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霹雳”是连队的一匹军马,干部、战士都亲 切地称之为老兵“霹雳”。2000年我初到边防连 队时,它的军龄就有8年了,比当时连队所有的 干部、战士在那个连队服役的时间都长,它是连 队的“元老”,名副其实的老兵,它还是附近那达 慕大会赛马的冠军。 初到边防,不谙骑术的我,第一次带队执勤 乘马巡逻时,军马管理员根据连长的批示,很不 情愿地给我挑了一匹最快而最容易驾驭的马,那 就是“霹雳”。后来我得知,除了执行特殊任务外, 很少有人能享此殊荣。在我的常识里,总认为烈 马跑得快难驾驭,温顺的马很少有跑得快的。老 马识途,“霹雳”带着不熟悉地形、路线的我顺利 到达边境预定位置。  相似文献   

2.
特殊任务     
天高气爽。王连长的妻子来队了。 王连长的妻子来队成了新闻,连里像炸了蜂窝,窗外、屋内都站满了战士。 “连长的妻子长得好漂亮。”有的战士说。 “连长可真有福气,嫂子从东北不远千里来到西藏边防,真不容易呀!要是我妈能来这里看我,我该有多么幸福。”  相似文献   

3.
刚刚从边防学院全军首批边防干部培训班毕业的云南某边防连连长李新平,一回到连队,就组织官兵到训练场,运用在院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开展边防分队防卫战斗的训练。与李新平有同样经历的还有来自全军的74名边防干部学员。我国幅员辽阔,仅陆地边防线就有2.2万多公里。驻守在那里数以万计的边防干部,一直靠的是老一辈的经验和自己的忠诚。  相似文献   

4.
在我还是一名班长的时候,有这样一件事。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我把自己的脏衣服换了下来,正准备拿到水房浆洗,在水房的门口碰到了连队的饲养员史小波。他是河南籍战士,入伍前,由于父亲离异,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新兵下连后,当连长找到他问他有什么打算时,他说:“连长,我这种人也干不了什么,我就到连队养猪去吧!”史小波走到我的面前说:“班长,我给你洗吧!”我很自然地就把衣服给了他。当我转身往回走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成都军区司令部在条件最为恶劣的秋冬季节,组织14名机关干部赴雪域边关,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当兵锻炼。机关干部所去的西藏边防连队,海拔大多在4000米以上,在爬冰卧雪中体验戍边卫国的艰辛,在巡逻执勤中了解边防建设实情,在严寒缺氧中学习边防官兵的过硬作风和奉献精神,记者整理了部分干部撰写的当兵锻炼手记,原汁原味奉献给读者。[蹲点档案]卢海宾,成都军区司令部军训部参谋,先后10余次驾机飞进雪城高原.当兵地点:则里拉某边防分队,海拔4390米.夜宿詹娘舍10月27日,在则里拉当兵锻炼的第四天,分队接到上级命令,要抢在大雪封山前囤足一线哨所物资,将蔬菜送上詹娘舍哨所。我主动请缨前往。海拔4655米的詹娘舍,处在山脊上突出的鞍部,666步天梯通向一块弹丸之地,素有"云中哨所"之称。几年前,3名战士因雪崩牺牲,被成都军区授予"英勇顽强,团结互助"模范班。顶着狂风暴雪,在险象丛生的雪地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思茅军分区党委着眼边防的安全与巩固,在投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实践中,引导官兵积极思变革、谋变革、干变革,使边防信息化水平大幅度跃升:边防一线连队建起了“科技教育文化网络”,实现了“三网”的开通,官兵巡逻执勤用上了GPS定位仪、数码摄像和无线通信设备;重要目标安装了“野战、巡逻实时定位监控系统”;研制开  相似文献   

7.
近段时间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事部利用边防连队老兵退伍、新兵未下连的时机,组织2000余名民兵分赴全疆20余个边防一线连队,与边防官兵实行同训练、同劳动、同娱乐、同巡逻、同站岗的"五同联  相似文献   

8.
在边防线上巡逻最缺的是什么?有人会说,是票子。在云南边防某团一连,官兵们会坦诚地告诉你,是解放鞋。该连羌族连长克木泽里(常叫他克木)当兵13年,在边防呆了8年,在边防线上巡逻平均每年磨穿了5双解放鞋。凭着解放鞋,他走遍了防区的村村寨寨,山山峁峁,对边境情况了如指掌,被称之为“边防通”、“活地图”。  相似文献   

9.
《纪律条令》明文规定,对战士,“警告”为最低处分。然而,基层的一些连队干部在执行警告处分时,却出现了一种有悖于条令的“口头处分”现象。据了解,某连最近的两年里,连队主官在军人大会或其它集会场合,对违纪的战士宣布给予警告处分19次,可事后并没填写处分卡片,更别说装入档案了,有违条令条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为什么一些基层干部只把条令挂在嘴上,没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呢?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其主要原因是:搞“下不为例”。某连参加机关组织的点验,有个战士私藏一颗子弹,影响了连队的安全管理工作,连长当场宣布给其记警…  相似文献   

10.
眼睛出国     
几年前,我从军校毕业分配到科加尔特边防连。初到边防,对哨卡上的一切充满好奇,当听说巡逻还有出国机会时,更是心潮澎湃,盼望早一日能过足出国瘾。“出国”的机会终于来临。那天,我们要到海拔4000多米的雪域高原去巡逻。出发前,有几个战士高兴地喊叫起来:“出国了,出国了”。我也显得异常兴奋,心想:别人能风风光光地出国,我也有的是机会,回家后可以在亲朋好友面前大侃特侃一番。巡逻大都挑选会骑马的官兵参加,我平生从未骑过马,由于出国心切,还是打  相似文献   

11.
用爱心架起官兵心灵的桥梁□教导员李峙1987年7月,我从石家庄军械工程学院毕业,志愿来到南海前哨边远艰苦地区工作。十年来,我先后当过礁长、连长、副营长和教导员。在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士兵是连队的主体,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你给战士一份爱,战士回报给连队十...  相似文献   

12.
莫搞内部消化怀信某部一名战士,入伍前有过小拿小摸劣迹,入伍后仍手脚不干净,连队干部出于对该战士的“关心”,只是“内部消化”了一下。后来,这个战士发展到偷连队面粉卖给老百姓,受到严肃处理。出了问题搞内部“消化”的现象,应引起各级的重视,这是治军不严的一...  相似文献   

13.
20年前,我从张家口的野战部队调到了内蒙古边防。从那时起,林海雪原、大漠戈壁、国门界河留下了我执勤巡逻的足迹。刚到兴安军区的边防独立营,我就见识了边防环境的艰苦。听官兵们说,在上世纪70年代,戍边军人生活更是艰苦,那时连队没有车,马驼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全线巡逻一次得一星期或者半月时间,搭建临时帐篷是边防军人必备手段。"一顶帐篷一口锅,骑着骆驼(马儿)去巡逻"这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4.
云南边防某部三连连长高明朗精明能干,做事雷厉风行,被官兵称为“风火连长”。但对战士却心细若发,体现着一种无微不致的关爱。  相似文献   

15.
吴爱民,内蒙锡盟人,1985年9月入伍,上校军衔,研究生学历,历任职务:连长、作训股长、营长、团参谋长、团长,现任职务:北京军区某大功团团长,被军区评为“优秀旅团主官”和“学习成才先进个人”、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1988年初,我从老山前线回单位后就直接走马上任特务连连长岗位,刚到连队之初,连队的状况确实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由于连续几年缺乏严格有效的管理,连队的组织纪律基本上到了废弛的地步,战士不假外出的现象非常普遍,至于生活制度不落实,到了起床时间不起床、操课时间不操课等现象更是屡见不鲜。眼前这种景象与自己上任前…  相似文献   

16.
我在连队当指导员时,发生这么一件事,感触很深,也使我悟出了一些工作方法。江苏籍战士小王,其父亲是大公司总经理。因家境富裕,从小养成了大手大脚花钱的毛病,父亲“望子成龙”,把小王送到了部队。入伍后,小王仍习惯不改,抽的是名烟,用的名牌,腰挂BP机,手拿全球通,俨然一副“大款”的模样。战士们甚是羡慕,而且一部分战士经常跟他在一起混,给连队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尽管连队多次做他的工作,但他仍无悔改之意。一时间,他成了连队最挠头的“问题兵”。一次,课间休息,他用手机给女朋友打电话,又是亲又是爱的。连长一气之下便没收了他…  相似文献   

17.
基层之声     
编辑同志: 前不久,笔者到某部去看望战友,发现不少战士进连队干部房子,不是报告、立正、敬礼、严肃正规,而是弯腰、敬烟、点头、嘻嘻哈哈。一些干部也随便对战士逗笑取乐。当谈及此事时,连队干部却说:连队嘛,太“正规”了,显得“死气”,随便一点,才显得官兵关系融洽。  相似文献   

18.
中老边界第17号界碑耸立在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中。云南边防某团七连通往该界碑的巡逻道被战士们自豪地称为“17号国道”。 不少初来乍到的人还以为这是地理交通概念上的国道,认为官兵们肯定是乘巡逻车在国境线上巡逻。其实,这是云南边防较长的徒步巡逻道之一,地处典型的热带山岳丛林。记者查阅了由原昆明军区编写的一本《热带山岳丛林战研究》专著,看到对热带山岳丛林的特点这样解释:山高林密,山的比高一般为250米至500米,有山就有林;河溪纵横,大部分河流可以徒涉;道路多为崎岖小径,通行骡马困难;雨雾多,气温高,湿度大,气候变化异常;人烟稀少,野兽出没,传染病多。 官兵们把这条巡逻道称为“17号国道”,有其特定含义;通往国门——17号界碑的道路。按照有关规定,连队每月不得少于4次  相似文献   

19.
“铁骨连长”是谁?蒙自军分区边防某部特务连连长施全发,从四川阿坝州来到军营的羌族汉子。高大魁梧的身材,黑黝黝的脸庞,从骨子里透出侦察兵特有的威武。战士们说:连长可是铁骨柔情,对我们的关爱胜母亲!  相似文献   

20.
“入伍快一年了,不知为什么,面对连队干部、甚至老兵班长的问话,我总是感觉紧张,有时连话都说不清楚。说实话,我心里感觉有些害怕,也不知道怕什么。我感觉自己有时好像在无意识地躲着连队干部,也不敢主动担当任务。”一位战士谈到自己的烦恼时,这样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