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920—1930年间崛起的日本陆军"中坚层"军人,大都曾赴德国留学考察,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总体战理论影响。这些"中坚层"军人在接受总体战理论的过程中,又加以发展、阐释。永田铁山的国家总动员理论及施政主张,后继者石原莞尔的"最终战争论"及总体构想尤具代表性,对日本陆军战略乃至日本侵华战争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陆军在中国一直保持4个军、17个常备师团的编制,1937年7月以后为了对我国进行全面入侵,又新成立了7个师团。此后,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日本陆军师团的数量也不断增加。经统计,从1931年至1945年,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日本陆军师团共有102个(内含3个坦克师团、3个飞行师团),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时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特组织了这组《侵华日军各师团全曝光》的系列文章,忆日寇铁蹄,记民族危亡,奋强国之心,振文明之邦。 --编者  相似文献   

3.
作为日本首架全金属下单翼战斗机,九七式曾是日本陆军的骄傲。绝佳的格斗性能使它在战斗中能轻易咬住对手。就在日本陆军陶醉其中时,已经埋下了日后太平洋空战失败的种子。激烈的试制机竞争1934年日本陆军制式化了九五式双翼战斗机。它的最高速度可达450公里/小时,在当时各国战斗机中是相当出色的。这种高性能的双翼战斗机为日本在侵华战争初期夺取制空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4.
日军自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后,始终把100万左右的日本陆军主力投入到中国战场。据日本防卫厅战史室资料记载,中国抗日战场历年牵制日本陆军兵力为:  相似文献   

5.
据来自日本的资料,8604部队具体建立日期是1939年4月8日,其初期配备员额665人,它与日本陆军登户研究所不存在隶属关系,它的第三任部队长佐藤俊二早年与石井四郎同在日本陆军军医学校担任教官,关系熟稔,它的第四课长年生产鼠疫跳蚤并进行人体解剖,它的支部可知的有分设于广州江村、佛山、南宁、钦县等地6支野战防疫给水部,它在海南进行了鼠疫"谋略"活动,在海南安定对俘获的抗日人员进行过残忍的活体解剖。  相似文献   

6.
本文考察了二战时期日本陆军作战部队组织情况,分析了各级各类部队单位及其番号之内涵、渊源、规格以及部队单位间指挥与隶属关系,订正了中文资料中的一些错误记述,在此基础上分析概括了日本陆军作战部队组织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7.
由日本川崎公司开发的99式轻型双发轰炸机是日本93式轻型轰炸机的后继型号。从战争开始时,它就活跃在南方战线的各个战场上,是日军最重要的近程战场支援机。到战争结束时,它的总产量超过了2000架,这在日本陆军各式飞机中是很少见的。97式战斗机的速度1937年日本陆军航空本部确定了99式双发轻型轰炸机(以下简称99式双轻)的研究方向。日军给它的主要任务是偷袭敌方机场,将敌机摧毁在跑道上,因此要求它有较高的飞行速度,而且能执行水平轰炸和俯冲轰炸两种任务。1938年2月19日日军将キ48的试制合同发包给有研制93式轻轰经验的川崎飞机公司。日本…  相似文献   

8.
1947年7月中国政府战争罪犯处理委员会公布日本重要战犯261人名单,其中陆军重要战犯202人占77.4%,较之1946年东京国际检察团起诉的28名甲级战犯中陆军的比例(计15人,占53.6%)高得多.在中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陆军罪孽特别深重.日本陆军军内施行法西斯军国主义教育与野蛮训练,陆军强硬分子长期鼓吹、推动扩张与侵略.1931年后陆军将领四次担任日本内阁首相,在陆军主政期间对外侵略战争被不断强化,尤以长达2年9个月的东条英机内阁为甚.日本陆军在侵略各国的作战行动中屠戮无辜、虐杀俘虏、掠夺破坏资源的罪行更是罄竹难书.  相似文献   

9.
《日本陆军史》是一部叙述日本近代陆军产生、发展与灭亡的历史。作者生田惇系日本防卫研究所战史部的研究人员。该书的特点是史料翔实,重点论述陆军军事制度的改革以及军人教育,并对日本陆军在重大历史转换时期所起的作用也作了简明的分析。因此,尽管文字不多,仍能将其发展变化的脉络勾划得很清楚。日本陆军是近代中国反对外来侵略战争的主要对手。这支法西斯军队,曾经给中国人民也给日本人民帶来了无穷的灾难。对此展开必要的研究,是深入研究中日战争史的需要;同时,对增强国防观念和加速我军现代化建设提供必要的借鉴。本刊发表《日本陆军史》译稿,以给有志于研究这一课题的同志提供参考。为保持原作的面貌,翻译时未作改动。尽管作者曾表示尽量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说话,但由于立场与世界观不同,书中对中国以及中国人民革命运动仍有不少诬蔑之词,请在阅读时注意。  相似文献   

10.
二战时期日本陆军的海洋部队包括地面作战部队、船舶部队、海上特攻部队。  相似文献   

11.
日本陆军第10师团是在第三国干涉还 辽后日本"卧薪尝胆"、加紧备战时期组建 的,原驻日本姬路,日俄战争期间编入满洲 军第4军。关东军成立后,因换防需要(一 般两年换防一次),第10师团先后于1909年、 1925年、1932年侵入中国。1937年7月27 日,矶谷廉介率第10师团调往中国,8月中 旬在大沽登陆,编入华北方面军第2军,沿 津浦线向沧州、保定进攻,1938年6月由筱 冢义男接任师团长,担负济宁、邹县、蒙阴 一线的警备,1939年8月11日调回国内。第 10师团与第5师团号称大日本"皇军王牌", 乃是日本陆军精锐中之精锐。侵华期间,第 10师团转战华北、华中,先后参加了济南作 战、华北平定作战、台儿庄攻防作战、武汉 会战等战役,1942年5月后调至太平洋战场。 1945年1月,在尚武集团(属于第14方面军) 的指挥下,第10师团在吕宋岛与登陆的美军 展开了拼死相搏,遭受毁灭性打击,9月2日 向美军投降。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科教要先行,人才是关键。2000年8月,一项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旨在为西部地区培养人才的"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在西部地区展开。3年来,兵团265名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和100名中学生,在党和国家的资助下,正在全国各地重点高等院校和高中"宏志班"勤奋学习,立志成才。一、以高度的责任感,努力做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的各项工作"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资助的学生均是兵团子女,且须是在当年考入全国或省(区、市)属重点高校的品学兼优的本科生,由各师推举候选人,兵团"西部开发助学工程"领导小组确定名单,并在《兵团日报》上予以公示,最终上报中央文明办备案。兵团党委宣传部、兵团文明办、教委,按照中  相似文献   

13.
"通称号"是旧日本陆军于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期间使用的一种部队代号.通常赋予师团、独立混成旅团以上(军、方面军、总军)拥有独立作战能力的部队一或两字的汉字作为"兵团文字符",其隶下部队则以数字为"通称番号".以上两者合称为"通称号".通称号也被称作"秘匿名"、"秘匿号"、"通称符"、"略称"、"昵称"等.旧日本海军则没有使用通称号.  相似文献   

14.
1944年11月10日,汪精卫死于日本名古屋的地下防空洞内.致其死因的是1935年爱国义士孙凤鸣打到他背部的那颗子弹. 汪精卫背部的子弹一直没取出来,久而久之,铅毒蔓延,侵及骨髓,以致背部时常作痛.1943年8月,病情继续恶化,不仅背部,胸部及两肋也开始疼痛.经多方医治,均不见效.同年12月,经南京日本陆军医院诊断:疼痛由背部子弹所致,必须手术取出子弹,才能根治.同月19日,在南京日本陆军医院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15.
近代以后,由于中国日渐落后,日本逐渐从崇拜和敬重中国的观念中淡出,一变而为轻视中国。辛亥革命前,日本陆军经过多次和中国交锋,亲身认识到了中国的落后和软弱,更加助长了他们轻视中国的观念。北洋军阀时期因中国处于军阀混战的局面,日本便以在中国扶植代理人的方法攫取权益,形成一种乱中图利观。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日本仍旧无视中国人民的抗战意旨和军事实力,以一种陈旧的眼光看待中国,视中国为非统一国家。正是日本陆军一贯持有轻视中国的观念,使日本一步步走向侵略中国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举行,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率陆海空三军将领,接受侵华日本陆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大将及侵华日本海军司令官福田良三中将的投降,第二天,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给  相似文献   

17.
一、企业科研生产能力 1、企业成长历程 天和实业集团是一家以军民 两用电子产品研制为主,集软件 开发、网络应用、系统集成、房 地产开发等为一体的多元化高科 技民营企业集团。历经十余年发 展,现下辖天伟电子、天和软件、 信风网络、天和照明、天和测控、 天和地产等多家企业和事业部。 基本形成了"军民结合、军民互 动"的企业总体战略发展格局。 集团前身是1993年创立的西 安信风电气有限公司。因公司市 场定位准确,企业发展迅速,2000 年公司更名为西安信风网络工程 有限公司。2000年天和照明设备 丁程公司、天和房地产开发公司  相似文献   

18.
徐平  张冬 《军事史林》2013,(10):24-27
化学兵是日本陆军担负使用化学武器任务的兵种,也是侵华日军最臭名昭著的部队。日军使用化学武器蓄谋已久,在侵华战争伊始就派遣大批化学战部队来华。化学武器在日本侵华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日军的作战进程,被日军称为“决胜瓦斯”。  相似文献   

19.
闻舞 《环球军事》2006,(12):60-61
秘密送往中国东北北部1941年10月28日,按日本关东军的作战命令,由日本少佐大津山指挥,包括大尉小野、4名阿城重炮联队的下士、28名二年兵和初年兵组成护送队,配合四零榴与列车炮的基本要员,开始执行前往中国东北北部前的准备工作。在日本陆军技术本部的记录中,对此称为“特别教育”计划,原文中有“陆支密(日本陆军中国战区秘密)第3758号,派遣高级军官组成试制一零零式重榴弹炮及九零式20厘米列车加农炮教育分队,学习火炮操作,并进行实弹射击”的字样。其中的试制一零零式重榴弹炮指的就是410毫米榴弹炮。之所以改名,是因为在对扬弹装填机构…  相似文献   

20.
上个世纪30年代,日本陆军毒火攻心,急速扩张。在发动了侵华战争之后,又蓄谋发动太平洋战争,并出于更大规模的情报战的需要,成立了陆军中野学校。为日本培养了大批情报人员,由于这些人员毕业去向神秘,至今有许多人“生死不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