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长久以来,英国与西班牙就直布罗陀的归属问题一直不能很好达成协议。前不久,西班牙与英国的外交大臣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举行会晤,经过漫长而艰辛的谈判后,双方终于为直布罗陀归属问题给定了期限。英国外交大臣杰克·斯特劳和西班牙外交大臣约瑟夫·皮克发表了联合声明,双方同意在2002年夏天前达成协议。  相似文献   

2.
寒丁 《当代海军》2002,(2):31-32
2001年年末,有关直布罗陀归属谈判的消息不断传来。11月初,西班牙首相斯纳尔和英国首相布莱尔经过会商后召开记者招待会表示,两国一致同意解决存在并争议近300年之久的直布罗陀问题。11月下旬,英国与西班牙外交大臣发表联合声明,同意在2002年夏天结束前达成解决直布罗陀归属问题的协议。  相似文献   

3.
11月20日,英国与西班牙两国外交大臣发表联合声明,同意最迟在2002年夏天前达成协议,最终解决直布罗陀的归属问题。据英国《卫报》报道,英国外交大臣杰克·斯特劳和西班牙外交大臣约瑟夫·皮克11月19日在西班牙港口城市巴塞罗那举行会晤。经过艰苦的谈判,双方最终确定了解决直布罗陀问题的最后期限。这场长达300年的领土主权纷争终于有望画上句号。联合声明宣布,最后的协议将“涵盖从合作到主权归属等所有重要的问题”。为了显示谈判诚意,西班牙在会谈中还同意增加直布罗陀地区的电话线路,并改善当地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德国在西线"闪电"般的胜利令人震惊。法国情报机构差强人意的表现是其在西欧战场迅速沦陷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法国的情报官员对"D计划"所依赖的比利时与荷兰的国防状况及政治立场几乎毫不知情;对希特勒进攻时间的判断尽管较为准确却未能发挥作用;其在战前对德军突破地点的致命误判更直接导致了盟军在短时间内溃不成军。法国情报机构在战前的低劣表现,主要是因为自身面临的诸多困难与挑战,希特勒对盟军成功实施战略欺骗,以及盟军作战计划对法国情报工作产生的消极影响等。  相似文献   

5.
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决定性战役之一的英伦空战发生1940年夏。当时,希特勒法西斯侵略魔爪伸向了英国。对于英国来说,这是面临一个多世纪前拿破仑进攻英国的威胁之后的又一个新的危机。由于英国孤军奋战而且准备不足,形势岌岌可危,丝毫不容乐观。希特勒也看到了这种对英国极为不利的局势,认为这时的英国已不堪一击,德国在西方没有可以和它争霸的力量,便准备转移兵力东击苏联。为了避兔两线作战,首先在政治上拉拢英国,诱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事实表明 ,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美国的正式参战 ,是导致纳粹德国覆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说 ,“美国因素”始终是希特勒德国在制订和实施其侵略计划时必须考虑和难以回避的重大难题之一。研究并弄清这一问题 ,对于我们今天在冷战后新的世界形势下 ,深入探讨战争与和平问题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英空军对德国战略目标的轰炸,摧毁了德国的战争潜力,破坏了希特勒整个战争计划,直接、间接地支援了各个战役方向的作战行动,对整个战争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认真研究美英空军对德国的战略轰炸,对于加强我国空军建设和运用,做好反空袭的军事斗争准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美英对德国的战略轰炸,打乱了德军统帅部总体战略指导,使德军把本来主要用于进攻作战的兵力转用于防御作战,大大减弱了主要战役方向进攻作战的能力1943年6月,美、英对德国战略轰炸的第一个目标是德国主要工业城市…  相似文献   

8.
希特勒是哪国人?看到这个标题,也许大家会大惑不解:希特勒,不是德国人吗?不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那个德国元首吗?是的,他是德国人,可是,他有没有可能成为一个没有国籍的人呢?这不是哗众取宠,也不是空穴来风。据英国《泰晤士报》3月12日报道,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谴责德国城市不伦瑞克的管理者在1932年2月26把希特勒任命为公职人员,让希特勒成为不伦瑞克文化和土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美国学者在伦敦档案局查阅资料时发现,英国皇家空军曾计划劫持希特勒。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越来越多的人反对战争。刺杀战争祸首的计划也一再制订出来。其中,英国情报部门决定首先解决希特勒。据英国皇家空军情报部门掌握的情况,希特勒外出常乘坐“神鹰”4引擎飞机。鉴于此,皇家空军道格拉斯上将和哈里斯少将进行一番秘密策划,决定利用内线,将袭击希特勒座机的着陆点定在英国福克斯附  相似文献   

10.
“飞镝战术”封锁苏伊士运河1941年2月,希特勒任命隆美尔为德国驻北非远征军司令,统一指挥德、意兵团。抵达利比亚的黎波里后,隆美尔从3月24日开始发动向埃及的进攻,准备夺取苏伊士运河,切断英军依赖运河实施的作战保障。为此,隆美尔制订了两套作战方案,一是以坦克装甲部队进攻并夺占苏伊士运河岸,特别是塞得港;二是出动空军部队对英军进行运河运输的“老虎计划”实施打击。因为1940年夏秋时节,德国第10航空军参谋长哈林豪森少校及首席作战参谋科瓦列夫斯基上尉首创了德国新型He-111轰炸机的“飞镝战术”,即  相似文献   

1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希特勒的战车将欧洲的一个个小国碾得粉碎,强大的法兰西也经受不住法西斯德国一个半月的冲击,在贡比涅森林屈膝投降了。然后,希特勒集中2000架战斗机、轰炸机发动了不列颠之战,大批德军云集英吉利海峡,准备实施横渡海峡的“海狮行动”计划。在德国飞机的狂轰滥炸下,英国航空工业中心考文垂被夷为平地,伦敦等大城市也是满目疮痍。大英帝国处在危急中!到1941年10月,欧洲的战争已经打了两年,华盛顿的国会山上,仍被孤立主义情绪所笼罩,罗斯福总  相似文献   

12.
当昏庸无能的捷克总统哈夏”满怀信心地把捷克人民和国家的命运交到德国元首手中”后,希特勒自以为获得了一艘巨大的大陆航空母舰·35个捷克步兵师.且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堪称欧洲一流。 他首先把作战地图上的进攻箭头指向了但泽和波 波兰位于欧洲东部·东接苏联。西临德国,南界捷克斯洛伐克。北濒波罗的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德国法西斯对波兰的侵略.是希特勒妄图称霸世  相似文献   

13.
二战初期,纳粹德国的铁蹄在欧洲肆意践踏。1940年6月法国败降后,德国实施“海狮计划”,准备大举进攻英国。此时的英国处境十分危急,特别是在德国海军潜艇“狼群”般的攻击下,它赖以生存的大西洋海上运输线极为脆弱。这期间,纳粹元凶希特勒还要“把丘吉尔脖子上的绳索再勒紧一扣”,派出以“俾斯麦”号为首的两艘巨型战列舰进入大西洋,进一步扼杀英国的海上运输线。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向协约国求和遭到拒绝后,准备发动新的进攻,然而,这时却出现了灾难性的“西班牙流行性感冒”。此病使作战双方深受其害。在德国,有40万人死于该病;在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病倒了,仅英格兰平均每周死亡达4482人;在法国巴黎,平均每周有1200人丧生;在美国,有近50万人死亡。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士兵更产生了厌战情绪,士气低落。尤其是德军,许多士兵逃离战场,  相似文献   

15.
希特勒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中有一个绝密的附录。这个附录估计,苏联陆军为一百八十二个师,除四十一个师用于应付亚洲边界的紧张局势外,只有一百四十一个师可用于对德作战。德军的整个作战计划,就建立在消灭苏军这一百四十一个师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一名双重间谍曾在二战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自告奋勇要实施暗杀行动,将德国纳粹头目希特勒置于死地,但英国军情5处却毅然拒绝了他的这番好意。  相似文献   

17.
德国进攻苏联失败,真正原因是德军将领们后来无数次地承认那样,是低估了苏联军民坚强的意志力和巨大的经济军事潜力.希特勒和他的将领们是用对待沙皇俄国的老眼光看待苏联,对苏联战前建设的巨大成就极其无知.  相似文献   

18.
提起希特勒的“巴黎大炮”(又称“炸巴黎”),知道的人可能不少。然而,对希特勒曾下令制造比“巴黎大炮”更大的“多拉”巨炮,就鲜为人知了。希特勒上台后,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企图称霸世界。他最早想的是进攻法国。但法国早从1928年开始,在法德边界筑起了世界闻名的马其诺防线,全长390公里。钢筋混凝土工事的顶盖达3.5米厚,装甲炮塔厚度达300毫米,可抗两发直接命中的420毫米迫击炮弹。因此,马其诺防线就成了希特勒德国攻击的第一个目标,于是他命令重新制造比“炸巴黎”更大的超级武器——“多拉”巨炮。希特勒为什么想首先干掉法国,这得从…  相似文献   

19.
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9月3日,英、法两国先后对德宣战.波兰人民虽经顽强抵抗,终因武器装备和战术技术落后等原因,敌不住德军的闪电进攻,不到一个月,首都华沙就落入敌手.  相似文献   

20.
历史的巧合     
拿破仑于1804年执政,希特勒上台在1933年,二者时差129年。拿破仑于1809年占领维也纳,希特勒攻入维也纳在1938年,时差也为129年。拿破仑于1812年进攻俄罗斯,希特勒是1941年,时差又是129年。拿破仑于1816年被打败,希特勒是1945年,时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