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现代信息化作战中,战术数据链网络系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战术数据链时隙分配算法为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两种典型时隙分配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动态时隙分配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动态时隙分配算法灵活性较好,较轮询与TDMA固定时隙分配算法,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战场需求。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link22战术数据链超级网络的结构特点,在典型时隙分配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时隙分配算法,该算法能较好地应用于link22超级网络.通过仿真分析,该算法在处理大容量、快响应业务以及在强电磁干扰的情况下,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航空数据链系统TDMA时隙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TDMA组网协议的航空数据链系统是未来战术数据链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时隙分配技术是TDMA系统的关键.介绍了采用TDMA组网协议的航空数据链基本组成,对航空数据链系统的时隙结构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了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时晾分配算法,对TDMA数据链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时隙分配是决定TDMA数据链网络能否满足作战需求的重要因素.依据时分多址数据链的特点及作战需求,研究了时隙分配的流程及方法,并利用排队论构建了时隙预约选择分配模型,分析了优先级和非优先级报文的系统响应时间与时隙数量、成员数量及报文产生率等因素的关系.通过仿真分析表明,该理论可用于数据链网络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5.
基于S-TDMA协议的Link16是美军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战术数据链.时隙预约选择算法是基于S-TDMA协议的数据链实现自组织特性的关键;而时隙冲突概率则是衡量时隙预约选择算法优劣的重要指标,也是S-TDMA数据链重要的性能指标.一帧中的时隙个数、用户的报文报告率、候选时隙窗口调整因子等参数对时隙冲突概率都有重要影响.采用经典概率方法对时隙冲突概率进行分析,得到了冲突概率的数学表达;针对美军Link16 数据链的一些参数,分析了它们对时隙冲突概率的影响;就如何控制时隙冲突得出了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6.
基于OPNET的Link-16数据链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Link-16数据链是用以交换实时战术数据的通信、导航、识别系统,本文利用OPNET对Link-16数据链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响应时间与跟踪容量要求对时隙分配的约束。  相似文献   

7.
在深入研究Link 16战术数据链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对Link 16网络规划要素进行了描述,详细介绍了战术任务、网络参与群、网络成员、网络结构和时隙资源等要素在Link 16网络规划中所扮演的角色;依据这些要素设计了相应的网络规划流程,进一步根据该流程搭建Link 16网络规划平台。该平台可以让设计人员利用图形化方式规划复杂的Link 16网络,包括选择网络形式,确定网络成员和网络参与群,进行网络时隙资源分配;提高了网络设计效率,并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展示规划结果。  相似文献   

8.
MAC协议是航空武器数据链组网通信的重要技术,网络的性能依赖于所采用的多址接入协议,也是航空武器数据链研究的难点之一。固定分配、竞争和预约三大类MAC协议各有优缺点以及适应场景,需要根据应用需求设计对应的多址接入协议,以满足通信网络的战术和技术性能指标。在分析数字化战场通信网络——战术数据链组网通信应用的主要MAC协议的基础上,结合航空武器数据链的通信特点和体系结构,提出一种基于固定分配TDMA的航空武器数据链MAC协议——ODTCFMA协议,并对协议的时延性能进行了仿真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能够同时满足编队战术协同和武器制导的低时延要求,对航空武器数据链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分布式战术数据链网络规划为研究对象,在设计了分布式战术数据链网络规划系统结构图的基础上,重点对数据链网络规划中数据库的设计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数据库设计需求提出了设计方法,然后根据不同的部门职责对战术数据链网络规划的参数进行拆分、组合,设计了网络规划数据库的实现方案。最后,利用Power Designer软件建立了概念数据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实现了既能存储数据链网络规划内容,同时满足分布式网络规划系统要求的数据库存储结构。  相似文献   

10.
基于排队论的JTIDS网络接入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强 《火力与指挥控制》2011,36(11):141-146,150
研究了JTIDS网络时分多址技术及4种接人模式的算法,并基于通信网络排队论对揍人算法延时进行了理论推导,提出了一种简单且高效的时隙重分配接入算法RPD-TDMA,对推导的延时性能公式进行了性能仿真,验证了推导的正确性,并且得出了4种接人算法的关键影响因素、性能特点以及适用战术环境等一系列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