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航天仿真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天仿真已从最初的导弹飞行仿真逐渐扩展到卫星飞行仿真、航天飞机仿真、载人飞船仿真、火箭飞行仿真等。根据航天装备论证、研发、应用的过程,重点评述了航天装备体系仿真、航天工程仿真、运行仿真及航天训练器仿真。  相似文献   

2.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我谨代表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对此表示热烈的祝贺!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再一次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骄傲,也是我们国防科技工业共同的骄傲。  相似文献   

3.
《国防科技工业》2007,(7):F0004-F0004
北京航天测控技术开发公司是航天科工集团直属的高科技企业.是我国航天自动北测量与控制预先研究技术总体和研究开发单位、有关领导部门通用测试技术专业组挂靠单位、测试专业组主要成员单位。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测控中心和武器装备测试维修保障中心。  相似文献   

4.
“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建设实力雄厚、现代化、技术一流的航天发射中心,不断推进航天强国战略发展步伐。本文辨析了世界一流航天发射中心的概念和所具备的特征,并从先天优势、发展实力、组织管理等方面分析了航天发射中心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出了现役航天发射中心转型发展对策,为航天强国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中国军转民》2007,(7):F0004-F0004
郑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位于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系中国航天时代电子长征火箭技术股份公司下属的集开发,科研、制造和销售为一体的,以航天电连接器。电子仪器和电缆网为主导产品的企业.是航天军用电连接器和电子仪器的专业研制生产单位.中国军用电子元器件重点骨干企业。  相似文献   

6.
铭记这一刻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刻。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3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后.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举世瞩目的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了圆满成功,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由此跨入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RPV框架(resources,processes,values)分析航天民品开发问题。分析发现,航天民品所需的能力与军品截然不同,不是技术问题或者组织问题,需要企业从战略层面的高度来看待航天民品业务的开展,在资源、流程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加以保证和支撑。  相似文献   

8.
向祖国致敬     
金秋是美丽和收获的季节.2005年的秋天,全国人民期待已久.全世界瞩目的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这表明,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又有了巨大的进步。在这令人欢欣鼓舞的时刻.我谨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向执行飞行任务的两位航天员以及参与载人航天工程的全体科学技术人员、干部职工、人民解放军指战员表示衷心的祝贺.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天测控网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测控网的基本知识航天测控系统是航天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航天器飞行状态进行跟踪测量并控制肮天器运动和工作状态的专用系统,简称航天测控网。航天测控网通过对航天器的跟踪测量、监视、控制,来测定和控制航天器的运动、检测和控制航天器上各种装置和系统的工作、接收来自航天器的专用信息,以及与载人航天器的乘员进行通信联络。航天测控网的主要任务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一是跟踪测量运载火箭、航天器的飞行轨迹,获取各分系统的工作和  相似文献   

10.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了,在这举国欢腾的时刻,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航天局局长、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栾恩杰。他难抑心中的激情,就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重要意义,“探月工程”及其目标,航天活动的下一步发展等重要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11.
吴勤 《现代军事》2008,(12):40-44
前苏联以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后盾.成为唯一能与美国在太空相抗衡的超级大国。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由于经济困难.其军事航天实力几乎损失殆尽.航天工业面临崩溃的危险。随着经济的复苏.俄罗斯决心以航天作为其军事复兴的突破口.投入巨资以重筑航天辉煌。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将军地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说明党和国家各方面事业都要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来谋划和展开。作为科技创新的摇篮,航天科研院所如何凝聚起"军"与"民"的强大合力,推动我国航天民用产业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也成为了新时代军地协同发展的目标和要求。航天科研院所应该顺应新时代发展的趋势,秉承"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宗旨,切实做好航天民用产业深入发展的各项工作。本文将围绕新时代军地协同发展的要求以及新时代航天民用产业发展优势进行分析,为航天科研院所的民用产业发展提供一些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从航天装备发展各历史阶段不同军民交互模式的表现形式和形成机理看,航天装备军民融合式发展模式最大优势在于实施军民两用技术战略,建立军民一体化的航天工业体系。着眼国际发展趋势,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特点的航天装备军民融合式发展模式,需要从环境要素和资源要素两个方面着手,加强组织体系、法规政策和信息保障建设,协调需求和应用,完善航天科技工业基础,注重能力要素建设。  相似文献   

14.
茫茫宇宙织“天网”──记航天测控专家、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总工程师巫致中唐秀颖,程吟关键词航天测控专家,巫致中巫致中,1986年8月起从事航天测控系统的总体技术工作,参加过历次星、箭发射测控任务,有2项科技成果填补了国家航天测控史上的空白,1987年作为...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作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组建1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和英明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关心支持和备行各业的大力协同下,实现了创新发展和跨越发展,继“两弹一星”之后.取得了以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两座新的里程碑为代表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为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航信 《中国军转民》2008,(12):20-22
曾经务过农、参过军、留过洋的夏国洪正在带领航天精英团队打造一只中国信息产业中的巨舰——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信息或航信)。从1993年成立到2008年15个年头里航天信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几十人的公司发展到拥有逾万人的服务队伍、遍布全国的销售服务网络、市值200多亿元的大型上市公司;截至2007年12月底,累计实现收入176亿元,累计实现净利润总额22亿元,上缴税金6亿元,累计分红6.2亿元;  相似文献   

17.
“人在航天中的作用”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际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人与自动化的比较,以及对人的本性和能力的认识,因此需要从理论上加以研究;这个问题又涉及到载人航天的基本意义,特别是其军事应用的价值,因此也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几乎从一开始,对人在航天中的作用就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人在航天中有重要作用,发展肮天事业离不开航天员;另一种认为,自动化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完全可以在航天中取代人。笔者力求客观  相似文献   

18.
4月25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名称征集活动发布会。从4月26日起.全球华人可以通过登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中国航天网等在线提交作品,  相似文献   

19.
武冰 《现代军事》2010,(2):44-49
2009年的世界军事航天领域呈现出比较活跃的态势,美、俄等国家新型军用卫星竞相亮相;欧亚一些国家不甘落后:伊朗、韩国也开始进行航天发射;此外还发生了美俄卫星相撞的大事……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极少数还没有制定国家空间法的重要空间国家”.胡浩告诉记者.从国外的航天立法实践来看.已有20多个国家先后制定了航天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