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5年国防经济正式纳入国家学科目录后,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美国国防经济,受到了我国国防经济学界关注,有很多好的研究成果面世。对美国军费的研究,重点是围绕美国军费与军事技术发展、军费结构和军费管理政策与体制变化等;对其国防经济动员的研究,则涵盖了美国国防经济动员的政策、体制和机制;国防工业经济的研究内容,冷战结束前侧重于军工体制、军品贸易利润等传统问题,冷战结束后在继续研究前述问题的基础上,也关注美国军工转型、新作战背景下军火工业发展趋势等。  相似文献   

2.
在40多年漫长的冷战岁月里,美国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营造了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防工业体系。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提出了“重新设计国防”的口号,并于2003年2月公布《国防工业基础转型路线图》。这标志着美国开始着手对冷战后的美国国防工业实施“基于作战效能”的转型。  相似文献   

3.
刘亮显 《现代军事》2008,(11):66-68
冷战结束后,美国国防开支不断下降.从而使得当时的美国国防部和各军种面临了最严重的规划和预算危机。但是在过去的七年间(9·11之后),美国的国防投入重新开始迅速增长,目前的军事项目仍需要大量持续的经费投入,这给美国国防部(尤其是下一届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国防部必须要为维持如此高的国防开支数字提供足以说服国会的充分理由。  相似文献   

4.
冷战后,美国获得的国防经济实惠主要来源于海湾战争丰厚的“红利”,冷战后巨额的军火贸易收入,由压缩国防开支、减轻财政负担带来的间接收益及压缩国防工业规模、开展军民结合而增加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抵消战略”是美国国防与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国防部通过开发与运用非对称手段,以在防务领域抵消对手优势的重要战略工具。在美苏冷战中,美国曾对苏联实施了两次成功的“抵消战略”。如今,美国政府为应对所谓新一轮大国竞争,又展开了“第三次抵消战略”。所以,通过对冷战中美“抵消战略”路径进行深入探析,以对美“第三次抵消战略”进行评估和应对,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世界军费发展趋势刘育章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都对军费进行了适当地调整。美国1995财年的国防预算申请总额为2707亿美元,比前一财年实际下降1个百分点。美国军费下降较明显的是采购费,而科研费基本稳定,它在国防预算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还有增加。欧洲国家国防预...  相似文献   

7.
吕强  梁栋国  赵月白 《国防》2013,(12):73-75
美国、欧盟、俄罗斯三大国防工业体目前均处于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为维持持续发展,并夺取未来军事技术优势,都高度重视国防基础科研,分别出台了若干重要举掐。一、美国在国防预算削减时期力保基础科研2013年3月自动减赤机制启动后,美国国防预算面临冷战后第二个紧缩期。未来10年,国防预算将削减近5000亿美元。国防预算紧缩危及国防工业基础,已引起美国各方高度重视,纷纷提出应对措施建议,力保基础科研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8.
1994年8月27日,美国洛克希德公司与马丁·马丽埃塔公司宣布正式合并,组成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简称洛·马公司),正待美国政府批准。这是美国历史上防务承包商之间最大的一次合作行动,也是军事战略和军事工业大调整新形势下的惊人之举。冷战结束后,美国国防开支日益减少,对军事工业进行凋整,维持一个适度规模的军事工业基础,适应日渐萎缩  相似文献   

9.
美军装备质量管理体系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国防采购费用大幅度削减,直接导致了其国内军事工业的萎缩。为继续保持军事实力的绝对优势,美军将提高武器装备质量作为其军事改革的一条基本原则。十年来,在这种思想的推动下,美军装备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和内容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0.
军转民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是各国从战争或冷战环境转向和平环境的条件下.所采取的一种调整国防战略.削弱国防预算.压缩军队与国防规模,调整和改革国防工业.将原先只用于国防的国家资源.重新配置.优化组合.转向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冷战时代结束后,发达国家普遍压缩国防预算,并调整国防科技发展战略,瞄准国防科技发展前沿和21世纪的作战能力需求,发展对于保持武器系统质量优势至关重要的关键技术,为未来武器系统的研制提供技术储备。其他一些相对不发达国家则试图抓紧今后这段相对和平时期,纷纷增加国防投资,更新武器装备,提高国防高技术自主开发能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因此,国防高技术的发展目前正处于关键时期,决不会因形势缓和而放慢,只是在新的形势下,国防高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出现了一些新趋势。  相似文献   

12.
河山 《环球军事》2005,(3):10-13
新年伊始,世界各国相继公布新年度的国防预算,从一些主要国家2005年度国防预算法案来看,新的一年世界军费开支均比上一年度有较大幅度增长,将近一万亿美元,创冷战之后新高。面对疯长的军费开支,人们不禁要问:这一万亿美元究竟要花到什么地方? 美国:总额达4220亿美元,全力谋求绝对军力优势 根据美国《200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美国2005财政年度的国防预算总额为4220亿美元,比2004财政年度增加207亿美元,占美国2005年政府全部财政预算的1/5强,预计将会达到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3.4%,几乎达到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国防预算的总和,再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3.
克林顿政府上台以后,尤其是佩里任国防部长以来,美国国防部一直在积极地推进国防采办的改革。其改革措施主要是:不断简化国防采办程序;进行逐步简化采办试验;以商用标准逐渐取代大部分军用标准,促进军民一体化;尽量采用民品和按照商业习惯办事;推行国防采办的新机制;充分利用仿真技术手段,等等。这预示着美国国防采办模式将发生与冷战时代截然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2002年4月17日,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尔斯公布了美军最新的《联合司令部计划》(2002Unified Command Plan)。该计划是冷战结束以后美军联合作战指挥体系的一次重大调整。 美军《联合司令部计划》的由来与现状 美军联合作战的发展史虽然可以追溯到独立战争期间,但是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司令部却是到二战之后才正式建立起来。在此期  相似文献   

15.
美国国防科技工业两次重大调整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美国曾对国防科技工业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调整与重组,这对于推动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美国国防科技工业调整改革的基本做法和主要特点(一)适应战略形势变化,加快国防科技工业调整。美国根据形势的变化,曾对国防科技工业做过两次重大调整。第一次调整是冷战结束后到克林顿政府执政时期,美国制定了以国防科技工业调整为主要内容的《国防转轨战略》,提出了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技术与工业基础”的战略目标。其核心是将经济承受能力作为国防科技工业调整的重点考虑因素,力求优…  相似文献   

16.
<正>DARPA(达帕)是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的简称,互联网、GPS、即时通信、无人驾驶、隐形战机、鼠标、空天飞机等等,均诞生于DARPA,可以说DARPA是美国最伟大的科技创新工场。达帕是在冷战时期美苏科技争霸的背景下诞生的。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在拜科努尔用P7洲际导  相似文献   

17.
基础能力与结构调整1.美国兵器行业巨头通过兼并重组进一步做强做大当前.美军采办战略和国防预算的调整促使美国国防工业进行冷战结束后最大幅度的结构调整,大小承包商都在调整业务结构,例如,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出售了造船业务,  相似文献   

18.
张涛  胡文翰 《环球军事》2014,(23):42-43
当地时间2014年11月14日,时任美国国防部长查克·哈格尔在五角大楼宣布,为挽救处在危机中的核部队,未来5年美军将对核部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此消息一出,人们不禁要问:曾经在冷战时期叱咤风云的美国核部队到底怎么了?美国究竟会采取哪些措施挽救核部队?哈格尔的这针“强心剂”到底能不能挽救美国的核部队?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后,美国以制定《国防转轨战略》和《国防工业基础转型路线图》为标志,先后对国防工业进行了两次重大调整,提出了建立统一的“国家技术与工业基础”的战略目标和构建“基于能力的国防工业基础”的战略思想,并辅以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较好地实现了国防工业的重组。美国国防科技工业调整改革的做法,对我国制定和完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战略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后,世界各主要国家调整了国家安全战略,在发展经济和加强国防之间寻找最佳的平衡点,以期实现二者的双赢。军民融合的战略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发展两用技术、形成军民一体化国家工业基础的理论,逐步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国防科技政策和国防转轨的核心。各大国在大幅削减国防预算的同时,合理利用多年形成的军用和民用科研生产能力,继续保持了必要的国防实力及国防高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