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空母舰是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工具的大型军舰。实际上它是供海军飞机起降的浮动的海上机场。本世纪以来,舰艇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便是航空母舰的出现和应用。航空母舰与军用飞机的发展息息相关。远在十九世纪末,一些气球飞行家就企图通过军舰把气球带到海上。后来法国的大发明家克雷曼·阿德在  相似文献   

2.
航空母舰概述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母舰"辞条介绍:航空母舰是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其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海军水面战斗舰艇的最大舰种。按排水量分为大型航空母舰、中型航空母舰和小型航空母舰;按战斗使命分为攻击航空母舰、反潜航空母舰、护航航空母舰和多用途航空母舰;按动力分为核动力航空母舰和常规动力航空母舰。主要用于攻击水面舰艇、潜艇和  相似文献   

3.
航空母舰是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其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水面战斗军舰。是海军水面战斗舰艇的舰种之一。按吨位区分,有大型航空母舰、中型航空母舰和小型航空母舰;按战斗使命区分,有攻击航空母舰、反潜航空母舰、护航航空母舰和多用途航空母舰。主要用于攻击水面舰艇、潜艇和运输舰船,袭击海岸设施和陆上目际,夺取作战海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  相似文献   

4.
航空母舰是一座浮动的海上机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高速喷气式飞机的出现、核武器的发展以及弹射器、斜角甲板、舷测升降机等在航空母舰上的应用,加之后来航空母舰动力装置的日益核化,使得航空母舰这海上霸主更加不可一世。随着海战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具有综合作战性能的航空母舰随之出现。水下航空母舰尽管大型航空母舰一度由于其  相似文献   

5.
64美国海军“约翰·C·斯坦尼斯”号核动力航空母舰美国海军“约翰·C·斯坦尼斯”号核动力航空母舰美国海军“约翰·C·斯坦尼斯”号核动力航空母舰美国海军“约翰·C·斯坦尼斯”号核动力航空母舰美国海军“约翰·C·斯坦尼斯”号核动力航空母舰美国海军“约翰·C·斯坦尼斯”号核动力航空母舰美国海军“约翰·C·斯坦尼斯”号核动力航空母舰美国海军“约翰·C·斯坦尼斯”号核动力航空母舰美国海军“约翰·C·斯坦尼斯”号核动力航空母舰美国海军“约翰·C·斯坦尼斯”号核动力航空母舰美国海军“约翰·C·斯坦尼斯”号核动力航空母…  相似文献   

6.
航空母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显神威,一跃成为“海上霸主”。战后50多年来航空母舰直接或间接地参加了几百场战争,雄风不减当年。时至今天尚未有哪一种海上装备能够撼动航空母舰的霸主地位。近几年“武库舰”取代航空母舰的话题曾一度被炒得很热,但航空母舰的发展势头却有增无减,就连提出“武库舰”新概念的美国也在着力发展新一代航空母舰,世界许多国家或地区特别是亚洲的一些国家正在建造或筹备发展自己的航空母舰。为什么航空母舰还如此地火爆呢?这当然与航空母舰在90年代的上乘表现有直接关系。当时间的脚步刚刚踏入90年代门槛之际,海湾便爆发了一场重大危机。对此危机,美国的航空母舰编队立即作出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航空母舰是国家军事实力的象征,而出坞下水是航空母舰建设的重大节点之一。我国首艘国产航母成功下水,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26日上午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第二艘航空母舰由我国自行研制,2013年11月开工,2015年3月开始坞内建造。目前,航空母舰主船体完成建造,动力、电力等主要系统设备  相似文献   

8.
65美国海军“约翰·C·斯坦尼斯”号核动力航空母舰美国海军“约翰·C·斯坦尼斯”号核动力航空母舰美国海军“约翰·C·斯坦尼斯”号核动力航空母舰美国海军“约翰·C·斯坦尼斯”号核动力航空母舰美国海军“约翰·C·斯坦尼斯”号核动力航空母舰美国海军“约翰·C·斯坦尼斯”号核动力航空母舰美国海军“约翰·C·斯坦尼斯”号核动力航空母舰美国海军“约翰·C·斯坦尼斯”号核动力航空母舰美国海军“约翰·C·斯坦尼斯”号核动力航空母舰美国海军“约翰·C·斯坦尼斯”号核动力航空母舰美国海军“约翰·C·斯坦尼斯”号核动力航空母…  相似文献   

9.
航空母舰诞生干本世纪初,它在20世纪的舰艇史、海战史上写下了璀璨夺目的一章,它的发展是和飞机、动力装置、电子设备、武器装备的进步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纵观航空母舰发展的整个历程,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初期改装的航空母舰被称为第一代航空母舰。1922年到1945年间建造的航空母舰已初具规模但还有很多不足,被人们称为第二代航空  相似文献   

10.
英国海军在世界航空母舰技术发展史中具有创造性的贡献。但是,英国航空母舰的发展也受到来自国内多方面的干扰,20世纪60年代曾一度被工党政府判为死刑,从英国海军序列中取消。英国当时正在筹划中的大甲板航空母舰CVA-01也被迫下马。可是,马岛海战的经验教训使英国的政客们头脑清醒了,血的代价挽救了航空母舰的命运,使航空母舰重新编入英国海军序列。这才使目前现役的3艘“无敌”级轻型航空母舰起死回生。  相似文献   

11.
杨凯  周家波 《国防科技》2006,(11):25-28
航空母舰是一个多学科、多技术高度综合的巨大系统工程复合体,具有卓越的作战能力。新技术的引入和新设计理念的应用使未来航空母舰不但具有相当高的作战效能和任务适当性,还将具有良好的可承受性。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印度等国都在加紧研究新一代航空母舰,它们将先进军用、民用技术和新时代航空母舰的作战需求以及可承受性原则结合起来,为航空母舰确立了包括舰载飞机系统技术、总体技术在内的新技术发展目标,以提高航空母舰的作战能力。美国正在研制CVN—21级新一代航空母舰,它将采用许多先进技术和系统。  相似文献   

12.
一般在人们的印象中,航空母舰是一个庞然大物。的确,现代航空母舰是喷气式战斗机在海洋上的活动基地,主甲板上设有供战斗机起降用的长长跑道,这就决定了航空母舰的主尺度不可能很小。目前,世界上最轻量级的航空母舰,西班牙的“阿图亚里巴斯王  相似文献   

13.
美国是世界上拥有航空母舰数量最多、吨位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美航空母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迅速发展起来的。在二战中,美国航空母舰舰载机曾击毁敌机达12000架,击沉敌舰168艘,击沉敌商船359艘,取得过辉煌战果。美航空母舰至今已发展了四代。第...  相似文献   

14.
正5月13日,第一艘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建造的航空母舰成功进行了海试,标志着中国正式成为了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独立设计和建造世界一流航空母舰的国家。青出于蓝的002号航空母舰众所周知,中国海军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是在苏联的"瓦良格"号载机巡洋舰的基础上续建完成的,这对于中国海军第二艘航空母舰的设计和建造是极具启发意义的。正是有了这艘苏壳中芯的"辽宁"号,才有了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002号。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第一艘  相似文献   

15.
美军航空母舰战斗群防御作战能力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长仁 《国防》2007,(2):65-67
航空母舰是美国称霸世界的主要军事力量,是美国推行政治、外交和军事战略的强有力工具.航空母舰战斗群是美国海军主力舰队的基本编成方式.所谓航空母舰战斗群,是指由至少一艘航空母舰和若干护航平台(水面舰艇、潜艇)组成的海上作战编队.  相似文献   

16.
世界现有的航空母舰被一些军事评论家分为五类:第一类超大型航空母舰(美国的各型及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第二类中型航空母舰(法国的“戴高乐”号和“福煦”号);第三类老式航空母舰(阿根廷“五月二十五日”号  相似文献   

17.
我们乘坐的“快轮”运输机朝着美国“亚伯拉罕·林肯”号航空母舰飞去。这艘航空母舰重9.5万吨,由核动力驱动,在人类历史上它是最大的战舰。新闻官对航空母舰作了这样的介绍:“在冲突不是频繁发生的年代,它是一种超级武器。”听得出他的口气是自豪的。他说,航空母舰确保了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的地位。因为,只有航空母舰才能承担起“进行先发制人的和进攻性的打击,直至深入到敌人中心的。任务”。在“林肯”号航空母舰上着陆之前,除了亮起了  相似文献   

18.
资讯     
<正>我国首艘航母下水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4月26日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出席仪式并致辞。第二艘航空母舰由我国自行研制,2013年11月开工,2015年3月开始坞内建造。目前,航空母舰主船体完成建造,动力、电力等主要系统设备安装到位。出坞下水是航空母舰建设的重大节点之一,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航空母舰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下一  相似文献   

19.
航空母舰适于远洋航行和长期的海上作战,具有突出的攻防作战能力,几乎每次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都有航空母舰的参加,充分显示出了航空母舰作为战略威慑和作战平台的强大威力。20世纪以来,舰艇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便是航空母舰的出现和应用。航母自问世以来,经过8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磨练,迄今已形成怀种高技术密集的多维球形攻防体系。航空母舰具备机动灵活的多种武器投射能力,不仅是一种所向披靡的战术装备,而且也是能抛射核弹的准战略威慑力量。航空母舰是当今最为复杂的军事系  相似文献   

20.
子母弹对航空母舰毁伤效果的仿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航空母舰重要目标的数学模型,将导弹对航空母舰毁伤能力指标进行量化,运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计算导弹对航空母舰的毁伤效果,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快速且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