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国际肮组织08年统计,全世界通用飞机总数为34万架,占所有飞行器总数的70%,占用飞机总量的90%。而我国通用飞机的发展由于受到政策所限发展缓慢,目前拥有数量仅为898架,不足美国通用飞机数量的三百分之一。国际经验表明,发展通用飞机不仅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将为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发展通用飞机产业可带来巨大经济效益根据国际航组织08年统计,全世界通用飞机总数为34万架,占所有飞行器总数的70%,占用飞机总量的90%。而我国通用飞机的发展由于受到政策所限发展缓慢,目前拥有数量仅为898架,不足美国通用飞  相似文献   

3.
《中国军转民》2006,(2):158-159
为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加强国际间的技术合作与交流,扩大国际通用航空在中国更广泛的应用,推动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向国际纵深发展,促进中国通用航空产业与国际接轨,使中国商、企业及大众更多了解通用航空产业,认识通用航空产业,围绕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扩大通用航空产品的售购等方面,凭借国际航博会召开的契机,搭建通用航空产业国际化交流平台。这也是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中国国际通用航空产业盛会,首届“中国国际通用航空产业博览会”即将于2006年5月28日-5月30日在中国山东滨州举行。  相似文献   

4.
◎宾朋聚滨州5月,黄河三角洲上的明珠——滨州,风和日丽,鲜花怒放。首届“中国国际通用航空产业博览会”于5月28-30日在这里隆重举行。博览会由中国民航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中国国际商会供销合作行业商会、山东省滨州市人民政府承办,得到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有来自中国、美国、奥地利、意大利、波兰等国家中国军转民和地区的参展企业代表,包括产品购买商、国际通用航空领域专家代表、国家各部委、主办单位、国际学者、新闻媒体及观众代表约3万余人参加。大…  相似文献   

5.
《中国军转民》2006,(2):160-160
为促进中国通用航空产业与国际接轨,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加强国际间的技术合作与交流,扩大国际通用航空在中国更广泛的应用,推动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向国际纵深发展,展示国际通用航空领域的先进技术,使中国商,企业及大众更多了解通用航空产业,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相似文献   

6.
50年,半个世纪,我国的通用航空走过了一段艰难发展的历程。我们有自行生产的运5、运8、运12飞机,直5、直8、直9直升机;有40家登记注册的通用航空企业;我国的通用航空涉及航空摄影、航空遥感、航空物探、飞播造林、喷施农药、护林防火、抢险救灾、航空体育、航空旅游、教练飞行等各种领域,为国  相似文献   

7.
通用航空的应用领域十分广阔,涵盖了用于客、货运输的定期航线飞行以外的所有民用航空。通用航空飞机不依其尺寸或原始目的,而是按其用途来进行划分。因此,通用航空飞机既可以是最小的私人制造的娱乐用飞机,也可以是大飞机制造厂商生产的大型运输机;既可以是水上飞机或水陆两栖飞机,也可以是各种旋翼机;既可  相似文献   

8.
按我国《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定义的通用航空是指除军事、警务、海关、纠私和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航空活动,包括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矿业、建筑业作业飞行和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遥感测绘、教育训练、文化体育、旅游观光等方面的活动。从事以上活动的固定型飞机大概都在5.7吨以下,乘员不到9人。民用航空对当代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公认民用航空是二战以后发达国家经济起飞的主要因素之一。通用航空和运输航空是民用航空的两翼,通用航空是民用航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服务于第一…  相似文献   

9.
通用航空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用航空与公共运输航空犹如鸟之双翼,都是民用航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建设中,通用航空在工业、农业、林业、渔业、矿业、建筑业及水利事业和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遥感测绘、教育训练、文化体育、旅游观光等方面有着越来越大的作用,70%用于大农业。在发达国家中通用航空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化经济建设特别是农业的发展。可以说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农业现代化以至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通用航空产业在我国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用航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用航空的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和国民经济的总体实力。通用航空的飞行服务领域广、作业点多、线长,可以解决机械和常规手段所办不到的事情。它的作用效益高,社会效益巨大。因此,通用航空历来受到世界上各发达国家的重视。美国现拥有近22万架通用航空器。日本本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军转民》2011,(9):32-35
据统计,2005年通用航空对美国的经济贡献为1500亿美元。其4.5万家通用飞机制造商和1万多个零部件供应商共创造了150万个就业机会和530亿美元的净收益。至2015年,美国通用航空制造业的产值预计将达到273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国内市场对航空发动机的关注升温,厦门林巴贺公司乘势而上,致力于军民用小型航空发动机、游艇发动机、普通内燃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将创新融入发展当中,逐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通用航空发动机技术,为中国小型飞机拥有一个"中国芯"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3.
东北地区的通用航空伴随着中国民航走过了42年的风雨历程,它在起步、发展、萎缩、再发展的艰辛过程中不断成长,它不仅为东北地区民航事业的基础建设、法规建设、飞行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进行过积极的探索,也为东北地区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今天,重新审视东北地区通用航空的光辉历程,我们会更加坚信东北地区通用航空即将迎来高速发展与腾飞的时代,未来的东北地区通用航空也必将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东北地区开展通用航空的优势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面积近80万平方公里,人…  相似文献   

14.
<正>12月9日,由江西省国防科工办牵头引进的乔治海茵茨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项目与上饶县人民政府正式签约,拟投资50亿元,建设通用航空轻型飞机制造基地、江西省通用航空机场网络建设投建及运营管理总部基地、江西省通用航空运营管理中心、航空器维护保养中心及航空飞行培训中心等项目。建成后具有"空中悍马"小型飞机500架的年产能力,可实现年产值约20亿元。这一项目的落户填补了江西省固定翼轻型通用飞机制造空白。该项目落户建成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将生产飞机50架,完成五个微型机场网点投资建设;2018年6  相似文献   

15.
近日。中国航天科工三院成立海鹰航空通用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将面向国内外军民市场,进一步拓展通用航空与服务领域。让越来越多的“海鹰”在蓝天翱翔  相似文献   

16.
中航工业沈飞L162项目经过发展,目前已经首次突破了月份产量34架份,具备了每8小时生产1架的达产能力。这标志着沈飞通航产业顺利融入世界通用航空产业链,成为国内生产通用飞机数量最多的企业。  相似文献   

17.
寇永忠 《兵团建设》2006,(10):50-51
一、艰苦创业、军垦农航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新疆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通航)自组建至今,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983年至1987年为艰苦创业阶段。建队伊始,新单位、新人、新飞机,全队上下团结一心,以兵团人特有的创业精神,从4架Y-11型飞机开始,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相似文献   

18.
查理 《国防科技》2004,(3):11-15
发动机是动力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航空发动机(aero-engine)是将燃料的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转变为机械能,为飞机或其他航空器提供飞行所需动力的装置。航空发动机的性能是决定航空器性能的主要因素之—。飞机的飞行速度、飞行高度、航程、载重量和机动作战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动机的改进和发展。现代航空发动机具有推重比大,迎风面积小,起动、加速快,适应机动飞行,使用维修简便,工作可靠等优点。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是飞机性能的决定因素之一。其主要功用是提供飞机运动所需的动力一—“推力”或“拉力”,用以克服飞机的惯性…  相似文献   

19.
航空制造业对国防建设、经济发展,制造业升级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根据波音公司2010年预测,未来20年内,全球将需要3.09万架新民用飞机,总价值达3.6万亿美元。中国市场需要的新飞机将占全球市场的14%左右。 第1节 航空标准件需求概况 1.1 全球民用航空标准件需求结构 2010-2029年全球航空公司将需要3.09万架新飞机,其中紧固件市场价值约3600亿美元,每年市场价值约180亿美元。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中国通用航空产业与国际接轨,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加强国际间的技术合作与交流,扩大国际通用航空在中国更广泛的应用,推动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向国际纵深发展,展示国际通用航空领域的先进技术,使中国商、企业及大众更多了解通用航空产业,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国家农业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中国国际商会供销合作行业商会、滨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国际通用航空产业博览会”于2006年5月28日-5月30日在中国滨州大高通用航空城隆重举行。我们诚挚邀请各界同仁参加本届博览会!本届博览会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