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震  傅群忠  周恭喜 《国防科技》2012,33(5):47-49,75
着眼预备役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需要,提高预备役部队应急通信保障能力非常重要。文章提出应加强应急通信指挥机制扁平化、应急通信装备体制标准化、应急通信装备设计科学化和应急通信装备电源多样化。并针对海南预备役部队的特点,提出搜集信息资源数据、制定通信保障预案、开展实案联合演练、优选通信中转台站、实施军地联合保障这五个对策。  相似文献   

2.
蒋健林  陈绵云 《国防》2013,(10):42-42
着眼于为“急时应急、战时应战”提供迅捷有效通信综合保障,检验和提高重点专业队伍应急应战保障能力,根据国防动员年度工作计划安排,8月16日海南省国动委科技信息动员办在海口牵头组织了“科信2013”战备应急通信综合保障实兵演练。  相似文献   

3.
《国防》2012,(3):38
为进一步提高科技信息动员专业保障队伍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前不久海南省国动委科技信息动员办在省政府、省军区有关部门指导下,以发生重大地质自然灾害为背景,组织3支应急通信保障队伍共220人开展了水上运送应急通信物资、利用便携卫星传输设备  相似文献   

4.
纪卿震  黄宇  王川 《国防科技》2020,41(3):62-66
加强应急作战装备保障能力建设,是提高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新体制、新形势下的军队战争形态、使命任务和训练要求,分析了集团军跨域应急作战装备保障的主要特点和当前装备保障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从构建理论体系和装备保障平台、人才队伍建设,装备保障模式以及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五个方面给出了集团军跨域应急作战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强大的国民经济应急动员能力能够为政府应对与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提供强大的资源保障能力。文章分析了国民经济应急动员能力的特点和构成,指出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国民经济动员应急能力建设应从制度建设、技术建设与人才建设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自由空间紫外光非视距通信能够在复杂气候条件下、于复杂地形区域为一定范围的集群后勤保障行动提供应急信息支持。建立了自由空间紫外光非视距通信系统大气信道基本模型,分析了系统光束孔径角和通信距离对通信效果的影响,探讨了提高系统通信能力的策略。模拟结果证明:紫外光非视距通信系统在半径1km左右范围内能够保持较好的通信效果,满足小范围集群后勤应急保障需要。该结果可为发展复杂环境下后勤保障应急通信系统提供相应借鉴。  相似文献   

7.
发展是核心,安全是前提,应急是保障。核安全与核事故应急,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从汶川地震、日本福岛核事故到朝核试验,公众对核应急从陌生到了解。我国的核应急响应能力,也在考验面前,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宣告:中国的核应急有能力让百姓安心。一切为了人民,这,是最好的注解。7月3日,在全国核应急宣传周的第一天,记者采访了国防科工局核应急安全司司长、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副主任姚斌。记者面前的姚斌从容、淡定,"我们有准备、有保障、有能力,我们值得信赖!"他的话充满了信心和力量。记者:我国核应急的能力体系由哪些方面构成?姚斌:所谓核应急能力,是指组织实施核应急  相似文献   

8.
应急能力是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条件。作为国防动员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民经济动员,其应急能力是保障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客观基础。文章依托系统理论,界定了经济动员应急能力的内涵及结构,提出了一基两保三力的应急模式,力图为经济动员应急准备及能力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9.
北京某预备役高炮团以能打仗、打胜仗为根本目标,着眼"建在身边、抓在手中、用在关键"的根本要求和"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需求,紧密结合预编单位特点,按照编战一致的原则,围绕应急动员、快速机动、协调控制、特情处置、综合保障等方面,突出抓好应急能力建设。今年以来,先后完成上级组织的应急大队授旗仪式和北京市抗洪救灾应急演练任务,团队应急能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0.
简明  罗胜  文斌 《国防》2014,(9):6-6
近年来,四川省营山县人武部为全面提升民兵应急连的应急应战能力,紧紧围绕强军目标,坚持以专业化建设为重点、以实战化训练为核心、以一体化保障为手段,推进民兵建设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努力打造具有快反能力的应急力量。近日,该县人武部组织民兵应急连开展了以反恐防暴处突为背景的战备拉动考核暨比武活动。  相似文献   

11.
近日,沈阳军区组织了民兵新装备训练与管理集训,交流了抓好新装备应急能力建设的经验做法,检验了民兵防化,工兵,通信,应急分队运用新装备遂行任务的能力,研究探讨了加强民兵新装备训练与管理的措施办法,为进一步提高民兵应急能力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武警院校在处突维稳、抢险救灾等应急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存在着后勤应急保障能力不足问题.分析武警院校应急保障社会化方式运用的必要性,提出具体运用对策和应注意的问题,以利于武警院校抓好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推动应急任务高质量完成.  相似文献   

13.
国民经济动员除了军事功能之外,更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非军事功能。文章认为,国民经济动员必须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并就如何实现应急反应能力、常备应急能力、联合动员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顾名思义,“应急通信系统”(Emergency Communication system)是应付紧急情况时使用的通信系统。在民事领域,紧急情况包括各种天灾人祸,范围很广,很多国家建有国家应急通信系统。而在军事领域,由于军事行动本来就带有紧急性,作为军事术语的“应急通信系统”所对应的“紧急情况”,应该有所特指。笔者认为,在军事上的“急”,指的是“在最险恶的战争环境下、特别是在核袭击之后,当指挥所各种常规的通信手段均被敌摧毁、以致面临通信中断的紧急时刻”;这时用来保障最低限度通信联络的系统,就  相似文献   

15.
杜建伟 《国防》2010,(9):67-67
为推动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水平、提高政府应急反应能力,河北省邯郸市人民政府日前出台两个文件,一是批准组建人民防空应急专业队伍,二是将人民防空移动指挥平台纳入政府应急管理体系。文件对邯郸人防应急专业队伍的组建与依托、编成与任务、训练和经费、各种保障等问题进行了明确;  相似文献   

16.
依据使命任务,军队承担了海上护航、海外撤侨、国际维和、人道主义救援等应急属性突出的海外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对应急语言能力提出较高需求。本文依据学界对应急语言能力的现有相关研究,系统梳理了各类典型海外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中的军队应急语言能力需求,并对各典型情境分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凝练了八项最为突出的语言保障需求,分别为语言文化信息准备、信息监测与预警、语言联络沟通、信息发布、舆情监测与应对、语言抚慰、军事行动语言、复杂情况处置,并阐释其内涵。分析了海外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军队应急语言能力的概念及要素,并根据其需求现状,从建设规划及机制体制、人才资源、语言技术和资源等方面探讨了其建设路径,以期为相关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民兵重点分队的应急防卫作战能力,10月中旬,广东省饶平县人武部按照平战结合、训用一致的原则,组织民兵应急分队、防暴分队、通信分队进行了15天的封闭式军  相似文献   

18.
金恩祥 《国防》2007,(6):33-34
所谓边境地区应急作战一体化装备动员保障能力建设,是指围绕边境应急作战任务,通过装备保障力量整合、装备保障方式结合、装备保障指挥联合、装备保障训练聚合、装备保障资源融合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将参战的所有装备动员保障分队,锻造成"应急能用、应战管用"过硬队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提升我军重点武器试验保障能力,要按照网络化、可视化的要求,以重点武器装备试验保障需求为牵引,不断创新试验后勤保障组织指挥机制及手段,狠抓应急保障力量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0.
大联勤体制下,加强应急保障力量建设,提高其面向三军的通专一体应急保障能力,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当前应急保障力量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应急保障力量编成、装备物资、联合训练、战备方案、管理制度及经费标准等重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应急保障部队建设实际提出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