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1937年8月,党的洛川会议之后,我八路军、新四军英勇地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和敌人后方,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争。同时,派出大批党和军队的干部,广泛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成立工、农、青、妇、儿童等各种抗日群众团体和民兵、自卫队等群众武装组织,随后又建言了各级抗日民主  相似文献   

2.
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日军虽暂时未对华南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但仍加紧侵略战争准备。为应对战争危机,广东中共组织恢复重建后,决定以统战为基础,筹建由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随后,广州、东莞、惠阳、博县、增城、宝安、中山、番禺、顺德、南海、新会、开平、开恩等地及潮汕地区,均建立了形式多样的抗日自卫队、先锋队等群众抗日武装,为而后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抗战期间,聂荣臻领导下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遵循抗战规律,根据抗战的根本对抗性质、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和晋察冀根据地的抗战特点,形成了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人民武装三结合的武装体制。主力部队是边区的正规军,是开创和保卫根据地的支柱,肩负着主要的集中对敌作战任务。地方部队是边区从军区到各县党政机关领导下的脱离生产的、地方性的、固定的抗日子弟武装,是主力部队坚持敌后游击战争的重要帮手和兵源补充力量。人民武装是边区群众广泛参与、坚持本地斗争、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性武装组织,主要由民兵自卫队组成,是补充地方部队和主力部队的重要源泉。通过三结合武装体制,晋察冀根据地实现了武装力量之间的流畅转化和紧密配合,实现了最广大数量群众的军事组织化,最终赢得了抗战的胜利。  相似文献   

4.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抗日武装。全军将士在杨靖宇、周保中、赵尚志、夏云杰和李兆麟等率领下,风餐露宿,穿林海,踏雪原,从1932年开始,在白山黑水间坚持了10余年的敌后游击战争。抗日联军全盛时发展到11个军、3万余人,游击区达70余县。对于抗联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共中央和毛泽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兵、自卫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动员和组织农民投入抗战的主要形式之一。民兵、自卫队游击战使敌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为夺取抗战胜利做出了伟大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6.
济南军区某装甲旅是一支源自抗联、魂系靖宇、北抗南征、屡建战功的英雄部队,前身是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组建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独立第一军一部。1945年在吉林通化,与挺进东北的八路军山东纵队胶东军区一部,组建成东北人民自治军“杨靖宇支队’。组建以来,历经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越战争、边境自卫反击战等。  相似文献   

7.
军事纵横     
我军在1941年实行精简整编中,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实行主力兵团地方化、地方武装群众化,普遍发展民兵、自卫队等群众武装,并使三者密切结合的指示,将部队划分为主力军和地方军,将主力旅或纵队机关兼军分区或军区机关,主力团担任军分区基干团,由地区队、基干游击队和游击队组成地方军。同  相似文献   

8.
位于长白山脚下的吉林省靖宇县.是杨靖宇将军殉国的地方.也是革命老区。在这片用英雄鲜血浸染的热土上,县委书记、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裘会文在带领全县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传承老区人民的爱国拥军情怀,忠实履行党管武装职责,以强烈的责任意识推动武装工作落实.实现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人武部多次被省军区、军分区评为先进入武部。  相似文献   

9.
筑先抗日游击纵队(简称筑先纵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以国民党抗日爱国将领范筑先将军的名字命名的一支抗日武装。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它广泛地活跃在冀南、鲁西北地区,巩固了以冠县、馆陶、邱县为中心的鲁西北抗日根据地,为后来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吉林靖宇县是革命老区,是东北抗日联军杨靖字将军的殉国的地方,在这里有一位为武装事业发展办实事的典型人物,他就是县委书记的纪德平。  相似文献   

11.
东江纵队是抗日战争时期在日伪和国民党顽军两面夹击下,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一支蜚声中外的华南人民抗日武装。这支武装在抗战中创造性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游击战争,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创建了东江抗日根据地,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同时灵活运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和政策,抢救了大批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精英,并积极营救国际友人及盟军人员,配合盟军在远东的军事行动,扩大和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2.
八路军山东纵队的创建与发展鲍奇辰赵锡抗日战争时期,齐鲁大地纵横驰骋着一支土生土长、威震敌胆的人民抗日武装,它就是八路军山东纵队。这支队伍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英勇斗争,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抗日游击区和根据地,并在战斗中不断成长壮大,成为当时...  相似文献   

13.
民兵自卫队是不脱产的群众武装力量。是在越南共产党领导下,由政府SDA民委员会管一理控制、由各级军事机关指导和直接指挥的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武装力量的一个组成部_、分;是基层单位用于保卫党.保卫政权、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主要工具之一。 这支力量,在乡、坊、镇设立的称为民兵,在国家机关、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组织、.社会政治组织中设立的称为自卫队__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靖宇县(原濛江县),是东北抗联的根据地和革命老区,是著名抗日将领杨靖宇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 杨靖宇是中国共产党哺  相似文献   

15.
柳条湖事变的发生,激起东北人民的无比愤怒。东北各阶层群众和东北军、公安部队部分爱国官兵,违反国民党政府的意志,纷纷组成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反日总队、大刀会、红枪会等各种武装进行抗日。这些武装由民众自发组织而成,是一种义勇行动,所以统称为东北抗日义勇军。作为东北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东北抗日义勇军,曾经起着重要的历史作用。本文就其发展概况作必要的论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广东省的东江、海南岛、珠江三角洲和粤中、雷州半岛、潮汕等地区的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奋起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为我党在华南建立了战略支点。华南的抗日武装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创建起来的。大革命失败以后,广东的党组织大部遭到破坏,除海南岛尚保存三十多人的红军游击队以外,其余地区都没有党所领导的武装。 1938年初,中共广东省委针对日军加强在东南沿海侵略活动的情况,指示各地党组织加紧建立抗日武装的准备工作。中共东莞中心县委根据省委的指示,于1938年7月,以国民党社训总队的名义,组织了东莞常备壮丁队第二中队,这是我党在除海南岛以外的华南地区掌握的第一支抗日武装。1938年10月12日,日军开始进攻广州。东莞中心县委于13日又成立了一支  相似文献   

17.
铁军雄风     
"北伐中诞生,井冈山成长,我们是共产党的第一支武装。长征路上打先锋,抗日战场敌胆丧。从东北到海南,历经千百仗,英雄部队打成钢……"每次唱起这支雄浑深沉、铿锵有力的"铁军之歌",铁军官兵就豪情万丈,热血沸腾。  相似文献   

18.
杨靖宇将军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1905年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家湾。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共豫南特委及哈尔滨市委、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  相似文献   

19.
一话说1939年11月间,东北抗日联军总指挥兼政委杨靖宇,率领一支小部队,突破日寇重围,顶着漫天风雪,穿过参天密林,辗转来到长白山区一个名叫老熊沟的地方。老熊沟是当年抗日联军的根据地,群众一见杨靖宇带着队伍又回来了,真是喜出望外,纷纷拉着抗联战士的手往自家的热炕头上让。不料,屁股还没坐热,忽然传来一阵枪声。担任警戒任务的侦察排长王虎林飞奔而来:“报告司  相似文献   

20.
韩峰 《中国民兵》2007,(6):10-11
在卢沟桥中国人民打响了全面反抗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从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除东北抗日联军外,华北、华中、华南等敌后三大战场的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仇敌忾,组成了坚强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其间人民武装蓬勃发展,抗日人民自卫军、自卫队和民兵组织在战斗中成长壮大,配合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抗击了关内侵华日军的58%至75%和伪军的90%,用自己的鲜血捍卫了民族尊严和独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 8年抗战,艰苦卓绝。八路军、新四军之所以能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挺进敌后广大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以劣势装备打败优势装备的日本侵略者,创造出战争史上的奇观,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由于动员了广大人民群众,有220万民兵和1000万以上的自卫队这样一支强大的人民武装的支援和配合。据各抗日根据地的不完全统计,8年中民兵共作战29万多次,歼敌10.6万余人,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