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宋的辛弃疾不但是著名的词人,而且是杰出的军事家,他既有实际的领兵经验,又有《十论》、《九议》等系统阐述其军事战略思想的奏章。在这些论著中,他对于宋金之间的对抗从“审势”、“察情”、“观衅”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反南北定势论、反明日亟斗论,以及“绝岁币、都金陵”与“守淮、屯田”等重要的战略性建议,阐发了任败而胜、以失为得、转害为利、变弱为强等军事辩证法的转化观。  相似文献   

2.
我与《中国民兵》结缘,要从10年前在南疆边陲的一次脱险说起。 1994年我在云南边防部队服役。一次,我部巡逻至一个不知名的边陲小寨“歇脚”。村民兵排长热情地款待了我们。晚间轮到我站岗时,民兵排长拿着一本《中国民兵》来“陪”我,让我读几篇文章给他听。他说这是人武部给他的奖品。渺无人烟的原始森林之夜,我与这位纯朴好学的民兵排长围着篝火边读边讲,一直聊到天明。第二天我意外带走了这本《中国民兵》,想不到这书还帮助巡逻队化险  相似文献   

3.
孙斌 《国防》2010,(8):74-75
反客为主,即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比喻变被动为主动。主与客是古代军事上的一对重要范畴,其含义非常广泛。《十一家注孙子》说:“我先举兵,则我为客,彼为主;为客则食不足,为主则饱有余。若夺其蓄积,掠其田野,因粮于敌,馆谷于敌,则我反饱,彼反饥矣,则是变客为主也。”  相似文献   

4.
感谢好朋友     
感谢好朋友白雪冰一次在为指导员整理文件时,发现他任指导员到现在三年期间的《政工学刊》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抽屉里,丝毫无损,且无一遗失。当时我并未真正认识到他这样他的价值,但却为我同《学刊》成为好朋友埋下了“伏笔”。我是1992年入伍的战士,直接从学校走向...  相似文献   

5.
众 所周知 ,“海权论”是由美国海军历史学家马汉创立的。他在 1890年出版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成为世界列强的“海军圣典”。苏联海军元帅戈尔什科夫被称之为“2 0世纪的马汉” ,他在 1976年出版的《国家海权》一书成为“海权论”的又一经典之作。在中国 ,孙中山最早提出“海权”问题 ,他在 1919年撰写的《“战后太平洋问题”序》一文中曾指出 :“争太平洋之海权 ,即争中国门户权耳……人方以我为争 ,我岂能付之不知不问乎 ?”但是 ,由于受“重陆轻海”传统观念的束缚 ,长期以来中国学术界在“海权论”研究领域基本上是一个空白。在…  相似文献   

6.
<正>鲁迅云:“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鲁迅书信集》下册).鲁迅这句话,如果所指范畴仅限于中国“五四”前的所有古典诗作是完全正确的,超过这一历史界限,就意味着“五四”以来浩如烟海的新诗均被一笔抹煞,那就会陷入反历史主义的泥坑.实际上,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经说过:“等到战胜敌人的第三次‘围剿’,于是全部红军作战的原则就形成了。”(《毛泽东选集》第188页)后来党史界和军事界有不少同志一直沿用这个说法,认为在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已经形成了(有的说“全部形成了”;有的说“基本形成了”;还有的说“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我认为这些说法都不够准确。因为红军的作战原则不等于也不能完全包括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同时,也与历史事实不尽相符。在三次反  相似文献   

8.
中国有句“以德报怨”的成语,出自《论语》,充分体现了孔子提倡“仁”的思想,成了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色列与巴勒斯坦陷入了无休止的“怨怨相报”之中,仇恨愈积愈深,最后还是两败俱伤,双方受害。近读一篇文章,知道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对在“文革”中凶残地殴打过他的同事不计前嫌,还为此人出国留学写了推荐信,深为他的善良品德所感动。但我认为这样做的前提是对方本质上属好人,而不是“狗”和“蛇”,否则鲁迅先生“痛打落水狗”的高论和“伊索寓言”的告诫就错了。“人善人欺,马善人骑”是在弱肉强食的社会里,人们体悟出的痛切之辞。如果大家不确立人宁可受穷,宁可事业无成,也不可不善良的伦理道德,那么社会将永远停留在“恶人劣马”的阶段。善,是文明社会道德的核心,人的一生在“善”的方面要求很多,我认为尤其要实践“三善”。  相似文献   

9.
致富山海经     
肥城,鲁中山区的一个县级市,如今,已成为“中国肥桃之乡”。 肥桃,又名佛桃,被誉为群桃之冠。据史籍记载,肥桃栽培历史已有千余年之久。1726年的《山东通志》载“桃产肥城者佳,他境莫能及”。1815年的《肥城乡土志》载“东西洋诸国亦莫不知有肥桃者”。明隆庆年间,肥桃为皇室贡品。但由于种种原因,肥桃几乎到了绝迹的边缘。 时光回转到1983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已吹遍大江南北,在肥桃发源地尚里村,民兵连指导员李志文再也坐不住了,他拉上村民兵连的几  相似文献   

10.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是出自于文学家韩愈的《马说》。提起伯乐,皆知其人为相马大师,尤善识千里马。其实伯乐原名孙阳。春秋时人,秦穆公之臣,因其善相马,人们便用神话中掌管天马的星名——伯乐来赞美他,后人便把伯乐识马喻为“慧眼识人才”。认为千里马难求,只因伯乐难得,只要有了伯乐,千里马自会纷至沓来。  相似文献   

11.
天宝老师出了本东西,就是叫《别以为我什么都不会干》的这本书。一看书名我就笑,向谁宣誓呢,不是他的性格啊。我之所以把天宝叫老师,是尊敬;他每次见面或打电话,叫我“李老师”,有点讽刺,  相似文献   

12.
出人意料的是,当年《反弹道导弹条约》的签署却开启了苏联核力量最为雄心勃勃的扩张时代。而时任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一普京在我们宣布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时的表态无疑给了军备竞赛神话一记“穿心箭”。普京表示,他很清楚,美国退出该条约不会对俄罗斯构成危险,并且俄罗斯希望大规模削减核力量。  相似文献   

13.
他是一个爱国者,在越南战争中为越共提供了许多价值连城的情报,胡志明曾因此而惊喜地说:“我们现在是在美帝的战役室里”;他是一个记者,先后为路透社、《纽约先驱论坛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和《时代》周刊工作: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分析家,有人因此称他“越南新闻团主任”,他自嘲是“政变教授”和“革命博士”,他是美国CIA精心培植的间谍,却为越共所用,在一段时间,又曾同时为法国、CIA、越共、南越提供情报,被称为“四重间谍”。他就是2006年9月去世的越南传奇间谍范舂安。  相似文献   

14.
2002年12月22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理查德·迈尔斯抵达在海湾值勤的“星座”号航母上看望官兵、他在讲话中称,美国将动员更多的反对萨达姆的伊拉克士兵,参加“倒萨”之战,与盟军一起推翻萨达姆政仅。同时,路透社和英国《每日电讯》披露,英国国防部官员说,美英军队此次“倒萨”行动将首先从海上实施。  相似文献   

15.
韩愈在《原毁》一文中说:“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意思是说凡事业上有了成就、人格上有了名望,总是随之遭受别人的毁谤。这是为什么呢?韩愈分析道,“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就是说,毁谤诬告别人的人不是懒惰者就是忌妒者。这两种人看待别人都是“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意思是说抓住人家的一点不及其余,只看人家的过去,不看人家的现在,惟恐人家出了名。韩愈之说,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屡见不鲜,尤其是在干部提拔前表现尤为突出。据说在有的单位,如想整谁,只要传闻此人将要提升或者看到干部提…  相似文献   

16.
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可以看出,邓小平同志新时期就反“左”问题作了许多精辟论述,这些论述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的反“左”问题,在理论上主要有如下三方面新的丰富和发展:第一,作出“‘左’带有革命的色彩”的科学结论;第二,揭示出由“左”带有革命色彩的表现特征而产生的思维定势;第三,提出当前我们要坚持反“左”防右、主要是反“左”的正确方针。ss  相似文献   

17.
我为什么要采访他?因为他的成绩令人倾倒;1982年到1985年,由他主笔写成了近40万字的两部经济理论专著:在《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现代企业家》等刊物上发表经济理论文章50多篇。1983年获得辽宁省经济理论优秀论文奖,1985年获得全国中青年经济理论优秀论文奖。然而他只是一名“业余研究生”。他就是营口市复员军人的张龙治。  相似文献   

18.
提到法国童话书《小王子》的作者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他不仅是二战时法国的一位著名作家,同时还是一位爱国飞行员。他几经磨难重返空军驾机出征,为的只是那句“我爱我的祖国!我愿意为法国战死!”  相似文献   

19.
地方大学毕业分配到人武部从事民兵工作,许多方针政策、基本知识不清楚。心急火燎的我走进崔政委办公室向他求教。“这些问题,你找统帅部……”政委的话让我糊涂了。政委见状笑了:“让你看看《中国民兵》的《统帅部信息》专栏嘛!”“明明搪塞我嘛!”我很不满,转身回到办公室,赌气似地翻开一本一本《中国民兵》杂志,映人眼帘的一串标题顿时吸  相似文献   

20.
专程再访二月河,是受《中国民兵》杂志编辑之托。轻轻叩开两扇雨迹斑驳的木板门,笔者见到了家住河南省南阳市白河岸边的二月河。他高兴地接过新出版的《中国民兵》杂志,边看边说:“三年前《中国民兵》曾报道过我,我是‘老转’,凡与‘兵’有关的报刊来采访,我都欢迎,还都有一种亲切感。”当他浏览到这期杂志最后一页时,欣然拿出纸和笔题写了“祝《中国民兵》文采风华,明艳照人”的祝愿话,对杂志社派人来再次访问他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