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渊军事思想略论于汝波李渊(公元566~635年),字叔德,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一说狄道(今甘肃临洮),一说赵郡(治今河北赵县)。7岁时袭封唐国公,历任隋千牛备身,谯、陇、岐州刺史,荥阳、楼烦二郡太守,殿内少监,卫尉少卿,弘化留守兼知关右...  相似文献   

2.
当事人     
韦开忠新疆某部老兵一个老兵的"集结号"离开部队30年后,一位八旬老人又和老部队紧密相连。2006年,老兵韦开忠从自己的老部队——新疆某红军英雄团离开时,团里送他一套团史资料。资料中多处与事实不符的记载,使这位每个月靠1000多元养老金生活,妻子常年患病的老兵踏上为老部队寻根的万里长征。5年来,他辗转上万公里,足迹遍及四川、重庆、甘肃、陕西、  相似文献   

3.
李宏昌教授     
李宏昌教授 ,男 ,汉族 ,甘肃临洮人。 195 6年 11月出生 ,1974年 5月参加工作 ,1982年 1月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物理专业 ,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7年 1月由地方高校调入武警技术学院训练部物理教研室任教。 1993年 4月任物理教研室副主任 ,1997年 6月任物理教研室主任 ,2 0 0 2年  相似文献   

4.
正1949年10月,甘肃酒泉这个小城镇沸腾了,二军、六军由这里启程,从天上、地上向新疆进发。部队指战员可以乘飞机、坐汽车、徒步,但两个军的近5000多匹骡马怎么办?对此意见不统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入疆总结中这样记载:当时有人认为骡马不能进疆,即使进疆也不知死亡多少,因而不愿拉牲口。针对此种情况,第一兵团司令员王震为骡马召开了一个专题会议,二军、六军的主要领导都参加了。那次会议,王震动了感情:"这些骡马跟随我们南征北战,在  相似文献   

5.
诗人洋雨是1949年从甘肃定西随着解放大军进疆的,在伊犁巩乃斯草原上参加了军垦农场初期的屯垦开发。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他开始写诗,发表作品。50年代当了《绿洲》杂志最早的编辑,60年代初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塞外两支歌》,这本由两首叙事长诗组成的诗集,在当时的新疆诗坛,是为数不多的,极为引人注目。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风风雨雨,洋雨出任复刊的《绿洲》杂志主编。1984年出版了他的第二部诗集《丝路情丝》,这本以新疆的山水风光、名胜古迹为抒情载体的诗集,是洋雨的诗歌走向成  相似文献   

6.
君威 《军事史林》2006,(9):22-2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军,是由驻新疆的国民党军整编第42师起义改编而成的. 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相继解放了陕西、甘肃、青海、宁夏4省区后,兵锋直指新疆.  相似文献   

7.
流金岁月     
这是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第一野战军战斗剧社少年艺术队44名小战士的合影,他们分别来自甘肃、陕西、河南、山东等地。战争时期,他们为新疆的和平解放作出了贡献。集体转业后,他们又分赴兵团各地屯垦戍边,为新疆的社  相似文献   

8.
何立波 《环球军事》2013,(22):18-20
在20世纪30年代的西北,马仲英是一位传奇人物。他17岁起兵反对冯玉祥国民军,因其年龄小,人称“尕司令”。他率数万兵马打遍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所向披靡,可谓少年英雄。他曾先后两次进入新疆,改变了新疆30年代的政治格局。马仲英率军在戈壁大漠纵横驰骋,让新疆金树仁、盛世才两个政权疲于应付。马仲英在败退南疆途中,  相似文献   

9.
今年元月21日,四川省西充县凤鸣镇12村3组王长寿老人进县城治疗眼疾。步行到莫新区食品站突然昏倒在公路旁不省人事。中午12时,解放军某部回家探亲的战士杨鑫路过,看见许多行人围观一位躺在地上处于休克状态的老人,便将老人迅即背到医院进行紧急抢救。医师杨代根立即打针、输液、终于将老人抢救过来,渐渐恢复了神志。杨鑫又和老人促膝交谈。表示一定要善始善终照料老人直至痊愈出院。他端汤拿药、问寒问暖,一日三餐都从附近食店给老人买来可口的软食。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60年代,国内外形势极为严峻。出于对新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需要,1966年,国家决定修建库尔勒至若羌及通往甘肃、青海的等级公路上世纪60年代,国内外形势极为严峻,出于对新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需要,1966年国家决定修建库尔勒至若羌,及通往甘肃、青海的等级公路。其中,库尔勒至若羌441公里路段交由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承担。修建库若公路不仅改写了"库若自古无公路,没有驼马莫出入"和"近代若库有便道,风吹黄沙道掩  相似文献   

11.
"真是太谢谢你们啦!没有你们的帮助,我这玉米肯定收不回来了……"新疆富蕴县64岁的维吾尔族老人买买提拉着民兵连长玉素甫的手感激地说。去年底,突如其来的雪灾把来不及抢收的玉米埋在了地里,民兵连长玉素甫带着30多名民兵冒着大雪为买买提老人抢收了玉米。  相似文献   

12.
高雄 《兵团建设》2006,(3):30-30
4个儿子同在一个连队,4个儿媳妯娌间和和睦睦,全家15口人三世同堂。这一家之主的老人是如何处理好这一大家子事的呢?近日,笔者走进了农六师新湖农场三分场三连职工王家俭家里,探望了这位从甘肃来兵团已40多年的老人。王家俭对如今的生活十分满意,他兴致勃勃地打开了话匣子。1982年他在三连当连长,所产粮食交够国库,备足种子,留够口粮,还是吃不完,  相似文献   

13.
《兵团建设》2012,(18):51
滕代远出任八路军驻疆代表后,几次与盛世才联络、交涉,争取盛世才支援抗战正在莫斯科学习的滕代远,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前去新疆,建立共产国际与我党的联系。滕代远从莫斯科动身,经阿拉木图秘密进入新疆,抵达迪化(今乌鲁木齐),住了一个多月,始终未能在约定地点见到我党派来与他接头的邓发,只得返回苏联。1936年10月中旬,党中央命在莫斯科的陈云和滕代远赴新疆迎接西路军进疆。与此同时,共产国际和苏联答应提供武器弹药装备进疆的西路军。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进疆进藏前高度重视新疆、西藏的民族、宗教工作,并作了诸多准备。在进疆进藏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根据新疆、西藏的民族、宗教、风俗习惯等,实行以民族团结为核心,发展少数民族经济为关键的民族政策;并实行以宗教信仰自由为核心,与宗教界结成统一战线为关键的宗教政策。这一系列民族、宗教政策的正确实施,取得丰硕成果,为今天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5.
新疆库车县阿格乡栏杆村维吾尔族老人卡德尔·巴克,39年如一日撰写《解放军爱民日记》,他的小儿子阿不都热合曼·卡德尔受父亲的影响,毅然参军入伍。  相似文献   

16.
<正>近期,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化研究院集团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组建青年讲师团,进班组、进一线,开展"传承五四精神做新时代青年"主题巡回报告演讲,广泛发动团员青年参与"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活动,利用  相似文献   

17.
新疆南疆地区处于天山与昆仑山之间,南联西藏,东接甘肃和青海,西与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接壤,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前沿。  相似文献   

18.
分布于新疆16个地州境内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50多年来,忠实履行屯垦戍边的神圣职责,在环境恶劣的荒漠边缘和漫长的边境线上开拓出大片大片的绿洲,创造了一个个人进沙退的奇迹,建起了一道道绿色生态屏障,成为当之无愧的新疆生态环境建设的卫士。  相似文献   

19.
新疆是个好地方,那里有广阔的天地,是可以大有作为的。1997年5月,江苏省丹阳市导士镇的复员军人臧志定,带着梦想,只身来到新疆石河子垦区创办开发型家庭农场。4年后的今天,臧志定已拥有5000亩土地的家庭农场,上千头猪的猪场,近10亩地的鱼池,养了300多只羊,1000多只鸡、600多只鸭,还租赁经营了石河子市委的机关食堂、机关澡堂,西部大开发圆了臧志定施展才华的梦。在甘肃酒泉当兵期间,臧志定来过新疆,新疆的广阔天地使他大开眼界。江苏丹阳虽好,但人均只有几分地,新疆却是地广人稀,发展农业和畜牧业的空间很大。复员后,他萌发了到新疆去创办自己的大型家庭农场的梦想。1994年到1997年的3年间,他每年都要来新疆  相似文献   

20.
侯万里 《兵团建设》2012,(18):21-22
正今年68岁的袁耕旺是农二师三十四团六连职工。去年,他享受了团场保障性住房政策,一家人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这让老人欢喜不已。"现在团里的政策好,盖了很多楼房,我们的生活和城里人没有什么区别了。"袁耕旺老人感慨道。这仅仅是兵团加速推进城镇化的一个缩影。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两年多来,兵团城镇化工作呈整体推进之势,编制完成兵团城镇体系规划,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