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国防生教育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德文  阎军 《国防》2006,(11):28-29
建军作战,人才为本。依托地方大学培训军官是世界许多国家军事人才培养的共同做法,也是加速我军干部队伍现代化,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又快又好地发展的重要举措。胡锦涛主席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多次强调,要加大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的力度。贯彻落实胡主席这一重要指示,做好地方高校国防生教育管理工作,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建立具有军事特色的国防生教育体系国防生教育,是德、智、体、军的全面教育。大学是国防生由青年学生转变成合格军人的第一站,是打基础、积能量的第一阶段。美国军事专家指出:“必须针对不确定的未来进行…  相似文献   

2.
陆学东 《国防》2013,(10):70-70
清华大学始终把培养军事人才作为推进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探索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努力培养国防生在思想、军事、专业等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引导他们将自身发展与部队需求结合起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3.
依托国民教育培养新型军事人才是我军人才建设的重大举措。多年来,有关单位积极探索国防生培养的方式方法,总结出一些好的经验和成功做法。但是,按照能打胜仗的目标对国防生培养质量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国防生培养实践中暴露出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改进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铁 《国防》2008,(4):59-60
国防生是军队依托地方大学培养的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军事人才。如何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强和改进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5.
军校学员精神文化需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着眼点。笔者通过对海军三所院校240名学员和100名国防生的抽样调查。全面分析了当前军校学员精神文化需求的特点规律和校园文化建设现状,认真进行了对策思考,旨在为军校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培养国防生高度军事文化自觉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军事文化自觉是一种理性自觉,必须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和先进理论武装;军事文化自觉是一种实践自觉,必须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军事文化自觉是一种情感自觉,必须营造团结和谐的文化氛围;军事文化自觉是一种创新自觉,必须鼓励国防生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学峰 《国防》2013,(3):66-68
2000年5月,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了《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10多年来,国防生培养工作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发展,培训数量大幅增加、培养质量稳步提高。这对有效改善我军干部队伍知识结构、培养和造就大批新型军事人才都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要保持国防生培养工作的生机活力,必须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直面其内在矛盾和问题,积极研究探索国防生成长成才的特点规律,  相似文献   

8.
国防生是军队依托地方普通高校培养的后备军官,是今后我军干部队伍的重要来源,也是部队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一支生力军。国防生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军干部培训制度改革的成败,关系着军队质量建设和实现科技强军的进程。因此,我们在开展选培工作中始终把帮助国防生打牢素质基础作为重点来抓,以适应部队建设的长远需要和国防生本身任职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9.
强国强军决定性因素在人才,最紧缺战略资源也是人才。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全面推进,国防生干部作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重要来源,转型建设和打赢先锋的生力军作用愈发明显。党委机关务必着眼部队建设发展需要和国防生干部特点,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切实把国防生干部队伍打造成能够引领部队发展、堪当强军重任的人才方阵。  相似文献   

10.
国防生培养实施14年来成果喜人,对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加速军队建设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要看到,这项工作与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和当前军事斗争准备对人才的需求还不适应,亟待进一步加强。当前在国防生培养工作上最主要的应在“四个转变”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1.
国防生走出校门踏入军营不可避免地会经历一个“阵痛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一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心理兴奋期、困惑期、郁闷期和平稳期。引导国防生顺利度过这四个心理阶段,对于培养新型军事人才,增强他们在部队的发展后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山  黄建华 《政工学刊》2008,(11):47-47
培养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型军事人才,是中央军委依托地方高校开展国防生教育的初衷。应该看到,实施国防生教育以来,地方高校为部队培养了大批军政兼优、素质过硬的人才,有效地提高了部队军官队伍整体素质。但国防生文化学习现状与教育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主席指出,军队生长干部要逐步走军队自己培养和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并举的路子,从更大的范围内选拔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所以我们必须确立军事人才的培养依托国民教育的思想,努力拓宽“军地并举”培养军事人才的途径,这既是军事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也是军事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趋势。确立这一思想,有利于弥补军事教育的某些不足,克服军事教育存在的矛盾和困难。我们必须转变观念,采取对策,推进军事教育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海军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步伐加快,如何培养出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这是关系到人民海军发展战略的时代课题。对此,中国海军院校担纲举目。  相似文献   

15.
国家因人才而兴旺发达 ,军队因人才而克敌制胜。伴随着世界军事变革的迅猛发展和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 ,未来的高技术战争正朝着“战争力量的白领化”方向发展。江主席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指出 :“迎接世界军事变革的挑战 ,打赢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 ,关键是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因此 ,做好军事斗争后勤准备 ,方方面面的工作千头万绪 ,人才准备是最根本、最关键的准备。围绕“保障打赢”目标的实现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中的人才准备 ,努力培养和造就…  相似文献   

16.
国防生制度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守学  赵苡然 《国防》2010,(1):56-57
军队依托普通高等院校培养国防生,是借助国民教育资源培养军事人才的理性选择。近10年来,全军和武警部队已在117所签约高校设立了国防奖学金,资助了7万多名国防生,已有3万多名国防生毕业后成为军官。随着此项制度全面铺开,有必要对国防生的权利义务及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探讨,进而推进国防生制度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陈玉田 《华北民兵》2004,(10):12-12,15
江主席明确指出:“人才是建军治军之本,也是对台军事斗争准备的关键。”这一重要指示,深刻揭示了人才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人才建设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我们开展岗位成才活动,必须始终着眼军事斗争准备需要,把培养造就大批新型军事人才作为当务之急,作为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军事人才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关于军队现代化的关键在人才的思想,干部队伍建设"四化"方针和建立领导干部退出机制等的思想,开启并推动了一系列军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我军干部工作和人才建设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是我党军事人才思想宝库中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19.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国防生培养质量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防生已经成为军事人才的重要来源之一。为客观、有效地评价国防生培养质量,不断为提高国防生综合素质提供可靠的依据,文章针对国防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大多难以量化的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国防生的培养质量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20.
踏进地方普通高校,就能拥有一名“准军人”的威武感觉;走出象牙塔,迎接你的就是千顷波涛、万里蓝疆的豪迈情怀。当青春成为一条眩目的彩带连接起大学生活和军旅生涯,当梦想有了在操场与海战场次第实现的可能,海军国防生,这个名词已经成为无数向往海洋、热爱国防事业的热血青年海军梦开始的地方。春暧花开时节,笔者就海军国防生选择培养工作专访了海军政治部干部部人才工作办公室有关人士。7个“正步”踏进海军国防生方阵你想成为海军国防生方阵中的一员,就必须踏好7个“正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