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东南亚战场的战略转折──英帕尔战役于江欣长期以来,二战史学界对中途岛、瓜岛、阿拉曼、斯大林格勒等具有战略转折地位的战役,研究得比较深入,对东南亚战场的转折点──英帕尔战役则重视不够。许多二战史专著,要么对此一笔带过,要么根本不予提及。为弥补这方面的...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半岛登陆,胜利地开辟了欧洲战场上的第二战场(西线战场)。为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诺曼底登陆战役是战争史上的一次成功的军事“骗局”,斯大林格勒战役所以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欧洲战场的伟大的转折点,是由于它在欧洲战场上孤军奋战的不利条件下,在战争的中期打击了敌  相似文献   

3.
陈毅粟裕宿北战前会合考温镜湖1946年12月的宿北战役,是华东战场上继苏中七战七捷后又一重要战役,也是华中野战军与山东野战军自合以后第一次在战役上协同作战。在战役发起前。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在鲁南的陈毅和在苏北的粟裕会合在一起,共同组织指挥了这一...  相似文献   

4.
忻口战役,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对日军打击最沉重的一次战役,无论是作战时间、参战人数,还是战况之激烈程度,在华北地区都是空前的,与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并称抗战初期的四大战役。  相似文献   

5.
世人皆知,诺曼底登陆战役成功地开辟了抗击法西斯德国的第二战场,成为人类战争特别是登陆战役的一项杰作;然而在此之前盟军进行的迪耶普登陆战役可能就鲜为人知了,或许由于这是一次失败的作战,但这次登陆作战作为一次预演,却以鲜血和生命作代价为尔后进行的诺曼底登陆战役提供了昂贵的经验,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讲迪耶普登陆并非一次失败的登陆作战。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中国和苏联的反法西斯战场上,游击战有时越过战斗规模和战术范畴,以战役的形式出现,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突出地显示了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游击战战役的主要特点二次大战中典型的游击战战役是:在中日战场上,我八路军于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进行的大破袭战役(亦称百团大战);在苏德战场上,苏军于1943年8月3日至9月15日进行的代号为“铁道战”战役,和1943年9月19日至10月底进行的“音乐会”战役。这些战役的共同特点如下: 1.以配合正面战场的战略或战役行动为  相似文献   

7.
刘庭华 《环球军事》2010,(17):11-13
8年抗战中,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领导的下面战场共进行了重大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20万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接受投降日军128万余人,这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军事上的成功杰作,这一特殊的战争形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中外战争史上绝无仅有。  相似文献   

8.
1943年,同盟国军队在亚洲战场大举反攻,日军处于战略防御的被动地位。年底,盟军对缅甸实施空前规模的战略轰炸,并从中国云南、印度利多及缅甸的西、南方向加紧了围攻侵缅日军的准备工作。日军为了摆脱在缅中平原被优势盟军四面合围的困境,乘盟军反攻准备尚未完成之际,抢先于1944年3月8日,以4个师团近十万人的兵力(15军3个师团,印伪军1个师团),分三路袭击印度的英帕尔。北路31师团于4月6日攻占科希马,切断了英军从迪马普尔对英帕尔的增援与补给;中路15师团和南路33师团亦先后于4月上、中旬形成对英帕尔的南北合围。但在英印军的顽强抵抗和反…  相似文献   

9.
浙赣会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组织的一次大型战役。会战结束后,中日双方都宣称自己胜利了。其实,中国军队在物质战果方面是逊于日军的,而日军虽然达到了摧毁浙赣两省飞机场的目的,但是并没有歼灭中国军队第三战区主力,还造成兵力与时间的浪费,最终导致其在太平洋战场及华北战场的失利。因此,日军虽然在战役上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在战略上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10.
朱岩 《军事史林》2013,(9):36-38
平型关战役是国民党第二战区拟定的“太原会战”计划的一部分,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山西境内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对日战斗。“平型关战役”中,八路军和国民党中央军、晋绥军等先后投入8个军近10万兵力,历时19天,在长达百余里的长城线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抗击日军的战役。这场战役是抗日战争中国共合作、共同御敌的一次成功范例。在整个战役中,国共两军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却没能够扭转战场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11.
硫黄岛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在太平洋战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登陆作战.此战美军虽然获胜,却损失惨重.充分的战前准备、绝对优势的兵力兵器、正确的登陆方向和地段、积极有效的保障支援是美军在此次战役中的成功之处,其教训主要集中在情报侦察方面.此外,作者对日军在此次防御作战中失败的主要原因也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张民 《军事历史》2016,(1):24-26
英军"皇家格罗斯特团"是一支王牌部队,参加过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历经数百次战役战斗,战斗力颇强,该团在我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被歼灭。作者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5军194师作战科参谋,参与了对该团团长卡恩斯的审问。本文详细描述了该团在朝鲜战场上覆灭的全过程,弥补了我军战史关于这段历史语焉不祥的缺憾。  相似文献   

13.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联合举行了淮海战役.在战役开始之前和战役进行中,粟裕先后向中央军委提出4次重要建议:第一,当济南战役尚未结束时,首次提出进行以消灭国民党军徐州"剿总"右翼集团为目标的淮海战役.第二,面对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由战略上配合作战发展为战役上协同作战的现实,主动提出淮海战役由陈毅、邓小平统一指挥.第三,在南线战略决战时机已经成熟的条件下,建议歼灭黄百韬兵团后,将南线国民党军主力抑留在长江以北逐次歼灭,而不要把它赶过长江去.第四,当国民党军最高统帅部积极筹划调兵增援淮海战场,战局有可能逆转的关键时刻,建议由华东野战军抽兵一部,协助中原野战军首先歼灭黄维兵团.这4次重要建议,均被中央军委采纳,对战役的胜利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充分体现了他通观全局.审时度势,善于从战略高度选择和把握作战时机的高超战争指导艺术.  相似文献   

14.
解放一江山岛是人民解放军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登陆战役。作为战役的总指挥张爱萍,亲临战场环境,组织模拟演习,制定作战方案,在战役首攻方向、登陆地点、作战时机的选择上都做出正确决策,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徐艳 《军事历史》2022,(5):76-81
陕北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次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西北野战部队粉碎国民党军重点进攻的一次重要胜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三战三捷揭开了西北战场成为解放战争重要主战场之一的序幕,摸索形成了符合西北战场实际的战役指挥和战略战术原则,有力支持了中共中央做出转战陕北的重大战略决策,客观促成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布局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金虎 《世界军事》2022,(1):17-21
2018年,美国陆军大学军史教研室出版《大规模作战行动》系列教材,旨在以军史战例讲解的方式,为学员提供研读军史的新视角和新思路,为美军未来的大规模作战做准备.该套教材第二卷《多兵种联合机动》中《孤立、包围和歼灭》一文,对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的前两次战役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新观点.该文着重强调了志愿军的指挥架构和战场情报工作...  相似文献   

17.
西府战役得失之我见马肇钧1948年四五月间,西北野战军在陕西西安以西、泾渭两河之间和甘肃陇东地区进行的西府战役,是解放战争中西北战场的一次重要战役。在这次战役中,彭德怀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领西北野战军第1、第2、第4、第6纵队,于4月16日从陕西关中分...  相似文献   

18.
兰州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西北战场上的一次大决战。兰州战役的胜利,对彻底消灭西北国民党军,解放大西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兰州,是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所在地,是甘肃省省会,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在西北的军事、政治中心。在军事上、地理上又为控制青海、河西走廊、新疆及宁夏的重要枢纽。蒋介石早就与西北军政长官马步芳策划利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作者在淮海战役中任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第73团(济南第一团)第7连指导员,亲历了淮海战役中的一些重要战斗.在纪念淮海战役60周年之际,作者著文以亲身经历追忆了当年战火硝烟中的一些往事,缅怀了在战场上英勇牺牲的战友,给读者留下了历史的启迪和现实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宿北战役是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第一次协同作战,是华东战场重要转折的开端和标志。宿北战役后,华东战区连战连捷,迅速形成华东野战军、华东军区格局。宿北战役成为粟裕在全国解放战争舞台展现其军事天才的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