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聂云 《当代海军》2010,(6):78-79
1950年9月15日,“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为了挽救朝鲜战场上的失败命运,突然在朝鲜半岛中部西海岸的仁川实施大规模登陆偷袭战,总兵力达10万左右,战舰达250多艘,战机达数百架。据美军参战老兵在《海军时报》上载文回忆,在那场登陆战中,美军虽然拥有强大的海空优势,然而,很快遭到空中反击。17日凌晨,朝鲜人民军两架教练机雅克-18突然空袭海上美英大型指挥舰,差点炸中麦克阿瑟的战舰。  相似文献   

2.
1951年8月,美国空军在朝鲜战场上发动的所谓“空中封锁战役”,这是李奇微(美第二任侵朝军总司令)继麦克阿瑟上台后,为“充分发挥空中优势的全部威力,争取最大效果”而发动的以我志愿军后勤运输战线为目标的特殊作战手段。他计划在三个月内,致我后勤运输能力于瘫痪,进而窒息我前方将士战斗力,逼我在谈判桌上屈服。我志愿军后方部队  相似文献   

3.
军用飞机不着陆一次飞行上万千米,在过去似乎难以想象,但是空中加油技术已使其成为现实。1995年6月2日,美空军进行了“环球力量”外场不着陆演习飞行,3架B-1B战略轰炸机在29架次加油机先后6次空中加油1094吨的支持下,环绕地球飞行30余小时,总航程约4万千米,创造了航空史上迄今为止不着陆飞行的最远纪录,使美国空军空战领域已经进入“全球战场”的时代。无怪乎人们将空中加油机称为“空中力量倍增器”。  相似文献   

4.
1943年夏天,以美军第8航空队为主的盟军空中力量对德国东部进行了大规模轰炸。在众多的B-17轰炸机中,以“孟菲斯美女”号最为出名,因为它是当时唯一一架在欧洲战场执行满25次任务,而没有一名机组成员死亡的轰炸机。几十年后,好莱坞的导演把“孟菲斯美女”的故事搬上了银幕,再现了半个世纪前欧洲上空的那场血雨腥风。  相似文献   

5.
杨振江 《防化学报》1999,9(4):36-40
通过对90年代美国及其盟国的空中打击行动的研究,从战场实际出发综合分析了“空中打击”条件下的战场核化环境形势,并提出了未来战场防化保障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马腾 《环球军事》2010,(4):16-17
1月20日,韩国国防部长官金泰荣出席“国防改革和南北关系展望”研讨会,称如果朝鲜出现对韩国核攻击的“明显迹象”,韩国可能“先发制人打击”朝鲜。 其实,韩国并非首次公开提出先发制人,早在2008年底,金泰荣在出席参谋长联席会议听证会时曾提出对朝鲜核基地实施先发制人打击,遭到朝鲜方面的猛烈抨击。  相似文献   

7.
《国防》1999,(12)
“米”系直升机。是以原苏联直升机设计鼻祖,米哈伊尔·列昂季耶维奇的名字命名的。自1951年他设计的第一架直升机米-1问世以来,相继推出了运输直升机、反潜直升机、武装直升机和攻击直升机等15种直升机。在现代战争中,“米”系直升机已大量使用于战场,仅1979年12月的阿富汗战争和新近发生在俄境内的车臣武装冲突,就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8.
发生在100年前的那场“七.二五”惨案至今令亿万华夏子孙义愤填膺。 1894年7月,清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接到李鸿章密令,派遣军舰从塘沽护送外籍运兵船到朝鲜牙山前线。 根据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的命令而在塘沽集结的清军已做好渡海到朝鲜作战的准备,清政府雇来的英国运兵船“爱仁”、“飞鲸”、“高升”三条火轮已向大沽口移动,从旅顺口启航的北洋海军护航舰船正向大沽口驶去。  相似文献   

9.
汪婧 《军事史林》2021,(3):35-41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迅速介入.随着中国抗美援朝,战场形势对美军日渐不利,杜鲁门政府迅速调整对华政策,不仅“继续对中国进行政治和经济制裁”,还立即“取消对中国反共武装的行动限制并对其给予后勤支援”,而且“立即对中国大陆的反共游击力量提供一切可行的隐蔽援助”等.[1]1951年2月,美国中情局政策协调处...  相似文献   

10.
1894年8月1日,中日两国政府同时宣战。此后,战事便在陆上和海上两个战场全面展开。随着日本陆军在朝鲜的作战战场北移平壤,日本联合舰队也相应进泊仁川至大同江口一带,企图挑起战事,歼击北洋海军,夺取黄海制海权,切断中国同朝鲜之间的海上联系。日本联合舰队出木队和第一游击队组成,共计战舰12艘。其中日本联合舰队本队由旗舰“松岛”、“千代出”、“严岛”、“桥立”、“比睿”、“扶桑”、“西京丸”、“赤城”8舰编成,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由旗舰“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4舰编成。  相似文献   

11.
朝鲜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1月30日发表声明,宣布废除朝韩间停止政治、军事对抗的全部协议。这是继朝鲜军方1月17日宣布与韩国进入“全面对抗”状态之后,朝鲜在北南关系上采取的最新举措。  相似文献   

12.
4月5日,朝鲜在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美日韩的一片恫吓声中,按计划发射了一枚携带“光明星2号”卫星的“银河2号”三级运载火箭,与此前一直要扬言要拦截朝鲜“导弹”不同的是,日本直到火箭飞过上空也未拔剑出鞘,让这次闹得沸沸扬扬的“反导”行动不了了之。那么,日本反导能力究竟如何呢?  相似文献   

13.
闻舞 《环球军事》2010,(6):56-59
1944年底,随着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节节胜利,日本本土已经成为美军战略轰炸的主要目标,B-29“超级空中堡垒”重型轰炸机开始对日本各大工业城市展开全面轰炸。由于B-29的飞行高度超过了10000米,而日本装备的各种战斗机的最佳作战高度大都在8000米左右,很难在万米高空作战,美军轰炸机可以轻而易举的在白天对日本城市进行大规模轰炸。  相似文献   

14.
朝鲜首次成功试射三级远程火箭激怒了一些国家的领导人,他们认为类似的导弹能够攻击到美国、欧洲以及其他远程目标。不过,专家指出,要发展出打击范围可覆盖美国的可靠导弹,朝鲜还需要多年的努力。研制导弹,需要经历长达数十年的系统化、错综复杂的测试,对于正处于经济困境的朝鲜而言,这是极端困难的—朝鲜面临着国际制裁,而且每次有试射举动,其都会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美国太空政靶智库“世界安全基金会”太空技术分析家、前空军轨道分析家布莱恩‘维顿表示:“一次成功能够说明进步,但却不能证明胜利。能够令一套系统工作一次与拥有足够用于军事的可靠系统之间,还有着巨大差距。”朝鲜经历了长达14年的艰苦努力,屡战屡败,并投入了数以百万计的美元,才于12月12日成功发射卫星。据韩国国防部12月13日称,朝鲜“光明星3号”卫星以7.6千米/秒的速度围绕地球旋转,但目前还不清楚朝鲜这颗卫星的运转任务是什么。朝鲜太空官员称,这颗卫星将用于农业和天气预报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场上,美日舰队在1942年进行的中途岛海战是一个转折点。以此为契机,美国及其盟国一举扭转太平洋战场上的被动局面,开始了对日本的攻势作战行动。其间,美国及其盟国主动进攻,发动了一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对日水雷战。尤其是后期美国大规模使用B-29“超空堡垒”重轰炸机,对日本本土实施“饿死作战”的布雷计划,使日本及其控制海域真正成为了一片“死海”,大大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覆灭。  相似文献   

16.
牟春江 《环球军事》2014,(18):16-17
近期,一条关于中国歼-11战机在南海上空“惊险拦截”美军P-8反潜巡逻机的新闻“一不小心”上了西方各主流媒体的头条。爆出该消息的五角大楼更是跳出来指责中方的做法“非常危险”,是“令人深感担忧的挑衅行为”。对于美方这种恶人先告状的无耻行径,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在8月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  相似文献   

17.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严峻的形势下,开赴朝鲜战场,开始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这场战争对我军来说,无疑是一场新的考验。首先,这是一场国际性的战争,战场不是在国内而是在国外,对手是以美国为首的十六个国家组成的所谓“联合国军”和南朝鲜伪军。其次,这是一场现代化的战争,主要敌人美军除了没敢动用原子弹以外,把当时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在未来信息战争中保持优势地位,海湾战争后,美军一直在考虑怎样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少的伤亡打赢下一次地而战争。为了实现这一日标,美国陆军提出了一项称为“21世纪部队”(ForceXXI)的现代化计划。实现战场数字化,是该计划在战场指挥控制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陆军参谋长沙利文认为,战场数字化“可能是自内燃机发明以来战场军事技术最大的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19.
你知道吗?早在1952年,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被中朝两国人民军队俘虏的13国战俘,在志愿军组织下操办了一次战俘营里的“奥运会”。 到1952年,被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俘获的战俘人数达到13107名,分7个战俘营管辖。虽然许多战俘身上沾满了中朝两国人民的鲜血,但志愿军还是对他们实行人道主义宽待政策,并在朝鲜碧潼郡举办了  相似文献   

20.
《国防科技》2002,(7):60-61
琼克是美国空军特种作战学校的一名高材生,曾经参加过1991年的海湾战争。1994年4月23日,他在驾驶F/A-18“大黄蜂”战斗机进行空中缠斗训练时,不幸与同伴相撞……表演了一场惊险的“空中特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