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汶川抗震救灾中,我军饮食总体保障有力,同时也存在饮食保障可靠性不足的问题。因此,加强未来作战饮食保障可靠性建设是我军后勤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课题。从抗震救灾部队初期饮食保障情况看,应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时的饮食保障预案;从物资供应看,应建立军民融合饮食保障物资供应模式;从保障人员素质看,应强化饮食保障人员多种保障能力;从饮食装备看,应加强以可靠性为中心的饮食装备建设;从军用食品的作用看,应强化军用食品的应急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2.
依托学科优势,组建应急饮食保障分队,既是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员第一任职能力的需要,又可作为突发事件战役后勤预备力量,为部队应急机动提供支援与伴随保障。文章论证了组建应急饮食保障分队的可行性,并就其机构设置、人员编成、训练方法、物资储备、使用时机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应急饮食保障分队建设应把握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突发事件的特点要求军需联勤预有准备,实施快速保障,同时要搞好军需动员、军地联合保障,还应突出重点,灵活保障。在组织实施联勤保障的过程中,要合理部署,科学组织,发挥效能,采取多种手段,做好军需物资供应,高度重视部队的饮食保障。  相似文献   

4.
根据1998年抗洪抢险财务保障的实践,要做好未来作战或处置突发事件的财务保障工作,必须建立联勤网络化财务保障体制,不断提高财务保障水平;建立突发事件储备基金制度,增强财务保障应急机动能力;改善财务战略装备和保障手段,提高财务保障效率;建立健全战时或突发事件财务标准制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加强财务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被装应急保障是指被装保障实体在对部队应急作战、抢险救灾和应付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下实施的被装保障。战时,战争节奏快,部队机动迅速频繁,战场情况千变万化;平时,如部队参加抢险救灾和应付突发事件,情况也非常紧急。在这些时候,被装应急保障非常重要。难度也非常大。因此,认真探讨新时期提高被装应急保障能力的途径,对于提高官兵的生存能力,增强部队的战斗力,具  相似文献   

6.
《人民武装警察法》为武警部队处置突发事件明确了充分的法律依据,树立了系统的法律规范,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同时也对武警部队依法处置突发事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必须做到:指挥法定,任务法定,职责法定,行为法定,保障法定,责任法定。武警部队在处置突发事件中对《人民武装警察法》的实施运用,应当把握好以下原则:统一领导,集中指挥;严格审批,依法用警;把握权限,严格执法;遵纪守法,规范言行;多方协调,全面保障;接受监督,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7.
渡海登陆作战部队属新时期我军重点建设部队,是我军高技术条件下跨海区作战的“拳头”力量,其饮食保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渡海登陆作战部队饮食保障应树立“成品加热”的热食观念;建立“组分合式”饮食保障模式;采取区分阶段因时因地制宜的保障方法;增加多维、高能、抗眩晕食品的供应比例;形成适应渡海登陆作战要求的饮食装备系列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随着军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增多,如何更好地处理此类突发事件,将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对后勤财务保障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研究突发事件财务保障的特点和办法,完善军队突发事件财务保障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突发事件财务保障既不同于战时,也不同于平时,它具有突发性强、保障对象组成复杂、经费开支范围广和经费结算难度大等特点。研究突发事件财务保障,对于履行我军职能,顺利处置突发事件,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创新未来战场饮食保障方式,必须瞄准作战需求,以新兴技术为支撑,发展高性能饮食保障装备;必须建立顺畅的民力动员机制,充分挖掘社会和市场的保障潜力;必须健全和完善组织协调机制,确保战场饮食保障行动协调高效。  相似文献   

11.
非战争军事行动饮食安全风险来自多方面,贯穿于饮食保障全过程。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饮食安全风险防范,确保部队饮食安全,必须完善法规预案,构筑饮食安全屏障;延伸监管触角,构建全覆盖监管体系;实行医食联动,减少饮食安全隐患;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官兵饮食安全认知水平;灵活选择保障方式,构建一体化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基地化野战饮食保障,是对部队实施较大规模、集约化的野战饮食保障,是对现行饮食保障模式的有益补充,主要依托野战饮食保障基地组织实施。建设我军野战饮食保障基地,应合理确定保障规模,综合集成保障功能,充分论证结构布局,科学编配保障力量。要大力加强装备和人才建设,实现装备功能系统化、集成化、模块化、高起点,以夯实基地建设和饮食保障基础。  相似文献   

13.
突发事件时期,武警部队的军需保障具有应急性强、灵敏性高、形式多样、供应紧急、保障难度大等特点,因而其保障任务尤为艰巨,必须在总前指党委首长统一指挥下,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规模,及时制定应急标准制度,保证部队及时、准确、不间断的生活保障。为了完成突发事件时期的军需保障任务,应采取伴随保障与定点保障相结合、建制保障与区域保障相结合、上级保障与携行保障相结合、自行保障与支援保障相结合等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处置突发事件是武警部队的一项中心任务。及时、充足、高效的军械保障是迅速形成战斗力的物质基础,是部队完成处置突发事件任务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提高基层后勤饮食保障能力,必须深化认识,牢固树立饮食保障集约化观念;必须着眼发展,正确看待集约化办伙存在的难点;必须狠抓落实,不断提高集约化办伙保障效益。  相似文献   

16.
在未来的突发事件中,沙漠、戈壁地区“处突”将是武警部队遇到的一种特殊形式。针对沙漠、戈壁地区的特点,军需保障也具有五个新特点。其军需保障的指导原则是:快速反应;突出重点;立足自我;强化管理。其基本对策是:强化战备意识,提高人员素质;加强装备建设;开发水源;加大物资储备;筹措物资;采用高效的保障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武警部队处置突发事件时行动迅速,后勤力量必须充分保障部队在各种复杂条件下遂行任务的需要。针对处置突发事件后勤保障的特点,只有搞好后勤应急保障力量建设,实现人与装备、物资的最佳结合,形成最大合力,才能不断满足新形势下处置突发事件后勤保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正饮食装备是后勤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场饮食保障至关重要的物资基础。探讨饮食装备可靠性建设,对饮食装备保障效能的正常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武警部队饮食保障社会化效益评价,是以研究武警部队饮食保障社会化效益为目标的特殊评价过程,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饮食保障社会化效益评价体系,选取合理的评价指标,采用特尔菲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确保评价结论科学性。评价结论显示,尽管目前武警部队饮食保障社会化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饮食保障总体效益正在不断改善,向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处置突发事件后勤保障指导思想,是处置突发事件后勤保障行动的指南,确立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对“处突”后勤保障行动的组织实施及其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从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及其发展趋势可以预见,在未来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各类突发事件将时有发生,各级后勤必须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从而为部队处置突发事件提供及时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