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02年5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布什在克里姆林宫签署了俄美《关于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和俄美《关于新战略关系联合宣言》等文件。其中尤以新条约令世人所关注。《关于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的内容俄美《关于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只有短短的5款。条约规定在2012年12月31日前,各方实战部署的战略核弹头总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于1992年3月成立了国防部,同年5月组建了军队。反映俄安全战略思想的法律性文件大部分已经制定出来。同年11月2日由叶利钦主持的俄罗斯安全会议批准了《俄罗斯联邦军事学说基本章程》。目前俄军内和社会上正就俄安全战略问题展开了广泛的  相似文献   

3.
王伟力 《环球军事》2009,(12):24-25
3月27日,俄罗斯安全委员会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一份北极战略规划——《2020年前及更远的未来俄罗斯联邦在北极的国家政策原则》,阐述了政府对北极地区的战略构想,并宣布将组建一支北极部队,以维护俄在北极的核心利益。  相似文献   

4.
今年4月22日,俄罗斯当选总统普京签署了关于批准新的《俄罗斯联邦军事学说》的命令。新军事学说是俄根据90年代国际战略形势的变化,特别是科索沃战争后国际军事斗争形势出现的新情况而提出的。它是指导俄罗斯军事战略和军事政策的总方针。它的出台,标志着  相似文献   

5.
在俄空军与防空军合并重组成新的俄罗斯空军后,特别是随着新版《俄罗斯联邦军事学说》和《俄罗斯军队2001~2005年军事改革方案》的相继出台,俄罗斯空军的作战思想有了新的发展。及时调整空军在未来战争中的作战对象新版《俄罗斯联邦军事学说》指出,俄罗斯面临来自外部的威胁,并将原军事学说强调的内部威胁放到次要的位置。根据这种指导思想,俄空军认为,未来战争的作战对象主要分布在以下3个方向。一是在西线。由于俄从东欧撤军和华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战略围绕大国复兴这一主线,总体上经历了从“消极防御”到“积极防御”再到“战略反攻”的演变过程。2009年5月公布的《2020年前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战略》表明,俄罗斯已经结束过渡时期,进入了长期战略发展的高水平时期。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俄将在新的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推行“合理、实用”的对外政策,并继续凭借能源、军事两大支柱,在坚定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安全体系的重建,力争成为多极世界中“有影响力的独立一极”。  相似文献   

7.
美国政府2002年12月11日公布新的《抗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战略》报告的非机密版。这份报告强调,如果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包括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以下简称 WMD)被用于攻击美国本土、美国海外驻军或美国的盟国与友邦,美国将采取“一切可供选择的手段”,以压倒性的力量予以反击。新战略的主要内容新战略报告主要论及美国抗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国家战略的三大支柱,以  相似文献   

8.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为实现其全球新战略,悍然发动科索沃战争,严重损害了俄罗斯的战略利益,对俄国防建设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场世纪末的战争尚未结束之时,俄就已经着手大幅度调整其国防建设战略和军事部署,今后的发展趋势已初见端倪,其做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修改军事学说,确立以北约为主要作战  相似文献   

9.
2018年10月,美国宣布单方面退出《中导条约》。《中导条约》是美苏两国在冷战后期达成的,并得到了切实执行的条约,对于维护冷战后全球战略平衡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冷战后,俄美曾经企图将《中导条约》多边化,构建俄美新型战略关系,但最终反目成仇,使得俄美关系严重倒退,并迈入新的相互战略遏制的时代。  相似文献   

10.
名刊速览     
《现代舰船》2012,(5):4
《简氏防务周刊》2012年3月7日俄罗斯承认中国有意购买苏-35和S-400俄罗斯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FSVTS)第一副主任亚历山大·福明于2月22日透露,中国有兴趣采购俄苏霍伊公司生产的苏-35战斗机和金刚石-安泰公司生产的S-400"凯旋"防空导弹系统。该局是俄政府负责对外武器出口两大主要部门之一。据福明称,中方于2011年提  相似文献   

11.
彭彰年 《国防》2002,(8):29-31
2002年5月23日~26日,美国总统布什对俄罗斯进行了上任以来的首度访问,除了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外,双方还发表了《美俄新关系联合宣言》、《美俄反恐声明》等一系列协议和声明。俄美关系又经历了一次大的调整,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一路曲折,分合演绎 自冷战结束,俄罗斯便开始了融入西方的进程。十几年,俄美关系一路曲折走来。从90年代初一段短暂的“蜜月”到90年代中后期的“冷和平”直至今日美俄新的战略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美国防部根据近两年来国际形势和美军作战需求的变化,于1996年公布了新的《国防科学技术战略》,并公布了三个支撑性文件:《联合作战科学技术计划》。《国防技术领域计划》和《基础研究计划》。这些文件提出了美国国防科技发展的设想、战略、计划和任务。与1994年公布的《国防科学技术战略》相比,新战略在认识上进一步深化,并提出一些新思想。一、联合作战能力需求推动国防科技的发展。近两年来,美军联合参谋部从《2010年联合作战设想》出发,研究确定了12项优先需要的联合作战能力:信息优势、精确打击力量、作战识别、…  相似文献   

13.
2009年3月27日,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公布了一份北极战略规划——《2020年前及更远的未来俄罗斯联邦在北极的国家政策原则》。根据这一规划,俄罗斯将在北极部署一支专门部队,即组建“北极独立部队集群”,同时加快俄边防部队的军事现代化进程,建立边防部队对北极的有效监视和反应机制。其卫星。空军.海军也将更为密集地巡逻北极,以维护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利益和保持在该地区的“领先优势”。俄罗斯的这一举动,再次引发各国对北极地区的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14.
豫夫 《当代海军》2005,(11):28-30
10月底,传说己久的台湾第一份《国家安全报告》将出台。这份《国安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对岛内各行政部门的安全政策进行整合,由“国安会”提出总体“国家目标”,大幅度调整台湾的“安全战略”,在“外交”和“国防”上突出强调“转守为攻、主动出击”方针,从战略角度勾画未来台湾的安全发展方向。日前,这个新战略已经部分实施。台湾当局对这份《国安报告》高度重视,陈水扁曾5次亲自主持“国家安全会议”商讨有关内容,“国安会”的幕僚广泛  相似文献   

15.
军事学说体现了俄罗斯在不同时期对待战争和军事问题的根本立场。第三版《俄联邦军事学说》的正式出台,反映了俄对北约东扩、反导防御等周边战略态势的高度关切,是俄在强势复兴总体框架下因应军事领域安全事务的决策依据。本文通过对俄新版军事学说的整体把握与深度解读,从安全形势分析、战略力量运用、军队建设原则、境外用兵条件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6.
冷战后,日本的战略重心发生了转移,自卫队特别是海上自卫队的作战对象从以前苏联为主要假想敌,转变为警惕中国、防范北朝鲜、监视俄罗斯,作战思想也改“专守防卫”为“海上歼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日本海上自卫队在继续执行传统防卫任务的前提下,正面临着越来越多全新的。国际性任务的挑战。为此,笔者特地翻译整理了美国学者詹姆斯·霍尔姆斯、日本学者吉原俊并发表于《比较战略》杂志2008年1月刊上的《日本的海上新战略》一文,希望以此探悉日本海军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7.
《国防科技》2005,(9):4-4
美空军新近发布了《2005空军电子战能力投资战略》,用于对其电子战能力的现代化改造和可持续发展给予指导。这份新战略以空军装备司令部制定的《电子战路线图》为蓝本,通过鉴定现有能力,并将之与未来需求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电子战能力所需的系统级特征。新投资战略与空军的能力评审及风险评估(CRRA)进程密切相关。CRRA进程关注六个核心任务领域——全球应答;空间及指挥、控制、通信、  相似文献   

18.
2002年8月中旬,俄罗斯战略火箭部队总司令尼克莱·索罗托佐夫上将宣布:俄将对总数达144枚的SS-18和SS-24洲际弹道导弹进行翻修和升级,使它们至少服役到2014年。这是自2001年12月13日美国宣布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以来,俄罗斯对其核武库进行改造的第一个有实际意义的步骤。 2002年5月24日,美俄首脑在莫斯科签署了俄美《关于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  相似文献   

19.
2014年12月2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第Пр-2976号命令,批准了新版《俄罗斯联邦军事学说》(下简称《军事学说》),也是俄罗斯立国后通过的第4份《军事学说》。俄罗斯的《军事学说》是俄罗斯官方正式通过的准备武装保卫与武装保卫国家的观点体系。就俄罗斯《军事学说》在本国国家战略规划文件体系中的地位和其内容而言,俄罗斯的军事学说相当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国防战略。  相似文献   

20.
90年代初期,美俄两国签订了《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从这个条约可以看出,尽管美俄两国在冷战结束后对海军战略进行了调整,大幅度地削减了各自的战略导弹核潜艇及攻击型核潜艇的数量,但是从根本上讲,美俄两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争夺21世纪的海洋,未来的水下核力量对抗,将会以新的方式和手段体现出来。可以断言,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