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赵福臣 《国防》2004,(8):37-37
随着军事斗争准备的不断深入,对民兵、预备役部队遂行任务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遂行任务能力的途径很多,而灵活采取组训形式则是一种有效办法。一是基地集中组训。走基地组训的路子,是民兵、预备役部队训练的主要形式。要按照由基础训练到专业训练再到合成训练的方法步骤,明确各级训练基地承训任务,以区分训练层次,确保训练质量。县级民兵训练基地主要负责基干民兵和预备役人员的基本技能、战术训练;市级民兵训练基地主要负责专武干部、民兵预备役干部骨干的培训,以及专业技术分队的协同训练和演练;省级民兵训练基地主…  相似文献   

2.
挂钩训练作为预备役部队特有的组训方式,因其在提高训练层次和质量、缩小与现役部队训练差距、实现与现役部队同步发展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正越来越多地被预备役部队广泛采用。为保证挂钩训练健康、顺利地开展,使之真正成为预备役部队战斗力跃升的“催化  相似文献   

3.
和平时期,预备役部队的训练应着眼于提高整体素质。这一方针应当是坚定不移的。从这一方针出发,我认为,预备役部队应当采取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训练形式和方法。1、训练方式要逐步向基地化过渡。目前,预备役部队训练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以乡、村为单位组训。突出的问题是受环境、教学力量、场地器材等条件的限制,不利于提高质量。我师从1986年开始,陆续在4个预备役团的县建起了较  相似文献   

4.
通信专业技术兵技术含量较高、兵员数量较少,其组训难度大、训练周期长、训练保障复杂。如何根据预备役通信部队周期制训练特点,提高训练质量,是摆在预备役部队面前的紧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钟伟 《国防》2003,(9):57-57
挂钩训练作为预备役部队特有的组训方式,因其在提高训练层次和质量、缩小与现役部队训练差距、实现与现役部队同步发展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正越来越多地被预备役部队广泛采用.为保证挂钩训练健康、顺利地开展,使之真正成为预备役部队战斗力跃升的"催化剂"、"倍增器",在组织挂钩训练时,应注重把握好以下环节.  相似文献   

6.
赵荣  张园 《中国民兵》2010,(5):47-47
在今年的预备役部队训练中,山西某预备役师从改进组训方法人手.探索出了“分层式、集中式、巡回式、网络式”的灵活组训新路子.有效解决了有的官兵“吃不消”、有的官兵“吃不饱”的问题,各单位综合训练成绩均比往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预备役部队按建制连队实行4年一周期的训练虽有一定的优越性,但也有很多弊病。周期训练间隔时间长,不利于连队军事素质的巩固。事实上,4年后由于兵员变化、经费限制等原因难以组织高层次训练,这样连队的训练将只能在低层次上循环。另外,周期训练还容易导致基干民兵训练与预备役部队训练脱节。近几年组建预备役部队地区未组训基于民兵,原有基干民兵已趋老化,不宜再把这部分兵  相似文献   

8.
我们代县预备役团队自组建以来,针对预备役部队战斗力生成的特点和规律,坚持按纲施训、科学组训,深入开展成建制训练,部队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9.
预备役部队编制调整改革以来,组织结构、组训方式、开展活动都有了较大变化,预备役官兵整体素质提高了,组织训练的难度更大了,开展活动的空间缩小了,这给新时期预备役部队的建设和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编兵整组工作要把握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
杨叶  卜野  冯海龙 《国防》2012,(8):83
近年来,黑龙江某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师牢固树立军事训练的中心地位,针对预备役部队兵员构成、编制体制等特点,以训练改革作为抓手,狠抓部队按纲施训落实,取得了突出成果。创新组训模式。针对预备役官兵训练时间短,战斗岗位不同、专业不同、个体素质差异较大的实际,在训练实践中积极探索分类组训的训练模式。把预备役官兵区分为"骨干类、技术类、通用类、普通类"四类人员,通过人员科学分类、整体调控训练时间、灵活运用基地训练、进厂驻训等方法,有效克服了训练编组和时间分配"一锅煮"、"一刀切"的问题。创新教学  相似文献   

11.
张长胜  张成 《国防》2004,(12):46-46
当前,虽然各级十分重视预备役部队的军事训练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还程度不同地存在“人员难集中、集中后难管理、训练质量难提高”等问题。要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提高预备役部队的训练质量,必须积极探索预备役部队训练的新路子。一、科学编组,灵活施训预备役人员寓兵于民、高度分散,要有效地把预备役人员的训练落到实处,必须实行科学编组、灵活施训。一是师团联训。预备役师成立集训队,各团按专业分类进行训练编组,依托训练基地进行封闭式训练。采取这种组训方式,农村的预备役人员训练可安排在农闲季节,企事业单位的预备役人员训练可…  相似文献   

12.
史粮纲  周建新 《国防》2004,(12):44-44
海上训练(以下简称“海训”)是部队适应海洋环境,克服海洋对作战行动的影响,提高海上作战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内容。根据预备役部队开展海训的实践,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如何抓好预备役部队的海训。一、科学周密组训,提高海训质量海上训练,受海区自然条件影响大,保障要求高,训练组织复杂,需要遵循海训的特点和规律。考虑到预任预编官兵素质不一、异地驻训、保障难度大和缺乏组训经验等因素,需要结合实际,认真实践,深入研究,积极探索适合预备役部队特点的海训路子和方法。一是分步施训,循序渐进。要在综合分析部队任…  相似文献   

13.
推动军事训练向信息化转型,是民兵预备役部队面临的新课题。这里谈谈我们的几点思考。抓人才,提高组训能力。这方面可供选择的途径有:一是通过集训、岗位练兵等多种形式,加强组训干部素质培养,尽快提高组训人员的能力。二是定期组织人武干部到人武学校、教导机构、训练基地和部队院校进行短期培训,及时“充电”和  相似文献   

14.
杨庆冠  钟靖字 《国防》2004,(8):29-29
搞好民兵、预备役部队海上训练,一方面,要从民兵、预备役部队寓兵于民、以民为主的实际出发,紧紧依靠地方党委、政府搞好协调,确保满员参训。民兵、预备役部队的军事训练计划一经制定,就要商请地方党委、政府或组织、人事和劳动部门联合下发通知,明确训练的时间和参训人员,以及单位阻挠在编员工参训或在编员工拒绝参训应受到的处罚,这样才能确保人员落实。另一方面,要从民兵、预备役部队训练时间短的实际出发,突出重点,科学组训,确保质量落实。贯彻“陆上多练,海上精练”的原则,凡能在陆上训练的动作就在陆上完成,必须下海训练的动作先组织…  相似文献   

15.
彭春  许伟钊 《国防》2014,(12):34-34
为落实民兵、预备役部队按纲施训,走开基地化、正规化训练路子,提高全省民兵、预备役部队工程防化专业技术骨干的组训能力和专业技能,福建省军区前不久依托厦门警备区组织开展了全省民兵工程防化专业技术骨干集训活动。集训采取分类规划、统一组训、上下联考的方法,按照"理论学习、电化教学、操作应用、考核验收"的步骤实施;围绕提高工程防化民兵骨干业务素质,突出业务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安排了防化基本常识、核生化武器、核系列化防护基本装备、  相似文献   

16.
宋春林  杜佳 《国防》2012,(7):82
预备役电磁频谱管理中心成立于2010年1月,是我军第一支在国家行业系统组建的预备役部队.中心紧紧围绕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坚持以提升电磁频谱管控能力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眼高科技行业预备役部队实际,创新训练模式,采取专业技能在岗训、军事科目集中训、实战能力演练训等方法组训施训,有效提高了训练的质量和效益,实现了边组建、边训练,边遂行任务、边形成战斗力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7.
岳胜军  郭大为 《国防》2014,(7):57-58
正仗在一起打,兵就要在一起练。开展现役部队与预备役部队挂钩带训,既是解决当前预备役部队组训力量不足、专业骨干缺乏、训保能力薄弱等诸多问题的有效办法,也是促进现役与预备役两支力量有机结合和整体遂行任务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因此,要从挂钩带训头绪多、涉及面广的实际出发,科学筹划、灵活组织、突出重点、严格考评,最大限度地整合共享训练资源,努力使其成为部队训练质量和战斗力提升的"倍增器"。  相似文献   

18.
王国林 《国防》2012,(8):49-50
近年来,虽然在军地双方正确领导和指导下,预备役部队围绕提升"两应"能力,军事训练工作稳步发展,但受编制体制、保障体系、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承训能力弱、抽调人员难、教学力量缺、装备质量差、训练经费少等现实问题还比较突出,训练水平离大纲要求、离实用要求、特别是离动员集结后经过3~4个月临战训练形成整体作战能力的标准还有较大差距.新形势下,进一步提高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质量,必须着力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方面,要创新组训模式.预备役部队训练时间、组织力量、教学水平和保障能力都十分有限,提高军事训练质量,特别是达到动员集结后确保3~4个月形成整体作战能力的目标,必须改进训练方法、创新组训模式.  相似文献   

19.
近日,黑龙江预备役某高炮团圆满完成了军区和省军区赋予组织预备役部队成建制精训骨干试点任务。在预备役部队精训骨干试点成果汇报观摩活动中。该团100余名现预任官兵以本职专业技能展示、教学组训能力展示和整体协同训练展示三个方面内容向与会的领导进行了汇报演示,官兵们的良好精神风貌和过硬的军事素质,赢得了在场人员的阵阵掌声。  相似文献   

20.
预备役部队后勤专业分队训练是军事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专业对口率高、技术性强,为此,预备役后勤专业分队训练应在全师集中专业、集中教员、集中教学器材、集中经费,实施跨团联训。即:集中专业,根据每个团各自特长分别担任一个专业的组训任务,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