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吕志英 《环球军事》2012,(23):62-64
苏联特工博利沙科夫,因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发挥的“关键作用”,被俄罗斯院士盛赞其贡献不亚于“间谍大王”佐尔格。  相似文献   

2.
1959年古巴独立后,苏联以“保卫古巴”为名,从1962年7月开始,把进攻性导弹秘密运进古巴,以加强对美国的威慑力量。10月中旬,美国根据U-2型飞机侦察,得知古巴正在修建针对美国的中、远程导弹发射场。10月22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表电视演说,宣布武装封锁古巴,要求苏联从古巴撤出进攻性武器,并威胁不惜使用武力,形成战争一触即发之势。25日,美国在联合国展示了在古巴的苏联导弹和发射场的照片。26日,赫鲁晓夫给肯尼迪一封秘密信件,提出愿在联合国监督下从古巴撤出进攻性武器,并表示  相似文献   

3.
导弹是俄罗斯人的骄傲。20世纪50~80年代,前苏联一直主导世界导弹技术的发展方向。陆基洲际战略导弹是俄罗斯“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主要组成,也是俄保持大国地位、维护国家安全的“撒手锏”。俄罗斯目前在役的陆基弹道导弹有SS-18、SS-19、SS-24、SS-25“白杨”(Topol)、SS-27“白杨-M”  相似文献   

4.
晓东  幼波 《国防科技》2002,(7):83-85
在1973年10月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使用俄(前苏联)制“AT-3”导弹击毁了200多辆以色列坦克;而以色列用改制的法国SS-11导弹摧毁埃及、叙利亚坦克300多辆。自此,世界各国对反坦克导弹的战场应用及其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反坦克导弹被认为是一种最有效的反坦克武器。从而拉开了世界各国争相研制、发展反坦克导弹的序幕。近三十年来,反坦克导弹得到了极大发展,成为反装甲目标的利器,被誉为“坦克终结者”。  相似文献   

5.
1962年,加勒比海爆发了一场严重的危机。它由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美国则坚持要求撤除导弹而引发。这是冷战期间美苏两大国之间最激烈的一次对抗。这次危机虽然仅仅持续了13天,但几乎跨越了核门槛,使人类空前地接近毁灭的边缘,最后又以双方的妥协而告终,其中有不少值得总结、反思的经验教训。一、古巴导弹危机的背景古巴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距美国佛罗里达海岸仅90英里,于1898年脱离西班牙统治后一直为美国所控制。1959年1月,菲德尔·卡斯特罗发动古巴革命,推翻了亲美的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建立了古巴共和国。作为古巴的近邻,美国不希望看到古…  相似文献   

6.
杨孝文 《环球军事》2011,(14):29-29
互联网上有关突袭本·拉丹藏身地的新闻铺天盖地,有传闻称一条狗也参加了海豹突击队的行动。实际上,动物成为战场上的士兵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除了狗外,猫也被美国政府用于冷战,这绝不是在开玩笑。在发生古巴导弹危机前后,美国中央情报局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和行动,对抗苏联,其中就包括“猫特工”。  相似文献   

7.
美国对古巴导弹危机的初步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对古巴导弹危机的初步反应韩洪文1962年9月,苏联冒险犯难,将能够携带核弹头的中远程导弹等进攻性武器部署到了美国的家门口——古巴,由此触发古巴导弹危机。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核对抗”,也是冷战期间美苏唯一的一次直接对峙。毁灭性的战争一触即发。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鱼叉”空对地导弹改进型“斯拉姆”(SLAM)、增程型“斯拉姆”(SLAM—ER)以及“大斯拉姆”(GrandSLAM)导弹的产生和发展,改进后的导弹总体及其分系统的技术性能以及其在国际导弹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避免了一场核战争。这已尽人皆知。然而。除此而外至少还有四次不为人所知的事件。让两个超级大国差点爆发毁灭性的核大战。这些事件与古巴导弹危机有明显的不同:事件发生后。美苏(俄罗斯)领导人都会出面澄清说。是由于核预警系统出现了故障。或因为对良性事件的误判而导致出现了假警报。  相似文献   

10.
1962年,发生在加勒比海地区的古巴导弹危机尽人皆知。但鲜为人知的是,也就在这一年,在西太平洋地区,印度尼西亚在苏联的大力支持下,准备打响从荷兰殖民者手中解放西伊里安的战争。  相似文献   

11.
王传福 《宁夏科技》2002,(12):67-70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历史原因,可以说是美国推行反对古巴政策的必然结果。历届美国政府一直把古巴看成是华盛顿的世袭领地,菲德尔·卡斯特罗革命的成功危及到了这个岛国在美国心中的地位。因为担心古巴革命会蔓延至其他拉美国家,所以美国把消灭古巴革命政府作为一项重要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2.
时言军 《环球军事》2009,(24):52-53
有核国家的战略威慑多借助核武器战备值班这一形式得以体现。50年前,苏联核导弹开始战备值班,揭开了美苏两国核武直接对抗的序幕。而3年之后便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从今天的视角来看,1959年苏联核导弹开始战备值班这一事件不管怎么说都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仔细考察这段历史,可以看到在古巴导弹危机之前,  相似文献   

13.
张开善 《军事史林》2013,(11):44-46
1962年,由于古巴导弹危机,人类历史上一场世纪核大战,一触即发。  相似文献   

14.
提起导弹,人们自然会提起“战斧”巡航导弹、“爱国者”导弹、“飞毛腿”导弹等。然而,这些只是导弹家族中很小的一部分。从二战开始,导弹便在战争中粉墨登场,出现最早的要数德国的V-1和V-2导弹,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演变。导弹已经发展成种类多、打击目标多并且能从多种平台上发射的庞大家族。当今世界上能够自主研制生产导弹的国  相似文献   

15.
1996年4月22日晨,俄军根据通信情报部门提供的坐标,用“点”导弹(北约命名为 SS-21“圣甲虫”)准确打击了正在用手机通话的车臣分裂主义头目杜达耶夫,这使人们对俄罗斯的陆基精确打击导弹的打击精度和响应能力刮目相看。从上个世纪60年代末开始,前苏联为应对西方的灵活反应战略,开始调整作战思想和武器装备发展战略,决定大力发展战术打击制导武器,而集成电路、数字通信、自动控制、激光测距、精确制导与电子对抗等高新技术和装备的进步,也有力支持了精确打击武器的发展,以“点”、“奥卡”、“坦达”、“伊斯坎杰尔”等导弹为代表的陆基精确打击武器应运而生并得到改进。  相似文献   

16.
王延忠 《环球军事》2010,(23):40-41
生活在冷战阴云中的人们无法想象发生在美苏两个大国之间的军事冲突。实际上,在这半个世纪的历史中,美苏之间的对撞远不止古巴导弹危机中的一触即发,也不光是朝鲜战争中的“犹抱琵琶半遮面”,美国在60年前对苏联本土的一次轰炸堪称两国极为危险的一次对撞。  相似文献   

17.
“无锡”舰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代导弹护卫舰,自1979年加入海军战斗序列以来先后参加了30多项重大战备训练任务,“无锡”舰官兵们在这片流动的国土上,用青春书写着赫赫功勋。该舰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多次被上级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军事演习先锋单位”。如今的“无锡”舰,是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仅去年一年他们就接待了古巴、柬埔寨、厄瓜多尔等十多个国家的军政代表团,充分展现了我人民海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风采,被人们誉为“外交明星舰”。  相似文献   

18.
1998年底,俄罗斯的“白杨-M”(SS-27)洲际弹道导弹系统完成最后试飞并进入俄战略核力量作战序列,由10枚导弹组成的“白杨-M”新型导弹团部署在俄南部萨拉托夫州塔季谢夫基地,正式担任战略火箭军的作战值班任务。“白杨-M”的研制成功和部署标志着俄罗斯的战略武器现代化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那么,这种被俄罗斯官员称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导弹究竟是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19.
台湾自行研制的“天弓”地空导弹系统在服役12年后,于去年首次公开在大批煤体人士面前进行实弹射击。这一方面是为了向外界显示武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台独分子打气。今年年初,又传出新的战术反导型“天弓”导弹成功试射的消息,进一步引起了人们对台湾“天弓”系列导弹的关注。从改装美式防空导弹起家台湾地空导弹的研制工作是从改进仿制美式导弹为起点的。70年代中期,为  相似文献   

20.
在“古巴危机”中,美国情报机构屡屡出错,在国内信誉扫地,更使肯尼迪总统大为不快。事后,一些美国老牌情报人员分析:间谍情报要靠人力而非公开渠道或高技术手段获取。为什么在“古巴危机”中苏联人把大批导弹运抵古巴而我们却一无所获?归根到底与海上侦察力量薄弱直接有关。痛定思痛,组建一支高效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