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重视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加强中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所谓智力因素,实际上是指认识能力的综合,包括观察、想象、认识、思维等能力.而非智力因素是指有利于人们进行各种活动(包括学习)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五个方面.但两者的关系又是十分密切的.美国著名心理测量专家费克勒斯认为,非智力因素是一个人体动  相似文献   

2.
一、领悟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意义 所谓情境,也可以说是感情的境界,是在具体场合下,人的情绪、思维等心理活动及其所产生的气氛的总和。情境是人的心理状态高度发展的必然条件,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催化剂,是学生进行教学思维活动的内在因素,同时情感和环境也是休戚相关的。因而,创设良好的数学情境,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浅析军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情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是人们通过对客观事物的体验、认识、理解所获得的一种心理感受。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情感效应,充分发挥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大效能,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原则、制度和方法,都蕴含着一定的情感因素,这种情感所产生的效应与人的个体情感效应有着本质区别,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指向性。情感效应的指向性在于政治工作者以积极情感为纽带,抓住客体情感的发展趋势,引导客体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抓住事物本质,克服消极情绪,清晰、理智地调整自己的情感,并指导自身进行正确的实践。军队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4.
刘薇  夏卉 《政工学刊》2008,(8):24-24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情感、兴趣、意志、性格等。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群中智力极高和极低的人只占2%-3%,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相差不大。在智力水平大体相同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对人的学习和成才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提高军人的军事训练水平和战斗力方面,非智力因素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有效利用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来培养青年官兵的非智力因素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5.
目前,学术界对道德品质的构成要素的确定不合理,使得道德教育欠缺科学性。现行的观点有:“三因素说”,即认为道德品质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构成的;“四因素说”,认为道德品质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构成的;“五因素说”,即道德品质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道德信念等因素构成。这几种观点都有偏颇。一是将心理过程和观念混为一谈。道德品质是观念系统,是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关系的反映。就认识、情感、意志而言是心理学的概念,表征的是心理过程。思想观念是在心理过程中形成…  相似文献   

6.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人全面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智力指的是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包括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注意力和想象力等方面。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而言的。主要有心理学意义上的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社会学意义上的理想、信念、精神、情操、人格;教育学方面的思想观念、道德等。  相似文献   

7.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士气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具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具体地说,它是由军人的认识活动、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等心理过程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是认识、情感和意志因素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设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一切具有情感色彩的人为对象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不仅要解决人们的认知问题,也要解决伴随认知的情感因素。情感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而情境则对情感和认知具有优化、调节和纽带作用。情境教育可以强化受教育者的自主式认知态度,合理调谐情感因素与教育因素的内在的本质联系,激发、保护人们的积极性情感,抑制、转化消极性情感,使情感成为教育对象选择、认知教育信息的内在尺度和驱动力。正如高尔基所说:“赏心悦目的环境,可以使人心旷神怡,奋发图强的气氛可以  相似文献   

9.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根本态度”是人们对一定对象较一贯、较固定的综合性心理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它是由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内在心理结构,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在这个结构中,认识是基础,情感是动力,意向则是保证.三者相互联系,共同作用.当三者相互作用趋于合理时,就会形成正确的态度;不合理时,则会形成不尽如人意的态度,甚至是错误的态度.不同的态度能使态度主体产生不同的情绪和动机,从而诱发不同的行为.在我们这支人民军队中,广大士兵具有为祖国国防建设献身的志愿,怀着到军队这所大学校学习、锻炼、成才的愿望,他们的态度是积极的、进步的.我们在密切官兵关系时,关键就是要端正军官对士兵的“根本态度”,即:对士兵要有正确的认识、深厚的情感、良好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从根本上深化爱兵之情,把爱兵内化为强烈的自我意识,并付诸行动.  相似文献   

10.
激情是人常常产生的情绪之一 ,它是强烈的、爆发的、时间短促的情绪状态 ,如狂喜、暴怒、悲痛等。它来得猛、去得快 ,具有较大的情境性。激情是一把双刃剑 ,既具有消极作用 ,又具有积极作用 ;既能降低人的活动能力 ,也能提高人的活动能力。激情虽然人人都会产生 ,但受其影响的程度不一样。作为管理者如何驾驭自己及连队官兵的激情 ,关系着连队战斗力的提高与降低。管理者不能没有激情激情能成倍地提高管理者的活动效能。激情是一种爆发性的情感 ,它可使人的大脑各部位在极短的时间内同时积极地活动起来 ,使它们相互作用、密切配合 ,调动自身…  相似文献   

11.
启蒙教育要有科学性和艺术性,但更需要情感性。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事物的过程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一旦师生闻建立了良好的情感,教师就教得愉快,学生就学得轻松。师生间互相感染、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12.
论审美体验     
美的体验的作用在于认识美、发现美和创造美。审美主体通过审美感知因素、情感因素、理解因素和行为因素的介入 ,以及审美的深度性、共鸣性和创造性 ,达到对美的体验。  相似文献   

13.
情感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和内容 ,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但是 ,未来情感教育的着力点 ,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 ,应该更强调情感本身 ,即强调教育对象积极情感的培养。作者从积极情感的内容、积极情感的意义以及如何培养积极情感三方面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因素的功能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影响和促使受教育者认识提高、思想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人与人深刻的情感交流。马克思指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要塑造人的美好心灵,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生活品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重视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浅谈艺术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艺术美,是指一切艺术作品中所具有的美.它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进行创造的产物,包涵在诗歌、小说、音乐、绘画、雕塑、建筑以及电影戏剧等艺术作品之中.其美的形态,熔铸了艺术家的审美观点、审美理想以及真挚的、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因而能使人“赏心悦目”地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灵上潜移默化的教化效应.如果这种效应是有效的、积极的、健康向上的,那么就是正效应;反之,就是负效应.本文将从艺术美怎样对政治教育产生教化的正面效应,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艺术美的情感性能给人以情感的感染效应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托尔斯泰也认为,艺术的本质就是表达情感,并感染大众.可见,情感性是艺术美最突出的本质特征之一.因为,美的艺术都蕴含着特有的情感力量,而这一力量就象一股吸引人的魔力,能激起人们情感的波澜.这就是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正确实施情感教育 ,可以使学生在吸纳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成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审美情趣的人。正确实施情感教育 ,教师不仅自身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还要熟悉情感发展及情感教育的层次 ,灵活运用以声传情、设疑激情、想象生情、以理导情等方法 ,使学生进入情感氛围 ,加强情感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德育即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教育.任何一种完善的品德都包含品德认识,品德情感,品德意志,品德行为四种要素,品德的“知、情、意、行”在学生思想品德培养过程中,每一因素都可视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当时教育的要求成为教育的起点,但其结果都应落实在学生的意  相似文献   

18.
人都有交流交谈的需要。但交流交谈也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交流交谈产生的是正能量,有利于交流双方的成长进步,而消极的交流交谈产生的是负能量,有碍于交流双方的成长进步。一些人在与战友同事交流交谈过程中,热衷于谈论一些跟自己毫无瓜葛关联的闲事杂事。比如,哪个人职务提升了,哪个人通过关系调动了,哪个人工作出问题受批评了,等等。而很少就学习提高、修养情操、工作开展等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在这种情形下,交流不仅没有任何收获和  相似文献   

19.
建立和完善军校教员激励机制是加强科学管理,调动教员积极性,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文章在分析军校教员需求特点的基础上,从政策激励、情感激励和考核激励三个方面探讨调动军校教员积极性的激励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现实生活中,人们强调"慎独"比较多。其实,"慎聚"也非常重要。朋友相聚时,谈学习、谈工作、谈家庭、谈生活,应该说积极的因素多于消极的因素,但不良意识和消极情绪的影响也不可低估。这种不良意识犹如病毒,若不加以防备,就会形成"交叉感染"。如有些人对钱财的认识,刚开始觉得一些人挥金如土没有什么意思,但与之交往的次数多了,时间长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