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战斗精神的培育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在集中教育结束后,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其经常化、制度化,就成为当前部队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坚持“四个纳入”,渗透于部队经常性的主要工作,贯穿于部队建设的全过程,是培育官兵英勇顽强战斗精神的必然途径。一、纳入部队经常性政治教育,为战斗精神的培育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集中教育使官兵短时间内提高对战斗精神在未来战争中重要性的认识,了解掌握关于战斗精神的有关知识和要求,是非常必要的,在实践中也是很有效的。但战斗精神的培育更需要平时大量经常性的政治教育作支撑,为官兵持续…  相似文献   

2.
于永军 《国防》2006,(1):14-16
重视部队战斗精神教育,强化官兵战斗精神,是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军队政治工作中最富有特色的部分。实践表明,这一教育功在经常、难在经常、贵在经常。就部队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实现和保持战斗精神教育经常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把握好基本要求与特殊要求的关系,切实把战斗精神教育作为部队的主题教育牢固确立起来军队是要打仗的,战斗精神乃军队之魂。我军作为执行特殊任务的武装集团,性质、宗旨和根本职能所系,战斗精神不仅仅体现在战场上,平时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包括岗位创造一等业绩,都需要战斗精神。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
和平时期部队战斗精神培育有多种途径 ,但重在实践活动的磨炼。要着重抓好部队的训练教育、执行急难险重任务、日常作风养成等关键环节 ,创设砥砺官兵战斗精神的情境 ,使广大官兵的战斗精神在部队日常建设的实践中得到强化和升华。  相似文献   

4.
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有一支部队翻山越岭,如雷霆闪电,出其不意地直插敌阵,打了一个震惊中外的漂亮仗。电影《飞虎军》的脚本就取材于这支部队的此次战斗。 今天,这支部队早已告别了步兵唱主角的编制,组建成机械化集团军。那滚滚的坦克、隆隆的装甲车、奔驰的自行火炮、旋转的雷达、伸展的工程机械将这支部队的机动速度和战斗力推进到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期刊登柳州预备役师、廊坊预备役师和铜川预备役团的报道,读后令人振奋!它是我军预备役部队强大阵容的一个缩影,从一个侧面生动反映了这支新型部队的战斗风貌。这支寓兵于民的国防新旅,乘着我军改革的东风脱颖而出,威震华夏大地。这支崭新部队的迅速崛起,为平时少养  相似文献   

6.
战斗精神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政治性、目的性、传统性等特征,培育战斗精神是军人使命职责所系。武警部队院校作为武警部队干部的生长摇篮,培育战斗精神不仅仅是培育一批指战员,更是为部队战斗精神教育奠定基础。因此武警部队院校应当加强战斗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7.
战斗精神培育中的心理机制及其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斗精神是一种高级心理现象,在其确立和实现过程中,认知、情感、意志及自我意识等个体心理和民族精神等社会心理发挥着指向、推动和制约等重要作用。运用心理机制分析原理,指导战斗精神培育实践,必将有力地推进部队战斗精神培育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最近,围绕强军目标,结合年度主题教育对所属部队战斗精神培育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总的感到,部队战斗精神培育富有成效,推动了部队战斗力提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战斗精神的内涵本质理解不够。片面认为战斗精神就是不怕死、敢拼命,打仗时能上去就行,与政治关系不大;认为未来信息化作战中战斗精神无法替代先进武器装备,光讲战斗精神没用。二是对战斗精神的生成规律把握不够。个别单位训为战思想不牢,片面强调保安全降低训练  相似文献   

9.
准备打仗是军队的基本职能,培育战斗精神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电视剧《亮剑》以军队战斗精神为视角,启示我们:军队要打胜仗不变色,要生存发展,就必须锻造一种灵魂,即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和亮剑对敌的“亮剑”精神。物质力量一定的条件下,部队的战斗意志、战斗精神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高扬战斗意志、“亮剑”精神主旋律的文化精品《亮剑》,对当前培育、融铸、强化部队战斗精神具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0.
据调查,当前有些部队战斗精神教育中存在四个“不清”和四个“误区”。四个“不清”即:(一)对战斗精神的作用认识不清。有的官兵认为发展高新武器是“硬道理”,培养战斗精神是“软指标”,可以缓一缓、放一放。(二)对严峻的局势认识不清。不少官兵认为战争离自己很远。(三)对担负的使命认识不清。一些科技干部认为自己从事的是技术工作,即使打起仗来也不需要冲锋陷阵,战斗精神的强弱无碍大局。(四)对做军人尽义务的职责认识不清。有的战士有当兵吃亏的心理;少数高学历科技干部熬资历、等职称,目的达到就走人。四个“误区”即:(一)把战斗精神简单化。认为只要上了战场,战斗精神自然就会产生。(二)把战斗精神神秘化。  相似文献   

11.
一、战斗精神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必须抓住根本环节,紧紧围绕听党指挥、服从全局培育部队战斗精神。听党指挥、服从国家战略全局,是战斗精神的最高要求和根本属性。一些单位对战斗精神的科学内涵理解不深、把握不准,对从根本上坚定政治立场关注不够、抓得不力,致使少数官兵对正义战争必胜的定律产生疑虑。这个问题不解决,战斗精神就失去了“灵魂”。(一)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这个核心。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军战斗精神的核心之点,也是确保听党指挥、服从战略全局的根本保证。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铸造部队战斗精神的根本任务,并贯穿于整个培育工…  相似文献   

12.
深入开展战斗精神教育,必须紧跟新形势新任务对部队战斗精神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大教育力度;必须紧贴当前官兵思想实际和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科学地确定教育目标;必须紧扣部队战斗精神培育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拓宽教育的渠道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向时平  王宏 《军事史林》2007,(11):58-61
自前苏联空降兵组建以来,这支素有。军队的精英,民族的骄傲”的奇兵劲旅,在数百次战斗中屡建奇功。30年前,苏联空降兵极具创新精神和牺牲精神的“半人马”人——车伞空投试验,进一步拉开了苏联空降兵提高自身战斗力的大幕。当前的俄罗斯空降兵,头戴蓝色贝雷帽,身穿绿色迷彩服,挟风云雷电从天而降,完全实现了装甲化和机械化,被称为世界上最“重”的空中机动部队。  相似文献   

14.
李威 《中国民兵》2013,(10):29-29
过硬的战斗精神是优良作风的重要体现,如何适应强军兴军的新要求,不断锻造和提升预备役部队的战斗精神,足需要下功夫解决的一个重要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5.
美军培育和激发"战斗精神"的考察与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赢得战争的胜利,在培育和激发战斗精神方面,美军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方式方法,如强调提高部队战斗力必须培育战斗精神;培育国家利益至上为基础的"原动力"战斗精神;鼓吹"师出有名"煽动战斗精神;提高官兵物质待遇维系战斗精神;宣扬牺牲军人事迹强化战斗精神;通过社会保障影响战斗精神;适时对官兵进行心理调解稳定战斗精神;提供宗教信仰服务"神化"战斗精神等。  相似文献   

16.
1984年7月14日,一支新型的特种兵预备役部队在四川省中部的沱江岸边隆重成立。10年来,这支寓兵于民的部队在艰苦奋斗中创业、起步,在改革的大潮中探索、奋进,以顽强拼搏的战斗作风,遇水搭桥、逢山开路,抢险救灾,处处崭露英姿,被人们誉为“特别能战斗的铁军”。 这支部队,就是被国防部授予“民兵、预备役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的驻资阳某陆军预备役工兵团。 在共和国版图上,一个不起眼的豆大小市,隐藏着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支年轻的部队:仅7岁。这是一支成分最多的部队:不仅有现役官兵,而且还有在地方当干部、工人、农民、个体劳动者的预备役官兵。然而这支年轻的部队却经受了中越边境血与火的战斗洗礼。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在抢险救灾中,在维护社会治安中发挥了作用,作出了贡献。总参谋长迟浩田视察这支部队后,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挥毫题词:“练精兵常备不懈,悍国门召之即来。”  相似文献   

18.
刘芳  刘浩 《政工学刊》2005,(9):17-19
民族精神对战斗精神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培育部队战斗精神的酵母和内在基因,也是军队战斗精神不断升华发展的强大动力。民族精神是军队战斗精神的直接来源。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历史形成的群体性社会意识,是一个民族在不断发展、整合过程中,经过系统地提炼和升华、丰富和更新,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本民族特有的表现相对稳定的共同价值取向和思想品质。它代表着中国人的价值标准和人格追求,是维系全民族共同心理、共同价值追求的思想纽带,也是人们为民族统一和社会发展鞠躬尽瘁、…  相似文献   

19.
一、防止言多行少,注重真抓实练,增强战斗精神培育的实践性。战斗精神培育,一靠教育,二靠实践。现实表明,一些部队之所以表面上抓官兵战斗精神培育轰轰烈烈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口号喊得响而抓的力度小、空洞说教多而实际举措少,归根结底,就是讲的多、做的少,教育与实践相脱节。战斗精神表现在战时,培养在平时,关键在实际。培育过硬的战斗精神,一定要注重把部队放在军事训练转变、军事斗争准备实践中特别好战斗风貌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民旻  胡学才 《国防》2014,(12):39-40
战争是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综合较量,战斗精神是战斗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新形势下,要针对和平环境与寓兵于民对战斗精神生成的不良影响,遵循量变、渐进、质变规律,坚持经常加强教育引导与融入建设实践全过程相结合,努力培育民兵预备役部队过硬的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