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众所周知,美国人把俄罗斯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事件炒得沸沸扬扬,但谁又知道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发生的多起可怕程度远胜于“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事件的核武器事故呢?最近美国权威核武器杂志《原子科学家公报》刊登的美国科学家协会政府机密项目主任史蒂夫·阿尔弗雷德的调查报告撩开了这层掩盖已久的神秘面纱。 美国的核武器事故:危害之大,险把欧洲盟国推入死亡深渊  相似文献   

2.
8月25日,印度《先锋报》刊登的一条消息称,印军高级将领和核武器研制机构的专家将于今年10月初在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的代奥拉利炮兵学校举行会议,专门研究如何把核武器装备到部队的问题。这将是印度自1998年5月进行核试验以来开始筹组核武装部队的第一个具体步骤,也是印度对今年5月份以核战术演练为目的的“全胜”军事演习的总结与继续,标志着印度的核武器已从研究阶段进入了实用化阶段。 道路有多长? 从20世纪70年代秘密进行核试验,到1983年开始实施“综合制导导弹开发计划”,再到1998年进行大规模核试验;从1999年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现在拥有成百上千枚核武器,这些可怕的核武器不仅没有多少实际用处,即使是进行裁减核武器的谈判也耗时费力。那么用它们来摧毁月球,或许也算是为人类造福了。这是不久前,以弗拉迪米尔·克鲁因斯基为首的5名俄罗斯科学家向克里姆林宫提出的一个惊人的建议:摧毁月球!因为月球是地球的一个“寄生虫”,它对地球造成的危害太大了。  相似文献   

4.
近期发生在克里米亚的一系列事件使得众多评论人士退回到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乌克兰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同意将其核武器返还俄罗斯是一种错误。该议题被影射为一种具有典型代表的重大地缘政治“教训”:那就是本土拥有核武器是与大国比邻的小国保持行动独立的最佳方式。然而,乌克兰能够成为支持上述论点的例证吗?首先,认为乌克兰自身曾经拥有核武器的说法正确吗?  相似文献   

5.
周义 《国防科技》2002,(3):33-36
众所周知,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也是核武器最多与核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但是“山姆大叔”并不满足目前的绝对优势。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时候,美国为了继续维护其世界霸主地位,在进一步大搞国防导弹防御系统(NMD)、加紧太空战准备的同时,还将大力发展核武器,并要继续保持其在核武器研发领域的全面优势。  相似文献   

6.
以色列作为中东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神秘的核武库被曾叛逃英国的以色列前核工程师瓦努努称为“第三圣殿最后的一根柱子”。尽管巴以冲突近来不断升级,但阿拉伯国家在对以色列采取强硬措施时却不得不考虑以色列核武器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2007年3月2日,美国国家核安全管理局宣布核武器委员会已批准核武器“可靠替代弹头”(RRW)设计方案。美国从事核武器研究的洛斯·阿拉莫斯、劳伦斯·利弗莫尔和圣地亚三个国家实验室也在同一天发表联合声明,支持这一采办战略和核武器综合体转型的举措。  相似文献   

8.
目前,战略核武器处于既削减又发展的阶段。冷战结束后,美、俄、英、法等核国家相继调整了核政策,不同程度地削减了核力量,暂停了核试验。但几个核国家都继续主张保持一支有效的核威慑力量,以遏制新形势下的战争。此外,日本和印度已具备研制核武器的能力,并储备了大量核材料,可以说,它们已跨在了核“门槛”上。  相似文献   

9.
胡小刀 《环球军事》2012,(20):42-44
冷战结束之后,非战略核武器一直为大众所忽略。如今,随着美俄就削减非战略核武器数量和增加非战略核武器透明度展开谈判,非战略核武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目前也在研制与传统意义上的“战略核武器”定义不相符的核武器。美国核武专家汉斯·M·克里斯滕森及罗伯特·S·诺里斯习前对美俄非战略核武器的现状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0.
一提起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人们就会立刻想到核武器,想到蘑菇云下发生的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痛的那一幕悲剧。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人民为制约核武器的发展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但目前有核国家的核力量建设仍在不断完善,核武器技术仍在利用当今高新科技成果继续发展,人类仍然生活在“核阴影”之中。 但是,在剑冷血热的战场上,旧的武器装备被淘汰了,新的武器装备产生了。有矛就有盾,战争的实践也对武器装备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随着核武器的发展,制约核武器的手段也在不断增加。 导弹打导弹 空中变舞台 今年上半年,美国著名电影导演乔治·卢卡斯推出了《星球大战》的续篇——《克  相似文献   

11.
最近、美国几名核历史学家透露了一份重要的绝密文件——《1945年7月至1977年9月:核武器部署与监护历史》的绝密文件,首次披露了冷战时期美国在海外部署核武器的情况。 1950年6月11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下达了一道绝密令:紧急向英国部署89套“非核心”部件——原子弹外壳和组件以支援驻扎在英国境内的美国轰炸机部队。杜鲁门在英国预先部署  相似文献   

12.
与北约1999年的文件相比,新战略概念文件具有明显的不同,即它把美国在欧洲部署的战术核武器的重要性降低了。以前,核武器为北约与北美之间提供了一条必不可少的军事和政治联系,但那个时代已经远去。如今,新战略概念表明,美国的战略力量,主要是——英国和法国也在某种程度上——“为联盟提供最重要的安全保证”。  相似文献   

13.
2001年5月,台湾媒体披露了台研制核武器的“宏全计划”。此计划的目标是研制一种可远距离投射的非常规武器,即装有核、生、化弹头的中程弹道导弹。由于此项计划对台湾而言属“最高机密”,多年来一直极具神秘色彩,都是以数字代号的形式出现,名称从未见诸报  相似文献   

14.
自美国2002初年公布《核态势评估》,表示要削减战略核武器数量,要建立新三位一体的核威慑力量始,美国即尝试对核武器综合体进行改造。美国国家核安全局2008年10月正式公布核武器综合体转型计划。转型计划提出削减核武器综合体规模,建立新的科学与工业设施,某些重要设施采取分离式布局,防止恐怖主义袭击。核武器综合体转型将为美国建立更加灵活、快速反应的核威慑力量,同时也动摇了不扩散核武器机制。  相似文献   

15.
核物理学的进展所导致的核武器的开发成功是20世纪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最激动人心的篇章,尽管现在已经有许多国家研制并装备了总数达5万件左右的核武器,但核武器技术至今仍是尖端技术。  相似文献   

16.
台湾研制核武器有着近 40年的历史,并通过“以民掩军”的手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种种迹象表明,其核武器发展计划并未停止。在台湾当局加快以武拒统步伐的时候,这一动向值得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现将台湾发展核武器的有关历史情况综述如下。 蒋介石时期   ● 60年代中期开始筹备核研机构   1964年,中国大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震惊了台湾当局 ,蒋介石坐立不安,惊恐万分,急不可耐地要求美国对大陆的核设施进行彻底的摧毁,以扼杀中国大陆迅速壮大的核能力。翌年 8月 3日,蒋介石又举行记者招待会,再次提出“美国应当采取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经过四十年的不断研究,核武器由第一代核裂变武器原子弹,第二代核聚变武器氢弹。如今又发展到“按照需要释放能量”的第三代,如中子弹、核电磁脉冲炸弹、X光激光器等等。  相似文献   

18.
冷战结束后,日本国内民族主义抬头,军国主义思想泛滥,日本政府在明里声称奉行“无核三原则”的同时,背地里却始终没有放弃对核武器的追求。那么,正在积极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致力于从“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军事大国”迈进的日本,其核实力的发展究竟达到了一个怎样的水平呢?  相似文献   

19.
9月11日,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国防部已经起草并提交了新版《联合核作战条令》草案。该草案在核武器使用原则和程序方面与以前的版本有所不同。它允许作战指挥官在获得总统授权的情况下,对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或恐怖主义分子集团进行“先发制人”的核打击,同时还允许使用核武器“先发制人”地摧毁敌人的核、生、化武器库。该草案一经报道,立即引起强烈反响。世界各大报纸纷纷发表评论,探讨美国的核政策。美国一些战略学家和军控问题专家也从核武器使用、发展以及防扩散的角度发表评论,分析该文件带来的影响.美国修订新版《联合核作战条令》,并企图把核武器作为“先发制人”的手段,这一动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新时期国家安全对核武器的需要,美国核武器综合体转型已进入关键时期。美国实施核武器综合体转型的目的是重塑和建设一个规模更小、更安全、更可靠、更有效和更经济的核武器综合体,维护美国核武器的绝对优势,进一步提高美国的核威慑能力。美国的这种做法,显然与全球反核扩散和核裁军的趋势背道而驰,必将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