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兵下连后,我被分配到“雪海孤岛”白哈巴边防连当兵。到连队的当天下午,连队就组织为我们这群新兵会餐。当我们步入饭堂,一下子全都傻了眼:连队所谓的会餐其实就是每个餐桌上放着一大盘手抓肉罢了。我们这群吃“土豆”长大的北方兵看着那盘热气腾腾的手抓肉,心里有点  相似文献   

2.
会餐了这么多年,我猛然发现,会餐的真实过程要比想像会餐的过程乏味得多。时代不同了,会餐要想赢得我最初那种美好的等待只能在新的会餐观念落实到操作层面才有现实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千年兵营,千年会餐。兵营会餐,一场场血性的聚会或告别,不知不觉演化成今天连队里周期固定的“节日加菜”或“伙食调剂”。仪式不再,但我们仍能从会餐桌旁战士们的脸上读出那些属于会餐的原初魅力和历史痕迹。无疑,会餐对我们而言,更多的是快乐,是有趣,是许多年以后我们回忆“我们的连队”不断涌现出的一个绕不过去的符号。惟其如此,对于可爱的会餐,我们除了热爱还有挑剔。面对当下会餐的菜单面孔、程序面孔乃至连长指导员们节日祝酒辞面孔,我们认为,作出一些思考、提醒或批评也许是必要的,因为我们不仅仅只需要一个美好的回忆符号,我们还需要一次次形式活泼,富于激情、快乐和创意的会餐进行时。  相似文献   

4.
千年兵营,千年会餐。兵营会餐,一场场血性的聚会或告别,不知不觉演化成今天连队里周期固定的“节日加菜”或“伙食调剂”。仪式不再,但我们仍能从会餐桌旁战士们的脸上读出那些属于会餐的原初魅力和历史痕迹。无疑,会餐对我们而言,更多的是快乐,是有趣,是许多年以后我们回忆“我们的连队”不断涌现出的一个绕不过去的符号。惟其如此,对于可爱的会餐,我们除了热爱还有挑剔。面对当下会餐的菜单面孔、程序面孔乃至连长指导员们节日祝酒辞面孔,我们认为,作出一些思考、提醒或批评也许是必要的,因为我们不仅仅只需要一个美好的回忆符号,我们还需要一次次形式活泼,富于激情、快乐和创意的会餐进行时。  相似文献   

5.
千年兵营,千年会餐。兵营会餐,一场场血性的聚会或告别,不知不觉演化成今天连队里周期固定的“节日加菜”或“伙食调剂”。仪式不再,但我们仍能从会餐桌旁战士们的脸上读出那些属于会餐的原初魅力和历史痕迹。无疑,会餐对我们而言,更多的是快乐,是有趣,是许多年以后我们回忆“我们的连队”不断涌现出的一个绕不过去的符号。惟其如此,对于可爱的会餐,我们除了热爱还有挑剔。面对当下会餐的菜单面孔、程序面孔乃至连长指导员们节日祝酒辞面孔,我们认为,作出一些思考、提醒或批评也许是必要的,因为我们不仅仅只需要一个美好的回忆符号,我们还需要一次次形式活泼,富于激情、快乐和创意的会餐进行时。  相似文献   

6.
千年兵营,千年会餐。兵营会餐,一场场血性的聚会或告别,不知不觉演化成今天连队里周期固定的“节日加菜”或“伙食调剂”。仪式不再,但我们仍能从会餐桌旁战士们的脸上读出那些属于会餐的原初魅力和历史痕迹。无疑,会餐对我们而言,更多的是快乐,是有趣,是许多年以后我们回忆“我们的连队”不断涌现出的一个绕不过去的符号。惟其如此,对于可爱的会餐,我们除了热爱还有挑剔。面对当下会餐的菜单面孔、程序面孔乃至连长指导员们节日祝酒辞面孔,我们认为,作出一些思考、提醒或批评也许是必要的,因为我们不仅仅只需要一个美好的回忆符号,我们还需要一次次形式活泼,富于激情、快乐和创意的会餐进行时。  相似文献   

7.
千年兵营,千年会餐。兵营会餐,一场场血性的聚会或告别,不知不觉演化成今天连队里周期固定的“节日加菜”或“伙食调剂”。仪式不再,但我们仍能从会餐桌旁战士们的脸上读出那些属于会餐的原初魅力和历史痕迹。无疑,会餐对我们而言,更多的是快乐,是有趣,是许多年以后我们回忆“我们的连队”不断涌现出的一个绕不过去的符号。惟其如此,对于可爱的会餐,我们除了热爱还有挑剔。面对当下会餐的菜单面孔、程序面孔乃至连长指导员们节日祝酒辞面孔,我们认为,作出一些思考、提醒或批评也许是必要的,因为我们不仅仅只需要一个美好的回忆符号,我们还需要一次次形式活泼,富于激情、快乐和创意的会餐进行时。  相似文献   

8.
会餐脸谱学     
如同一年四季的军装换来换去就那几套,会餐还不是那几张老脸?会餐现场所隐匿的脸谱学暗示了个体之于集体的游离、想像之于现实的发难、生动之于单调的反驳、自由之于制式的调皮。菜单的脸谱化暴露出的也许不仅仅是我们想像力的匮乏。  相似文献   

9.
不可滥用﹃土政策﹄陈礼刚段建华“连长被小谢告了”,这消息很快在全连传开了。事情还得从元旦会餐说起。那天,连长就会餐提出了几点具体要求,其中包括谁喝白酒就罚谁的款。但小谢还是把早已准备好的白酒拿出来偷偷地自酌自饮。不一会,小谢两眼发直,走起路来摇摇晃晃...  相似文献   

10.
拍照的时候,大家一起喊了嗓子。喊声从嘈杂的直升机轰鸣噪音中间出来,现场陡然增添了威严的气势。他们手里高举着的锦旗和奖牌注定代表了荣誉背后的所有故事主角。这是属于他们的一次"精神会餐"。  相似文献   

11.
2月21日,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晚上会餐过后,吉林省军区某部二中队全体官兵正在营区欣赏小镇上空满天的烟花,突然,值班战士小李心急火燎地跑来:“报告教导员,营区后山起火,情况紧急!”  相似文献   

12.
春节就要到了。又是贴春联、挂彩灯的节日了。与同事会餐联欢,和亲朋小聚一下,定是您节日里的活动项目吧。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您一定也想露上一手,送朋友一个欢笑吧。下面,我们将满足您的心愿,教您两个简单的小魔术。要认真学呀!  相似文献   

13.
邵军歌 《兵团建设》2012,(13):16-17
7月2日,在农十二师头屯河农场二连的一片绿色无公害蔬菜试验田里,职工张慎敢正在精心地伺弄着作物。"生活变了,职工群众‘餐桌’上的饭菜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了,我们种地的职工思想观念也在变,现在都种上养生蔬菜了。"张慎敢乐呵呵地说。张慎敢种植蔬菜已有十年的历史。"白菜、土豆、萝卜,我就种这样一些应季蔬菜,因为十年前,团场职工群众的餐桌上就是这些常见的蔬菜。"张慎敢说,"那个时候普通职工群众还吃不起反季蔬菜,现在可不一样了,职工群众的生活条件好了,冬天不再是‘老三样’了,四季豆、茄子等反季蔬菜都成了餐桌的‘主角’,我们种菜的现在基  相似文献   

14.
第一,会餐时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无可厚非,但连队领导不妨明确指出两点供大家参考:一是肚皮永远长在自己的身上;二是肥胖最容易招来异样的眼神。第二,节日里,被子、床单、衣服、鞋帽是与太阳最亲密接触的时刻,但过节又是最能让人们的记忆衰退的日子。连队值日员务必牢记一点,那就是及时提醒大家:月亮是不具备晾晒衣物功能的。  相似文献   

15.
治虚求实     
有些基层单位在经济工作中,追求表面文章,不讲实际效果。比如,有的单位在落实“斤半加四两”中,只求达到数量指标,忽略质量要求,种菜品种单一,养猪禽不计成本;有的连队搞周会餐,结果是“快活一餐,艰苦几天”。基层干部战士对此颇有啧言。落实“斤半加四两”和其它任何工作一样要讲求实际效果,要正确认识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斤半加四两”不仅是个数量指标,也是为保证连队伙食质  相似文献   

16.
1990年底我退伍回家乡,在乡武装部,一本本封面庄重、文图并茂的《中国民兵》吸引了我,以至于天快要黑了我还没有察觉。从此,我每隔上一段时间就到乡武装部去“会餐”一次。1991年初,我从《中国民兵》上看到山东省成立人民武装学校资料的消息。在县人武部报上名后,我在县一中高中毕业班进行了艰苦的学习,但无论学习时间多么紧,《中国民兵》一直陪伴着我,激励着我。在同学们称之为“黑色的七月”里,我参加了人武学校资料的招生考试,并以较高的分数  相似文献   

17.
吃扁食     
<正>扁食是什么?扁食就是我们日常说的饺子。在豫东,饺子的俗名叫扁食,雅号称娇耳。故乡的“扁”和“瘪”字意相通,扁食之“扁”是相对于“圆”而言的,无论是多么巧手包出的扁食,最终也会塌陷为“瘪”。这就是扁食的来历。雅称“娇耳”也出自豫东,相传是生于鹿邑县的道家始祖老子李耳发明。冬天的时候,人的耳朵易被冻烂,李耳就用羊肉做馅包成耳朵状的扁食治之,称之为“娇耳”,告诉大家冬至吃了娇耳就不会冻烂耳朵。果然,吃了娇耳全身的热气上升,两耳发暖,连冻伤的耳朵也都很快痊愈了。这就是俗语“冬至不端扁食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来历。  相似文献   

18.
近日我读到这样一个故事,回味无穷。故事讲的是,在战争年代,有一支革命队伍被困在山里,粮食日渐短缺。有一天开饭时,老炊事班长拿着饭勺给每个人分稀粥,有的只给一勺,有的却给两勺。一名细心的战士发现了这个区别,当第二勺快要倒进碗里时,他阻拦道:“为啥有的同志只分一勺,却要给我两勺?”老班长只好如实相告:“因为粮食越来越紧张,党支部作出决定,凡是党员只吃一勺。”这个战士激动地说:“我请求让我也吃一勺……’  相似文献   

19.
吃点什么     
餐厅中。 “服务生,你们这儿有什么招牌菜?” “先生,我们这儿最有名的是燕窝。” “不了,我不吃动物吐出来的东西,太不卫生了。”  相似文献   

20.
反映战争年代的故事影片中常有这样的场面:我们的部队或游击队正在做饭,敌人发现了炊烟,立即进行炮击、轰炸或扫荡,于是大家顾不上吃饭就投入战斗或赶快转移,有时连续几天吃不上饭,只得饿着肚子坚持战斗。吃饭成了作战中发愁的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