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解放战争时期 ,我军建立以东北革命根据地为基础的战略后方基地 ,形成了夺取全国胜利的强大后方 ,探索这一时期战略后方基地的形成与发展 ,对做好新时期军队后勤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作用。本文探索的战略后方基地是指广义上的概念。一、我军战略后方基地的演化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建立东北战略后方基地绝非偶然 ,而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这是战略后方基地的雏形鉴于中国历史上多次农民起义因缺乏巩固的根据地而导致失败的教训 ,我党自1 92 7年独立地领导和开展武装斗争…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陈毅坚定地贯彻中共中央"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始终坚持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并成功地建立起苏北抗日反韩统一战线,胜利地实现了江南新四军主力北上,开创了华中抗战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19世纪30年代,蒋介石叛变革命,集数十万军队,“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由于党内错误路线的干扰,我军丢失了大片革命根据地,被迫长征,辗转二万五千里,历尽艰辛,终于在陕北站稳了脚跟。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胜利奠定了基础。创建陕北革命根据地的  相似文献   

4.
1943年初至1945年8月,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阶段,也是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恢复、再发展,华北抗日军民对敌展开大规模攻势作战,直至全面反攻,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时期。这时,邓小平担任第129师政委、中共太行分局书记,1943年10月又任中共北方局代理书记。他就如何巩固抗日根据地问题,总结出了一个重要思想:掌握抗日根据地建设规律,巩固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隐蔽地积蓄革命力量,准备胜利反攻。据此,邓小平和刘伯承(1943年9月赴延安)领导晋察冀边区军民,对敌展开了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斗争,为实现全面反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开辟和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军事经济是在极为艰难、极为复杂的环境中建立和发展的,它对保障革命力量的生存与发展、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的军事经济,具有许多特点。一、抗日根据地的军事经济,是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的军事经济抗日根据地的军事经济具有独特的社会性质,它与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  相似文献   

6.
陕甘宁边区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建立较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是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在抗日战争中是中共中央指挥全国抗日斗争的大本营.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带领边区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对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正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和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由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八路军第115师司令部旧址管理处联合举办的《山东抗日根据地历史图片展》,于2017年12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这次展览共分"序篇""抗日根据地的初步创立""抗日根据地的迅速发展""抗日根据地的艰难坚持""抗日根据地的再度发展""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附录"七个部分,用近600幅珍贵的历史图片,首次在山东境外展示了山东抗日根据地军民艰苦卓绝而又灿烂辉煌的斗争历史,体现了山东  相似文献   

8.
山东抗日根据地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山东军民的浴血奋战和艰苦努力,创建和发展起来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是连接华北与华中两大抗日根据地的枢纽.作为全国19块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山东抗日根据地在全国抗战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巩固和发展的过程中,八路军第115师发挥了骨干作用.  相似文献   

9.
1929年2月,转战赣南的红四军与红二、四团在东固胜利会师。东固会师使红四军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是红四军发展的新起点,为其开创赣南革命根据地提供了极其宝贵的休整补充;东固革命根据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建设经验和飘思不定的游击战术为红四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10.
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的胜利,主要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中地体现在指导这场民族解放战争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国防教育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政策,在全国许多地方,特别是陕甘宁边区和各个抗日根据地得到了很好的贯彻。  相似文献   

11.
本文集中阐述了抗日根据地军事文化建设的理论渊源,指出她是在马克思主义军事文化思想指导下,对苏区革命文化事业的继承与发展,对中国传统军事文化的借鉴和吸收。对于建立和巩固根据地,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革命——二万五千里长征路:80年前,1934年的一个秋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走上从江西到陕甘边区、长驱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历时13个月零2天,纵横11个省,无数英雄用生命写下了一篇壮丽的史诗。中国革命自此转危为安,并最终以陕北作为根据地,将中国革命的胜利推向全国。长征的胜利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革命路线和斗争路线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土地革命时期中央根据地的赤白贸易和赤白交通运输线,是随着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而建立起来的,是打破敌人封锁必不可少的措施,是巩固和发展根据地的生命线。赤白交通运输线是经过多年斗争,又几经挫折,才逐渐完善和发展起来的,疏通和交流了白赤两地区的物资,对反“围剿”战役的胜利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早在1928年底,边界工农兵政府就强调指出:边界党和工农兵政  相似文献   

14.
中国·湖北·武汉新四军研究会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学术讨论会综述何光耀,张肇俊1995年9月6日至8日,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湖北省和武汉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联合在当年新四军军部诞生地──武汉市,召开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  相似文献   

15.
晋冀豫根据地军事工业是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军事工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零星简单式随军流动修械渐渐发展为集中稳定式工厂生产。经过战火的洗礼,晋冀豫根据地的军事工业发展历经萌芽与初创、扩大与集中建设、由集中到分散建设、重新集中建设等四个时期,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简单的枪械修理、复装弹药到复杂的枪炮生产,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生产体系,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也为新中国军事工业建设和国防科技事业发展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抗日根据地为了抵制日军的经济侵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日伪展开了以货币斗争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战,为保证根据地经济顺利发展,保护和争取大量军需和民用物资起了重要作用,并有效地支持了前线军民的持久抗战。山东抗日根据地经济战的实践说明,货币的基础不一定是金银,也可以是刚需产品;战争的胜利不仅取决于军事力量的大小,更依靠于多种力量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所起的作用就如同黄河激流中的"中流砥柱",在国内外凶险复杂的局势中,始终保持清醒的战略定力,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争沉重打击日本侵略军,并建立广大的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民主政治,改善民生,有力地促进和支持了正面战场的抗日战争,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华北抗战是这一真理的完美诠释。在国民党军队经过一定抵抗后大踏步撤往河北南部和河南,甚至渡过黄河之际,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迎着日军侵略的铁蹄插入山西敌后,先后开辟晋察冀、晋绥、晋东南等敌后抗日根据地,使中共及八路军迅速发展成为这个地区的最大政党和最强军队,使之成为全国抗战中的一个"特殊局面"。其中作为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的刘少奇,就是这"中流砥柱"群体中的重要领导者,为华北抗战"特殊局面"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及各根据地,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努力。这一时期的中共农村文化建设,具有以下深远的历史意义:实现了对广大农民的近代启蒙;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对建国后的农村文化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力地促进了中共对农村基层政权的顺利承接;为西北尤其是陕北民俗文化走向全国乃至世界,提供了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19.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抗日战争时期阐明了坚持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的几个重要思想 :关于发动群众、武装群众 ,在敌后广泛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思想 ;关于建立发展抗日人民武装 ,巩固人民武装的思想 ;坚持长期抗战必须创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的思想 ;民族战争和反摩擦战争需要两种不同的战略战术原则等。这些思想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 ,也为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和巩固、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是1929年12月百色起义后,在广西右江地区组建起来的一支革命军队。它虽有过蓬勃发展的时期,但在其斗争历程中也几经坎坷,特别是在1930年秋自右江革命根据地北上湘赣苏区的过程中,遭到严重挫折。1931年4月,红七军抵达江西永新县时,全军减至约3000人。1932年冬,留守右江革命根据地的红七军第21师大部解体,右江革命根据地基本丧失。关于红七军北上的行动,在一些回忆录和党史研究的文章中,认为是李立三1930年6月的“左”倾冒险主义计划(以下简称“立三计划”)所致,这个计划命令红七军北上,攻打柳州、桂林、广州,配合全国红军夺取武汉,实现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笔者查阅了一些史料,认为这一说法不够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