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9 毫秒
1.
文广 《环球军事》2013,(17):1-1
8月15日日本二战无条件战败投降日。这一天,本应成为日本反省战争罪责的日子,但这些年越来越变成日本右翼政客大秀“政治肌肉”、为军国主义招魂的“节日”。  相似文献   

2.
在军国主义思潮和右翼势力的影响下,日本正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发展和壮大军事力量,加速向军事大国迈进的步伐。日本谋求军事大国的背景为谋求"政治大国'莫定基础二战后,日本随着国力的不断提高、其军国主义思潮日益增长,极力追求充当政治大国。在中曾根康弘时期,日本就提出了充当"世界政治大国"的目标。此后的历届政府都无不以实现这一目标为己任。近年来,日本军事力量的发展和防卫政策的重大调整,就是在这种背景卜力图以军事力量  相似文献   

3.
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历史和美化军国主义的言行日趋猖獗,其主要历史原因为:一、保留天皇制——日本有条件投降,成为战后日本重建右倾保守政治体制的政治基础和精神支柱。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实行单独占领并包庇大批战犯,为日本右翼势力的复活埋下了祸根。三、战后日本受美国"冷战"政策的卵翼和呵护,60多年来一直没有反省和清理对外侵略的历史。日本政治右倾化日趋严重,军国主义思潮日趋猖獗,正在走从改史翻案到修宪扩军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后,日本国内民族主义抬头,军国主义思想泛滥,日本政府在明里声称奉行“无核三原则”的同时,背地里却始终没有放弃对核武器的追求。那么,正在积极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致力于从“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军事大国”迈进的日本,其核实力的发展究竟达到了一个怎样的水平呢?  相似文献   

5.
国内学者一般都肯定裕仁天皇的战争罪责,但是如何看待他的罪责?他在战争中只是“参与”制定了侵略政策,还是侵略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之一;他是“日本垄断资本和军国主义的手中工具”,还是日本垄断资本和日本军国主义的总代表:他“本人是一个性情温和的生物学家”,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军国主义分子。这是史学界应该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郑林 《宁夏科技》2002,(10):52-52
世界人民不会忘记,日本军国主义在20世纪上半叶大举进攻、侵略、掠夺、残害中国和东南亚各国人民,犯下了不能饶恕的滔天罪行,给中国、朝鲜、韩国及东南亚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这就是日本军国主义美称的所谓“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结束快60年了,可是日本有些人贼心不死,继续大做“圣战”梦,竟然建起“大东亚圣战大碑”来了。  相似文献   

7.
日本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日本军国主义思潮的形成和发展,天皇制政治军事体制的建立,追逐资本积累和增殖的经济动机,以及中国的散弱无力及国际社会的绥靖主义,使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相似文献   

8.
在近代史上,日本军国主义疯狂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给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亚洲一些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历史发展到今天,日本仍有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和右翼分子沉迷住“皇国论”的梦魇中。尤其是近一段时间,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日美安保指针、发表上张“先发制人”的防卫白皮书、通过国旗国歌法案、觊觎我钓鱼岛,这一系列动作所透露出的危险信息,不能不引起亚太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美、英为首的同盟国对日本军国主义采取贸易封锁和军事打击相结合的策略,以切断海上交通运输线作为破坏日本国力基础的突破口,达到彻底摧毁其军事经济的目的。这一策略为最终打败日本军国主义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日本投降前后,美、日相互勾结,炮制了日本的"有条件投降",对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战后日本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军国主义不断抬头,传统战 略思维方式频频出击.为防止军国主义势力再度破坏世界和平,对日本投降前后这段历史的反省和清理就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11.
早在2003年12月19日,日本政府做出三项重大决定:1、建立导弹防御系统;2、下达向伊拉克派遣自卫队的命令;3、修改“基础防卫力量构想”。这三项重大决定中的每一项都违背了国际条约对日本的约束,并且与日本“和平宪法”背道而驰,从而彻底改变了日本的本土防卫政策,为实现与其经济大国地位相称的政治大国与经济大国、复活军国主义又向前迈了一大步。揭开“导弹防御系统”的面纱近年来,日本借朝鲜开发核心导弹问题大造舆论,称日本正遭受朝鲜越来越大的威胁,并鼓吹为了对付朝鲜的导弹,日本必须提高自己的反导弹能力。日本政府称,朝鲜射程约为130…  相似文献   

12.
今 年 4月初接替小渊惠三任日本首相的森喜郎 ,上台不久 ,关于历史问题不断发表看法。 4月 2 4日 ,他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就中日战争性质问题回答质询时 ,居然说“日本是否进行了那场侵略战争 ,应由大家在历史中作出判断”。 5月 15日 ,森喜郎又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神道政治联盟国会议员恳谈会上致辞 ,称“日本是以天后为中心的神的国家”。他的这种言论一出口 ,立即招致日本政界、舆论界的广泛抨击 ,在野党联合起来对此穷追不舍 ,要求森喜郎马上辞职下台。同时 ,曾遭受日本军国主义铁蹄践踏的亚洲国家对此也严重关注。面对诸多谴责 ,森喜郎首…  相似文献   

13.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1946年颁布了新宪法。宣称日本永远结束军国主义制度。新宪法规定日本“永远放弃以国家权力发动战争、武力威胁或行使武力作为解决国家争端的手段”,并称日本“不保有陆海空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交战权”。按照这部宪法,战后的日本将进入一个走和平发展之路时  相似文献   

14.
“靖国神社”最初的教义是通过祭祀来安抚冤魂,以免给人们带来灾难。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个祭祀之地却变成了供奉二战战犯灵位的地方,而且因为战后日本首相和议员等政界要人的参拜,给本来就阴魂不散并且兴风作浪的日本右翼势力作伥,极大地伤害了曾经饱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国家和人民的感情,引起了无数人的强烈愤慨。那么,靖国神社缘何从一个日本普通宗教设施一跃成为国家宗教象征,成为日本和周边亚洲国家政治的焦点呢?  相似文献   

15.
又是一年“8·15”,靖国神社再次上演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的丑剧! 小泉内阁的防卫厅长官中谷元等5名内阁成员以及51名议员和115名议员的代表,参拜了供奉着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牌位以及上千个乙级、丙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替那些在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双手沾满亚洲人民鲜血的侩子手们招魂。这仿佛给了一队队身穿旧日本军装的右翼分子极大的鼓舞,他们头顶炎炎烈日,荷枪佩刀,摇旗呐喊,靖国神社内一片杀气腾腾。  相似文献   

16.
2004年,日本暗流涌动:通过"有事法制"7法案,抛出2004年《防卫白皮书》,修改和平宪法,修订新《防卫计划大纲》。日本这些重大举措的核心是:抛弃和平宪法,扩大自卫队的职权,设置"自卫军",恢复天皇制度,放宽"武器出口三原则",使日本的防务政策从"专守防卫"向"先发制人"的"攻击型防卫"发展,使日本成为政治、军事大国。国际社会认为,日本走军国主义老路,将会危害亚太安全。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国、意大利法西斯和日本军国主义为轴心的帝国主义国家发动侵略,以中、美、苏、英、法五大国为代表的反法西斯同盟国反对侵略的殊死搏斗。战争波及世界57个国家和20多亿人口。反法西斯战场基本上可分为欧洲和亚洲两个主战场。在亚洲这个主战场上,中国战区的广大军民同日本军国主义强盗进行历时十四年的浴血奋战,钳制了日本侵略军2/3的兵力,耗费了日本军国  相似文献   

18.
东条英机异乎寻常的未遂自杀充满悬疑。他在一生中最后时刻精心出演的“自杀秀”与“被杀秀”,真正的目的是为了保存日本军国主义的精神支柱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战争”虽然写起来只有区区两个字,却意味着社会的毁灭、民众的伤亡、文明的倒退。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 给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造成了空前深重的灾难。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  相似文献   

20.
近期,日本漫画家小林善纪出版《台湾论》一书,大肆鼓吹“台独”;日本政府对“编写新历史教科书之会”编写的美化日本侵略历史的教科书采取不干预方针;众议院预算委员会委员长野吕田芳大发厥词,声称“大东亚战争结束了亚洲的殖民主义”。一时之间,军国主义的阴魂在日本社会乃至政界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