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深入理解江泽民“七一”讲话所阐述的人的全面发展观的基础上 ,就“人的全面发展”提出几点哲学思考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与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人的发展的全面性与过程性、教育和实践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
人的现代化包括素质能力现代化、社会关系现代化和思想观念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前提,也是社会现代化的目的,社会现代化需要依赖人的现代化来体现。人的现代化化的内涵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在实现人的现代化过程中必须注意人的现代化的全面性、过程性和民族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人的素质、行为和能动作用 ,揭示人类防御火灾意识偏低的原因 ,指出人类要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减少火灾的侵袭 ,就必须提高人的素质 ,规范人的行为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人的需要的生产纳入全面生产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国学术界长期以来却把人的需要的生产排除在全面生产之外,这主要是由于人们没有正确认识需要的人的本性,没有正确区分需要与欲望的差别,没有正确把握人的需要在社会发展动力系统中的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合理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另一方面要不断扬弃异化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资本逻辑的笼罩下,人的生命的总体性遭到剥蚀,生命异化的本质主要体现为劳动异化。正是因为充分认识了人的生命所处的自然界的本质,深刻把握了人的社会性存在方式,提出超越生命异化的解放之路,马克思形成了对生命的本质及其价值的内在理解。马克思对生命及其价值的内在理解首先,马克思从自然与社会的双重视角看待生命的存在方式,将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视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马克思从实践层面理解自然,指出自然科学与关于人的科学的内在一体性关系,认为“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人的本质问题是西方哲学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许多哲学家都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根据,但或者是错误的,或者是片面的,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了全面的科学的回答.本文对这些看法作了简要的清理与评论,对于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同一历史过程的不同方面,二者在价值目标导向上高度一致,在社会历史进程上高度契合,归根到底都要以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为支撑。深刻理解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及其在实践中的双向互动作用,对于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伊拉克战争的实践 ,既充分地显示出先进武器装备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优势作用 ,又鲜明地向世人昭示 :人在战争中的主体地位决不会因为武器装备的发展、作战样式的变化而动摇或减弱 ,活生生的人始终是战争的主宰。关键是对人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作用因素要有全新的认识 ,切实确立重视人才系统素质的观念 ,确立智能为构成人才第一要素的观念 ,大力加强军队人才群体建设 ,才能真正发挥人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9.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是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江泽民同志指出 :“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 ,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 ,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 ,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认真学习这一重要论述 ,深刻理解贯彻“三个代表”要求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联系 ,有助于我们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党的理论、纲领和路线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0.
夏文斌 《兵团建设》2005,(9):32-32,53
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对象都与人的存在和发展有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更加重视人文关怀,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惟有如此,才能使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成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1.
双机格斗行为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行为模型的真实性是决定CGF真实性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双机格斗空战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规则的三层行为模型 ,并运用遗传算法对底层飞行状态模糊控制器进行了优化。文中给出了仿真实验结果。结果表明这种用模糊规则建立的行为模型产生了逼真的空战格斗行为。  相似文献   

12.
时间延迟对电视末制导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时间延迟对捕控指令电视末制导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武器操作员的人工操控响应模型和数据传输模型,并纳入到导弹控制系统中建立了人在回路的捕控指令末制导模型.在分析武器操作员在捕控指令末制导阶段操作的基础上,进行了人在回路的全数字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时间延迟对电视末制导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介绍虚拟人体层次模型的基础上,对虚拟人体运动学方法进行了分析,根据装甲车辆驾驶舱作业空间人机适应性分析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虚拟人体控制策略,在自行开发的软件中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实践教学是人文地理课程群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人文地理直观信息的主要渠道。本文在分析高校人文地理课程群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及现状的基础上,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注重学生人文地理创新精神为目标,构建了高校人文地理学实践教学的基本模式,以期对人文地理课程群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证人为差错分类的全面性和一致性,在详细分析现有人为差错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人为差错分类框架.该框架以"执行差错,忽略"为起点进行细化,得到五种基本的人为差错类别.以此作为人为差错原语,结合认知模型,分析了不同认知阶段可能出现的人为差错模式.实例证明,在这种分类方法指导下来分析人为差错,对提高人为差错分类结果的全面性和一致性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系统效能评估模型中,一般不考虑人的因素。然而,在国内外航空装备的维护过程中,由于人为失误引起的系统故障却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提出对人机系统效能评估的改进模型,并建立了装备维护系统效能评估中的人素系数模型,通过对人的可用性、可信性及固有能力的分析,得出了人素系数的确定方法。此系数的确定使航空装备维护管理部门能够更合理地进行装备维护系统的效能评估,有利于更好地组织配置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7.
James Meernik 《Civil Wars》2015,17(3):318-339
Research on human rights treaties has mostly reached depressingly similar conclusions – that such treaties and their resulting institutions have little or no impact on human rights.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however, possesses significant power to investigate and prosecute violations of international law that equip it with potentially more influence than previous human rights regimes. I suggest, however, that the impact of the ICC on human rights is conditioned by signatory governments’ commitment to good governance and acceptance of the role of the ICC in addressing violations of international law. I develop a two-stage model of ICC ratification and human rights abuse that shows that while many states have ratified the ICC Treaty, not all are committed to stopping the crimes under its jurisdiction. Rather, state commitment to human rights depends first on its commitment to the rule of law within its own borders. Second, commitment to human rights depends on states’ willingness to grant the ICC the power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its mission. Through a number of statistical tests, I find strong support for these hypotheses on states’ human rights and propensity for violence.  相似文献   

18.
Visual search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human tasks in industrial and military applications. Physically, a visual search process consists of a sequence of eye fixations. It has been hypothesized, based on search patterns found in early studies, that it is possible for fixations to follow both random and systematic patterns. Some early research works have been done in visual search. Analysis of human visual search involves examining experimental data and fitting the search time distribution. Some investigations have found that search times are described well by 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a visual search performance model based on derived search time distributions. The investigation of such a model is helpful in computing the probability of detecting a target, given a specified duration of search.  相似文献   

19.
红外成像自动目标识别技术研究--计算模型与数据流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外自动目标识别是当前智能化图像处理及应用开发的前沿关键技术,其研究进展与计算机视觉的发展水平紧密相关。人类视觉系统是计算机视觉的原始模型,其视觉感知机理的研究将有助于揭示视觉表象的本质,进而为准确描述图像特征信息提供科学而可靠的依据。主要从视觉感知模型、感知功能模块响应特性、视觉对比灵敏度等方面对视觉感知基本原理加以综合分析,并力图利用这些功能卓越的信息处理机制阐明一种具有普适性的视觉计算模型———目标-背景表征模型。在此基础上,将背景区域感知与目标特征分析相结合,提出了自适应信号检测、目标特征识别和运动轨迹跟踪的层次化数据处理流程,从而为红外自动目标识别技术提供一条新的探索途径。  相似文献   

20.
The current combat motivation model based on primary group thesis assumes that the main force behind motivation is peer-bonding or otherwise known as unit cohesion. Cohesion is perceived as an all-encompassing factor that leads to satisfactory (or unsatisfactory in lack thereof) military effectiveness and performance in conflict environments. However, the article identifies three main problems with this perspective: 1. mono-dimensional view of motivation; 2. motivation based on heteronomy, and 3. self-reporting bias. The current model does not consider motivation as a separate entity from cohesion; it does not place motivation as fundamental human value; lastly, it takes motivation as granted by-product of socialization. The article proposes a new combat motivation model based on The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The theory maintains that human motivation requires satisfaction of three psychological needs of competence, relatedness, and autonomy.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of those three needs leads to different types of regulated motivations – a continuum from intrinsic to extrinsic – each of which has specifiable consequences for learning, performance, and well-being of an individu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