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体系仿真实验的能力不足、手段不够等问题,通过梳理仿真实验与装备论证的关系,提出应聚焦如何将型号装备融入体系作战这一实验难题,给出面向"超网络+"的装备体系作战运用仿真实验理念;从目标系统分析、作战效果分解、装备灵活组配、行动过程分析、体系评估优化等五个环节,提出解决途径及其相应实验能力;结合能力支撑关系,构建装备体系作战运用仿真实验框架,为进一步提升作战实验能力以支撑装备论证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现代作战实验仿真体系结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现代作战实验的仿真体系结构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当前仿真体系结构存在的不足之处;其次概括了高层体系结构所具有的优势;接着设想了建立现代作战实验仿真体系结构的途径;最后指出了现代作战实验仿真结构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4.
5.
构建仿真战例软件支撑环境是将仿真战例推向实用的一项重要工作。以联合作战仿真实验系统及相关基础资源为依托,提出了一种支撑仿真战例设计运行的工具、服务和终端应用环境,包括仿真模型数据层、仿真系统层、仿真战例服务层和用户终端应用层四个层次。在配置部署上分为实验用户层、实验服务层和技术开发平台层,可支持实验室紧耦合式、实验室松耦合式和研究员自助式三种实验应用。 相似文献
6.
7.
后勤装备体系研究涉及体系需求研究、体系结构研究、体系验证评估研究以及体系研究支撑环境等内容,是一个复杂巨系统的论证过程,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和高度自动化的工具来支撑。综合利用理论分析、建模与仿真、实验与试验、综合集成研讨与推演等方法,对后勤装备体系的总体构成、规模结构、配比结构、技术水平、整体效能以及相关的经济和管理活动,进行分析评估是最佳的选择。借鉴国内外先进、成熟的技术,开发用于支持装备体系研究的软件系统,是后勤装备体系设计规范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简单介绍基于仿真的采办和高层体系结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 ,针对我军装备采办的特点和要求 ,以陆军装备自行高炮为例 ,提出了应用高层体系结构仿真技术加强装备论证研究中体系需求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复杂性导致了作战试验想定空间巨大、试验次数呈指数增长、作战影响因素交织以及因果关系难以发现等问题.以两栖装甲装备作战运用为背景,采用现代试验设计方法进行试验,通过采用专家知识进行定性分析,抽取重要因素,缩减想定空间;在缩小的想定空间中,进一步采用正交分析、极差分析等方法对试验进行进一步探索,进而获得试验结论.试验所得结论比较符合当前理论研究,说明试验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1.
江宏明 《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11,(5):59-61
武器装备命名研究在我国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宏观上分析武器装备命名的特点有助于确立新课题的框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总体而言,武器装备命名有着政治、军事、民族、历史四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对陆军武器装备建设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沈扬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6,20(1):1-7
为全面落实我军军事战略方针和军队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确立我军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以及军队建设的总方向与目标,提出了陆军武器装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陆军武器装备建设依据、建设标准和建设目标,强调按一体化联合作战样式建设陆军武器装备,并提出了陆军武器装备建设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3.
14.
15.
通用装备机械液压系统综合检测试验平台的设计与研制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针对目前通用装备保障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保障设备通用性差、综合功能弱、机动性能差及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划类分组、综合集成、一体通用"的设计思想,研制了可完成军械、装甲、工程、防化、车辆、陆军船艇等装备机械液压系统技术状况检测与评估、故障诊断、部(元)件修后试验与质量评估、信息管理等功能的综合机动平台。重点阐述了平台各系统的设计思想、硬件组成及软件框架。实际应用表明,该平台具有"广谱"、"广域"和"全时"的能力,其推广使用将为通用装备保障由"基于型号"向"基于能力"的建设转型提供成功示范。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优化方法不能有效考虑部队需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QFD)的武器装备使用需求映射方法,给出了部队需求和武器装备性能指标自相关性的处理方法,并使用松弛系数法保证了最优解集的寻求与重点需求的优先实现。结合实例对该方法的实用性和反映部队需求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既克服了传统需求分析侧重于论证人员的推理而对实际使用方的需求考虑不足的弊端,又充分体现了"用户"为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18.
军械装备保障模拟训练系统集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大多数军械装备保障模拟训练系统指技分离、功能单一和技术体制各异的现状,从转变军械装备保障模式这一目标出发,研究并明确了军械装备保障模拟训练系统集成的目标和内容,提出了网络化智能集成思路,并初步构建了集成系统的结构。通过对现有的军械装备保障模拟训练系统的集成,能够满足多样化装备保障任务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面向装备作战仿真的智能机动模型的设计与实现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装备作战仿真领域中的智能机动模型的特点出发,结合机动过程中的天候、道路和敌情威胁等影响因素,利用模糊控制技术,构造了智能机动模型的知识库、推理机,同时,本文对外部环境因素和机动速度控制量分别进行了模糊化和反模糊化,有助于指挥员迅速制定机动方案,对人不在环的装备作战仿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