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937年,苏联花费300万卢布巨资,从纳粹德国谍报部门买下了一份情报。这份要价不菲情报夺去了功勋卓著的军事指挥家和理论家、苏联红军创始人之一——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的生命。 国内战争结束后,图哈切夫斯基官居要职,十分重视对未来战争的研究,写下了许多军事著作,创立了大规模使用坦克、机械化步兵和航空兵实施大纵深战役的理论,被称为“红色拿破仑”。1936年,根据图哈切夫斯基的建议举行了一次大规模战略演习,旨在制定苏联遭希特勒军队进攻时积极反击的方法和手段。他亲自撰写的《目前德国的军  相似文献   

2.
1.《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的军事经济》[苏联]沃兹涅先斯基·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著,后勤学院学术研究部译校,战士出版社1982年10月北京第1版。沃兹涅先斯基为联共(布)政治局委员,伟大的卫国战争年代,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负责武器与弹药的生产。《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的军事经济》(1947年莫斯科版)是一部专题学术著作,他在书中总结了战时(1941—1945)的苏联国民经济转入军事经济体制和在战争期间发展军事经济的经验教训,对国民经济的改组与平衡,对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如何保证军队的需要,对战时的国家预算、信贷、货币问题,对劳动组织、商  相似文献   

3.
20年代后期,苏联军事理论界经过广泛的讨论,正式把军事学术划分为战略学、战役法和战术学三个基本部分。这一划分,开创了将战役理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层次进行研究的先例,反映了当时战争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军事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从而也奠定了苏军战役理论研究的基础。30年代,苏军战役理论研究的突出成就,是基本确立了以大纵深进攻战役为核心内容的战役理论  相似文献   

4.
姜永伟 《环球军事》2004,(24):58-59
众所周知,卫国战争的胜利不仅是苏联陆、海、空三军官兵浴血奋战的结果,而且也是苏联海军无线电技术侦察部队密码侦察与破译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晶。在卫国战争中,苏联海军情报部密码破译与侦察部队作为苏联军队的主要无线电技术侦察部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取得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在渡江战役全过程中 ,邓小平作为总前委书记、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 ,既参加战役全局的谋划 ,又承担具体的组织指挥 ,为这场战役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充分展现了他的军事指挥才能和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相似文献   

6.
J·F·C富勒(1878-1966),英国著名军事思想家。因其在军事理论领域的杰出成绩而曾被誉为:“机械化战争的先驱”、“理性之将”、“20世纪最伟大的军事思想家”、“英国历史上少有的军事天才”等等。而富勒本人则毫不谦虚地曾把自己与哥白尼、牛顿和达尔文相提并论,也许他并未言过其实——他对世界军事理论作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一是首次系统完整地提出了机械化战争理论;二是归纳提出了20世纪大多数年代里人所共循的8条“作战原则”。他曾参加过索姆河、康布雷、亚眠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著名战役。在八十八年的人生历程中,著作等身,共出版45本专著,发表论文无以计数。  相似文献   

7.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伏龙芝(188-1925年)是苏联著名的政治家、杰出的红军统帅和军事理论家。伏龙艺生前曾担任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陆、海军人民委员并兼任红军总参谋长、军事学院院长等职。他明确提出了军事科学的研究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使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成为领导军事科学各个领域的方法”,他坚持了列宁关于无产阶级军队建设的思想,并在实践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为无产阶级军队政治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作了许多开拓性、基础性的工作,其中有许多在今天仍有着理论和现实的意义。本文拟对伏龙艺政治工作思想的形…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是举世闻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创始人之一。在战争年代,他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他依据当今时代的新特点和我军的具体情况,科学地提出了军队建设的一系列理论、方针、原则,从而极大地丰富了马列主义、毛泽东军事思想,  相似文献   

9.
“战争是一个有共同目的的单一实体”.这是意大利军事理论家杜黑的名言。陆上、海上、空中力量的互相补充,使军队的力量得以加强。因此,在战区、战役、战术层次上协同使用各种军事力量,成为了赢得战争的关键。印度军方很早就认识到了联合作战对未来战争的重要性,但是在他们的军队建设实际中,却存在着理论与体制、理论与实践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斯大林是苏联共产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在领导苏联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军事理论。其中,国家要进行积极防御的准备,必须建立和建设一支无产阶级常备军,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建立雄厚的国防经济基础,建立和巩固反侵略同盟,经常保持、正确使用战略预备队和用大规模围歼战役歼灭敌军重兵集团,是最引人注目的6个方面。斯大林军事理论总体上适合于他所处的历史条件和实践提出的要求,反映了苏联进行国内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基本规律,为巩固苏维埃政权,特别是为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斯大林是苏联共产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在领导苏联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军事理论.其中,国家要进行积极防御的准备,必须建立和建设一支无产阶级常备军,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建立雄厚的国防经济基础,建立和巩固反侵略同盟,经常保持、正确使用战略预备队和用大规模围歼战役歼灭敌军重兵集团,是最引人注目的6个方面.斯大林军事理论总体上适合于他所处的历史条件和实践提出的要求,反映了苏联进行国内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基本规律,为巩固苏维埃政权,特别是为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笔者认为,华西列夫斯基是苏联卫国战争中最光辉耀目的军事巨星之一.战争期间,他和朱可夫是斯大林的左膀右臂,共同策划了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和白俄罗斯等决定性的重大战役.在战争的最后阶段,他作为远东苏军的总司令,亲自指挥百万大军向日本关东军发起雷霆万钧的进攻.在苏联历史上,只有华西列夫斯基、朱可夫和斯大林三人两次荣获苏联最高军功勋章--胜利勋章.然而,就是这么一位显赫的军事人物,在2 0世纪末俄罗斯官方确定和民众评选俄罗斯(苏联)本世纪十大军事家时,却两度落选,引起我国许多军事爱好者的诧异.  相似文献   

13.
拿破仑,这位曾给法国带来巨大声誉和灾难,也曾把欧洲闹得天翻地覆的历史巨人,在整整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里,凭着欧洲大陆这个舞台,以他杰出的军事天才导演了一幕幕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活剧。在长期的戎马生涯中,他指挥了大小50多个战役,取得了土伦战役、意大利战役、马伦哥战役和奥斯特里茨战役等一个又一个辉煌的胜利,以致整个欧洲都在他脚下瑟瑟发抖。拿破仑的成功,除凭借其卓越的军事天才  相似文献   

14.
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是苏联红军著名的军事家,现代大纵深作战思想的积极倡导者和理论家。在他充满传奇色彩的军事生涯画卷中,华沙之战作为一幅不和谐的插页,成了他最不愿回味的一章。那是在握有主动,占有优势,华沙已指日可下的形势下丢掉胜利的。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促成了这次应该取胜的华沙战役失败的呢?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美国海战学院教授Milan Vego博士对网络中心战的一些观点.他从战争性质、军事艺术和军事科学、信息优势、态势感知、指挥速度、自同步、指挥的中间层次等多方面阐述了其对网络中心战和信息战的看法,认为网络中心战并不是海上战争的决定性形式,提醒美国海军应保持战略、战役和战术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次决定性战役,是关系到世界前途和人类命运的一场大决战,也是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由暂时退却转入全面反攻的起点。这次决战的胜利标志着法西斯军队开始由疯狂进攻走向全面崩溃。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是苏联人民精诚团结、不屈不挠、英勇奋战的结果,但是人们也不能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希特勒发布的第45号训令也是导致了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和国防大学科研部联合组织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军事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2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的60多名学者出席了会议,提交论文38篇,交流了一些值得重视的学术观点。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事学术有很大发展。指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军事学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军事科学院莫阳着重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事学术发展的基本特点:1.战争愈来愈超出武装斗争的范围,包括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内容的国家战略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纳粹德国的总体战理论、英美国家的大战略理论、苏联的全民战争理论、中国的人民战争理论等。2.战争规模越来越大,参战国家遍及世界各大洲,联盟战略思想有新的突破,原来互不相容的不同社会制  相似文献   

18.
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不仅是其军事实力的胜利,也是经济实力的胜利。苏联国防工业成功的担负起战时经济最主要的任务——生产军队所需的大量高质量的武器装备。卫国战争的胜利表明,国防工业基础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第一支撑。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与枪     
何雷 《环球军事》2009,(18):60-62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而且还是古今中外罕见的集军队统帅与军事理论家于一身的伟大的无产阶级军事家。 作为军事统帅,毛泽东一生中的战争实践达25年之久,亲自指挥的战役战斗有数百次之多,而且大都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以劣胜优。  相似文献   

20.
20年代在苏联军事历史上是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没有发生激烈的武装冲突或战争事件,然而,苏联的军事理论研究在这一时期却表现得十分活跃,被某些军事历史学家形容为“暴风雨般讨论时期”①。尤其是在军事战略领域,20年代的研究成果奠定了二次大战前作为苏联国家战略方针的基本观点,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苏德战争初期。因此,探讨20年代苏联军事战略研究的内容和形式,总结其经验教训,不仅是苏联军事学术思想史上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而且有助于更深入地分析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严重失利的战略背景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