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春节将至,不少官兵家属陆续来队过节。此时,有的营连官兵为表达对营连主官的敬意,多选择在留队过节的营连主官家属孩子来队期间前去探望,并以红包压岁钱为礼,在基层有一定普遍性。笔者认为,此事看上去似小,也如人之常情,但这种风气却不可长。"压岁钱"里有苦衷。因为它人为增加战士经济负担,容易造成相互攀比之风和群体效应,你送我不送则怕领导侧目,你送多我送少又怕领导掂量,不少官兵就这样成了"被送礼"。而基层战士多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军区部队各级筹集资金100多万元为连队培训厨师。到去年底止,基本实现了每个连队有一名等级厨师。但边培训边流失的现象比较严重。据统计,截止今年三月份,广州军区部队有35.2%的厨师复员退伍。某集团军58.7%的厨师“流失”了。炊事人才的严重流失,给基层生活带来  相似文献   

3.
战士留队热情下降,特别是骨干队伍流失给部队的专业技术、管理工作和特色优势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各级要针对引发士兵留队热情下降的政策调整、现实田难等因素,切实加强内部环境建设、积极创新骨干培育办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确保部队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刊中报     
四川遂宁军分区结合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区干部中认真开展“四个正确对待”教育,即:正确对待事业,不求功名干事业;正确对待进步,不求职务高低,只为上不愧党下不愧兵;正确对待得失,不求升官发财,只求为国为民;正确对待走留,一切听从党安排,对促进干部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去年底,遂宁军分区党委在考核全区人武部班子和干部队伍后发现,干部的思想比较活跃,个别干部期望值较高,在部分干部中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一是想晋升的多,思工作创新的少;二是想照顾的多,思服从组织的少;三是想留队的多,思转业的少。该军分区党委感到:这些问题虽然只在少数干部身上有所表现,但如不加以正面教育,正确引导,必将影响干部  相似文献   

5.
王伟 《国防》2014,(1):8-8
正近两年,战士留队热情下降、士官选晋趋冷,原因是多方面的:政策待遇、利益得失、发展前景、婚恋家庭、环境氛围、价值取向等,都影响着战士走留选择。要激发战士选晋士官热情,保留优秀士官人才,就要在广泛发动、教育引导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以下六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甘肃总队后勤部针对基层伙食单位等级厨师缺乏的现状,从部队实际需要出发,进行等级厨师培训。他们改变以往培训的传统模式,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办好等级厨师培训班的路子。在培训对象上,为能保留人才和形成梯次,以第三年度的一级士官为主,  相似文献   

7.
一棵树苗要成为栋梁,需要阳光、土壤、水分;一名战士要成为钢铁长城上的一块“合格砖”,同样离不开军队、地方政府以及家庭的关心、爱护、帮助和教育培养。河南省平舆县人武部3年来就是靠着“军、地、家”三方共管共育的方法,对本县籍战士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和全方位服务,探索出了一条配合部队做好战士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  相似文献   

8.
尊敬的编辑同志: 从军三年,《解放军生活》一直是我爱读的刊物。它内容丰富,真实的反映了当代军人的现实生活,可读性比较强。可我觉得《解放军生活》中战士故事写得比较少,能否多刊登一些能体现军人风采,反映战士的心声,描写战士心中的真实感情,道出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文章。我希望能增设《战士故事》专栏,多写写我们战士身边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战士欠账为啥增多●李建生笔者对8个单位的300多名战士进行调查了解,发现有半数以上的战士缺钱花,都向家里要过钱,少则几百元,多达数千元。还有一部分战士家里不能满足他的的花销欲,就在战友中借钱,在驻地小店里赊账,日积月累,负债累累,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  相似文献   

10.
近期,我们通过数量统计、实地了解、个别剖析等方式调研发现,随着战士留队热情普遍下降,作为部队建设中坚力量的基层骨干也出现了流失严重现象,甚至影响了个别单位正常的工作开展,应该引起各级关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个别战士在服役期内私自离队的现象屡有发生,有的离队战士甚至长期不归。认真研究解决这一问题,是在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部队管理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对保持部队稳定,增强部队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战士“私自离队”的主要表现以及对部队建设的危害 为了有针对地性地研究解决战士私自离队问题,最近我们到一些基层部队进行了调查,了解到私自离队战士在数量上主要表现为“三多三少”:从兵龄看,新兵多,约占77%,第二年度以上兵少。从兵员籍贯看,来自内地的兵多,约占58%,从本地入伍的少。从兵员家庭经济状况看,来自城镇家庭经济富裕的多,约占88%,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少。 战士私自离队的直接原因有四种类型:一是过不惯部队紧张而艰苦的生活的,约占45%。二是感到部队无吸引力,个人发展无望,想到地方挣大钱的,约占25%。三是因家庭出现特殊变故,如父母离异、亲属优化组  相似文献   

12.
在部队编制序列中,医院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其特殊性表现在:人员结构上,干部多,战士少,还有相当一部分地方招聘人员,年龄、资历、兴趣差异较大;知识结构上,大部分人都经过院校培训,专业知识水平高;在思想方面比较活跃,看问题容易偏激,比较讲求实际效益;工作性质上,点多面广,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军委领导多次强调加强部队伙食管理,在《军队基层建设纲要》中明确提出:基层伙食单位要保持1~2名等级厨师。厨师培训工作已作为部队后勤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全军各部队结合自己的实际与需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培训,方式不同,效果有别。从长远看,必须改革培训机制,为部队集团军一级落实训练编制,建成培训基地,在全军形成统一的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4.
前些日子 ,与几位政工干部切磋思想政治工作技艺。一位被树为标兵的指导员的话激活了这次讨论的兴奋点。他说 ,如果说我在思想政治工作上有什么独到之处的话 ,那就是善于倾听战士的心声———别人听不到的话我能设法听到 ,别人不愿听的话我能耐心地听下去。一名刚探家归队的战士在熄灯后声泪俱下地向他诉说家中的不幸和个人的苦恼 ,他一听就是三个多小时 ,直到这名战士心情平静地回去就寝 ;一名有精神病史的战士 ,一天到晚总是神经兮兮的 ,连队许多人都烦他 ,可指导员不烦 ,经常找他聊天、下棋 ,直到这名战士平安地退伍……。与这位指导员相…  相似文献   

15.
海南总队医院卫勤中队党支部“一班人”坚持扬利抑弊的方针,针对中队“四多”(公差勤务多、个人支配时间多、与地方群众直接接触多、士官多),“三少”(参加教育训练少、活动少、干部平常管的时间少),“两杂”(兵员结构复杂、性质复杂),“一乱”(营区管理比较混乱)的特点,积极依靠科室做好战士经常性思想工作,使这个中队连续三年被总队、医院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6.
新人新事     
为了更好地引导民兵学好《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最近,贵州省台江县人武部分期举办了全县781名民兵排长以上干部参加的学习《邓选》第三卷培训班,人武部还以劳养武收入中抽出500元购买《邓选》第三卷,下发参加培训人员每人一本。 (吴运发) 云南澄江县九三年的43名退伍战士全部得到安置。 (彭云 杨云风) 四川黔江县人武部党委开展“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部队中城市兵和独生子女兵的数量大增,他们给军队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部队管理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战士对家庭的依赖性增大,不少军属经常给服役子女寄钱寄物或到部队看望,加大了部队管理的难度;二是随着通讯工具的日益发展,家庭和社会与战士的联系更为紧密,对战士的影响也更为直接;三是军人军属的后顾之忧增多,影响了战士安心服役和思想稳定等。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发挥军地和家庭合力,共同做好新时期现役士兵的管理工作,已日益成为影响部队稳定的一个重大问题。为此,河南省平舆县人武部从稳定军心、巩固国防的大局出发,发挥人武部在军地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协助地方通过签订和履行《军队、地方、家庭共管共育责任书》的办法,开展“共管共育”战士活动,对本县籍战士实行全程跟踪和全方位服务,切买做到了“选送好入伍的、服务好在伍的、安置好退伍的”,探索出了一条新时期配合部队管理教育战士的新路子。这一做法拓宽了部队教育管理工作渠道,实现了对战士的管理教育由“平面”到“立体”,由“单一”到“综合”的转变,有力地促进了平舆籍官兵的成长进步。5年来,该县籍服役官兵有820多人立功受奖,其中荣立二等功的12名,荣立三等功的246名,有3人被军级单位表彰为“优秀党员”,161人考入  相似文献   

18.
今年5月10日,当四川省南充市火花乡年逾四十的农村妇女杨新淑做手术的消息传开,36名在各地工作的退伍战士和4名正在院校学习的学员给她寄来营养品和现金。 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患病,何以牵动这么多官兵和退伍战士的心?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作战部队等级厨师培训工作应适应作战部队需求、突出新大纲训练要求、适应多样化任务需要,为此,应改进等级厨师结业考核与职称评定工作、调整等级厨师培训机构、完善等级厨师管理使用措施。  相似文献   

20.
说起"王大勺",连队官兵就会笑称其为"胆小心细武艺高",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王大勺"是连队对炊事班长王少波的昵称,从当兵第二三年就掌管了炊事班的大勺,这一管就是5年,厨师等级从初级晋升到了中级,但大家都说他比高级厨师都高级。官兵盘中餐的口味一天一个花样,大家见到王少波就说:"‘大勺’辛苦了!"每当此时,他都会笑呵呵地说:"为人民服务!""大勺"有个毛病就是爱骂人,看不惯浪费,看到有人浪费,劈头盖脸就骂:"再浪费,泔水桶里捞出来再让你吃了!"全连战士都怕。为了让官兵吃的好、吃的营养,"大勺"刻苦钻研技能,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