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江 总书记在一次会议上告诫人们 :“特别让我感到痛心的是 ,有的人表现一直是好的 ,快到离休退休了 ,本来可以功成名就 ,很好地安度晚年 ,最后却搞得身败名裂。”一些原来对人民有功 ,受人民拥戴的“好官” ,经不住各种严峻考验 ,纷纷落马 ,来势很猛。不仅一大批老干部泪洒黄昏 ,更有许多优秀中青年干部走向反面。“好官”落马现象 ,教训极为深刻。识人偏 ,是“好官”落马的教训之一。“好官”大多有“红色档案” ,他们中有的是英雄、模范、功臣 ,有的是能人、名人、红人 ,有的是企业家、改革家、政治家 ,口碑比较好 ,名望比较高 ,成就比较…  相似文献   

2.
原因之一:识人不准,埋Z人才。就全局的情况看,人才和人才苗子并不缺乏,问题就在于有些领导没能发现人才。领导识人不准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缺乏识人的慧眼。伯乐识良马,英雄识英雄。正确用人是领导工作的要旨,而准确识人又是正确用人的前提。许多出类拔苹、事业成功的人士,在谈及自己的成长过程时,都强调在关键时候多亏某某领导发现和重用,倘若不然,绝对不会有今天的成功。第二,识人选人范围大窄。有些领导整天坐在办公室里,眼睛里只有身边的几个人,不深入基层,不接触全面,空发“人才难得”的感叹。人才不可能都在领…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东台市人武部政委朱靖明为官清廉,给我们留下了一串串动人的故事。 建房难,分房更难。朱靖明说:“只要领导不存私心,再难也不难。” 1993年11月,人武部干部宿舍楼竣工了。可到分房的时候,部领导却抓耳挠肋。新楼只有16套房,而人武部现有干部15人,职工9人。假如全部安排给干部,只能解决1名职工的住房。在分房会上,朱政委  相似文献   

4.
姚春晨 《东北后备军》2005,(7):F002-F002
辽宁某预备役师针对以往存在的重兵轻官,重基层轻机关,点兵不点官,识兵不识官,训兵不训官,考兵不考官的现象,在《预备役军官法》颁布10周年之际,他们组成联合考核组,对全师千余名预任军官进行了全员考核点验。通过回营点验,理论考试,体能测试等形式,达到了以考促训,  相似文献   

5.
人生的本能,就是贪多求全,几乎什么都想做加法;而人生的智慧,则是节制有度,善于给自己做减法。 对欲望要做减法。人有很多欲望,如官欲、财欲、名欲、色欲等,有些欲望通过努力能实现,有些欲望则无法遂愿。无法遂愿时,欲望就成了痛苦的渊薮,欲望越大,痛苦越甚。独臂英雄丁晓兵就深谙此理,他在El记里写道:“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  相似文献   

6.
马俊 《政工学刊》2002,(9):60-60
近 日翻阅史书 ,看到这样一则故事 :宋朝吕元膺在做东都留守时 ,一次与一位掌管钱粮的下级奕棋。当吕元膺抽空去处理紧急公务时 ,这位钱粮官趁机偷换了一颗棋子 ,最后赢了这盘棋。吕元膺当时对此虽有察觉 ,但并未吭声。过了一段时间 ,吕元膺借故把此人调离身边 ,并预言此人终将因贪污而获罪。后来果然被言中 !笔者在赞叹吕元膺识人慧眼的同时 ,不禁由那位钱粮官的蜕变而想起一句古话 :“不矜细行 ,必累大德。”意思是说 ,平时不注意小节 ,必将有损于道德修养 ,甚至犯下大错。“小节” ,通俗来讲 ,主要指一些不起眼的小毛病、小心眼、小动作…  相似文献   

7.
古刹擒魔     
在山西大同县吉家庄乡一个叫马头沟的地方有座寺庙,叫龙凤寺,寺庙正殿大堂里供着如来大佛。许是这些“普渡众生”的菩萨也识好歹,1999年11月15日,被公安部督捕、山西省一号目标团伙首犯、大同市带黑社会性质、血债累累的犯罪团伙头目王顺就“栽”在慈眉善目的大佛面前,而且是栽在民兵手里。真可渭:菩萨识恶人,擒魔看民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眼下人格最低的要算是“跑官”的。这些人不学无术,抱着“不跑白不跑,跑了不白跑”、“只要敢伸手,乌纱保证有”的决心成天打听某书记、某部长和谁是亲戚,和谁最要好,和谁是老上下级关系,有什么嗜好,然后挖空心思打通“关系”,摧眉折腰、厚颜无耻地进行“感情投资”,只为无官的谋得一官半职、有官的获得升迁重用。事实上跑官要官之所以在有些地方、有些单位形成风气,关键是“跑”了之后有人给官。如果跑官要官的人要不到官,甚至本来可以提升的也因为伸手要官而不予提升,那谁还会再去跑官要官呢?史载北宋王旦当宰相时,…  相似文献   

9.
“军嫂”伴哥“守”军营─—志愿兵家属“半随军”现象的忧与思刘田文,刘汉兴现象令人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部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志愿兵家属“半随军”现象当属其一。你不妨留意一下部队家属区,在上下班来来往往的“尉”、“校”官行列里,也令人醒目地增加...  相似文献   

10.
外军幽默     
新兵:“报告值更官:“呵生活不象市民那样舒服。” 新兵: “长官.你应当知道,我们士兵是来保卫国土而不是来吃国土的。”,饭里有砂子。” 这是常有的事,军营外军幽默~~  相似文献   

11.
状态,是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形态。对于领导干部来说,状态就是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劲头。而领导干部“不在状态”,就会“在其位”不“谋其政”,不能履行“官”的职责,反而会产生一些群众不欢迎的“官”。领导干部“不在状态”,容易产生一些“无能官”。俗话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怎么造福?要靠科学的发展观。科学的发展观从哪里来?只能从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中来。而领导干部“不在状态”,学习就会静不下心,坐不下来,学不进去,官升了知识不升,位置高了素质不高。这样的官只能是“无能官”,“造福一方”只能是一句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基层部队由于种种原因,战士们有意无意地与带兵干部拉开距离,一些单位出现了“兵离官”的现象。如果说“官离兵”主要表现为官与兵之间有形的“空间距离”,如本在同一口锅中吃饭,偏要搞个“干部桌”;而“兵离官”主要表现为兵与官之间无形的“心理距离”,战士从心理上、情感上疏远干部,干部想贴贴不上,想靠靠不拢。“兵离官”现象是新时期官兵关系出现的新问题,对部队建设的负面影响较大,应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3.
有一天,在济南千佛山麓,一位身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官服的魁伟军人,接受一名地方记者的提问:您最喜欢的是什么?将军扫了一眼面前的训练场,望着一排排征尘未洗的“后备军”,他回答:“最喜欢给非军人颁发习武奖杯!”济南水泥厂厂长、民兵团长穆嘉梁,正是从这位将军手中捧走奖杯的人。“谋在人先”几年前的一天下午,穆嘉梁经过厂武装部办公室门前。蓦然,他  相似文献   

14.
基层干部“四要”  一、解决“重做官、轻做事”的问题 ,要清白为官 ,踏实干事 ,强化对事业的追求。基层干部的敬业精神如何 ,关系到基层建设的质量。当前 ,一些基层干部刻意地品尝做“官”的味道 ,喜欢作指示 ,乐于听汇报 ;喜欢吼一吼、镇一镇 ,忘记了与战士实行“五同” ,忘记了“战友战友亲如兄弟”的传统 ;学着别人迎来送往 ,忘记了踏踏实实干工作。小“官”做成了大“官” ,该干的大事成了小事。为此必须强化对事业的追求 ,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一 )树立远大的志向 ,坚定的信念。这是正确为“官”的前提和保证。古人云 :“为世忧乐…  相似文献   

15.
笔者走访了一些县、市人武部和预备役团队,都很注意从材料里学习友邻单位的经验。跑的单位多了,材料堆里见官不见兵的现象,显得极为普遍。如一份“表彰抗旱救灾中的先进个人” 的通报,通篇都是姓名前冠带“长”字的。这令人很费解:难道我军的后备力量建设就没有“兵”的一份功劳?!这也令人担忧:无兵怎能事业兴!  相似文献   

16.
干部在军队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决定了各级党委在准确识人、公道用人上的责任和义务。各级政治机关具有干部使用的建议权。因此 ,准确识人 ,为党委、首长公道用人提供可靠依据 ,则显得尤为重要。在识人过程中 ,容易产生四种偏差 :(一 )视角差。对人的看法上往往容易产生一些偏见。一曰“近视” ,即把识人用人的着眼点 ,放在自己“目力”所及的小范围内 ;二曰“短视” ,即把识人用人 ,局限于眼前利益或个人局部利益上 ,缺乏长远眼光 ;三曰“斜视” ,即不能辩证识人 ,把德与才、优点与缺点放大或缩小来看。(二 )地位差。多数情况下 ,领导…  相似文献   

17.
军事纵横     
大显身手的“微光夜视镜” 一个漆黑的夜晚,在我边镜线上,几个武装匪徒在夜幕掩护下悄悄窜入我国镜内。正当他们暗自庆幸偷越成功的时候,我边防战士突然出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他们生擒活捉起来。 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我边防战士是怎样“识妖辨怪”的呢?难道他们真的有一双“火眼金睛”?原来,他们人人戴着一副特制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0个基层连队的调查,发现有的带兵人工作标准不高,精神状态不好,自身干劲不足。一是缺乏闯劲。在困难面前,只看到挑战,看不到机遇,干工作也是畏首畏尾,束手无策,甚至强调一些客观原因,怨天尤人,“官难当,兵难带”一时成为基层管理中的热门话题。二是缺...  相似文献   

19.
有的人认为,“在人武系统干,压力不大,工作轻松,比在作战部队舒服多了。”也有的人认为,“人武部的干部每年也就是征兵的那段时间忙点,平时闲得没什么事……”。 然而,当你深入到军分区的工作中去,当你和人武部的同志“亲密接触”一番,耳闻目睹的却截然不是那么回事,恰恰相反,我们却时常听到他们说:“难!”“忙!”“忧!” 这每一个字里都交织着矛盾和困难,这每一个字里又汇聚着人武系统干部的努力和艰辛。为此,济南军区政治部的李居清、吴四清、徐强同志通过专题调查有关人武干部,试图为排解“难、忙、忧”“把脉问诊”,期望能引起大家更多的关生。正如某军分区一位主要领导所说:“我们不怕当前武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可怕的是不敢正视和面对这些问题与矛盾。”我们期待并相信,有了大家的共同关注,共同努力,一些人武干部的“难、忙、忧”,将会逐步地远离我们。  相似文献   

20.
素有“北部湾畔钢铁卫士”之称的安铺民兵连,组建47年来,坚持高标准建设连队,努力抓好新形势下民兵工作“三落实”,使这颗南海之滨的明珠放射出更加璀灿夺目的光芒。 优化组织 铸造队伍 今日民兵组织难落实,具体表现为“三难”:人员落实难、经费筹措难、活动开展难。安铺民兵连优化组织结构,适时整编,变革活动方式,确保队伍的相对稳定。 1994年3月,有个街道办事处纸上“编”兵,花名册里名不副实。连队领导发现问题后,通过镇政府通报批评这个街道办事处干部责任人“渎职”,并就此事制订出“四优先、三不编”整组制度:长期在位的优先,素质好的优先,复退军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