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人类依托陆地——第一空间,逐步迈向海洋、空中、宇宙——第二、三、四空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又开始向第五空间——距地面300米以下的超低空进军,第五空间大战的帷幕已经拉开。陆军航空兵是陆军最为年轻的兵种。作为一个新兵种,登上战争舞台后,在一树之高的超低空,就像一位披坚执锐的武士:独往独来,披荆历险,或与坦克共舞,或与飞机同霸蓝天,受到世界各国陆军的青睐。目前,已有130多个国家的军队装备了直升机,3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建了陆军航空兵。陆军航空兵在现代局部战争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空中坦克”正在把陆军发展推向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葛永宏 《国防》2008,(10):51-52
电磁空间是继陆战场、海战场、空战场和天战场之后的"第五战场".电磁空间安全事关国家安全战略,更事关战争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3.
张学辉  胡琪  赵勇 《军事史林》2006,(10):13-16
山本五十六大将是日本帝国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官.1884年,他出生于日本长冈市,是家道中落的贫穷武士高野贞吉的第六个儿子,在他前面有五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因为出生时其父正好56岁,故取名高野五十六.1916年,在高野五十六32岁即将从海军大学毕业之时,他过继给了长冈名门--山本带刀家--一个没有儿子的尚武家庭,并从此改姓山本.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本文是吴继云根据其父吴瑞林将军遗著整理的,由于版面原因,发表时有删节.吴瑞林将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军首任军长,1950年1 0月率第42军第一批入朝作战,历经抗美援朝战争第一至第五次战役,战功卓著,曾荣获两枚朝鲜的最高勋章--国旗勋章.1953年1月,吴瑞林将军率部凯旋,归国前,金日成曾设家宴欢送,吴瑞林将军对此也有详尽回忆,本刊将陆续编辑刊载,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5.
2002年11月19日,在强手如林的激烈竞争中,新疆北新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一举中标承建"国道314线和硕至库尔勒公路项目"土建工程第5合同段,中标价1.9亿元.这是北新路桥继2002年初中标在内蒙古呼和浩特--集宁高速公路路基桥涵工程施工、江西南康--龙岭、河南洛阳--界首高速公路施工之后,承揽的第4项高速公路工程.这也是北新路桥自1999年实施巩固新疆、东进内地扩张发展战略之后,在区内外承揽的第6条高速公路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6.
洪贤禄  李静 《国防》2012,(4):18-19
一、网络空间在军事领域扮演中演角色 网络空间是一个人造的新空间,涉及物理设施,思维认知和信息资源领域,以全球性互联的计算机和通信系统为平台,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依托,是与海陆空相互融合且同样重要的对人类产生重要影响的第五维空间.  相似文献   

7.
1957年10月4日,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外层空间,开辟了人类探索外空的道路。 1967年10月10日,《外空条约》生效,为人类开展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奠定了法律基础。1999年7月在维也纳召开的联合国第三次外空会议期间,与会国家一致建议,将每年的10月4日至19日作为“世界空间周”。1999年12月,联合国第54届大会核准了第三次外空会议提出的建议,将每年10月4日至10日定为“世界空间周”。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世界空间周”活动。国防科工委(国家航天局)、外交部、科学技术部、教育部等单位联合组…  相似文献   

8.
1954年1月21日. 这是一个人类历史上称得上新纪元的日子. 美国建造的人类第一艘用核动力驱使的潜艇--核潜艇,研制成功并举行下水仪式,这是人类第一次使用原子能动力,利用核反应堆(原子锅炉)作为驱动发动机的能源,也是人类在另一领域,核能利用上一次革命性的伟大突破,是了不起的创举和奇迹.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5军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一师,是由解放战争时期的华北野战军第2兵团第8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1948年9月27日,中央军委电示华北军区、华北野战军第2兵团,批准组建一个新的纵队--第8纵队.  相似文献   

10.
<正>3月26日,美国副总统迈克·彭斯在国家空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表示,美国将在2024年前让美宇航员重返月球。彭斯还表示,为了在未来五年内让美国宇航员重返月球,美国政府将考虑所有可能的发射方案,不管是用NASA目前建造的从航天飞机演变而来的运载火箭(SpaceLaunchSystem,简称SLS),还是用来自私人太空公司的火箭来实现这一目标。SLS全称为SpaceLaunchSystem,是NASA的宇宙发射系统。按照NASA的官方介绍,这是一枚功能强大的先进火箭,适用于人类进行地球轨道以外  相似文献   

11.
拯救生命摇篮森林,是人类生命的摇篮。人类的祖先孕育并栖居于森林,在大森林的庇护下生存,进而发展了人类文明。人类不能没有森林。然而不幸,当人类进入20世纪后.人们发现.由于森林遭到破坏,水上流失、风沙干旱已成为危及人类的全国性、全球性的灾难。科学家们指出,生态破坏是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大灾难。有资料表明,阿拉伯国家已沙漠化的土地达98%。我国“五·五”计划期间较之于“四·  相似文献   

12.
1917年伟大的十月革命胜利后,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同时也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支无产阶级军队--苏联红军.从1917年十月革命到1991年苏联解体,这支军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历次战争中战功显赫,威名远扬,曾经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最强大的武装力量.  相似文献   

13.
1985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科技体制改革决定》中,根据科技工作不同特点分三类:开发型--合同制、技术型--基金制、公益型--包干制。因为社会公益成果不能实现社会化的市场交易,但国家需要,所以包干制是国家收购成果,但国家没有义务包你、养你,当时许多机构想进入包干。若当时走向市场,现在不会出现这么多问题。  中国要不要社会公益、要不要农业这块?要,要加强!但不意味着全包。这个改革思路去年12月向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汇报过,文件这个星期经国务院批准向社会发布。总体思路是:一是对这部分科研机构要分类,能进入…  相似文献   

14.
外层空间     
地球空间示意图 人类开拓空间的历程漫长而久远。从空间角度看,如果把地球看做是人类向太空发展的驻泊点,那么,以地球为中心,可以按层次把空间划分成几个区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运行速度的增加,将一层层地向外拓展。 外层空间(简称空间)是指球稠密大气层之外的空间区域。在航天技术领域,通常将距地表100千米以上直至遥远的宇宙的区域称为空间。继陆地、海洋之后的人类第三环境——大气层,是指地表以外包围地球的气体层。据人造地球卫星的探测,地球大气层的上界约在距地表2000-3000千米高度,从气象要素和航空航天技术实用角度考虑,将外层空间的下边界定在距地表100千米左右的高度比较合适。因为,在这一高度,大气密度只是地  相似文献   

15.
我国航天运载器的未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军事家的眼中,“天”是继陆、海、空之后的第四战争媒介,是国家的高边疆和新的战争制高点;而在经济学家的眼中,空间是新兴的利益增长点和未来的国家利益延伸。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类对空间的依赖也越来越严重。比如,通过空间的卫星实现通信、导航、侦察、预警、监视、气象预报、资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吴继云根据其父吴瑞林将军遗著整理的,由于版面原因,发表时有删节。吴瑞林将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军首任军长,1950 年10月率第42军第一批入朝作战,历经抗美援朝战争第一至第五次战役,战功卓著,曾荣获两枚朝鲜的最高勋章--国旗勋章。1953年1月,吴瑞林将军率部凯旋,归国前,金日成曾设家宴欢送,吴瑞林将军对此也有详尽回忆,本刊将陆续编辑刊载,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7.
黄波 《国防》2001,(3):41-43
人们不会忘记,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里,人类探索核物理、化学和生物领域取得的许多重大科研成果尚未来得及造福于人类,便被一些战争狂人用来祸世殃民--  相似文献   

18.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伴随着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一种建立在以警卫人员智力和技能为支柱,信息技术为依托,创新为灵魂,新知识、新技术、新思维为战斗力增长点的新型警卫形态--知识警卫已初现端倪.知识警卫主要特点是警卫人员的高度知识化,警卫人员具备崭新的知识化思维方式,警卫人员富有强烈的知识、信息、创新意识,运用信息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观念创新、现代管理、科学决策、智能指挥,实现警卫工作的最终目标--确保警卫对象和目标的绝对安全.  相似文献   

19.
50年在人类长河中仅仅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我国的飞航导弹事业却是艰辛而光辉的一页。经过几代人的顽强拼搏、艰苦创业,飞航导弹事业历经了从仿制改型、自行研制到发展创新的过程。飞航导弹事业起步于1960年,就在那年成立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第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信息化战场与传统战场相比,有了一个显著变化--战场环境的内涵急速拓展,电磁空间极大地拓展了战场空间.文章从复杂电磁环境的内涵及对武器装备的性能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必须高度重视电磁环境效应问题,提高对战场复杂电磁环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