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5周年,纪念粟裕同志诞生85周年的日子里,本刊首次公开发表《陈毅传》编写组、《粟裕军事文集》编辑组考订的粟裕同志的一篇重要军事论文——《山地作战问题》及他们的考订文章,这是陈毅、粟裕军事思想研究中一项新的重大成果,也为研究抗战后期我军大兵团山地作战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一份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2.
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被誉为“常胜将军”。他和楚青的爱情故事也如他的戎马生涯一样,起伏曲折,欲擒故纵,富有传奇色彩,令人称奇,也能给人诸多人生启迪。 1938年春,粟裕任新四军二支队副司令员。一天,他去军部教导队挑选学员,准备充实到支队机关。 一进教导总队,粟裕发现一个姑娘正在教室里静声屏气写毛笔字,走过去一看,“还我河山”四个娟秀的大字印入眼帘。他禁不住脱口赞道:“好一个‘还我河山’,写得好!” 写字者闻声转过身来,却是一位端庄、秀气的姑娘,倒把粟裕弄得一愣。 “这是粟副司令员。”陪同者介绍说。 “首长好!”姑娘脸一红,立即大方地立正问好,毫无扭怩做作之态。 这位姑娘就是后来成为粟裕夫人的楚青。当时她名叫詹永珠,是教导队学员。 教导队帮粟裕挑了十多名学员,有趣的是,楚青也在其中。在仔细的了解和交谈中,粟裕发现楚青学习刻苦,成绩优秀,而且回答问题快速简捷。这一切,都给粟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离  相似文献   

3.
在1948年的豫东战役中,一位德高望重的军事家对粟裕有过这样的评论:"打这样的大仗,我是做不到的,没有这样的胆识,没有这样的气魄."  相似文献   

4.
粟裕同志是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是我党我军优秀的领导人和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他的一生是伟大的光辉的一生。粟裕以其赫赫战功和对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卓越贡献而名垂史册,并以其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以及实事求是、勤于思索、谦虚谨慎等美德为后世所景仰。粟裕辞世虽已多年了,但人们一直并将永远怀念他,颂扬他,学习他的风范,研究他的思想。我学习《粟裕军事文集》、《粟裕战争回忆录》这两部杰出著作以及《一代名将》(本文中的引文,凡未具体注明出处的,均出自这三本书,不再一一详注。)等反映他一生光  相似文献   

5.
粟裕最感紧张的三次战役指挥●朱楹解放战争中,粟裕运筹帷幄,精心策划,常常一连数日、十数日彻夜不眠,精神处在高度紧张状态。但是,在众多战役中,粟裕最感紧张的有3次,这就是战争初期的宿北战役,转入战略反攻后的豫东战役,决战阶段的淮海战役。这3次战役的共同...  相似文献   

6.
陈毅粟裕宿北战前会合考温镜湖1946年12月的宿北战役,是华东战场上继苏中七战七捷后又一重要战役,也是华中野战军与山东野战军自合以后第一次在战役上协同作战。在战役发起前。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在鲁南的陈毅和在苏北的粟裕会合在一起,共同组织指挥了这一...  相似文献   

7.
粟裕与攻台作战的准备胡哲峰攻台作战是解放战争末期和新中国建立初期,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准备实施而没有实施的一次重大战役。从1949年6月至1950年6月整整一年间,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对这一战役进行了认真而紧张的战略筹划。在中央军委的指导下,具体担负攻台任务...  相似文献   

8.
在贵州省凤冈县蜂岩镇的乌江支流珲塘河上,有一处绝妙的旅游探险好去处——一线天大峡谷。这条大峡谷位于凤冈县著名的佛教圣地万佛山脚下,河水在穿越高达1406米的万佛山时,象一把利剑把大山一劈为二,形成了一条长约10公里的大峡谷。整个峡谷平均宽度不足30米,最窄处仅8米,两边是悬崖绝壁,深达数百米,人站  相似文献   

9.
渡江战役的作战部署是逐步形成的,其间因采纳了粟裕的合理建议几经调整而日臻完善,从而在决策指挥层面为人民解放军夺取战役的全胜奠定了基础。第三野战军的渡江作战是整个渡江战役的重心,“由南京两翼重点突破,东西对进,截断京沪和京杭路,围歼逃敌”这一渡江作战部署,正是粟裕等人关于渡江战役构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一代名将粟裕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位大将之一.他不但雄才伟略、骁勇善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且立德立言,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极为珍贵的著作:<粟裕战争回忆录>.粟裕的妻子楚青这样评价:"这部呕心沥血之作,凝结了粟裕同志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深刻理解,对战争规律的认真探索,以鲜血换来的作战实践经验以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贞."  相似文献   

11.
在人民解放军60多年的生涯中,产生了一大批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的将军,如果把他们比做夜空中灿烂的群星,粟裕就是这中间最为璀灿夺目的将星之一。在民主革命时期20多年的岁月中,粟裕从默默无闻的普通一兵成长为一名杰出的独当一面的战区指挥员,其中的原因很多,除了对革命事业坚定的信念之外,久经沙场,历经磨难,不屈不挠,大智大勇,这些都是他成为高级指挥员的条件。然而,作为杰出的高级指挥员,似乎还不够。笔者从粟裕留给我们的战争回忆录和军事文集以及他的许多战友的回忆文章中,发现他在战争实践  相似文献   

12.
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反“扫荡”与反“清乡”斗争──纪念粟裕大将逝世10周年周蔚昌1984年4月中旬的一个上午,阳光温煦,一艘小型江轮离开南京下关码头,徐徐东驶,在燕子矶附近江面停了下来。这时,粟裕大将的亲属紧靠船舷,俯下身去,庄重地把粟裕大将的部分骨灰撒...  相似文献   

13.
解放战争时期,陈毅与粟裕统率华东野战军,驰骋华东战场,逐鹿中原大地,南征北战,东讨西伐,创建了盖世殊勋,彪炳史册,为后人所敬崇。当时,我在华野参谋处任参谋,常在作战室值班,常去陈粟处挂图,常随首长行军,掌握路线,而且曾单独随陈毅去陕北杨家沟和河北西柏坡,随陈粟去河北阜平陈南庄,对陈粟首长的军事思想、指挥艺术和统帅风范,产生了由衷而朴素的敬仰之情。在这里,仅记述几个光辉的片断。一、配合默契,难得的一对好搭档1947年1月,华中和山东野战军合并为华东野战军,两大机关同时合二为一。中共中央确立了以陈毅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为…  相似文献   

14.
粟裕与军事科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粟裕大将是一位马克思主义的军事家、战略家,是叶剑英元帅创建军事科学院的第一助手。1972年,叶帅因为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等重要领导工作,就把军事科学院院长兼政委的工作给辞掉了,由粟裕同志接任军事科学院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宋时轮同志为院长、第二书记。因为当时正处于文化大革命当中,军事科学院被破坏得很厉害,面临着相当于第二次建设的局面。这个重建工作,应该说是在以粟裕同志为首的院党委领导下搞起来的。我在粟裕同志直接领导下工作是在1975年秋。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后期,由于军事科学院遭…  相似文献   

15.
经中央军委批准撰写和审定的《粟裕传》,现已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发行。这对缅怀粟裕同志的光辉业绩,学习他的高尚品质和宝贵的军事理论遗产,更好地继承他的未竟事业,繁荣我国的无产阶级军事科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粟裕同志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杰出的军事家。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荣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于 1907年 8月 10日出生于湖南省会同县一个少数民族侗族家庭。 1924年在湖南省立第二师范读书时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 1926年 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  相似文献   

16.
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曾五次赋予粟裕战役指挥和机断专行的权力。1946年,山野、华野集中行动,毛泽东电示:"在陈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战役指挥交粟负责";孟良崮战役前夕,毛泽东电示粟裕:"当机决断,立付施行,我们不遥制";豫东之战中,毛泽东电示:"情况紧张时独立处置,不要请示";济南战役前夕,毛泽东两次指示:"全军指挥,由粟裕担负";淮海战役中,毛泽东授权粟裕"机断专行,不要事事请示",这些授权为粟裕指挥一系列战役取得辉煌胜利创造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人民解放军之所以能在淮海战役这场空前规模的大决战中取得胜利,与中央军委采纳了粟裕的一系列建议密切相关.<周恩来传>在评述1948年5月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采纳了粟裕提出的华野三个纵队暂不渡江,集中兵力在中原打大仗的建议时,明确指出:"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构成了以后淮海战役设想的最初蓝图."  相似文献   

18.
宝马与战将     
笔者在粟裕大将诞辰95周年之际,从他当年的警卫战士、上海虹桥路某干休所离休老干部黄启英处,采访到一位革命老区民兵——石永高为粟裕献宝马、战日寇的国防传奇。 江苏省大丰市东灶乡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1940年秋天,石永高家的母马产下了一匹皮毛锃亮、四肢有力、长相俊美、气度不凡的灰色马驹。 小马驹长得飞快,既通人性又灵巧健  相似文献   

19.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曾赞扬粟裕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故能取得伟大胜利。毛泽东在召见粟裕时曾说,我们的英雄回来了,欢迎你粟裕同志。毛泽东还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下第一功。解放战争初期,粟裕依据中央军委的战略方针和企图以及华中野战军担负的任务,结合华中战区的实际,对与战争有关的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科学分析比较后,建议华中野战军主力先在苏中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西移淮南出击蚌浦线。经中央军委同意,结果,在50天时间内,华中野战军主力3万多人,面对国民党军12万多人的进攻,采用灵活机动的作战方法,取得苏中七战七捷的辉…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陈毅、粟裕曾在这里留下战斗足迹;这是一片深情的土地,一部《柳堡的故事》和一曲《九九艳阳天》,把宝应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拥军支前的故事传遍了神州大地。纪春明一踏入这方水土,就没有辜负宝应90万军民的期望,一手抓经济,一手抓国防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宝应县首次被命名为省级双拥模范县;预备役团队政治建设迈上新台阶,上级推广该团抓基层政治教育的经验;他首次被授予预备役上校军衔。预备役团团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