土上空,袭击以方目标。然而,由于力量处于劣势,他们想“雪洗耻辱”,结果往往被以色列“反咬一口”。这样,从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少得可怜的战斗机也折损得差不多。埃及空军的战斗力几乎丧失殆尽。以色列的飞机可以在埃及上空“走马行空”。到了1970年1月,以色列空军就开始肆无忌惮地反攻埃及,轰炸开罗和其他一些城市周围的军事设施,给埃及政府“伤口上再撒一把盐”。  相似文献   

12.
以美制战机为主力组建的以色列空中打击力量是以色列整个国防战略的核心。在前3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联军的防空体系的脆弱给了以色列空军极大的活动空间,但在第4次中东战争前,埃及和叙利亚先后引进了苏制萨姆防空导弹系统,并与国土雷达网和地面高炮部队连为一体构成了绵密的防空网。结果在战争初期,以色列空军的飞行员们发现,他们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随心所欲地轰炸阿拉伯联军的阵地了,等待他们的是来自西伯利亚的雷霆。以色列空军承受了前所未有的战损率,作  相似文献   

13.
3月20日开始的伊拉克战争在持续27天后,于4月15日基本结束,美英联军对伊发动的这一场新世纪的“伊拉克自由作战”行动,引起了世人太多的思考和不安。这是美国“先发制人”战略的首次运用与试验,美英联军在短时间内基本达到了推翻萨达姆政权、控制伊主要城市和油田的军事目的。 在历时27天的战争中,美英联军先后出动的兵力达30余万人,舰艇约150余艘,飞机1600多架。期间,美英联军出动各型飞机3万余架次,动用可发射巡  相似文献   

14.
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这是埃及、叙利亚为了收复被以色列占领的阿拉伯国家领土而向以色列发起的一场战争,因为10月6日是穆斯林的斋月节,所以这场战争又称为“斋月战争”。这场战争虽然历时仅21天,但却是一场具有现代作战特点的较大规模的局部立体战争。我们今天在这里并不讲述这场战争,而  相似文献   

15.
第三次中东战争,又称“六五战争”,阿拉伯国家称“六月战争”,以色列称“六天战争”。1967年6月5日,以色列为了向外扩张并压制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借口埃及封锁亚喀巴湾,对埃及等国家发动了突然袭击,阿方被迫实施反击。战争中,由于以军先发制人,实施空中突击,致使阿方损失较大,失去了战场主动权。8月至11月,埃、约、叙先后同意停火,随后阿、以双方小规模冲突不断。1970年,双方实现停火。这场战争,以方亡约1000余人,损失坦克400辆、飞机40架;阿方亡4300余人,损失坦克约960辆、飞机440余架。第三次中东战争…  相似文献   

16.
目前,美国和伊拉克在海湾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曾在海湾战争中尝过39枚“飞毛腿”导弹滋味的以色列再度面临“飞毛腿”导弹的威胁。 伊拉克的“飞毛腿”导弹仍然是美军和以色列的心腹之患 在海湾战争中,“飞毛腿”导弹曾是伊拉克对抗盟军大规模空袭的惟一纵深反击武器。海湾战争的前3天,伊拉克向以色列发射了11枚“飞毛腿”导弹,促使以色列参战,达到挑起和阿拉伯国家发生战争的目的。整个海湾战争期间,为打击盟军的纵深目标,伊  相似文献   

17.
目前巴以冲突局势犹如填满的“火药桶”,大规模战争可谓一触即发,充斥街头的报复和仇杀让世界都悬起了心。人们都在焦急的祈盼和平的曙光能早日降临地中海岸边那片多舛的土地。前不久以色列宣布紧急征召3万名预备役军人。这是自1982年第5次中东战争以来以色列最大规模的一次征兵。世人的目光再次被吸引到以色列这个国家和它的战争动员体制上。  相似文献   

18.
乘坐防弹车上学 在以色列1967年通过战争占领的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等阿拉伯领土上,有大大小小145个犹太人定居点,生活着近21万名犹太定居者。由于犹太定居者是生活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公开宣布定居点和定居者都是他们打击的“合法目标”。这些“合法目标”中自然也包括生活在定居点里的孩子。自巴以爆发暴力冲突以来,已有3名定居点的孩子——两名14岁的少年、一名只有10个月大的女婴丧生。  相似文献   

19.
刘娇月 《环球军事》2010,(10):14-15
近日,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紧急访问埃及,同埃方讨论叙利亚一以色列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及应对策略。一直以来,埃及同叙利亚的关系都处于一种“冰冻状态”,这一次,两国在共同面对以色列的威胁时却破天荒的走到了一起。目前,叙利亚急需阿拉伯国家的支持,这种迫切的需求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20.
2003年4月5日,负责“自由伊拉克”空中作战的莫斯利中将发表了如下的讲话:“我得预先告诉你们,我们的传感器表明,共和国卫队在巴格达外围的优势已不复存在。”伊拉克战争仅开战两星期,联军的空中力量就有效地压制了萨达姆的共和国卫队,扫清了占领巴格达的主要障碍。战争伊始,共和国卫队在人数上多于联军。共和国卫队士兵都是军中精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