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一枚枚金灿灿的奖章、一摞厚重的证书,见证着一位普通党员60年艰辛卓绝的科研创新历程,述说着对党员责任的坚守、对兵工事业的热爱;一份份技术资料,一本详细的科技工作《回顾与统计》,记录着一位兵工人勇攀科技高峰的坚实步伐,印证着对晋东兵工科研事业的无限深情。  相似文献   

2.
庆幸跌倒     
9月18日晚9时18分,夜空中响起凌厉的警报声,我放下手中的活,立在窗前聆听,心潮难平。 又一次,我听到如此响亮的哀悼与警示;又一次,我被如此真切地震撼着;又一次,我收获着心灵的慰藉——我不孤独,还有很多人和我在一起,牢记着国耻、牢记着历史的伤痛、也牢记着作为中同人的一份清醒!  相似文献   

3.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史上 ,曾有过一个以战争为明显标志和特征的时代———战国。那是一个多战的时代 ,一个好战的时代 ,一个善战的时代。在长达二百五十年的时间里 ,战神的脚步似乎从未从人们的身边走开过。在那样的时代里 ,战争破坏着和平 ,也争取着和平 ;战争践踏着尊严 ,也捍卫着尊严 ;战争撕扯着温情 ,也激荡着豪情。它的刀光剑影 ,荼毒过太多的无辜生灵 ;它的血火烽烟 ,又造就着无数的生死英雄。先贤们一方面遭遇着战争的磨难 ,诅咒着战争的残酷 ;一方面也思考着战争的内涵 ,抒写着战争中那不屈的英雄精神。当那段冷血与热血交流、卑…  相似文献   

4.
1998年3月23日,越南河内。庄严、肃穆的梅驿烈士陵园坐落在一片苍松翠柏之中。在一块不大的灰黑色青石墓碑上,镶嵌着一幅身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装、佩戴少将军衔的军官烧瓷遗像。墓碑前,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噙着泪水伫立着。她深情地凝视着将军的遗像,禁不住泪流满面……这是一次跨越42年时空的重逢。  相似文献   

5.
我军的第一套军装是1929年由当时红四军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政冶部主任陈毅三同志共同制定的。八角军帽上缀着红五星,灰蓝色军装的领口上钉着两个绣着一圈黑边的红领章,这就是我军最早佩带的帽徽领章的样式。红五星象征着党的领导,红领章代表着红旗,领章上的一圈黑边是为  相似文献   

6.
在河南省西峡县城关柳营村,94岁的范玉珍珍藏着一本画着特殊符号的"家谱"。这些符号,记载着102名转业、调离和在职的县人武部官兵20年如一日接替照料老人的情况。1985年初的一天,西峡县人武部干部杜连平出差路过棚营村时,见一位年  相似文献   

7.
黄海 《政工学刊》2009,(6):70-71
一个伟大的民族灵魂伴随着奔腾不息的汨罗江流水声在这里漫游,一支千古不朽的绝唱——《离骚》,伴随着阵阵激浪在这里回荡,世世代代牵动着华夏子孙的神思与敬仰、虔诚与梦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勾勒着一幅悲壮而奇特的画卷……  相似文献   

8.
"在那云飞浪卷的南海上,有一串明珠闪耀着光芒,绿树银滩、风光如画、辽阔的海域无尽的宝藏……"一首《西沙,我可爱的家乡》传唱了几十年,感动了几代人,传递着西沙官兵的情和爱。西沙官兵在远离大陆、孤悬海外的小岛上,面对自然的恶劣,他们忍受着;面对物质的短缺,他们创造着;面对精神的空虚,他们乐观着;面对祖国的需要,他们奉献着;面对亲惰的隔离,他们守望着……用年轻战士火热的青春抒写着人生华彩的乐章。  相似文献   

9.
赤子兵团情     
我是兵团人,我是兵团人的后代,第三代兵团人。我流动着祖辈屯垦戍边的热血,凝聚着父辈田园牧歌的智慧,肩负着自己蠢蠢欲动的梦想!喝一口幽香的花草茶,脑里浮现着一个儿时成长的小院。小院里,猪圈、鸡棚、苹果树。小院外,杨树、渠道、麦草垛。还有一群叫扎扎刺的家伙,是那时最想挑战的对象。  相似文献   

10.
杨亚琦是一名老兵,是一名共产党员。在20多年的军旅生涯中,他认真履行着党的义务,实践着党的宗旨,曾多次被上级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荣立三等功一次。  相似文献   

11.
绿色的梦     
从小就有个梦,一个纯真的梦。向往着、等待着、期盼着军训生活。终于,在我迈向高中的第一步就拥有了短短的六天军训。一阵激情飘飘而过,一个温馨的笑容迎面而来。休息时,喝上杯水,一股勇气和热情又涌上心头……周而复始,我深深得知:军训生活就像壶药,很苦,但苦尽甘来。回味起那感觉是乐在苦中游、苦里甜呀!  相似文献   

12.
那风云变幻的时代,造就了英雄,也造就了诗人。英雄改换着天地,诗人抒写着时代。毛泽东,正是这样一位英雄,正是这样一位诗人。他身带浩然正气、胸怀雄才大略从天地间走来。“丈夫志四海,天地存正气”,他带领我们的民族捣毁一个旧世界,打造一片红色新天地,人民因而欢呼、江山为之变色;他带领我们的革命前辈和勇士先贤,夺取了一次又一次伟大胜利,抒写了一篇又一篇壮丽诗章。领袖笔下的诗章记录着战争历史的丰富壮美,同时也记录着革命伟人的壮志豪情。《西江月·井冈山》正是这样一首记录1928年黄洋界战斗的诗篇。它带我们回到了那个战鼓雷鸣的…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套“两室一厨”的住房,南屋挨着厨房,盘着一铺火炕。炕上坐着一位年迈上旬红光满面的老人。“东风”牌七管收音机里,播送着悠扬的乐曲。老人手里拿着烟斗,一边轻轻地吸烟,一边津津有味地听着。  相似文献   

14.
下连第三天     
正热。我感觉到自己的意识已经与这个世界分离了,我看到一个一身绿色的男人在念着什么,一片蝉声充斥着我的听觉神经。我正坐在一个桑拿一样的活动板房里开会。房顶上的风扇晃晃悠悠地转着,慢得可以看清三片扇叶上的螺丝。那个被叫做教导员的男人用洗脸的方式擦着汗。这一切要追溯到三天前,我还是一个大学生,生活在条件优越的北京。我脑海里不断回想着躺在床上吹着空调的那些下午。而现在的我正感受着汗水从脸上一缕一缕地流过我的脖子、胸前、后背……汇聚在腰际。  相似文献   

15.
邯郸,一座古老的城池。今天,这里传颂着一位普通干部、普通一兵、普通党员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大洋季风常啸,浪涌击撞着孤岛。迎着大洋翻卷的狂涛,海年某潜艇支队支队长刘来明、政委朱瑞云率领着官兵疾步跨入潜艇、解缆起航,开始了又一次不寻常的海上生活。潮涨潮落几十年,这群“老潜艇”用他们的青春年华,在滔滔大洋上书写着壮丽的诗章,吟唱了一支支高昂的爱国奉献曲。  相似文献   

17.
马的故事     
连队常常是农牧业并举,养着许多畜禽。连队养的畜禽,除了马牛羊之外,还有几峰骆驼、一群鸡,鸡群里还混养着一些鸭鹅。因为养着这些畜禽,连队建有牛棚、羊圈、马厩、鸡舍等。马厩处在连队的东北角,与营区隔  相似文献   

18.
在浙江温州武警边防部队的警营,有一群兵,长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当地的孤寡老人、残疾人,与之建立了深厚而又特殊的亲情。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被传唱,浓浓的亲情在一批接一批的官兵心中传递着。  相似文献   

19.
正己亥末,庚子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江城武汉暴发,进而向全国各地蔓延,神州大地一时被阴霾笼罩。紧要关头,习近平总书记一声令下,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就此打响。每逢危难,总有那么一群"逆行者"迎难出征,与时间赛跑,用生命拯救生命。"除夕夜出征""印痕网红脸""火神山速度"……一个个蒸腾着精气神、氤氲着家国情、充盈着正能量的故事,走入了人们的视野,滋润着人们的心灵,让全国人民更加坚定了打  相似文献   

20.
在北京市昌平区阳坊镇石鹰山下,坐落着一座两层高、占地上万平方米的灰白色建筑。其悬挂着“八一”军徽的大门的正前方,一辆现代化坦克昂首向前……这就是我军坦克博物馆。博物馆内陈列着中、苏、美、日、印等国家的坦克装甲车辆25种50余辆、坦克装甲车辆模型300余件。然而在这些先进的坦克中,却有一辆老式M3A3坦克最为博物馆所珍爱,它就是驰骋淮海战场的“功勋坦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