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我的作品《霍爷》刊登在《兵团建设》2012年2月下半月刊。《霍爷》源于我创作的话剧剧本《我的军垦爹娘》。霍爷是父辈们的缩影,他们不同籍贯不同方言不同性格不同文化因子,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组成了一个叫"兵团"的特殊群体。为了创作,我读懂了父辈们饥餐渴饮碱水  相似文献   

2.
岛上一家子     
在舟山警备区家属区一提起林团长家,人人都竖大拇指:“老林家,儿子争气,夫妻和睦。瞧人家!那才叫幸福。”这话不假,林团长的家庭幸福那可是远近闻名的,2003年还被南京军区评为“文明幸福家庭”。  相似文献   

3.
提起团长韩忠,官兵们都不约而同地说起团长的“忠”,这个“忠”是忠心打赢的“忠”,是忠诚使命的“忠”。任团长4年来,他向党组织这样书写忠诚:使一个年轻的预备役团队先后被上级评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正规化管理先进单位、全面建设先进单位,成为省军区的一支劲旅;他本人被军区评为“团级优秀指挥员”,2009年被省军区评为“立足岗位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模范”。  相似文献   

4.
天气热了,身体里的火也烧了起来:口腔溃疡、便秘、腹胀……都随之而来。不过虽然都叫上火,却因为原因不同,灭火的方法也不一样。◆口腔溃疡:多吃绿豆和芹菜。李先生这几天嘴里长了一大块溃疡,痛苦不已。中医认为,口腔溃疡是上了心火,要少吃温热性的食物,多吃些凉性食物,如苦瓜、绿豆、芹菜等。  相似文献   

5.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4,(22):70-70
兵变在美军史上真不多见,但战功显赫的纽约国民警卫队第69步兵团哗变过两回,而且还都理直气壮。第69团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兵多是来自纽约的爱尔兰裔,民族自豪感特别强,一提英国人就气不打一处来。1860年10月,威尔士亲王(后来的爱德华七世)造访纽约,第69步兵团担负仪仗,但团长科考伦以下个个拒不从命,以示抗议英国压迫爱尔兰。闹出了外交事件的科考伦团长被送上军事法庭。好在数月之后,南北战争爆发,第69步兵团开赴前线,科考伦团长重掌指挥权。  相似文献   

6.
    
王族 《政工学刊》2024,(2):92-93
<正>常见新疆人吃馕时不吃菜,亦不喝汤,却吃得香,吃得饱。新疆有谚语说:父母给你的是生命,小麦给你的是馕。馕在新疆是主食,人们早上吃馕,中午吃馕,到了晚上还吃馕,因此便有了关于馕的另一句谚语:宁可一日无菜,不可一日无馕。新疆人把烤馕叫“打馕”。叫虽然是那样叫,但打馕却并不见激烈的动作。之所以郑重其事地用一个“打”字,是因为新疆人说话喜欢用精确生动的词,譬如说生气,他们会说肚子胀得很,说一个人笨,会说他脑子不干活。新疆人把“做馕”说成“打馕”,就是用词精确又生动的典型例证。  相似文献   

7.
比利时的陆军大尉阿鲁贝鲁·波利斯借助日历征服了一个部落,挽救了20名部下的生命。 1905年2月18日,进驻非洲的波利斯大尉与20名部下被当地的吃人人种的酋长捕获,生命危在旦夕。在与决定命运的酋长见面之前,大尉无意中翻开日历,从里面的记录中得知当晚8点开始出现月食。大尉想起少年时代自己曾从书中看到过,1503年出现的月食挽救了驶往新世界的第4次航海途中的哥伦布及其部下的生命,于是决定自己也效仿这一故事试试。大尉将酋长的儿子叫来说:“如果你的父亲敢对我们下毒手,我只要一挥手,就叫你  相似文献   

8.
正楼下的夜班哨已经是第三班岗了,满广志团长办公室的灯才灭,作为中国最精锐部队的团长,每个晚上满广志都是这样度过的,他的时间已经不属于自己,他自己所取得的每一次跨越,也是中国军队在信息化方面的一次尝试和飞跃。一个人的命运和一支军队的命运如此紧紧相连,满广志说自己是幸运的。"这哪是1号啊,明明就是个‘?'号",这是第三十八集团军某红军团情报整编室主任冯卫东主任形容团长满广志的话,能够得到这样的评价,都是  相似文献   

9.
见言 《兵团建设》2006,(11):22-22
在农四师“箭乡”——察布查尔这片土地上,有一位作风民主、为人正直的团长,当地的职工群众都亲切地称他“石老大”。其实,他的名字叫石书江,他已在农四师六十七团默默耕耘了近10个年头。箭乡思绪1997年4月23日,石书江由六十六团副团长调任六十七团团长。石书江“高升”了,亲戚  相似文献   

10.
解放初期,时任国防部长的彭德怀同志一次到东海前哨某炮兵阵地视察。彭总发现,陪同他视察的驻地炮兵团长竟不熟悉国外最新常规大炮的性能,这使彭总颇为不悦。接着,彭总又看到弹药库竟然设在前沿,结构也不符合要求,于是便发了火:“你这个团长,撤职。送军法处。”当吃晚饭时,彭总让警卫员叫团长来同桌吃饭,诚恳地对他说:“我今天说了错话,不该说把你撤职,送军法处,向你道个歉吧。”那位团长感动得一时说不出话来。彭总向下级道歉的原因是“说了错话”。那么,彭总的话究竟错在哪儿呢?身为炮兵团长,不掌握国外有关的先进军事技术,不懂得弹药设置…  相似文献   

11.
曾聿 《政工学刊》2004,(11):44-44
所谓检讨就是检查反省自己的错误言行。犯了错误向组织、向领导作检讨是非常正常而又经常的事。然而向部属作检讨却是十分艰难而又不多见的。不过我记得一位首长曾给我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某单位一位老团长违犯规定外出钓鱼,被上级领导发现,受到了严肃批评。刚开始这位团长既认为  相似文献   

12.
“再小的事,只要是涉及官兵利益的都是大事。”这是云南边防某团团长林芝培常说的一句话:自担任该团团长以来,林芝培在带领“一班人”扎扎实实打基础,一心一意谋发展,使团队全面建设再上新台阶的同时,真心实意为官兵办实事、办好事,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咱官兵的贴心人”。  相似文献   

13.
天津某预备役团训练场上,官兵们叫得最响的是3个人物,号称"拼命三郎"。他们让所有预备役二团官兵见证了什么是工作激情、什么是全心投入、什么是奋勇争先。心系战场的耿团长耿学和团长脸黑,一方面是长时间抓部队训练,风吹日晒,与战友们变成了同一肤色;此外,他对部属高标准、严要求是出了名的。从营长到排长,只要是训练中出现小差错,团长就会毫不客气地指出来,甚至在众人面前拉下脸来狠批一  相似文献   

14.
戚家饼     
浙江南部沿海的村民都喜欢吃一种饼。这种大小不一,形状却相同,圆的,而且每块饼的中央都有一小圆洞,穿上绳子既可挂在脖子上,也可提在手上。此饼原来叫“挂饼”,因为曾有功于战,被嘉靖皇帝策封为“戚家饼”。皇帝给饼赐名,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确有此事。  相似文献   

15.
下乡     
雾朦朦,雪朦朦。沿着弯弯曲曲的长白山路,“北京”穿行在林海雪原中。新年过后,到白山军分区报到才两天,我就被安排随司令员单民田同志下乡了。“下乡”这个说法给我的感觉挺新鲜,过去在野战部队时叫下基层。怎么讲无所谓,我最想了解的是军分区的人和他们的工作作风。中午,赶到抚松县人武部时,人家刚好饭菜上桌。见到司令员一下子出现在眼前,部长、政委着急地搓着两手不知所措。他们忙活着叫人撤掉餐桌,要好好安排安排。这时,司令员已经自己动手盛好了一碗大米饭,就着炒榨菜有滋有味地品尝起来。他一边吃着,一边摆动手中的筷子…  相似文献   

16.
11月的一天早晨,一辆白色标致车突然出现在伊拉克巴格达北部乡村一个酋长的亲戚家门前,主人一眼就认出了客人是久违了的萨达姆。主人说:“萨达姆看起来身体很硬朗,依然是以前的样子。他没有任何畏惧,不过从他眼里能看到一点悲伤。” 萨达姆喝了一杯茶,吃了一片面包和一些椰枣,算是他的早餐。他让人把酋长叫出来。萨达姆说他是被自己的亲信出卖了,并大谈要报仇,“决不能让他们有休息和喘息的机会”。他告诉村民,“伟大的一天”即将到来,并以自己儿子乌代的在天之灵发誓要对  相似文献   

17.
"打得赢才是硬道理!"在驻滇某预备役通信团,官兵人人都熟悉团长郭强的这句口头禅。凭着这种求真务实、拼搏进取的精神.6年间.郭强带领团队走出军事训练低谷.连续3年被评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连续5年被评为"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2006年.郭强被云南省军区表彰为"爱军精武标兵"。"团队能取得这些成绩.是与我们有一个责任心强、爱军精武的团长分不开的!"面对团队蒸蒸日上的喜人形势.团政委张继乾无限欣慰地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18.
笑笑好心情     
吃蛋一次新兵连打靶,连长把小丁叫了过来,声色俱厉地问:"怎么吃了一个鸭蛋?"小丁蒙了,吞吞吐吐地说:"连长,我没吃鸭蛋,早饭那个大个的  相似文献   

19.
在美丽的汾河西岸,坐落着一个拥有上万名职工、创造过无数全国乃至世界第一的大型国有企业——太原重型机械集团。在该集团民兵高炮连,有一位"老民兵"的事迹被广为传颂。他叫林克西,今年52岁,脚穿49号鞋,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大脚老兵"。  相似文献   

20.
杨波  王昊 《中国民兵》2013,(4):27-27
捐资助学,贫困学生亲切喊他“雷锋叔叔”:嘘寒问暖.孤寡老人亲切叫他“雷锋儿子”……他就是四川省绵阳市精神文明先进个人、四川某预备役高炮团团长刘海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